《濟陽綱目》~ 卷一百零一·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百零一·上 (5)

1. 治目久赤腫痛方

草龍膽散,治風毒熱氣攻衝,眼目暴赤,弦澀羞明,及腫痛多眵,迎風有淚,翳膜攀睛,胬肉隱痛。

龍膽草(洗,法蘆),菊花,木賊(七個),草決明(微炒),甘草(炙,各二兩),川芎,香附子(炒,各四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麥門冬湯入砂糖少許調服,食後,或米泔調下亦得。

又方,治眼目暴赤腫痛,風熱氣上衝,睛疼連眶,眼皮眥亦爛,瘀肉侵睛,時多熱淚,及因忿怒逆損肝氣,久勞瞻視,風沙塵土入眼澀痛,致成內外障翳等疾。

龍膽草,蒺藜(炒,去刺,各六兩),茯苓(四兩),菊花(去梗,五錢),赤芍藥(八兩),防風,羌活,甘草(炙,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食後服。

車前散,治肝經積熱上攻眼目,逆順生翳,血灌瞳仁,羞明多淚。

密蒙花,菊花,白蒺藜(炒,去刺),羌活,龍膽草,黃芩,車前子(洗),草決明,粉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飲湯調服。

蟬花散,治肝經蘊熱毒氣上攻,眼目赤腫,多淚羞明,一切風毒並宜服之。

蟬蛻(洗淨),菊花,穀精草,羌活,白蒺藜(炒,去刺),草決明,防風,山梔子,黃芩,川芎,荊芥穗,蔓荊子,密蒙花,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服,或荊芥湯調亦可。

菊花散,治肝受風毒,眼目赤腫,昏暗羞明,多淚澀痛。

菊花(去梗,六錢),白蒺藜(炒,去尖),木賊(去節),蟬退(去頭足翅,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下。一方有荊芥、甘草各二錢。

荊芥散,治肝經蘊熱,眼目赤腫。

荊芥穗,當歸,赤芍藥(各一兩五錢),黃連(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煎,溫服或洗。

柴胡散,治肝風實熱,頭目昏弦,眼赤心煩。

柴胡,地骨皮,玄參,羚羊角,甘菊花(去梗),赤芍藥,黃芩(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溫服。

菊花散,治肝腎風毒上行,眼痛。

甘菊花,牛蒡子(炒,各八兩),防風(三兩),白蒺藜(去刺,一兩),甘草(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調下,食後臨臥服。

桑白皮散,治肺氣壅塞,熱毒上攻眼目,白睛腫脹,目夜疼痛,心胸煩悶。

玄參,桑白皮,枳殼,升麻,杏仁(炒,去皮尖),旋覆花,防風,赤白芍,黃芩,甘菊花,甜葶藶,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加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溫服。

白殭蠶散,治肺虛,遇風冷淚出,冬月尤甚;或暴傷風熱,白睛遮覆黑珠,眼皮腫痛癢。

黃桑葉(一兩),木賊,旋覆花,白殭蠶,荊芥,粉草(各三錢),細辛(五錢)

上銼,每服三錢,水煎服。

白蒺藜散,治腎受風毒攻眼,昏淚澀癢。

白話文:

治目久赤腫痛方:

以下是一些治療眼睛紅腫疼痛的古代方劑:

草龍膽散:主治風熱邪氣侵犯眼睛,導致眼睛紅腫、脹痛、畏光、眼澀、分泌物多、迎風流淚、眼膜遮蓋瞳孔、胬肉隱痛等症狀。

藥物組成:龍膽草、菊花、木賊、草決明、甘草、川芎、香附子。

用法用量: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麥門冬湯沖服,並可加入少量砂糖,飯後服用,或用米湯送服。

第二方:主治眼睛紅腫疼痛,風熱之邪上攻,眼痛牽連眼眶,眼瞼甚至潰爛,瘀血侵犯瞳孔,經常流熱淚,以及因憤怒損傷肝氣,久視勞累,風沙塵土入眼導致澀痛,造成內外障翳等疾病。

藥物組成:龍膽草、蒺藜、茯苓、菊花、赤芍藥、防風、羌活、甘草。

用法用量: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飯後服用。

車前散:主治肝經積熱上攻眼睛,導致眼翳、瞳孔充血、畏光、流淚等症狀。

藥物組成:密蒙花、菊花、白蒺藜、羌活、龍膽草、黃芩、車前子、草決明、粉草。

用法用量: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後溫水送服。

蟬花散:主治肝經蘊藏熱毒之邪上攻,導致眼睛紅腫、流淚、畏光等症狀,各種風毒引起的症狀也適用。

藥物組成:蟬蛻、菊花、穀精草、羌活、白蒺藜、草決明、防風、山梔子、黃芩、川芎、荊芥穗、蔓荊子、密蒙花、甘草。

用法用量: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送服,或用荊芥湯送服。

菊花散(一):主治肝臟受風毒侵犯,導致眼睛紅腫、昏暗、畏光、流淚、眼澀等症狀。

藥物組成:菊花、白蒺藜、木賊、蟬蛻。

用法用量: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茶水送服。另有一方添加荊芥、甘草各二錢。

菊花散(二):主治肝腎風毒上行,導致眼睛疼痛。

藥物組成:甘菊花、牛蒡子、防風、白蒺藜、甘草。

用法用量: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水送服,飯後臨睡前服用。

荊芥散:主治肝經蘊熱,導致眼睛紅腫。

藥物組成:荊芥穗、當歸、赤芍藥、黃連。

用法用量: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溫服或外洗。

柴胡散:主治肝風實熱,頭昏眼花、眼睛發紅、心煩。

藥物組成:柴胡、地骨皮、玄參、羚羊角、甘菊花、赤芍藥、黃芩、甘草。

用法用量:將藥材切碎,加生薑三片,水煎服,飯後溫服。

桑白皮散:主治肺氣壅塞,熱毒上攻眼睛,導致白眼球腫脹,夜間眼睛疼痛,心煩胸悶。

藥物組成:玄參、桑白皮、枳殼、升麻、杏仁、旋覆花、防風、赤白芍藥、黃芩、甘菊花、甜葶藶、甘草。

用法用量:將藥材組成一劑,加生薑三片,水煎服,飯後溫服。

白殭蠶散:主治肺虛,遇風則流淚,尤其在冬天更甚;或因風熱侵犯,白眼球遮蓋瞳孔,眼皮腫痛發癢。

藥物組成:黃桑葉、木賊、旋覆花、白殭蠶、荊芥、粉草、細辛。

用法用量:將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

白蒺藜散:主治腎臟受風毒侵犯眼睛,導致眼睛昏花、流淚、眼澀、發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