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一百零一·上 (6)
卷一百零一·上 (6)
1. 治目久赤腫痛方
南星(用黑豆二合,青鹽五錢,用水煮透,去豆焙乾),菊花(各一兩半),白蒺藜,防風,殭蠶,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調下。
防風一字散,治膽受風熱,瞳仁連眥頭癢極,不能收斂。
川烏(五錢),川芎,荊芥(各三錢),羌活,防風(各二錢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薄荷煎湯下。
犀角散,治脾胃受風食毒,從下眼皮生黃膜,上衝黑睛,痛澀難開,或小眥中生赤膜,漸漸沖睛。
黃芩,車前子,羌活(各五分),白附子,麥門冬(各二分半),犀角(二錢)
上銼,水煎服。
羚羊角散,治肝肺風熱,眼患頭旋,兩額角相牽,瞳仁連鼻膈皆痛,時起紅白花,或左右輪痛,或左右齊痛,宜此與還睛散間服。
家菊花,防風,川芎,羌活,車前子,川烏(各五錢),半夏,羚羊角,薄荷(各二錢半),細辛(一兩)
上銼,每服二錢,加生薑煎服,或為末,荊芥湯茶清調下。
蔓荊散,治五臟風熱,黑水內橫,深瑕盤青色,痛甚。
蔓荊子,荊芥,苦竹葉,甘草(各五分),山梔子(二錢半)
上銼,每服三錢,入薄荷七葉,水煎服。
加味荊黃湯,治肝壅瘀血,兩眼皮上下生如粟大,或赤或白,不甚疼痛,堅硬者。
荊芥,大黃(各五錢),牛蒡子,甘草(各二錢半)
上銼,每服三錢,水煎服。
芎辛湯,治兩目晝夜隱澀難開,羞明畏日,目赤,視物昏暗。
芎藭,蔓荊子(各五分),細辛(二錢),防風(一錢半),白芷,甘草(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煎,稍熱臥服之,極佳。
明目細辛湯,治兩目發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風寒,怕火,眼睫或細眵糊多,隱澀難開,眉攢痛悶,鼻涕唾極多如稠膿,大便微硬,喜食冷物。
麻黃,羌活(各三錢),防風(二錢),荊芥穗(一錢二分),藁本,白茯苓,當歸梢(各一錢),蔓荊子,生地黃(各六分),川芎(五分),川椒(八粒),桃仁(二十枚),細辛,紅花(各少許)
上並銼如麻豆大,分作四服,每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食後服。忌酒濕面及風寒處行走。
槐子散,治體肥氣盛,風熱上行,目昏澀。
槐子,黃芩,木賊,蒼朮(各等分)
上為細末,食後茶調下。
導赤散,治心臟積熱上攻眼目,兩眥浮腫,血侵白睛,羞明灑淚。
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乾地黃,黃芩(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麥門冬湯調下。
川芎散,治風熱目眩熱腫及胸中不利。
川芎,槐子(各一兩)
上為末,茶清調服。如熱上攻,㕮咀一兩,煎服。倘如氣滯下利,薑湯調服。
槐花當歸散,治眼目血灌瞳仁,如犬眼睛脹腫。
槐花(炒,四兩),當歸,川芎,何首烏(各二兩),甘草(少許)
白話文:
治目久赤腫痛方:
南星(以黑豆二合、青鹽五錢水煮透,去豆焙乾)、菊花、白蒺藜、防風、殭蠶、甘草(以上各一兩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沸水送服。
防風一字散:治膽受風熱,瞳仁及眼角極癢,無法收斂。川烏(五錢)、川芎、荊芥(各三錢)、羌活、防風(各二錢半),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薄荷煎水送服。
犀角散:治脾胃受風食毒,下眼皮生長黃膜,向上衝至黑眼球,疼痛澀痛難以睜開,或眼角內生長紅色薄膜,逐漸衝向眼球。黃芩、車前子、羌活(各五分)、白附子、麥門冬(各二錢半)、犀角(二錢),切碎,水煎服。
羚羊角散:治肝肺風熱,眼部疾患伴隨頭暈,兩額角牽引疼痛,瞳仁及鼻樑都疼痛,時而出現紅白斑點,或左右輪流疼痛,或同時疼痛,宜與還睛散交替服用。家菊花、防風、川芎、羌活、車前子、川烏(各五錢)、半夏、羚羊角、薄荷(各二錢半)、細辛(一兩),切碎,每次服用二錢,加生薑煎服,或研磨成粉末,用荊芥湯或茶水送服。
蔓荊散:治五臟風熱,黑眼球內部橫生條紋,深色斑點呈青色,疼痛劇烈。蔓荊子、荊芥、苦竹葉、甘草(各五分)、山梔子(二錢半),切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薄荷七葉,水煎服。
加味荊黃湯:治肝臟鬱結瘀血,上下眼皮長出像粟米大小的疙瘩,或紅或白,不甚疼痛,堅硬。荊芥、大黃(各五錢)、牛蒡子、甘草(各二錢半),切碎,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
芎辛湯:治兩眼晝夜隱痛難以睜開,畏光怕日,眼紅,視物模糊。芎藭、蔓荊子(各五分)、細辛(二錢)、防風(一錢半)、白芷、甘草(各一錢),煎成一劑,水煎,稍溫服,臥床休息效果最佳。
明目細辛湯:治兩眼發紅微痛,畏光怕日,怕風寒,怕火,眼睫毛或有眼屎,隱痛難以睜開,眉頭緊鎖疼痛,鼻涕唾液很多像濃稠的膿液,大便微硬,喜食冷物。麻黃、羌活(各三錢)、防風(二錢)、荊芥穗(一錢二分)、藁本、白茯苓、當歸梢(各一錢)、蔓荊子、生地黃(各六分)、川芎(五分)、川椒(八粒)、桃仁(二十枚)、細辛、紅花(各少許),全部切碎成麻豆大小,分成四劑,每次用兩大碗水煎成一碗,去渣,稍溫飯後服用。忌酒、濕面及風寒處行走。
槐子散:治體型肥胖,氣盛,風熱上攻,眼昏花澀。槐子、黃芩、木賊、蒼朮(各等份),研磨成細粉,飯後用茶水送服。
導赤散:治心臟積熱上攻眼目,眼角浮腫,血液侵犯白眼球,畏光流淚。牛蒡子(炒)、榆子、槐子(炒)、生地黃、黃芩(各等份),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麥門冬湯送服。
川芎散:治風熱眼眩腫痛及胸中不適。川芎、槐子(各一兩),研磨成粉末,用茶水送服。如果熱邪上攻,可取川芎一兩煎服;如果氣滯導致腹瀉,可用薑湯送服。
槐花當歸散:治眼目充血,瞳孔如犬眼般腫脹。槐花(炒,四兩)、當歸、川芎、何首烏(各二兩)、甘草(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