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二·中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中 (5)

1. 論氣瀉

準繩,云:氣瀉,腸鳴氣走,胸膈痞悶,腹急而痛。瀉則腹下稍可,須臾又急,亦有腹急氣塞而不通者,此由中脘停滯,氣不流轉,水穀不分所致。戴法用大七香丸,入米煎服。久而不愈者,五膈寬中散吞震靈丹,仍佐以米飲調香附末。調氣散、《金匱》訶梨勒散治氣利。

白話文:

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出現腹瀉、腸鳴、胸膈悶脹、腹痛的情況,可能是因為中脘停滯,氣機不流通,水穀不能正常消化吸收造成的。可以用大七香丸加米煎服治療。如果長期不愈,可以用五膈寬中散吞震靈丹,再用米飲調和香附末服用。調氣散和《金匱》的訶梨勒散也可以治療氣瀉。

2. 論痰瀉

統旨,云:痰瀉者,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糞稠黏如膠者是也,宜導痰湯,去枳殼,加蒼白二術,或海石丸。

準繩,云:痰瀉,大棗,海石、青黛、黃芩、神麯、薑汁、竹瀝為丸,每服三五十丸。少者必用吐法,吐之方愈。李氏曰:痰瀉,因痰流肺中,以致大腸不固,二陳湯加白朮、神麯。實者,海青丸;虛者,六君子湯。一男子夜數如廁,或教以生薑一兩。碎之,半夏湯洗,與大棗各三十枚,水一升瓷瓶中慢火燒為熟水,時時呷之,數日便已。

白話文:

旨意說:痰瀉的人,可能腹瀉,也可能不腹瀉,可能瀉得多,也可能瀉得少,糞便稠密黏稠像膠一樣,就屬於這種情況,應該服用導痰湯,去掉枳殼,加上蒼白二術,或者服用海石丸。

準則說:痰瀉,用大棗、海石、青黛、黃芩、神麴、薑汁、竹瀝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三五十丸。腹瀉較少的,一定要用吐法,吐出來後就會好。李氏說:痰瀉,是因為痰流入肺中,導致大腸不固,可以用二陳湯加入白朮、神麴。實證者,服用海青丸;虛證者,服用六君子湯。有一個男人,晚上多次上廁所,就教他用生薑一兩,把它打碎,用半夏湯洗淨,再和大棗各三十枚一起,用一升水在瓷瓶中慢火燒成熟水,經常喝一點,幾天就會好了。

3. 論積滯瀉

準繩,云:積滯泄瀉,腹必刺痛方泄者是也。或肚腹滿,按之堅者亦是也。受病淺者,宜神麯之類消導之;病深而頑者,必用進退承氣之類下之方安。

白話文:

古文中提到,“準繩”一書說:“如果孩子有長期的食積和拉肚子的情況,腹部會出現劇烈疼痛,並且在排便後纔有所緩解。另外,如果孩子的腹部脹大且摸起來硬邦邦的也是這種情況。對於病情較輕的孩子,可以使用像神曲這樣的藥物來幫助消化;對於病情嚴重且難治癒的孩子,必須使用如進退承氣湯等通便劑才能使其安心。” 簡而言之,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兒童因食物過多、無法正常排出所引起的胃腸道問題(即“積滯洩瀉”),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對症狀較輕的孩子可服用助消化的藥物,但若病情加重則需使用強效的通便劑進行處理。

4. 論飲食瀉

準繩,云:傷食瀉,因飲食過多,脾胃之氣不足以運化而瀉。其人必噫氣如敗卵臭,宜治中湯加砂仁半錢,麴櫱枳朮丸,或七香丸、紅丸子,雜服。食積腹痛而瀉,不可遽用治中兜住,宜先用消導推蕩之藥。或因食一物過傷而瀉,後復食之即瀉者,以脾為所傷,未復而然,宜大健脾湯(寒者可用),仍燒所傷之物存性,為末,三五錢調服。因食冷物,停滯傷脾,脾氣不暖,所傷之物不能消化,瀉出而食物如故,宜治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有脾氣久虛,不受飲食者,食畢即腸鳴腹急,盡下所食之物方快,不食則無事,俗名錄食瀉,經年累月,宜快脾丸。因傷於酒,每晨起必瀉者,宜理中湯加乾葛吞酒煮黃連丸,或葛花解酲湯吞之。因傷面而瀉者,養胃湯加萊菔子炒研一錢,痛者更加木香五分。瀉甚者,去藿香,加炮姜如其數。

白話文:

準繩云:

傷食瀉,是指因飲食過多,脾胃之氣不足以消化食物而導致腹瀉。這種情況下,患者通常會打嗝,氣味像臭雞蛋一樣,可以用治中湯加砂仁半錢,以及麴櫱枳朮丸、七香丸、紅丸子等藥物,混合服用。

如果腹痛腹瀉是因為食物積滯造成的,不能馬上用治中湯來止瀉,應該先用消導推蕩的藥物來幫助消化。

如果因為吃某種食物過多而導致腹瀉,之後再次食用同樣的食物就又會腹瀉,說明脾胃受損。這種情況下,需要服用健脾湯(體寒者可用),並將之前導致腹瀉的食物燒成灰,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五錢,調水服用。

如果因為食用生冷食物導致脾胃受寒,食物停滯無法消化,瀉出後食物仍然如故,可以用治中湯加乾葛,再吞服酒煮黃連丸。

如果脾氣虛弱長期以來無法正常消化食物,飯後就會腸鳴腹痛,並且把吃下去的食物都排泄出來,不吃東西就沒事,俗稱錄食瀉,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久,需要服用快脾丸。

如果因為喝酒過多導致每天早上起床就腹瀉,可以用理中湯加乾葛,再吞服酒煮黃連丸,也可以服用葛花解酲湯。

如果因為傷風感冒而導致腹瀉,可以用養胃湯加炒研萊菔子一錢,如果疼痛加重,可以再加木香五分。如果腹瀉嚴重,可以去掉藿香,加入炮姜,用量與藿香相同。

5. 論脾虛瀉

丹溪,云:脾瀉當補脾氣,健運復常,用炒白朮四兩、炒神麯三兩、炒芍藥三兩半,冬月及春初加肉豆蔻,去芍藥,或湯或丸服。如瀉水腹不痛者,屬氣虛,宜四君子湯倍白朮、黃耆、升麻、柴胡、防風之類,補以提之而愈。

準繩,云:氣虛瀉,用四君子湯加曲、櫱、升麻吞二神加木香丸。

白話文:

丹溪說,脾虛泄瀉應該補脾氣,讓脾胃運化恢復正常,可以用炒白朮四兩、炒神麴三兩、炒芍藥三兩半,冬月和春初可以加肉豆蔻,去芍藥,可以做成湯或丸劑服用。如果瀉水腹不痛,屬於氣虛,適合用四君子湯,加倍白朮、黃耆、升麻、柴胡、防風等藥物,補氣提氣,就能治癒。

準繩說,氣虛泄瀉,可以用四君子湯加麥芽、神麴、升麻,吞服二神丸和木香丸。

李氏,曰:虛瀉困倦無力,脾虛飲食所傷。有遇飲食即瀉者,四君子湯加木香、砂仁、蓮肉、陳糯米,為末,砂糖調服,久者只加升麻、白芍藥,或平胃蒜肚丸。有停蓄飲食,數日乃泄,腹脹者,名濕瀉,枳朮丸、沒石子丸。煩渴或兼嘔者,錢氏白朮散、參苓白朮散。食少腸鳴,四肢困倦者,升陽除濕湯。日止夜瀉者,啟脾丸。

白話文:

李氏說:虛弱、腹瀉、疲倦無力,都是脾胃虛弱,飲食所傷導致的。

如果遇到飲食就腹瀉,可以用四君子湯,再加上木香、砂仁、蓮肉、陳糯米,研磨成粉末,用砂糖調和服用。如果是久病,則可以加升麻、白芍藥,或者服用平胃蒜肚丸。

如果飲食停滯,數日才瀉,並且腹部脹滿,稱為濕瀉,可以用枳朮丸、沒石子丸。

如果伴隨口渴、煩躁,或嘔吐,可以用錢氏白朮散、參苓白朮散。

如果食慾不振、腸鳴、四肢乏力,可以用升陽除濕湯。

如果白天停止腹瀉,晚上才腹瀉,可以用啟脾丸。

6. 論脾腎虛瀉

,云:脾瀉久,傳腎為腸澼,經年不愈者,調中健脾丸。老人脾腎虛瀉者,用吳茱萸,鹽水浸透,以豶豬臟頭一截,洗去脂膜,將茱萸入內,扎兩頭蒸爛,搗丸綠豆大,每五十丸,米湯下,暖膀胱,清水道,固大腸,進飲食。腎虛色欲所傷,瀉多足冷,久則肉消,五鼓臍下絞痛,或只微響,溏瀉一次者,吳茱萸散、二神丸、四神丸,陽虛者三味安腎丸、金鎖正元丹、養氣丹陰虛者,腎氣丸。

白話文:

脾臟長期泄瀉,會傳導至腎臟,導致腸道長期泄瀉,經年不愈的,可以用調中健脾丸。老年人脾腎虛弱,導致泄瀉的,可以用吳茱萸,用鹽水浸泡透,再用豬臟頭部一段,洗去脂肪膜,將吳茱萸放進去,扎緊兩頭蒸熟,搗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米湯送服,可以溫暖膀胱,暢通水道,固澀大腸,促進飲食消化。腎臟虛弱,因房事過度而受損,導致泄瀉,並且伴隨手腳冰冷,久而久之肉體消瘦,五更時分臍下絞痛,或只是輕微響動,一天多次泄瀉的,可以用吳茱萸散、二神丸、四神丸。陽虛者可以用安腎丸、金鎖正元丹、養氣丹;陰虛者可以用腎氣丸。

準繩,云:每日五更即泄瀉,有酒積,有寒積,有食積,有腎虛,俗呼脾腎泄。有人每早須大泄一行,或腹痛,或不腹痛,空心服熱藥,亦無效。有人教以夜食前又進熱藥一服,遂安。如此常服,愈。蓋暖藥雖平旦服之,至夜力已盡,無以敵一夜陰氣之故也。有人每五更將天明時必溏利一次,有人云此名腎泄,服五味子散,頓愈。有人久泄,早必泄一二行,泄後便輕快,脈滑而少弱,先予厚朴和中丸五十丸大下之,後以白朮為君,枳殼、半夏、茯苓為臣,厚朴、炙甘草、芩、連、川芎、滑石為佐,吳茱萸十餘粒為使,生薑煎服,十餘帖而愈。戴云:有每日五更初洞瀉,服止瀉藥並無效,米飲下五味丸,或專以北五味煎飲。雖節省飲食,大段忌口,但得日間上半夜無事,近五更其瀉復作,此病在腎,分水飲下二神丸及椒樸丸,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二神丸合五味子散,名為四神丸,治瀉尤妙。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有些人每天凌晨五點就拉肚子,可能是因為積酒、寒積、食積,或是腎虛,俗稱脾腎泄。有些人早上必須大便一次,可能伴隨腹痛或不腹痛,空腹吃熱藥也無效。有人建議在晚上吃飯前服用熱藥,就能改善情況,長期服用後就能痊癒。這是因為溫暖的藥力雖然在早晨服用,但到了晚上藥效已減弱,不足以抵禦夜晚的寒氣。有些人則是在凌晨五點左右天快亮時拉肚子,有人說這是腎泄,服用五味子散就能很快痊癒。有些人則長期拉肚子,每天早上必定會拉一兩次,拉完後反而輕鬆,脈搏滑而微弱,可以先服用厚朴和中丸五十丸來排泄,之後再以白朮為主藥,搭配枳殼、半夏、茯苓為輔,厚朴、炙甘草、黃芩、黃連、川芎、滑石為佐藥,吳茱萸十餘粒為使藥,用生薑煎服,十餘帖就能痊癒。另外,有的人每天凌晨五點就開始腹瀉,服用止瀉藥無效,用米湯送服五味丸,或單獨用北五味煎水喝。即使節制飲食、忌口,白天和前半夜都好好的,但到了快凌晨五點就會再次腹瀉,這種情況是腎臟出了問題,可以分次服用二神丸、椒樸丸,或用平胃散送服小茴香丸。二神丸和五味子散混合在一起,稱為四神丸,治療腹瀉特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