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二·中 (4)
卷二十二·中 (4)
1. 論冷熱瀉
準繩,云:理中湯加茯苓、黃連,名連理湯,用之多有奇功。且如今當暑月,若的知暑瀉,自合用暑藥。的知冷瀉,自合用熱藥,中間有一等盛暑,又復內傷生冷,非連理湯不可。下泄無度,泄後卻彈過響,肛門熱,小便赤澀,心下煩渴,且又喜冷,此藥為宜。若原是暑瀉,經久下元虛甚,日夜頻,並暑毒之勢依然而瀉不已,復用暑藥決不能取效,便用薑、桂輩,又似難施,疑似之間,尤宜用此。
李氏,曰:似痢非痢,寒熱不調之證,或熱積於中,而以冷物冷藥冰之,或水積於中,而以熱物熱藥壓之,故熱與冷搏而成瀉。或澀或溏,裡急後重者,戊己丸、香連丸,或理中湯加黃連、木香。
白話文:
「準繩」這本書裡提到,理中湯加茯苓、黃連,稱為連理湯,使用起來常有奇效。現在正是盛夏時節,如果知道是暑熱引起的腹瀉,就應該用暑熱藥物治療;如果是因為寒涼引起的腹瀉,就應該用溫熱藥物治療。但有些人是在盛夏時節,因為內傷生冷導致的腹瀉,這時就非連理湯不可了。如果腹瀉不止,瀉後肛門有彈響聲,肛門發熱,小便赤澀,心煩口渴,而且喜歡吃冷的東西,那就適合用這個藥。如果原本是暑熱引起的腹瀉,但久病導致下元虛弱,日夜腹瀉不止,而且暑毒仍在,繼續用暑熱藥物就無效,用薑桂等藥物似乎也不合適,這種情況下就更應該用連理湯。
李氏則認為,有些腹瀉看似痢疾,卻又寒熱不調,可能是因為熱積於內,用冷食冷藥去冰,或者水積於內,用熱食熱藥去壓,導致熱與冷相互搏鬥而引起腹瀉。這種腹瀉有時便祕,有時稀溏,裡急後重的情況,可以用戊己丸、香連丸,或者理中湯加黃連、木香治療。
2. 論飧泄(即風瀉)
準繩,云:飧泄,水穀不化而完出者是也。《史記·倉公傳》迥風即此(迥,徒弄切,音洞,言風洞徹五臟也)。《機要》云:夫脾胃同濕土之化,主腐熟水穀,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土,歸於肺,行於百脈,而成榮衛。若飲食一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是為飧泄。久則太陰傳少陰而為腸澼(此論胃氣下降為飧泄)。又云:春宜緩形,形緩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風氣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身熱脈洪,谷不能化。重則下利膿血稠黏。《良方》云: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蓋風喜傷肝,春時木旺不受邪,反移氣克於脾土,脾既受克,不能運化,因成積滯,夏秋之間再感暑濕風冷之氣,發動而成利也。(此論春傷於風,夏必飧泄)
白話文:
「準繩」這本書說:飧泄,就是食物在體內沒有消化就完整地排出來。
《史記·倉公傳》裡說:「迥風」就是指這種情況(「迥」這個字讀音是「洞」,意思是風貫穿五臟)。
《機要》這本書說:脾胃就像濕潤的泥土,負責消化食物。當胃氣平和時,食物進入胃部,精氣就會輸送到脾土,再歸屬於肺,最後運行到全身經脈,形成營養和防衛。如果飲食不當,或者作息不規律,就會損傷胃氣,導致上升的精華之氣反向下降,這就是飧泄。時間久了,太陰就傳給少陰,就會變成腸澼(這段論述了胃氣下降導致的飧泄)。
書中還說:春天應該放鬆身體,身體放鬆活動,肝木就會生長旺盛,反之如果靜止不動,就會進入秋季的氣候。金能克木,風氣就會隱藏在體內。到了夏至,火氣旺盛,金氣就消失,只有火木旺盛,脾土就會受損。輕則會出現飧泄,身體發熱,脈搏洪大,食物無法消化。嚴重的話就會出現下痢膿血,黏稠難化。
《良方》這本書說:經書上說:春天受風寒,夏天就會出現飧泄。這是因為風容易傷肝,春天木氣旺盛,不受邪氣侵襲,反而會反過來克制脾土。脾土受到克制,就無法運化,形成積滯。夏秋之際,再次受到暑濕風冷之氣的影響,就會發動,導致腹瀉。 (這段論述了春天受風寒,夏天就會出現飧泄)
羅謙甫,曰:經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又云:久風入中,則為腸風飧泄。夫脾胃,土也。氣衝和,以化為事。今清氣下降而不升,則風邪久而干胃,是木賊土也。故沖和之氣不能化,而令物完出,謂之飧泄。或飲食太過,腸胃所傷,亦致米穀不化,此俗呼水穀利也。法當下者舉之,而消克之也,以加減木香散主之。
東垣,曰:清氣在下者,乃人之脾胃氣衰,不能升發陽氣,故用升麻、柴胡助甘辛之味,以引元氣之升,不令下陷為飧泄也。
白話文:
羅謙甫說,經書上寫著,清氣下降就會導致飲食不消化。又說,久吹風就會侵襲腸胃,導致腸風飧泄。脾胃屬土,氣息應該和諧運作,將食物轉化成精華。現在清氣下降不升,長期風寒侵襲胃部,就像木賊侵蝕土壤一樣,導致氣息不和,無法化解食物,所以食物消化不良,排泄出來,這就是飧泄。也可能是飲食過度,損傷腸胃,導致米穀無法消化,民間稱為水穀利。治療方法應該是要提升脾胃之氣,幫助消化,可以用加減木香散來調理。
東垣則認為,清氣下降是因為脾胃氣虛,無法升發陽氣,因此要用升麻、柴胡來幫助提升陽氣,引導元氣上升,避免繼續下降而導致飧泄。
又,曰:凡泄則水穀不化,謂之飧泄。是清氣在下,乃胃氣不升。上古聖人皆以升浮藥扶持胃氣,一服而愈。知病在中焦脾胃也。《脈訣》曰:濕多成五泄。濕者,胃之別名也。病本在胃,真氣弱。真氣者,穀氣也,不能克化飲食,乃濕盛故也。以此論之,正以脾胃之弱故也。初病奪食,或絕不食一二日,使胃氣日勝,泄不作也,今已成大泄矣。經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下焦如瀆。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唯此證不宜此論。其病得之於胃氣下流,清氣不升,陽道不行,宜升宜舉,不宜利小便。《靈樞》云:頭有疾,取之足,謂陽病在陰也。足有疾,取之上,謂陰病在陽也。中有疾,旁取之,旁者,少陽甲膽是也。中者,脾胃也。脾胃有疾,取之足少陽。甲膽者,甲風是也,東方春也。胃中谷氣者,便是風化也,作一體而認。故曰:胃中濕勝而成泄瀉,宜助甲膽風勝以克之,又是升陽助清氣上行之法也。又一說,中焦元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亦緣胃氣不升,故令甲氣上行。又云:風勝濕也。大抵此證本胃氣弱,不能化食,奪食則一日而可止。夫奪食之理,為胃弱不能克化食則為泄。如食不下,何以作泄?更當以藥滋養元氣令和,候泄止,漸與食,胃勝則安矣。若食不化者,於升陽風藥內加炒曲同煎。兼食入頓至心頭者,胃之上口也,必口沃沫,或食入反出,皆胃口停寒,其右手關脈中弦,按之洪緩,是風熱濕相合,穀氣不行,清氣不升,為弦脈之寒所隔,故不下也,曲之熱亦能去之。若反胃者,更加半夏、生薑,入於風藥內同煎。奪食少食,欲使胃氣強盛也。若藥劑大,則胃不勝藥,泄亦不止,當漸漸與之。今病既久,已至衰弱,當以常法治之,不可多服餌也。人之肉如地之土,豈可人而無肉,故肉消盡則死矣。消瘦之人,有必死者八,《內經》有七,《外經》有一。又病肌肉去盡,勿治之,天命也。如肌肉不至瘦盡,當急療之,宜先奪食,而益胃氣,便與升陽,先助真氣,次用風藥勝濕,以助升騰之氣,病可已矣。余皆勿論,此治之上法也。(此段論治飧泄宜奪食,藥用升陽除濕湯之類是也)
白話文:
凡是拉肚子,導致食物無法消化,叫做「飧泄」。這是因為清氣下降,胃氣無法上升的緣故。古代聖人都是用升浮藥來扶持胃氣,一服藥就能治好。這說明病根在中焦脾胃。
《脈訣》說:「濕氣過盛就會導致五泄。」濕氣,就是胃的別稱。疾病的根本原因在胃,元氣虛弱。元氣就是食物的精氣,不能消化食物,是因為濕氣過盛。由此可知,病因在於脾胃虛弱。
剛開始生病時,可以暫停進食一兩天,讓胃氣恢復,拉肚子就會停止。現在已經變成嚴重的拉肚子了。經書上說:「治療濕氣,不能促進小便,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又說:「下焦就像水道一樣。」又說:「下焦的病要引導它向上,才能消除。」這個情況不適合用這些方法。
疾病的根源是胃氣下沉,清氣不能上升,陽氣不能通行,應該升提陽氣,不能促進小便。《靈樞》說:「頭部有病,要取腳上的穴位,這叫做陽病在陰。」「腳部有病,要取頭上的穴位,這叫做陰病在陽。」「中間部位有病,要取旁邊的穴位,旁邊指的是少陽膽經。」「中間指的是脾胃。」「脾胃有病,要取足少陽膽經。」少陽膽經是風氣,是東方的春季。胃中的食物精氣,就是風氣的變化,都是一體的。
所以說,胃中濕氣過盛導致拉肚子,應該用風氣來克制濕氣,也就是用升陽藥來幫助清氣上升。
另外一種說法,中焦元氣不足,大小便就會發生變化,腸子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也是因為胃氣不能上升,所以要讓風氣上升。又說:「風氣勝過濕氣。」
總之,這個病的根本原因是胃氣虛弱,不能消化食物,暫停進食一天就能治好。暫停進食的道理是,胃氣虛弱,不能消化食物就會拉肚子。如果食物都不吃,怎麼會拉肚子呢?應該用藥滋養元氣,等拉肚子停止後,再慢慢地進食,胃氣強盛了就會好了。
如果食物不能消化,可以在升陽風藥中加炒麥芽一起煎服。
如果吃東西馬上就到心頭,這是胃的上口,一定要用口含清水,或者吃下去又吐出來,都是胃口停寒,右手關脈中弦,按下去洪緩,這是風熱濕氣結合,食物精氣不能運行,清氣不能上升,被弦脈的寒氣阻礙,所以不能下降,麥芽的熱能去寒。
如果反胃,還要加上半夏、生薑,一起煎服。
暫停進食,少吃東西,是要讓胃氣強盛起來。
如果藥量太大,胃氣受不了,拉肚子也不會停止,要慢慢地增加藥量。
現在病程已經很長了,已經很虛弱了,應該用常規的方法治療,不能服用太多藥物。
人的肉就像土地一樣,土地沒有土怎麼行?人沒有肉也會死。
消瘦的人,有八種必死無疑,《內經》有七種,《外經》有一種。
如果肌肉都消瘦光了,就不要再治療了,這是天命。
如果肌肉還沒有消瘦光,要趕快治療,應該先暫停進食,補充胃氣,然後再升提陽氣,先扶助元氣,再用風藥克制濕氣,幫助升騰之氣,病就能好了。
其他的方法都不用說了,這是治療拉肚子的最佳方法。(這個病要治療拉肚子,可以用升陽除濕湯之類的藥方。)
準繩,曰: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木在時為春,在人為肝,在天為風。風者,無形之清氣也。當春之時,發為溫令,反為寒折,是三春之月行三冬之令也,以是知水為太過矣。水既太過,金肅愈嚴,是所勝者乘之而妄行也。所勝者乘之,則木虛明矣。故經曰:從後來者為虛邪,木氣既虛,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也。故所不勝者侮之,是以土來木之分,變而為飧泄也。故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以其濕令當權,故飧泄之候,發之於夏也。若當春之時,木不發生,溫令未顯,止行冬令,是謂傷衛,以其陽氣不出地之外也,當以麻黃發之。麻黃味苦,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也。故從水中補木而瀉水,發出津液為汗也。若春木既生,溫令已顯,陽氣出於地之上,寒再至而復折之,當以輕發之,謂已得少陽之氣,不必用麻黃也。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所以病發於夏者,以木絕於夏,而土旺於長夏,濕本有下行之體,故飧泄干夏也。不病於春者,以其春時風雖有傷,木實當權,故飧泄不病於木之時,而發於濕之分也。經曰: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不勝者薄之,所生者受病。此之謂也。
白話文:
準繩曰: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意思是說,春天如果受到風寒的侵襲,到了夏天就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的症狀,也就是「飧泄」。
木在時為春,在人為肝,在天為風。 木五行屬春,與人體的肝臟相應,在天象中則代表著風。
風者,無形之清氣也。 風是一種無形的清氣。
當春之時,發為溫令,反為寒折,是三春之月行三冬之令也,以是知水為太過矣。 春天應該發揚溫暖的陽氣,但如果反而是寒冷的陰氣過盛,就如同三月的春月卻行使著冬天的寒令,說明水氣過盛。
水既太過,金肅愈嚴,是所勝者乘之而妄行也。 水氣過盛,就會使金氣更加嚴肅,而金克木,水生金,所以金氣乘機妄行,過度克制木氣。
所勝者乘之,則木虛明矣。 金氣克制木氣,就會導致木氣虛弱。
故經曰:從後來者為虛邪,木氣既虛,火令不及,是所生者受病也。 因此,古籍中說:「從後來者為虛邪」,也就是說,木氣虛弱,火氣不足,就導致了肝氣受損,生病。
故所不勝者侮之,是以土來木之分,變而為飧泄也。 木氣虛弱,無法抵禦土氣的侵襲,土克水,水生木,因此土氣乘機而入,損傷脾胃,造成消化不良,導致腹瀉,也就是「飧泄」。
故經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以其濕令當權,故飧泄之候,發之於夏也。 古籍中說:「清氣在下,則生飧泄」,也就是說,水氣過盛,下沉到脾胃,就會引起腹瀉。由於夏天濕氣較重,所以腹瀉的症狀更容易在夏天發作。
若當春之時,木不發生,溫令未顯,止行冬令,是謂傷衛,以其陽氣不出地之外也,當以麻黃發之。麻黃味苦,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也。故從水中補木而瀉水,發出津液為汗也。 如果春天木氣沒有生發,溫暖的陽氣沒有顯露,依然是寒冷的陰氣主導,就說明陽氣受到損傷,無法發散出來,此時應該用麻黃來治療。麻黃性味苦辛,屬陰中之陽,可以補益木氣,同時驅散水氣,使體內津液以汗的形式排出。
若春木既生,溫令已顯,陽氣出於地之上,寒再至而復折之,當以輕發之,謂已得少陽之氣,不必用麻黃也。 如果春天木氣已經生發,溫暖的陽氣已經顯露,陽氣已經發散到地表,但是又遇到寒氣再次入侵,導致陽氣受損,此時應該用比較輕緩的方法來治療,因為此時已經獲得了少陽之氣,不需要用麻黃。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所以病發於夏者,以木絕於夏,而土旺於長夏,濕本有下行之體,故飧泄干夏也。 春天受風寒的侵襲,到了夏天就會出現腹瀉,這是因為春天木氣在夏天消退,而長夏土氣旺盛,濕氣本就容易向下運行,所以腹瀉的症狀更容易在夏天發作。
不病於春者,以其春時風雖有傷,木實當權,故飧泄不病於木之時,而發於濕之分也。 如果春天沒有出現腹瀉,那是因為雖然春天有風寒侵襲,但木氣旺盛,抵禦了濕氣的侵襲,所以腹瀉並沒有在春天發作,而是到了夏天濕氣過盛時才發作。
經曰: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所勝妄行,所不勝者薄之,所生者受病。此之謂也。 古籍中說:「至而不至,是為不及」,意思是說,木氣應該生發,但卻沒有生發,就是「不及」。金氣克制木氣,就叫「所勝妄行」。木氣虛弱,就叫「所不勝者薄之」。火氣不足,就叫「所生者受病」。這些都是造成「春傷於風,夏生飧泄」的原因。
準繩,云:仲景法: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河間法:飧泄,風冷入中,泄利不止,脈虛而細,日夜數行,口乾腹痛不已,白朮湯主之。東垣云:泄利飧泄,身熱脈弦,腹痛而渴,及頭痛微汗,宜防風芍藥湯。東垣所云,內動之風也。經云: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又云:久風為飧泄。又云: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留而不去,傳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傳舍於經,留而不去,傳舍於輸,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則非內動之風也。潔古云:大渴引飲,多致水穀一時下者,宜灸大椎三五壯,或用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及五苓散等藥淡滲之。又如久風為飧泄者,則不飲水而完穀出,治法當以宣風散導之,後服蒼朮防風湯。
白話文:
古人說,張仲景認為,腹瀉、清稀大便、裡寒外熱,出汗後昏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河間認為,食物消化不良,腹瀉不止,脈象虛弱細小,日夜腹瀉多次,口渴腹痛難忍,用白朮湯治療。李東垣認為,腹瀉、食物消化不良,身體發熱,脈象弦緊,腹痛口渴,伴隨頭痛輕微出汗,用防風芍藥湯治療。李東垣所說,屬於內動之風。經書記載:春天受風寒,夏天就會出現食物消化不良腹瀉。又說:久風也會導致食物消化不良腹瀉。還說:虛邪從人體皮膚侵入,停留在皮膚,久而久之,就會傳入絡脈,再傳入經脈,再傳入輸脈,再傳入伏沖之脈,最後傳入腸胃。在腸胃的時候,就會發出響聲、腹部脹滿,寒氣盛則腸鳴、食物消化不良腹瀉,食物消化不良,則不是內動之風。潔古認為,口渴引飲,很容易導致食物和水一起排出,可以用灸大椎三五壯,或者用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以及五苓散等藥物淡滲治療。又比如久風導致的食物消化不良腹瀉,則不飲水,但食物排出,治療方法要用宣風散導之,之後服用蒼朮防風湯。
張子和,云:飧泄以風為根,風非汗不出,有病此者,腹中雷鳴泄注,水穀不分,小便澀滯,皆以脾胃虛寒故耳。服豆蔻、烏梅、粟殼、乾薑、附子,曾無一效,中脘臍下,灸已數千,燥熱轉甚,津液涸竭,瘦削無力,飲食減少。延予視之,予以《應象論》曰:熱氣在下,水穀不分,化生飧泄。寒氣在上,則生䐜脹。而氣不散何也?陰靜而陽動故也。診其脈,兩手皆浮大而長,身表微熱。用桂枝麻黃湯,以薑、棗煎,大劑連進三服,汗出終日,至旦而愈。次以胃風湯和其臟腑,調養陰陽,食進而愈。趙明之,米穀不消,腹作雷鳴,自五月至六月不愈。諸醫以為脾受大寒,故並用聖散子、豆蔻丸,雖止一二日,藥力盡而復作。諸醫不知藥之非,反責明之不忌口。戴人至而笑曰:春傷於風,夏必飧泄者,米穀不化而直過下出也。又曰:米穀不化,熱氣在下,久風入中,中者,脾胃也。風屬甲乙,脾胃屬戊己,甲乙能克戊己,腸中有風,故鳴。經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診其兩手,脈皆浮數,為病在表也,可汗之。直斷曰:風隨汗出。以火二盆暗置床之下,不令病人見火,恐增其熱,紿之入室,使服湧劑,以麻黃投之,乃閉其戶,從外鎖之,汗出如洗,待一時許開戶,減火一半,須臾汗止,泄亦止。(此治風泄之法也,水自內出,宜炙、宜滲,風從外入,宜下、宜表)
白話文:
張子和說,飧泄以風為根源,風氣不出來,就會變成汗。患有這種病的人,肚子裡會發出雷鳴般的聲音,並且腹瀉不止,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小便也排不出來,都是因為脾胃虛寒造成的。曾經服用過豆蔻、烏梅、粟殼、乾薑、附子等藥物,卻毫無效果,在中脘和臍下部位灸過很多次,反而讓病情更加嚴重,出現燥熱、口渴、身體消瘦無力、食慾不振的症狀。後來請我診治,我根據《應象論》的記載,認為是熱氣在下,導致食物無法消化,產生飧泄。寒氣在上,則會引起腹脹。為何氣機無法散開呢?是因為陰氣沉靜,陽氣活躍的緣故。診脈後發現,病人雙手脈象都浮大而長,身體表面微微發熱。於是開了桂枝麻黃湯,用薑棗煎煮,一次服用大量的藥物,連續服用三劑,結果出了一身汗,一直流到第二天早上,病就好了。接著又服用胃風湯,調理臟腑,使陰陽平衡,飲食也恢復正常,病就好了。
趙明之,米飯無法消化,肚子裡發出雷鳴般的聲音,從五月到六月一直沒有好轉。很多醫生都認為是脾臟受寒,所以都用聖散子、豆蔻丸治療,雖然能止住一兩天,但藥效一過,病情就又復發。這些醫生不明白用藥的道理,反而責怪趙明之沒有忌口。戴人來到這裡,笑着說:春天受風寒,夏天就會出現飧泄,這是因為米飯無法消化,直接從下面排出。他又說:米飯無法消化,是因為熱氣在下,長期受風寒,影響到脾胃,脾胃屬土,風屬木,木克土,腸道中有風,所以才會發出響聲。經書上說:如果木氣過盛,風氣就會流行,脾土受到邪氣侵襲,人就會得飧泄病。診脈發現,趙明之雙手脈象都浮而數,說明病在表,可以發汗治療。我果斷地說:風氣隨着汗液排出。就用兩個火盆,暗放在床底下,不要讓病人看到火,以免加重熱症,然後把病人誘騙到房間裡,給他服用涌劑,並且加入麻黃,然後把門關上,從外面鎖起來。病人很快出了一身汗,就像洗了一樣。過了一段時間,打開門,把火減掉一半,一會兒汗就止住了,腹瀉也止住了。(這是治療風泄的方法,水從內部排出,就應該用炙、滲的方法,風從外部進入,就應該用下、表的方法)
準繩,云:經云:脾虛則腹滿腸鳴泄,食不化。又云:飧泄取三陰。三陰者,太陰也,宜補中益氣湯,以白芍藥代當歸主之。又云:腎藏志,志有餘,腹脹飧泄,必傷筋血。又云:肝足厥陰之脈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視盛虛寒熱陷下施法,此皆內因無風者也。
白話文:
《準繩》中記載:
經典說:脾虛則腹滿腸鳴且腹瀉,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又說:飧泄(飯後腹瀉)取三陰。三陰指的是太陰,宜用補中益氣湯,以白芍藥代替當歸為主藥。
經典又說:腎臟藏志,志氣過盛,則腹脹且飯後腹瀉,必傷筋血。
經典又說:肝足厥陰之脈所生病者,會出現胸悶、嘔逆和飯後腹瀉。根據盛、虛、寒、熱、陷、下等情況,施以不同的方法治療。這些都是內因無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