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五 (9)

回本書目錄

卷五 (9)

1.

左眼屬陽,右眼屬陰,故人之手足,左不及右,耳目右不及左。左眼病,則陽經病,右眼病,則陰經病。陽邪日疼,陰邪夜疼。昏昧羞明者,裡虛也。上虛屬肝虛,必頭暈、目眩、耳聾;下虛屬腎虛,必眼花、睛痛、耳鳴。昏花者傷氣,昏暗者傷血,熱證亦有羞明怕日,但內虛全不敢近陽光。

內障昏蒙,外無翳膜,因腦脂下凝烏珠轉白,或如金色,或如綠豆色,或如雲煙,或見五色,治比外障更難。如腦脂凝結,瞳仁反背者,不治。黑花者,腎虛也。五色花,為腎虛客熱。青花,膽虛。紅花,火盛。散杏者,瞳仁散大,視物杳冥。能近視不能遠視者,看一成二,屬肝腎虛,宜腎氣丸、地芝丸,或加降火之劑。

能遠視不能近視者,屬心虛,宜定志丸。有肝虛客熱,迎風冷淚者,歸葵湯、古木賊散。睛疼,有火者滋腎丸,無火者杞苓丸。外因風則胞白,兩眼拘急牽引喎斜,癢而青淚,肝風毒菊花散,腎風毒白蒺藜散、明目流氣飲、撥雲散、白殭蠶散、防風一字散、犀角飲選用。熱則珠突,胞腫硬紅刺痛,洗肝散、洗心散、還睛散、通肝散、瀉肝散、決明散、羚羊角散、蔓荊散、加味荊黃湯、瀉青丸、涼膽丸、墜翳洗選用。濕則食減身倦,如雲霧掩日,或忽然不見,或略見不明,宜鹽術散、單蒼朮膏。

濕熱甚,宜神芎丸。暴發則目瞞不明,皆熱所為也,人參敗毒散。疼者,升麻葛根湯。歷考眼科,無寒而有虛,豈寒泣血而不上攻耶。挾痰者則痛甚,宜小省風湯、南星丸。內傷七情,氣壅朦朧,胞腫而軟,酸澀微赤,木香流氣飲加川芎、蒺藜。風與氣搏,癢澀渾多淚者,羌活石膏散。

因過思勞神,大志丸、育神夜光丸。因驚恐者,定志丸。因怒者,當歸龍薈丸。內傷飲食,勞倦損陷胃氣,火盛,血脈沸騰,益氣聰明湯、磁砂丸、還睛丸。氣弱甚者,單人參膏、補中益氣湯。如脾胃熱,兼有宿食者,秦艽、大黃為末,砂糖調服利之。脾胃濕傷,內外障者,椒目丸、鹽術散。

傷熱酒,胃氣汙濁,血死目盲者,蘇木煎湯調人參末。連鼻與手掌紫黑者,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蘇木煎湯調人參末服。內傷色欲,腎氣虛者補腎丸,腎精虛者益陰腎氣丸。肝血虛者,養肝丸、生熟地黃丸,肝腎虛者駐景丸。抑論五臟六腑精華,皆稟於脾,注於目。故理脾胃,則氣上而神清也。

又肝之系雖總於目,而照徹光彩,實腎精心神所主,故補精氣安神者,乃治眼之本也。熱久復為風冷所乘,則眼中不赤而弦,赤且爛。若風與熱病,則內外浮赤而癢甚。大概表病肥人多風熱,防風、黃芩瀉火為君,黃連、當歸養血為臣,柴胡、升麻、白芷消腫止痛為使。白睛紅者,加白豆蔻少許,瘦人血虛,四物龍膽湯,或加羌活、蔓荊子、荊芥、玄參、山梔仁、菊花為佐。里證肥人多風虛者,防風一字散,四生散補肝散,還精丸。

白話文:

左眼屬陽,右眼屬陰,因此人的手腳、耳朵和眼睛,左邊都比不上右邊。左眼有病,是陽經有病;右眼有病,是陰經有病。陽邪導致的白天疼痛,陰邪導致的晚上疼痛。眼睛昏花畏光,是身體內虛。上焦虛弱屬肝虛,會伴隨頭暈、目眩、耳聾;下焦虛弱屬腎虛,會伴隨眼花、眼睛疼痛、耳鳴。眼睛昏花是氣受損,眼睛昏暗是血受損,熱證也會畏光怕日,但內虛的人更不敢見陽光。

內障昏蒙,眼睛表面沒有翳膜,是因為腦脂下沉,導致瞳仁變白,或者呈現金色、綠豆色、雲霧狀或五彩繽紛,治療比外障更困難。如果腦脂凝結,瞳孔反轉,則無法治療。瞳仁發黑是腎虛,瞳仁呈現五種顏色是腎虛兼夾熱證,瞳仁發青是膽虛,瞳仁發紅是火盛。瞳仁散大,視物模糊不清,叫做散杏。能看近不能看遠,看一樣東西覺得像兩樣,是肝腎虛弱,宜服用腎氣丸、地芝丸,或加一些瀉火的藥物。

能看遠不能看近,是心虛,宜服用定志丸。肝虛夾熱,迎風流淚,宜服用歸葵湯、古木賊散。眼睛疼痛,有火氣的服用滋腎丸,沒有火氣的服用杞苓丸。外因風邪導致眼白混濁,兩眼緊繃牽引斜視,眼睛癢並流出青色的眼淚,宜服用肝風用毒菊花散,腎風用白蒺藜散、明目流氣飲、撥雲散、白殭蠶散、防風一字散、犀角飲等。眼睛發熱則眼珠突出,眼瞼腫脹堅硬、發紅、刺痛,宜服用洗肝散、洗心散、還睛散、通肝散、瀉肝散、決明散、羚羊角散、蔓荊散、加味荊黃湯、瀉青丸、涼膽丸、墜翳洗等。眼睛濕邪則食慾減退、身體疲倦,視物如同雲霧遮擋,或者突然看不見,或者稍微能看見但看不清楚,宜服用鹽術散、單蒼朮膏。

濕熱嚴重,宜服用神芎丸。眼睛突然發病看不清楚,都是熱邪所致,宜服用人參敗毒散。眼睛疼痛,宜服用升麻葛根湯。歷來研究眼科疾病,沒有寒邪,只有虛證,難道寒邪會導致流淚出血卻不向上攻嗎?夾雜痰邪,則疼痛加劇,宜服用小省風湯、南星丸。內傷七情,氣機阻滯,眼睛昏蒙,眼瞼腫脹但柔軟,感覺酸澀略帶紅腫,宜服用木香流氣飲加川芎、蒺藜。風邪與氣邪搏結,眼睛癢澀,眼淚多,宜服用羌活石膏散。

因過度思慮勞神,宜服用大志丸、育神夜光丸。因驚恐,宜服用定志丸。因發怒,宜服用當歸龍薈丸。因飲食不節,勞倦傷損脾胃之氣,火盛,血脈沸騰,宜服用益氣聰明湯、磁砂丸、還睛丸。氣虛嚴重,宜服用單人參膏、補中益氣湯。如果脾胃有熱,兼有宿食,宜服用秦艽、大黃研末,用砂糖調服通便。脾胃濕熱,內外障礙,宜服用椒目丸、鹽術散。

飲酒傷熱,胃氣濁穢,血瘀導致目盲,宜服用蘇木煎湯調和人參末。鼻子和手掌都發紫發黑,宜服用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蘇木煎湯調和人參末服用。內傷於房事,腎氣虛弱,宜服用補腎丸;腎精虛弱,宜服用益陰腎氣丸;肝血虛弱,宜服用養肝丸、生熟地黃丸;肝腎虛弱,宜服用駐景丸。總而言之,五臟六腑的精華,都稟受於脾,匯聚於眼睛。所以調理脾胃,就能使氣血上行,神清目明。

此外,雖然肝經與眼睛關係密切,但眼睛的光彩明亮,實際上是由腎精、心神所主導,所以補益精氣、安神定志,才是治療眼睛疾病的根本方法。熱邪久病,又被風寒侵襲,眼睛就不會紅腫,反而會疼痛、潰爛。如果風邪與熱邪同時發病,則眼睛內外都會紅腫,而且非常癢。一般來說,肥胖的人多是風熱表證,治療時以防風、黃芩瀉火為主藥,黃連、當歸養血為輔藥,柴胡、升麻、白芷消腫止痛為使藥。如果眼白發紅,加少量白豆蔻;瘦弱的人血虛,宜服用四物龍膽湯,或加羌活、蔓荊子、荊芥、玄參、山梔仁、菊花為佐藥。肥胖的人多是風虛裡證,宜服用防風一字散、四生散、補肝散、還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