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二·中 (2)
卷二十二·中 (2)
1. 論瀉有濕有火有痰有食積有氣虛
戴復庵,云:瀉水腹不痛者,濕也;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或瀉或不瀉者,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積也;飲食入胃,輒後之完穀不化者,氣虛也。
白話文:
戴復庵說:排泄水分但腹部不疼痛的人是因為溼氣重;腹部疼痛、排泄水分且有腸鳴聲,疼痛和排泄交替出現的人是因為熱火過盛;或者排泄或者不排泄的人,或者是多或者是少的人,都是因為痰阻塞了呼吸道;腹部非常疼然後排泄,排泄之後疼痛減少的人是因為食物堆積在胃部;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並且馬上就要排出的人是因為氣力不足。
2. 論濕兼風寒熱瀉
戴氏,曰:飧泄者,水穀不化而完出,濕兼風也,溏泄者,漸下汙積黏垢,濕兼熱也;鶩泄者,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濡泄者,體重軟弱,泄下多水,濕自甚也;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
羅謙甫,曰:《內經》云:濕勝則濡泄。《甲乙經》云:寒氣客於下焦,傳為濡泄。夫脾者,五臟之至陰,其性惡寒濕。今寒濕之氣內客於脾,故不能裨助胃氣,腐熟水穀,致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隨氣而下謂之濡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治之以對金飲子。(此段言濕兼寒)濕兼熱瀉,用益元散、參萸丸。濕兼風,見飧泄條。
白話文:
戴氏曰:
飧泄者,是指食物在體內消化不良,完整地排出體外,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過重,又兼有風邪所致。溏泄者,是指大便稀薄,帶有黏液,這是因為濕氣過重,又兼有熱邪所致。鶩泄者,是指排出物清澈透明,伴隨小便清白,這是因為濕氣過重,又兼有寒邪所致。濡泄者,是指身體沉重無力,排泄物中水分較多,這是因為濕氣過盛所致。滑泄者,是指長期腹瀉,無法控制,這是因為濕氣過盛,導致氣虛脫陷所致。
羅謙甫曰:
《內經》中記載:「濕氣過盛則會導致濡泄。」《甲乙經》中記載:「寒氣入侵下焦,會導致濡泄。」脾臟為五臟中最陰的器官,其性喜燥惡寒濕。如今寒濕之氣入侵脾臟,導致脾臟無法輔助胃氣消化食物,因此無法將清濁分離,水分進入腸道,而虛弱的脾臟無法控制,所以排泄物如水般瀉下,這就是濡泄。治療濡泄的方法,應當以去除濕氣,利尿排濕為主。可以使用對金飲子治療。(此段論述濕氣兼寒邪)
若濕氣兼熱邪引起腹瀉,則可以使用益元散、參萸丸治療。若濕氣兼風邪引起腹瀉,則參考飧泄部分的治療方法。
3. 論濕瀉
準繩,云:濕多成五泄,濕瀉脈濡細,乃太陰經脾土受濕。泄水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口不渴,久雨泉溢河溢,或運氣濕土司令之時,多有此疾,宜除濕湯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湯,重者朮附湯。
統旨,云:濕瀉者,坐臥濕虛,或多飲水漿,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制水,梅雨久陰多有此病,宜胃苓湯。
丹溪,云:水瀉用蒼朮、厚朴、陳皮、神麯、茯苓、豬苓、澤瀉、地榆、甘草,冬加乾薑等分。瀉水多者,仍用五苓散。
白話文:
濕氣過盛容易導致五種泄瀉,濕瀉的脈象濡細,這是因為脾土受濕氣侵襲。泄瀉時水液虛弱滑利,身體沉重微脹,無味覺,不渴,長期下雨導致泉水和河水泛濫,或者是在濕土氣運當令的時候,容易出現這種疾病。可以服用除濕湯、戊己丸,輔以胃苓湯治療,症狀嚴重者可服用朮附湯。
濕瀉是因為久坐久臥導致身體濕虛,或者過多飲用清水和漿水,使得濕氣傷脾,脾土不能制約水液,梅雨季節陰雨綿綿,容易發生這種病症,可以服用胃苓湯治療。
水瀉可以用蒼朮、厚朴、陳皮、神麴、茯苓、豬苓、澤瀉、地榆、甘草等藥物治療,冬天可加入乾薑,各藥等量。水瀉嚴重者,可服用五苓散。
夏月水瀉,桂苓甘露飲。又云:泄瀉注下,用生料五苓散加蒼朮、車前子,倍白朮,為末,米湯調服。燥濕,四苓散加蒼白二術炒。
李氏,曰:濕瀉如水傾下,腸鳴身重,腹不痛。外濕者,胃苓湯、除濕湯,或朮附湯加茯苓。內濕者,白朮芍藥湯、白朮茯苓湯、二白丸。風濕相搏者,曲芎丸。
張子和,云:夫男子婦人病水濕瀉不止,因服豆蔻、烏梅、薑、附峻熱之劑,遂令三焦閉溢,水道不行,水滿皮膚,身體痞腫,面黃腹大,小便赤澀,兩足按之陷而復起。《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可用獨聖散吐之。如時月寒涼,宜於暖室不透風處,用火一盆,以藉火力出汗,次以導水禹功散,量虛實瀉十餘行,濕去腫減則愈矣,是汗下吐三法齊行。既汗下吐訖,臟腑空虛,宜以淡漿粥養腸胃二三日,次服五苓散、益元散同煎,燈心湯調下。如勢未盡,更宜服神助散,舊名葶藶散,可以流濕潤燥,分陰陽,利小便。不利小便,非其法也。既平之後,宜大將息,忌魚、鹽、酒、肉、果木、房室等事,如此三年則可矣。如或不然,決死而不救也。(此言水濕閉溢者。宜汗下吐)
白話文:
夏月水瀉的治療
夏天水瀉,可以用桂苓甘露飲。
還有說法是:泄瀉注下,可以用生料五苓散加上蒼朮、車前子,白朮加倍,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燥濕,可以用四苓散加上蒼白二術炒過服用。
李氏說:濕瀉如水傾瀉而下,腸鳴身重,腹部不痛。外濕者,可用胃苓湯、除濕湯,或者朮附湯加茯苓。內濕者,可用白朮芍藥湯、白朮茯苓湯、二白丸。風濕相搏者,可用曲芎丸。
張子和說:男人女人水濕瀉不止,因為服用豆蔻、烏梅、薑、附子等峻熱的藥物,導致三焦閉塞溢出,水道不通,水滿皮膚,身體浮腫,面黃腹大,小便赤澀,兩足按下去會陷下去又彈回來。《內經》說:所有濕腫滿的症狀,都屬於脾土。可以用獨聖散吐出來。如果正逢寒涼季節,應該在暖和的房間裡,不透風的地方,用火盆烤火出汗,然後用導水禹功散,根據虛實瀉十餘次,濕氣消退腫脹減輕就好了。這就叫做汗下吐三法並行。
汗下吐完後,臟腑空虛,應該用淡漿粥養護腸胃兩三天,然後服用五苓散、益元散同煎,用燈心湯調服。如果症狀還沒有完全消失,再服用神助散,舊名葶藶散,可以流利濕氣潤燥,分清陰陽,利尿。如果不能利尿,就不是正確的方法。
症狀平復後,應該多休息,忌食魚、鹽、酒、肉、水果、房事等等。這樣堅持三年就能痊癒。如果不然,就會必死無疑。(這段話是說水濕閉塞溢出的患者,應該用汗下吐的方法治療。)
東垣,曰:予病脾胃久衰,視聽半失,此陰盛乘陽,加之氣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脈令虛,多言之過也,皆陽氣衰弱,不得舒伸,伏匿於陰中耳。癸卯歲六七月間,淫雨陰寒,逾月不止,時人多病泄利,一日予體重,肢節疼痛,大便泄並下者三,而小便閉塞。思其治法,按《內經》標本論,大小不利,無問標本,先利小便。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也。又云: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別之。又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皆言當利小便,必用淡味滲泄之劑以利之,是其法也。噫!聖人之法,雖布在方冊,其不盡者可以意求耳。今客邪寒濕之淫,從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從以上法度,用淡滲之劑以除之。病雖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復益其陰而重竭其陽,則陽氣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陰重強陽重衰,反助其邪之謂也。故必用升陽風藥則瘥,以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炙甘草各半錢㕮咀,水煎,稍熱服。大法云:濕寒之勝,助風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為之直也。聖人之法可以類推,舉一而知百者也。若不達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此言脈強者,直升陽除濕)
白話文:
東垣曰:
我因脾胃虛弱已久,視力和聽力都減退了一半,這是陰氣過盛而陽氣衰弱的緣故。再加上氣短、精神不足,這是因為脈象弦緊導致陽氣虛弱,又因多言過度,使得陽氣更加衰弱,無法舒展,隱藏在陰氣之中。
癸卯年六月七月間,淫雨連綿,天氣陰寒,持續一個多月,許多人因此患上泄瀉之症。我當天也感到身體沉重,四肢關節疼痛,一日之中便瀉了三次,而且小便閉塞。
我思考治療方法,根據《內經》的標本論,大小便不利,不論是標證還是本證,都要先利小便。書中又說:「在下者引而竭之」,也主張先利小便。又說:「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別之。」還說:「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這些都說明要利小便,就必須用淡味滲泄之劑來治療。
然而,聖人的醫術,雖然記載在醫書之中,但其中不盡之處,需要我們用心去領悟。
現在寒濕之邪從外侵入體內,突然發作,如果依照上述方法,用淡滲之劑來去除病邪,雖然病症可能暫時消失,但卻是將陽氣不斷地向下壓制,加重陰氣,更會耗竭陽氣,使陽氣更加衰弱,精神更加萎靡。這樣就會導致陰氣過盛,陽氣更衰,反而助長了邪氣。
所以必須用升陽散風的藥物來治療。我用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炙甘草各半錢,研磨成粉末,用水煎煮,稍熱服下。
大法云:「濕寒之勝,助風以平之。」又說:「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去矣。」又說:「客者除之,是因曲而為之直也。」聖人的醫術可以類推,舉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如果不懂得升降浮沉的道理,一味地照方抓藥,治好了只是僥倖而已。
(這裏說的是脈象強勁的人,直接用升陽除濕的方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