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二·中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二·中 (2)

1. 論瀉有濕有火有痰有食積有氣虛

戴復庵,云:瀉水腹不痛者,濕也;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或瀉或不瀉者,或多或少者,痰也;腹痛甚而瀉,瀉後痛減者,食積也;飲食入胃,輒後之完穀不化者,氣虛也。

白話文:

由戴復庵所言,如果拉肚子但腹部並無疼痛感,這是由濕氣引起的;若是邊腹痛邊拉肚子,腸子還響個不停,痛一陣就拉一陣,這是由火氣導致的;有時拉肚子,有時又不拉,或者拉的量時多時少,這是由痰造成的;要是腹痛嚴重後拉肚子,拉完後疼痛感減輕,這是由食物積滯引起的;若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正常消化,排泄物中仍可見食物原形,這是由氣虛所致。

2. 論濕兼風寒熱瀉

戴氏,曰:飧泄者,水穀不化而完出,濕兼風也,溏泄者,漸下汙積黏垢,濕兼熱也;鶩泄者,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濡泄者,體重軟弱,泄下多水,濕自甚也;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

羅謙甫,曰:《內經》云:濕勝則濡泄。《甲乙經》云:寒氣客於下焦,傳為濡泄。夫脾者,五臟之至陰,其性惡寒濕。今寒濕之氣內客於脾,故不能裨助胃氣,腐熟水穀,致清濁不分,水入腸間,虛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隨氣而下謂之濡泄,法當除濕利小便也。治之以對金飲子。(此段言濕兼寒)濕兼熱瀉,用益元散、參萸丸。濕兼風,見飧泄條。

白話文:

戴氏表示:如果食物完全未消化就排出來,這是由於濕氣加上風邪所導致的;如果糞便漸漸變得污穢粘稠,這是由於濕氣加上熱邪所致;若排泄物清澈冰冷,且小便清白,這是由於濕氣加上寒邪;若身體感到無力且排泄物多為水分,這是由於濕氣過重;如果長期無法控制排便,這是由於濕氣過盛導致氣脫。

羅謙甫指出:《內經》有記載:濕氣過盛會導致排泄物稀薄。《甲乙經》也有提到:下焦受到寒氣影響,會導致排泄物稀薄。脾臟是五臟中最陰的部分,它怕寒和濕。現在寒濕之氣在脾臟內作祟,所以無法輔助胃部消化食物,導致清濁不分,水分進入腸道,虛弱的情況無法控制,因此排泄如水,隨著氣流下洩,這種情況被稱為濡泄,應當除去濕氣並利尿。可用對金飲子治療(這裡講的是濕氣加上寒邪的情況)。對於濕氣加上熱邪導致的瀉痢,可以使用益元散或參萸丸。若濕氣加上風邪,可參考飧泄條目。

3. 論濕瀉

準繩,云:濕多成五泄,濕瀉脈濡細,乃太陰經脾土受濕。泄水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口不渴,久雨泉溢河溢,或運氣濕土司令之時,多有此疾,宜除濕湯吞戊己丸,佐以胃苓湯,重者朮附湯。

統旨,云:濕瀉者,坐臥濕虛,或多飲水漿,以致濕氣傷脾,土不制水,梅雨久陰多有此病,宜胃苓湯。

丹溪,云:水瀉用蒼朮、厚朴、陳皮、神麯、茯苓、豬苓、澤瀉、地榆、甘草,冬加乾薑等分。瀉水多者,仍用五苓散。

夏月水瀉,桂苓甘露飲。又云:泄瀉注下,用生料五苓散加蒼朮、車前子,倍白朮,為末,米湯調服。燥濕,四苓散加蒼白二術炒。

李氏,曰:濕瀉如水傾下,腸鳴身重,腹不痛。外濕者,胃苓湯、除濕湯,或朮附湯加茯苓。內濕者,白朮芍藥湯、白朮茯苓湯、二白丸。風濕相搏者,曲芎丸。

張子和,云:夫男子婦人病水濕瀉不止,因服豆蔻、烏梅、薑、附峻熱之劑,遂令三焦閉溢,水道不行,水滿皮膚,身體痞腫,面黃腹大,小便赤澀,兩足按之陷而復起。《內經》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可用獨聖散吐之。如時月寒涼,宜於暖室不透風處,用火一盆,以藉火力出汗,次以導水禹功散,量虛實瀉十餘行,濕去腫減則愈矣,是汗下吐三法齊行。既汗下吐訖,臟腑空虛,宜以淡漿粥養腸胃二三日,次服五苓散、益元散同煎,燈心湯調下。如勢未盡,更宜服神助散,舊名葶藶散,可以流濕潤燥,分陰陽,利小便。不利小便,非其法也。既平之後,宜大將息,忌魚、鹽、酒、肉、果木、房室等事,如此三年則可矣。如或不然,決死而不救也。(此言水濕閉溢者。宜汗下吐)

東垣,曰:予病脾胃久衰,視聽半失,此陰盛乘陽,加之氣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脈令虛,多言之過也,皆陽氣衰弱,不得舒伸,伏匿於陰中耳。癸卯歲六七月間,淫雨陰寒,逾月不止,時人多病泄利,一日予體重,肢節疼痛,大便泄並下者三,而小便閉塞。思其治法,按《內經》標本論,大小不利,無問標本,先利小便。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也。又云: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別之。又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皆言當利小便,必用淡味滲泄之劑以利之,是其法也。噫!聖人之法,雖布在方冊,其不盡者可以意求耳。今客邪寒濕之淫,從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從以上法度,用淡滲之劑以除之。病雖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復益其陰而重竭其陽,則陽氣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陰重強陽重衰,反助其邪之謂也。故必用升陽風藥則瘥,以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炙甘草各半錢㕮咀,水煎,稍熱服。大法云:濕寒之勝,助風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為之直也。聖人之法可以類推,舉一而知百者也。若不達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此言脈強者,直升陽除濕)

白話文:

【討論濕瀉】

《準繩》指出:過多的濕氣會導致五種不同類型的瀉症。濕瀉的脈象通常呈現濡細,這表示脾臟受濕氣影響。患者排泄的水分虛弱且滑溜,身體感覺沉重,有些許脹滿感,對食物缺乏興趣,不會感到口渴。這種疾病常發生在長時間下雨,河水泛濫,或者在運氣濕土司令之時,治療上應採用除濕湯配伍戊己丸,輔以胃苓湯,病情嚴重者則需使用朮附湯。

《統旨》表示:濕瀉的發生,可能因為長期坐在潮濕環境中,或者過量飲水,導致濕氣傷害脾臟,脾臟無法正常控制水分,梅雨季節常常見到此病,治療上建議使用胃苓湯。

《丹溪》提到:治療水瀉,可以使用蒼朮、厚朴、陳皮、神麯、茯苓、豬苓、澤瀉、地榆、甘草,冬季可再加入乾薑等量。如果瀉水量大的患者,可再使用五苓散。夏天水瀉,則可以考慮使用桂苓甘露飲。

《張子和》說:男女患水濕瀉不止,因服用豆蔻、烏梅、薑、附等強烈熱性藥物,導致三焦閉塞,水分無法排出,皮膚充滿水份,身體出現浮腫,面色發黃,腹部膨脹,小便顏色深紅且排尿困難,雙腳按壓後會凹陷但能恢復。根據《內經》所述,所有濕氣引起的腫脹,都與脾臟相關。治療上可先用獨聖散催吐,若天氣寒冷,應在溫暖且密閉的房間,用火盆促進排汗,接著使用導水禹功散,依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多次瀉下,濕氣排出,腫脹消退即可康復。康復後,應讓腸胃休息2-3天,飲食以清淡的米漿粥為主,接著服用五苓散、益元散一同煎煮,用燈心湯調服。如果病情未完全消除,可再服用神助散(舊名葶藶散),有助於排濕潤燥,調節陰陽平衡,利於小便。康復後,應好好休養,避免魚、鹽、酒、肉、水果、性生活等刺激,如此三年即可康復。若未能遵循這些建議,病情可能會惡化至無法挽救。

《東垣》指出:自己患有長期脾胃衰弱,聽力和視力下降一半,這是因為陰氣過盛,壓制了陽氣,加上氣短,精神不佳,這是由於肝氣虛弱,言語過多所致,皆因陽氣衰弱,無法舒展,隱藏在陰氣中。癸卯年六七月間,連續陰雨,天氣寒冷,持續一個多月,當時許多人患有瀉利,一天內我身體沉重,關節疼痛,大便瀉出三次,小便阻塞。我思考治療方法,根據《內經》的「標本論」,大小便不暢,不論標本,應先利小便。又說:在下方的病狀,應引導其完全排出。這也是先利小便的意思。又說:各種瀉利,小便不順,應先區分處理。又說:治療濕氣,不利小便,就不是正確的治療方式。這些都強調應利小便,必須使用淡味滲透性藥物以利小便,這是正確的治療方式。然而,聖人的法則雖然記載在書籍中,其中未盡之處,可用心去理解。現在的病邪,寒濕之氣從外部侵入體內,突然加重病情,如果按照上述治療原則,使用淡滲性藥物來治療,雖然病情可能立即好轉,但這是在降低陰氣的同時,進一步削減陽氣,使陽氣更加衰弱,精神也會更差。這是讓陰氣更強,陽氣更弱,反而助長病邪。因此,必須使用提升陽氣的風藥才能康復,使用羌活、獨活、柴胡、升麻各一錢,防風、炙甘草各半錢,研磨後用水煎煮,趁熱服用。治療原則指出:濕寒過剩,應藉助風藥來平衡。又說:下方的問題,應提升解決,得到陽氣上升,病氣就會隨之而去。又說:外來的病邪,應除去,這是通過彎曲的方式來達到直線目的。聖人的法則可以推類,掌握一個道理就能瞭解百個道理。如果不明白升降浮沉的原理,一律施治,病情好轉只是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