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二·中 (1)
卷二十二·中 (1)
1. 仲景下痢病脈證並治
金匱,云: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當自愈。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當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利脈數而渴者,當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下利氣者,當利小便。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必溫其里,後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大承氣湯。下利已瘥,至半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以上數承氣湯,本虛者當別議)。下利譫語者(譫,之廉切,音詹,疾而寐語也),有燥矢故也,小承氣湯主之。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腹痛,紫參湯主之。乾嘔下利,黃芩湯主之。
白話文:
《金匱》中記載,如果六腑的氣息衰竭於外,就會出現手腳冰冷、呼吸困難、腳掌縮捲的現象。五臟的氣息衰竭於內,則會有腹瀉不止,嚴重時手腳麻木的症狀。如果腹瀉,脈象沉而弦,表示下腹部沉重,脈象大而有力表示腹瀉尚未停止,脈象微弱而數,表示腹瀉即将停止,即使发烧也不会致命。如果腹瀉伴随手脚冰凉、無脈,用灸法也不溫暖,若脈象不恢復,反而呼吸急促,则會死亡。少陰經負擔着趺陽經的氣血,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腹瀉伴隨輕微發熱和口渴,脈象微弱,則會自行痊癒。如果腹瀉伴随脈象數,有輕微发热和出汗,則會自行痊癒,如果脈象緊,表示病症尚未解除。如果腹瀉伴随脈象數,並且口渴,則會自行痊癒,如果未見好轉,必然會排泄膿血,這是因為体内有熱邪的緣故。如果腹瀉伴随脈象反弦,發燒並出汗,則會自行痊癒。如果腹瀉是因氣虛所致,應該會伴随小便量減少。如果腹瀉,寸脈反浮數,尺脈沉澀,必然會排泄膿血。如果腹泻排泄清穀物,不可用攻邪方法治療,如果同時伴随表汗出,必然會腹脹。如果腹瀉,脈象沉而遲,患者面容略帶紅色,身體微熱,如果排出清穀物,必然會出現胸悶,伴隨出汗後便會緩解,患者必然會感到虛弱,這是因為面部戴陽,下焦虚弱所致。如果腹瀉後脈象消失,手腳冰涼,過了一段时间後脈象恢復,手腳溫暖则可以生存,如果脈象不恢復则會死亡。如果腹瀉伴随腹部脹滿、身體疼痛,必須先溫暖其內,再攻治其表。溫暖內寒宜用四逆湯,攻治外寒宜用桂枝湯。如果腹泻,三部脉象皆平,按压心下坚硬,應急下瀉,宜用大承氣湯。如果腹泻,脉象迟而滑,屬於實證,腹泻未停止,應急下瀉,宜用大承氣湯。如果腹泻,脉象反滑,應先去除導致腹泻的病因,然後再泻下,宜用大承氣湯。如果腹泻已好转,在半月或一個月後再次发作,是因病症未尽所致,應再次泻下,宜用大承氣湯(以上几种承氣湯,如果是虚寒體質,需另行考虑)。如果腹泻伴随神志不清,胡言乱语,是因腸道燥热,排泄干燥糞便所致,宜用小承氣湯。如果腹瀉排泄膿血,宜用桃花湯。如果腹泻伴随发热,下腹部沉重,宜用白頭翁湯。如果腹瀉後更為煩躁,按壓心下部位感到濕潤,這是虚煩所致,宜用梔子豉湯。如果腹泻排出清穀物,內寒外熱,伴随出汗和虛脫,宜用通脈四逆湯。如果腹瀉伴随腹痛,宜用紫參湯。如果腹泻伴随干呕,宜用黃芩湯。
蔭按,仲景此下利一章,後世名醫諸書皆以為法。古之所謂下利,即今之所謂泄瀉也。內有治傷寒數方,仲景用治雜病,今全錄之,使後人知云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者非也。傷寒雜病,同一法矣。
白話文:
張仲景在這篇「下痢」的文章中所提出的治療方法,被後代許多著名醫生和醫學著作視為典範。古人所謂的「下痢」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腹瀉。文章中有幾種治療感冒的方法,但這些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疾病上。因此,把這個篇章全部抄寫下來,讓後人在知道有人認為治療感冒有一套固定的法則、而治療其他疾病又另有不同的藥方是不正確的。因為不管是感冒還是其他的病症,都應該使用相同的治療原則。
2. 論瀉分寒熱
病機機要,云:臟腑瀉利,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是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瀉非陽,久瀉非陰。大便完穀下,有寒有熱,熱者,脈疾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身不動作,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姜附湯主之。若身重,四肢不舉,朮附湯主之。
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黃赤紅黑皆以為熱也。大抵瀉利,小便清白不澀為寒,赤澀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也。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澀者,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寒泄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疾速而熱甚,則傳化失常,谷不能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仲景云:邪熱不殺穀。然熱得濕則飧泄也。
白話文:
《病機機要》記載,臟腑瀉痢,症狀繁多,總的來說,要從風、濕、熱的角度來分析。一般來說,寒症多,熱症少,寒症不會持續很久,因此說暴瀉不是陽證,久瀉不是陰證。大便排泄食物殘渣,有寒有熱。熱證表現為脈搏急促有力,聲音洪亮,排泄急迫,這屬於陽證。寒證表現為脈搏沉細,身體無力,眼睛呆滯,不思飲食,鼻子呼吸微弱,可用生薑附子湯治療。如果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可以用朮附湯治療。
《原病式》記載,瀉白為寒證,青黃赤紅黑皆為熱證。總的來說,瀉痢,小便清澈無澀為寒證,小便赤澀為熱證。另外,食物殘渣不能消化,但顏色沒有變化,排泄物腥臭、清澈冰涼,小便清澈無澀,身體寒冷不渴,脈搏遲緩細小,這是寒證。食物殘渣雖然不能消化,但顏色變化且非白色,伴隨口渴,小便赤澀,這是熱證。凡是食物能消化的,無論顏色和其他症狀如何,都是熱證。寒證導致瀉痢,但食物卻能消化,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也有可能火性急驟,熱度過高,導致消化功能失常,食物不能消化而導致瀉痢的情況。仲景說:邪熱不會殺死食物。但熱邪遇到濕氣就會導致瀉痢。
3. 論瀉分三因
三因嚴氏,云:泄瀉一證,經中所謂洞泄、飧泄、溏泄、溢泄(火逼血而妄行,故上溢於口鼻,下泄於二便)、濡泄,米穀注下是也。所因有內外,不內外,差殊耳。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云:濕勝則濡泄,寒甚則洞泄,暑熱盛亦為泄。至於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泄。其如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而成泄瀉者,乃脾胃有傷也。但停滯泄瀉一證,直須積滯已消,然後用以斷下藥。今人往往便固止之,多成痢疾者。治法先理中焦,次分利水穀,治中不效,然後斷下。
劉宗厚,曰:泄瀉一證,古方率以為腸胃虛寒,與風冷乘之為論,故多行澀熱之劑。彼瀉利者,豈無積滯?豈無熱證乎?今觀病機機要所論,有屬寒、屬風濕、屬火之證,此因於外而傷者也。又云:厥陰經動,並胃氣下降為瀉利。《三因》所言,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泄,此則因於內而傷者也。外則當調六氣,內則當平五臟,況又有飲食所傷,腸胃停滯所致者,治法各不同也。然更有因胃氣下流而泄者,在法則當升舉。因風而成飧泄者,則當解散。因痰積於上焦,以致大腸之不固而泄者,又當去上焦之痰,而不治其泄。因脾胃氣虛而泄者,又當補中益氣,使胃氣升騰而泄自止。蓋各求其本而治可也。
白話文:
三因嚴氏、劉宗厚論泄瀉之症:
三因嚴氏說:泄瀉這個症狀,經書中所指的洞泄、飧泄、溏泄、溢泄(火氣逼迫血液亂竄,因此往上溢出於口鼻,往下泄出於大小便)、濡泄,以及米飯一吃就往下跑,都是屬於泄瀉。
泄瀉的起因有內外之分,但無論是內因還是外因,都會造成泄瀉,只是表現形式略有差異。經書中說:「春天受風寒,夏天就會出現飧泄。」又說:「濕氣過盛就會造成濡泄,寒氣過重就會造成洞泄,暑熱過度也會導致泄瀉。」此外,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過度刺激,臟腑氣機不平衡,也會導致溏泄。
像飲食不節,過度食用生冷食物而導致泄瀉,就是脾胃受傷所致。對於停滯性泄瀉,必須先將積滯消去,才能用瀉下藥。現在有些人一遇到泄瀉就急着止瀉,結果往往變成痢疾。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先調理中焦(脾胃),再分利水穀(利水消食),如果中焦調理無效,再用瀉下藥。
劉宗厚說:泄瀉這個症狀,古時候的方劑大多認為是腸胃虛寒,加上風寒入侵所致,所以多用澀熱的藥物來治療。但是,泄瀉的人,難道就沒有積滯嗎?難道就沒有熱症嗎?
現在觀察病機要點,可以發現泄瀉症狀有寒證、風濕證、火證,這些都是外因侵襲所致。經書中也說,厥陰經氣動,以及胃氣下降都會導致泄瀉。
《三因》中提到七情感動,臟腑氣機不平,也會導致溏泄,這就是內因引起的。
外因就應該調治六氣(風寒暑濕燥火),內因就應該調和五臟(心肝脾肺腎)。此外,還有飲食不當,腸胃停滯引起的泄瀉,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
還有一些人因胃氣下流而泄瀉,這時候應該用升舉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因風寒導致飧泄,就應該用散寒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因痰積於上焦,導致大腸虛弱而泄瀉,就應該去除上焦的痰濕,而不是直接治療泄瀉。如果因脾胃氣虛而泄瀉,就應該補益中氣,使胃氣上升,泄瀉自然會停止。
總之,治療泄瀉要根據其病因,對症下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4. 論瀉利有濕有熱有風有寒
機要,云:有太陰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久則防變,而為膿血。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若先利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之所為也。有厥陰經下利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膿血稠黏,此難治,宜麻黃湯、小續命汗之。此有表邪縮於內,當瀉表邪而愈。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自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
白話文:
機要
文中記載:若太陰經受到濕邪侵襲,便會出現水瀉、身體虛弱滑膩、沉重微脹、味覺不振等症狀。久病不治,可能轉化為膿血。
脾經與腎經相連,濕邪入侵脾經後,可謂是賊邪入侵,故難以根治。若先出現腹瀉,之後轉為滑瀉,則屬於微邪,相對容易治癒。這些都是脾土受濕所導致的病症。
若厥陰經出現下痢不止,脈象沉遲,手足厥逆,膿血稠黏,此病難治,宜用麻黃湯、小續命湯發汗。這是因為表邪縮於內,需要瀉表邪才能痊癒。
若突然出現無聲腹瀉,伴隨身體寒冷、自汗、小便自利、大便失禁、氣息不暢、脈象微弱、嘔吐等症狀,需要用重藥溫補,漿水散就是適合的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