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回本書目錄

1. 卷二十二·中

2. 泄瀉

3. 仲景下痢病脈證並治

金匱,云: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甚者手足不仁。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當自愈。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當自愈,設脈緊為未解。下利脈數而渴者,當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自愈。下利氣者,當利小便。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下利清穀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必溫其里,後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下利,脈反滑者,當有所去,下乃愈,大承氣湯。下利已瘥,至半月日時復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以上數承氣湯,本虛者當別議)。下利譫語者(譫,之廉切,音詹,疾而寐語也),有燥矢故也,小承氣湯主之。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梔子豉湯主之。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下利腹痛,紫參湯主之。乾嘔下利,黃芩湯主之。

蔭按,仲景此下利一章,後世名醫諸書皆以為法。古之所謂下利,即今之所謂泄瀉也。內有治傷寒數方,仲景用治雜病,今全錄之,使後人知云治傷寒有法,治雜病有方者非也。傷寒雜病,同一法矣。

白話文:

【仲景對於腹瀉疾病的脈象與治療】

在《金匱》中提到,當六腑之氣在外絕息,會出現手腳冰冷、上氣不足和腳部收縮的症狀。若五臟之氣在內衰竭,則會有嚴重的腹瀉無法控制,甚至手腳失去知覺。若腹瀉患者脈象沉弦,表示病情加重;脈象大表示病況尚未停止;脈象微弱且頻繁跳動,則預示病況將自動好轉,即使有發燒現象也不致於死亡。

若腹瀉伴隨手腳冰冷且無脈象,即便經過灸療也未能恢復體溫,若脈象未回復反而出現輕微喘息,這可能是致命的跡象。若少陰脈比趺陽脈強,則為正常現象。腹瀉若伴有輕微發燒和口渴,脈象微弱,通常可以自行痊癒。腹瀉若脈象頻繁且有輕微發燒及出汗,通常也能自行痊癒,但若脈象緊繃則表示疾病尚未解除。腹瀉若脈象頻繁且口渴,通常能自行痊癒,若病情未改善,則可能排出膿血,這是因為體內有熱的原因。腹瀉若脈象反常呈弦狀,伴有發燒和出汗,通常能自行痊癒。

對於腹瀉氣滯的情況,應通過利尿來治療。若腹瀉患者寸脈反常浮動且頻繁,尺脈則呈現自我阻滯,通常會排出膿血。對於清穀型腹瀉,不能進行攻伐治療,若表面有出汗,可能會導致脹滿。對於清穀型腹瀉,若脈象沉且緩慢,患者臉色略紅,身體有輕微發燒。對於清穀型腹瀉,患者通常會出現意識模糊,出汗後得到緩解,但可能會有輕微四肢厥冷,這是由於面部出現陽氣過剩,下部虛弱所致。

腹瀉後若脈象消失,手腳冰冷,若一晝夜後脈象回復,手腳回暖,則表示生存希望,若脈象未回復則可能致命。對於腹瀉伴隨腹部脹滿和身體疼痛,應先溫暖體內,再進行表層攻擊。溫暖體內可使用四逆湯,攻擊表層可使用桂枝湯。對於腹瀉,若三處脈象均正常,但在心下按壓感到堅硬,應立即進行排泄治療,可用大承氣湯。

對於腹瀉,若脈象緩慢且滑,表示實證,排泄未停止前應立即進行排泄治療,可用大承氣湯。對於腹瀉,若脈象反常滑動,表示有東西需要排出,排泄後才能痊癒,可用大承氣湯。對於腹瀉,若已經痊癒,但半個月後再次發作,表示病因未完全消除,應進行排泄治療,可用大承氣湯。

對於腹瀉伴隨胡言亂語,這可能是因為體內有燥屎,可用小承氣湯治療。對於便血型腹瀉,可用桃花湯治療。對於熱性腹瀉伴隨腹部沉重感,可用白頭翁湯治療。對於腹瀉後再次出現煩躁,但心下按壓感覺柔軟,表示虛煩,可用梔子豉湯治療。對於清穀型腹瀉,體內寒冷,外表發熱,出汗且四肢厥冷,可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對於腹瀉伴隨腹部疼痛,可用紫參湯治療。對於乾嘔伴隨腹瀉,可用黃芩湯治療。

據蔭按,張仲景在這一章節中對腹瀉的描述,被後世許多名醫奉為圭臬。古人所說的腹瀉,即是今日所說的瀉肚。張仲景原本用於治療傷寒的幾個方法,後來也被應用於治療各種疾病,這些我都完整摘錄下來,讓後人知道治療傷寒有特定的方法,治療各種疾病也有相應的方案,這並非是錯誤的。實際上,治療傷寒和各種疾病,其實遵循的是同一套原則。

4. 論瀉分寒熱

病機機要,云:臟腑瀉利,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是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瀉非陽,久瀉非陰。大便完穀下,有寒有熱,熱者,脈疾多動,音聲響亮,暴注下迫,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身不動作,目睛不了了,飲食不下,鼻準氣息者,姜附湯主之。若身重,四肢不舉,朮附湯主之。

原病式,曰:瀉白為寒,青黃赤紅黑皆以為熱也。大抵瀉利,小便清白不澀為寒,赤澀者為熱。又完穀不化,而色不變,吐利腥穢,澄澈清冷,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脈遲細而微者,寒也。穀雖不化,而色變非白,煩渴,小便赤澀者,熱證也。凡穀消化者,無問色及他證,便為熱也。寒泄而穀消化者,未之有也。或火性疾速而熱甚,則傳化失常,谷不能化而飧泄者,亦有之矣。仲景云:邪熱不殺穀。然熱得濕則飧泄也。

白話文:

【討論瀉痢的寒熱辨別】

根據古籍《病機機要》所述,臟腑引起瀉痢的情況有許多種類,一般來說,我們會從風、濕、熱這三個角度來分析。然而,實際上瀉痢的情況多數是由於熱而非寒,因為寒性的瀉痢通常不會持續太久。所以說,突然發生的瀉痢多與陽氣相關,長期的瀉痢則多與陰氣相關。

當排泄物呈現完整的食物顆粒時,可能是由寒或熱引起的。如果是熱性的瀉痢,脈搏會加快且頻繁跳動,聲音洪亮,瀉痢急促且強烈,這都是屬於陽性的表現。若是寒性的瀉痢,脈搏會顯得沈緩且細弱,身體活動力下降,眼神模糊,食慾不佳,鼻翼周圍的氣息微弱,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薑附湯來治療。如果患者身體沉重,四肢乏力,則可考慮使用朮附湯。

在《原病式》中提到,白色的瀉痢通常表示寒性,而青、黃、紅、黑色的瀉痢則可能表示熱性。總體而言,若瀉痢同時伴有小便清白且不感刺痛,通常表示寒性;反之,如果小便顏色深且排尿時有刺痛感,則可能表示熱性。

再者,若食物無法完全消化且排泄物顏色未變,吐瀉物質帶有腥臭味,排泄物清澈冰冷,小便清白且不感刺痛,身體溫度低且不口渴,脈搏遲緩細弱,這些都是寒性的表現。然而,若排泄物雖然無法完全消化,但顏色已改變並非白色,同時伴有煩躁和口渴,以及小便顏色深且排尿時有刺痛感,則表示熱性的證狀。一般來說,若食物能被完全消化,無論排泄物顏色如何,都表示熱性的證狀。寒性瀉痢同時伴隨食物完全消化的情況是極少見的。有時候,如果體內火氣旺盛且熱度高,會導致正常的消化功能失調,食物無法完全消化而引發瀉痢,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張仲景曾說過:邪熱會干擾食物的正常消化。然而,當邪熱遇到濕氣時,就會引發瀉痢。

5. 論瀉分三因

三因嚴氏,云:泄瀉一證,經中所謂洞泄、飧泄、溏泄、溢泄(火逼血而妄行,故上溢於口鼻,下泄於二便)、濡泄,米穀注下是也。所因有內外,不內外,差殊耳。經云: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又云:濕勝則濡泄,寒甚則洞泄,暑熱盛亦為泄。至於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泄。其如飲食不節,過食生冷而成泄瀉者,乃脾胃有傷也。但停滯泄瀉一證,直須積滯已消,然後用以斷下藥。今人往往便固止之,多成痢疾者。治法先理中焦,次分利水穀,治中不效,然後斷下。

劉宗厚,曰:泄瀉一證,古方率以為腸胃虛寒,與風冷乘之為論,故多行澀熱之劑。彼瀉利者,豈無積滯?豈無熱證乎?今觀病機機要所論,有屬寒、屬風濕、屬火之證,此因於外而傷者也。又云:厥陰經動,並胃氣下降為瀉利。《三因》所言,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泄,此則因於內而傷者也。外則當調六氣,內則當平五臟,況又有飲食所傷,腸胃停滯所致者,治法各不同也。然更有因胃氣下流而泄者,在法則當升舉。因風而成飧泄者,則當解散。因痰積於上焦,以致大腸之不固而泄者,又當去上焦之痰,而不治其泄。因脾胃氣虛而泄者,又當補中益氣,使胃氣升騰而泄自止。蓋各求其本而治可也。

白話文:

【討論瀉症的三個原因】

嚴氏指出,瀉症在醫書中被稱為洞瀉、飧瀉、溏瀉、溢瀉(血液受熱影響,導致從口鼻上溢,或從大小便下瀉)、濡瀉,即食物未消化直接排泄的情況。其病因可分為外因、內因,以及非內非外的原因,差別就在於此。根據醫典記載,春天如果感受風邪,夏天就會發生飧瀉;又說,濕氣過重會導致濡瀉,寒冷過度會引發洞瀉,暑熱過盛也會造成瀉症。至於情緒波動,臟腑功能失調,也可能導致溏瀉。飲食不節制,過量食用生冷食物而引起瀉症,這是因為脾胃受到損傷。然而對於停滯型瀉症,必須等到體內積滯清除後,才能使用止瀉藥物。現代人常立即採用固止方法,結果多數轉變為痢疾。治療原則應先調整中焦,再分開處理水分和食物,若中焦治療無效,再考慮使用止瀉藥。

劉宗厚表示,瀉症在古方中通常認為是由腸胃虛寒或風冷侵襲所致,因此常用收澀溫熱的藥物。然而,瀉利的人難道沒有積滯嗎?難道沒有熱證嗎?從病機理論來看,瀉症可能屬於寒證、風濕證、火證,這些都是外因造成的傷害。又說,厥陰經絡異動,加上胃氣下降會形成瀉利。根據《三因》所述,情緒波動,臟腑功能失調,也會導致溏瀉,這就是由內因造成的傷害。對外因而言,應調節六氣;對內因而言,應平衡五臟。此外,飲食過量傷害腸胃,導致停滯,其治療方法各有不同。然而,還有因胃氣下流而瀉的狀況,治療原則應提升胃氣。因風邪導致飧瀉的,應疏散風邪。因上焦痰濁,導致大腸不穩而瀉的,應清除上焦的痰,而非直接治療瀉症。因脾胃氣虛而瀉的,應補中益氣,讓胃氣上升,瀉症自然停止。總之,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6. 論瀉利有濕有熱有風有寒

機要,云:有太陰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久則防變,而為膿血。脾經傳腎,謂之賊邪,故難愈。若先利而後滑,謂之微邪,故易痊。此皆脾土受濕之所為也。有厥陰經下利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膿血稠黏,此難治,宜麻黃湯、小續命汗之。此有表邪縮於內,當瀉表邪而愈。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自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

白話文:

內容翻譯如下:

在《機要》一書中提到,當太陰經絡受到濕氣影響,會導致水樣的腹瀉,患者身體虛弱、滑腸、感到沉重和輕微脹滿,食慾不振,長期下來可能轉變成帶有膿血的病症。當脾臟功能失調,濕氣傳到腎臟,被視為一種「賊邪」,因此病情較難康復。如果先出現腹瀉,然後才感到滑腸,這被認為是一種「微邪」,因此較容易痊癒。這些都是由於脾臟受到濕氣影響所導致的。

另一種情況是,當厥陰經絡引發的腹瀉無法停止,脈象呈現出沉且遲緩的狀態,四肢冰冷,排出的膿血稠厚黏稠,這種情況比較難治療,適合用麻黃湯或小續命湯來發汗治療。這是因為體表的邪氣縮在體內,應該將表邪排出體外才能痊癒。

還有一種情況是,突然出現無聲的嚴重腹瀉,身體冰冷並自發出汗,小便頻繁,大便無法控制,呼吸困難,脈象微弱,伴有嘔吐,應使用強效的溫補藥物來治療,例如漿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