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二·上 (1)
卷二十二·上 (1)
1. 泄瀉滯痢總論
潔古,曰:臟腑瀉利,其證多種,大抵從風濕熱論之,是知寒少熱多。寒則不能久也,故曰暴泄非陰,久泄非陽。論云:春宜緩形,形緩動則肝木乃榮,反靜密則是行秋令。金能制木,風氣內藏。夏至則火盛而金去,獨火木旺而脾土損矣。輕則飧泄,身熱脈洪,谷不能化。重則下痢,膿血稠黏,裡急後重。故曰:諸泄稠黏,皆屬於火。經云:溲而便膿血。知氣行而血止也,宜大黃湯下之,是為重劑,黃芩芍藥湯,是為輕劑,是實則瀉其子。木能自虛,而脾土實矣,故經曰:春傷於風,夏為飧泄。此逆四時之氣,人所為也(此一節熱泄,所謂滯下也)。有自太陰脾經受濕而為水泄,虛滑身重,微滿不知穀味。假令春,宜益黃散補之,夏宜泄之。法曰:宜補,宜泄,宜和,宜止。和則芍藥湯,止則訶子湯。久則防變為膿血,是脾經傳變於腎,謂之賊邪,故難愈也。若先利而後瀉,謂之微邪,故易安。此皆脾土受濕,天之所為也,雖聖哲不能逃。口食味,鼻食氣,從鼻而入,留滯於脾而為水泄也(此一節濕泄,所謂泄瀉也)。有厥陰經動,下痢不止,其脈沉而遲,手足厥逆,膿血稠黏,此為難治,宜麻黃湯、小續命湯汗之。法云:為有表邪縮於內。當散之而自愈(此一節風泄,所謂火泄也)。有暴下無聲,身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不禁,氣難布息,脈微,嘔吐,急以重藥溫之,漿水散是也(此一節寒泄,所謂暴泄也)。故法曰:後重者宜下,腹痛者宜和,身重者宜除濕,脈弦者去風,膿血稠黏者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者以毒藥溫之,風邪內縮者宜汗之則愈,鶩溏為痢(鶩音務,鴨也,便如水而少有結糞者)宜溫之而已。又曰:在表者發之,在裡者下之,在上者湧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過者止之。兵法曰:避其來銳,擊其惰歸。此之謂也。凡病泄而惡寒,太陰傳少陰,為土來剋水也,用除濕白朮、茯苓安脾,芍藥、桂枝、黃連破血。火邪不能勝水,太陰經不能傳少陰而反助火邪,上乘肺經,而痢必白膿也,加當歸、芍藥之類是已。又裡急後重,脈大而洪實,為裡實證而痛甚,是有物結墜也,宜下之。若脈浮大,慎不可下。雖裡急後重,脈沉細而弱者,謂寒邪在內而氣散也,可溫養而自安。裡急後重閉者,大腸氣不宣通也,宜加檳榔、木香宣通其氣。若四肢慵倦,小便少或不利,大便走,沉困,飲食減少,宜調胃去濕,白朮、芍藥、茯苓三味水煎服。白朮除脾胃之濕,芍藥除胃之濕熱,四肢困倦,茯苓能通水道走濕。如發熱惡寒,腹不痛,加黃芩為主。如未見膿而惡寒,乃太陰欲傳少陰也,加黃連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加當歸,倍芍藥。如見血,加黃連為主,桂枝、當歸佐之。如煩躁,或先便白膿後血,或發熱,或惡寒,非黃連不能止上部血也。如惡寒脈沉,先血後便,非地榆不能除下部血也。如惡寒脈沉,或腰痛,或臍下痛,非黃芩不能除中部血也。如便膿血相雜,而脈浮大,慎勿以大黃下之,下之必死,謂氣下竭也,而陽無所收。凡陰陽不和,惟以分陰陽之法治之。又曰:暴泄非陰,久泄非陽。有熱者,脈疾,身動,聲亮,麻黃湯,此陽也。寒者,脈沉而細,身困,鼻息微者,姜附湯主之。身重不舉,朮附湯主之。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多入,則自胸膈入胃中,胃本無熱,因不勝其水,胃受水攻,故水穀一時下,此證當灸大椎三五壯,立已,乃督脈瀉也。如用藥,使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之類,五苓散亦可。又有寒泄者,大䐜滿而泄,又有鶩溏者,是寒泄也。鶩者,鴨也,大便如水,其中有少結糞者是也。如此者,當用天麻、附子、乾薑之類。又法曰:泄有虛實寒熱,虛則無力,不及拈衣,便已泄出,謂不能禁固也。實則數至,圊而不便,俗云虛坐努責是也。裡急後重,皆依前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太陽病為挾熱痢,涼膈散主之(表證誤下,因而下痢不止,為挾熱痢)。陽明為痼瘕,進退大承氣湯主之。太陰濕勝濡瀉,不可下而可溫,四逆湯主之。少陰蟄風不動禁固,可澀,赤石脂丸、乾薑湯主之。厥陰風泄,以風治,宜小續命湯、消風湯主之。少陽風氣自動,大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古人說,臟腑瀉痢的症狀很多,大致上可從風、濕、熱三個方面來分析,其中以寒少熱多為主。寒氣發作迅速,所以叫做暴泄,暴泄不是陰虛,久泄也不是陽虛。古籍記載,春季應該緩和身形,身形緩和活動,肝木就會旺盛,反之靜止密閉,就符合秋季的運作规律。金克木,風氣藏於內。夏至時節,火氣旺盛而金氣消退,獨留火木旺盛,而脾土受損。輕則會出現飧泄,身體發熱,脈象洪大,飲食無法消化。重則會出現下痢,膿血稠黏,裡急後重。所以說,所有瀉痢症狀中,膿血稠黏都屬於火熱證。經書說,小便混濁有膿血,說明氣機已經運行,血也止住了,可以用大黃湯治療,這是重劑;可以用黃芩芍藥湯治療,這是輕劑,就是實則瀉其子。木氣可以自虛,而脾土卻是實證,所以經書說,春季受風,夏季就會出現飧泄。這是違背四季氣候規律造成的,是人為因素。
也有些人是因太陰脾經受濕而導致水泄,虛弱滑利,身體沉重,略微飽滿,感覺不到食物的味道。如果是在春季,可以用益黃散來補益,夏季則要瀉掉濕氣。方法是,要麼補,要麼瀉,要麼調和,要麼止瀉。調和可以用芍藥湯,止瀉可以用訶子湯。時間久了就要防止轉化為膿血,因為脾經會傳變到腎經,稱為賊邪,所以難以治愈。如果先有泄瀉,後有下痢,稱為微邪,所以比較容易治癒。這些都是脾土受濕引起的,是天災,即使是聖人賢哲也無法避免。嘴巴吃食物,鼻子吸氣,從鼻子進入,停留於脾臟,就導致水泄。也有些人是厥陰經氣血運行失調,下痢不止,脈象沉遲,手足厥逆,膿血稠黏,這是比較難治的,可以用麻黃湯、小續命湯發汗治療。古籍記載,這是因為表邪收縮在內,要散開它才能自愈。
還有些人會出現暴瀉無聲,身體寒冷自汗,小便清利,大便失禁,呼吸困難,脈象微弱,嘔吐,要立即用重藥溫暖身體,漿水散就是這樣的藥物。所以,方法是,裡急後重就應該下瀉,腹部疼痛就應該調和,身體沉重就應該除濕,脈象弦緊就應該祛風,膿血稠黏就應該用重藥竭除,身體寒冷自汗就應該用毒藥溫暖,風邪內縮就應該發汗才能治愈,鴨溏瀉痢就應該溫暖。古人還說,表證就應該發汗,裡證就應該下瀉,上焦病證就應該涌吐,下焦病證就應該竭除,身體表面發熱就應該內疏,小便澀滯就應該分利。又說,病勢盛者就應該調和,病勢衰退者就應該送補,病勢過度者就應該止住。兵法說,要避開敵人的鋒芒,擊潰敵人的敗退之勢。這也就是這個道理。
所有泄痢伴隨惡寒的,都是太陰傳變到少陰,是土克水的原理,可以用除濕的白朮、茯苓來安脾,用芍藥、桂枝、黃連來破血。火邪不能克制水邪,太陰經不能傳變到少陰,反而助長火邪,上犯肺經,所以下痢會出現白色膿血,這時可以加用當歸、芍藥之類藥物。又如裡急後重,脈象洪大而實,是裡實證,而且疼痛劇烈,是因有東西結滯在腸道引起的,應該下瀉。如果脈象浮大,就不要下瀉。即使是裡急後重,脈象沉細而弱的,說明是寒邪在內,氣機散失,可以溫養它,它就會自己好轉。裡急後重閉塞不通的,是大腸氣機不通暢,應該加用檳榔、木香來宣通氣機。如果四肢困倦,小便減少或不利,大便稀薄,身體沉重,飲食減少,就應該調胃去濕,用白朮、芍藥、茯苓三味藥水煎服用。白朮除脾胃濕氣,芍藥除胃熱濕氣,四肢困倦就用茯苓來通水道祛濕。如果發熱惡寒,腹部不痛,就用黃芩為主藥。如果沒有出現膿血,但是惡寒,說明太陰要傳變到少陰,就用黃連為主藥,桂枝佐之。如果腹部疼痛劇烈,就加用當歸,芍藥加倍。如果出現血便,就用黃連為主藥,桂枝、當歸佐之。如果煩躁不安,或者先便白色膿血後血便,或者發熱,或者惡寒,就必須用黃連來止血。如果惡寒,脈象沉細,先血便後膿便,就必須用地榆來除血。如果惡寒,脈象沉細,或者腰痛,或者臍下疼痛,就必須用黃芩來除血。如果便膿血混雜,脈象浮大,就不要用大黃下瀉,下瀉就會死亡,這是因為氣機下泄竭盡,陽氣無所歸宿。凡是陰陽不調,就用分陰陽的方法治療。
古人還說,暴泄不是陰虛,久泄也不是陽虛。發熱的,脈象急促,身體活動,聲音洪亮,就用麻黃湯,這是陽虛。寒冷的,脈象沉細,身體困倦,鼻息微弱,就用附子乾薑湯治療。身體沉重不能抬起,就用朮附湯治療。口渴引飲的,說明熱邪在膈上,大量飲水,就會從胸膈進入胃中,胃本身沒有熱,但因不能承受水邪,胃被水邪攻擊,所以水穀就會一起下瀉,這種情況應該灸大椎穴三五壯,就能立即止住,這是督脈瀉法。如果用藥,就用車前子、雷丸、白朮、茯苓之類,五苓散也可以。
還有一種寒泄,就是肚子脹滿卻泄瀉,還有一種鴨溏瀉痢,都是寒泄。鴨溏瀉痢是指大便如水,其中有少許結糞。出現這種情況,就應該用天麻、附子、乾薑之類藥物。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泄瀉有虛實寒熱之分,虛證就是身體無力,連衣服都拿不起來就已經泄瀉了,說明不能禁固。實證就是瀉瀉頻繁,肚子脹滿卻排不出來,俗話說虛坐努責就是這個意思。裡急後重,都按照前面的方法,用進退大承氣湯治療。太陽病出現挾熱痢,就用涼膈散治療。陽明病出現痼瘕,就用進退大承氣湯治療。太陰病濕氣過盛,濕邪濡瀉,不能下瀉,可以用溫陽藥物,四逆湯治療。少陰病蟄風不動,不能禁固,可以用澀腸藥物,赤石脂丸、乾薑湯治療。厥陰風泄,可以用祛風藥物,小續命湯、消風湯治療。少陽風氣自動,用大柴胡湯治療。
東垣,曰:胃氣和平,飲食入胃,精氣則輸於脾,上歸於肺,行於百脈,而養榮衛也。若飲食一傷,起居不時,損其胃氣,則上升精華之氣反下降,是為飧泄,久則太陰傳少陰而為腸澼。假令傷寒冷飲食,腹滿而脹,傳為飧泄者,宜溫熱之劑以消導之。傷濕熱之物,而成膿血者,宜苦寒之劑以內疏之。風邪下陷者,升舉之。濕氣內盛者,分利之。裡急者,下之。後重者,調之。腹痛者,和之。洞泄腸鳴無力,不及拈衣,其脈細微而弱者,溫之收之。膿血稠黏,數至圊而不能便,其脈洪大而有力者,下之寒之。大抵治病,當求其所因,察何氣之勝,取相剋之藥平之,隨其所利而利之,以平為期,此治之大法也。瀉痢久不止,或暴下者,皆太陰受病,不可離甘草、芍藥。若不受濕則不痢,故須用白朮。是以聖人立法,若四時下痢,於芍藥、白朮內,春加防風,夏加黃芩,秋加厚朴,冬加桂、附,然更詳外證寒熱處之。如裡急後重,須加大黃。如身困倦,須用白朮。若自汗逆冷,氣息微,加桂、附以溫之。如或後重,膿血稠黏,雖在盛冬,於溫藥內亦加大黃。
白話文:
東垣曰:
胃氣平和,飲食進入胃部,精氣便會輸送到脾臟,向上歸於肺臟,運行於全身經脈,滋養身體的營氣和衛氣。
如果飲食失調,作息不規律,損傷了胃氣,那麼上升的精華之氣就會反向下降,這就是飧泄。時間久了,太陰之氣傳導到少陰之氣,就會發展成腸澼。
假設因食用寒涼食物,導致腹滿脹痛,演變成飧泄,就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消導。
若因食用濕熱之物,導致膿血下瀉,則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內疏。
若是風邪下陷,則要升舉之。
濕氣內盛,則要分利之。
裡急後重,則要下之。
腹痛者,要和之。
如果出現腹瀉腸鳴無力,甚至連衣服都抓不住,脈象細弱,就要溫之收之。
如果膿血稠黏,多次想排便卻排不出來,脈象洪大有力,就應該用寒涼藥物下之。
總之,治療疾病,應該找出病因,觀察哪種氣盛,選擇相剋的藥物來平調,根據病情的需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以恢復平衡為目標,這就是治療疾病的大法。
瀉痢久治不愈,或者突然發作,都是太陰受病,不可缺少甘草和芍藥。
如果沒有受濕邪影響就不會痢疾,所以必須使用白朮。
因此,古人制定了治療方法:
若四季下痢,在芍藥和白朮的基礎上,春天加防風,夏天加黃芩,秋天加厚朴,冬天加桂枝、附子,還要根據外在表現的寒熱症狀來調整。
如果出現裡急後重,就要加大黃的劑量。
如果出現身體困倦,就要使用白朮。
如果出現自汗、發冷、呼吸微弱,就要加桂枝、附子來溫之。
如果出現裡急後重,膿血稠黏,即使在冬天,也要在溫藥中加大黃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