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一 (1)

1. 論關格本於陰陽俱盛

,曰: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營也(陽陰乖亂,不能營行,彼此格拒,不相通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弗能營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關者不得小便,格者吐逆,上下俱病也)

四明陳氏,曰:腑有邪則陽脈盛,臟有邪則陰脈盛。陰脈盛者,陰氣關於下;陽脈盛者,陽氣格於上。然而未至於死。陰陽俱盛,則既關且格,格則吐而食不下,關則二陰閉,不得大小便而死矣。若臟腑氣和而相營,陰不覆,陽不溢,何關格之有?

白話文:

經書上說,邪氣在六腑,就會導致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血停滯,氣血停滯則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則陰脈不通暢,陰脈不通暢則血瘀滯,血瘀滯則陰氣過盛。陰氣過盛,陽氣就無法正常運作,因此稱為關;陽氣過盛,陰氣也無法正常運作,因此稱為格;陰陽都過盛,彼此無法相輔相成,因此稱為關格。關格者,會導致無法順利地死去。(關指的是無法排尿,格指的是嘔吐逆流,上下俱病。)

四明陳氏說,腑有邪氣,則陽脈盛;臟有邪氣,則陰脈盛。陰脈盛者,陰氣在下焦壅塞;陽脈盛者,陽氣在上焦阻滯。但尚未達到致死的程度。陰陽俱盛,則既有關又有格,格則會嘔吐而食物無法下咽,關則大小便不通暢而死亡。若臟腑氣血和諧,陰陽相輔相成,陰不覆陽,陽不溢陰,又何來關格呢?

2. 論關格本於陰陽不升降

準繩,云:格則吐逆,上竅、五臟,陰極自地而升,是行陽道,乃東方之氣,金石之變上壅是也。極則陽道不行,反閉於上,故令人吐逆,是地之氣不能上行也,逆而下降,反行陰道,故氣填塞而不入,則氣口之脈大四倍於人迎,此清氣反行濁道也,故曰格。關則不便,下竅、六腑,陽極自天而降,是行陰道,乃西方之氣,膏粱之物下泄是也。極則陰道不行,反閉於下,故不得小便,是天之氣不得下通也,逆而上行,反行陽道,故血脈凝滯而不通,則人迎之脈大四倍於氣口,此濁氣反行清道也,故曰關。

丹溪,云:有氣虛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用補中益氣湯加檳榔,使清氣升而濁氣降也。

戴氏,曰:胸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為氣之橫格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中提到,氣機運行不順暢會有兩種表現:一是「格」,二是「關」。「格」是指氣向上升的通道阻塞,導致嘔吐,這是因為地氣不能上行,反而向下走,堵塞了向上升的通道。「關」是指氣向下行的通道阻塞,導致小便不通,這是因為天氣不能下行,反而向上走,堵塞了向下行的通道。

丹溪翁認為,如果氣虛無法正常運行,可以服用補氣藥物,並加入檳榔,以幫助清氣上升、濁氣下降。

戴氏則認為,胸中感覺有阻礙,想升不升,想降不降,想吃又吃不下,這是氣機橫行阻塞的表現。

3. 論關格本於上寒下熱

,云:寒在胸中,遏絕不入,無入之理,故曰格;熱在下焦,填塞不通,無出之由,故曰關。格則吐逆,關則不得小便。

云岐子,云:陰陽易位,病名關格。胸膈以上,陽氣常在,則熱為主病;身半以下,陰氣常在,則寒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胎,而水漿不下,故曰格,格則吐逆;熱反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關,關則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熱藥治之;丹田有熱,以寒藥治之;若胸中寒熱兼有,以主客之法治之。治主當緩,治客當急。尺寸反者死,陰陽交者死。(葉氏曰:以上二說,一則以為陽在下而陰在上,一則以為寒在上而熱在下,其說雖相反,要之皆病勢之所有也)

白話文:

意思是說,寒氣停留在胸腔,無法向下進入,因此稱之為「格」;熱氣在下焦(丹田)積聚,無法排出,因此稱之為「關」。「格」會導致嘔吐,而「關」則會造成小便不通。

岐子認為,陰陽失調,導致寒熱錯位,就會出現「關格」這種病症。胸膈以上屬於陽氣主宰的地方,因此以熱為主要病症;身半以下屬於陰氣主宰的地方,因此以寒為主要病症。寒氣反常地停留在胸腔,舌苔發白,水分無法向下流動,這就是「格」,會導致嘔吐;熱氣反常地停留在丹田,導致小便不通,這就是「關」,會造成小便困難。針對胸腔的寒氣,應該使用溫熱藥物治療;針對丹田的熱氣,應該使用寒涼藥物治療。如果胸腔同時存在寒熱兩種病症,則應根據主客關係進行治療。治療主要病症應當緩慢,治療客邪病症應當迅速。如果尺寸脈象相反,或者陰陽交感失衡,都會導致死亡。(葉氏評論:以上兩種說法,一種認為陽氣在下而陰氣在上,另一種認為寒氣在上而熱氣在下,雖然說法相反,但都是病症表現的真實情況。)

丹溪,云:寒在上,熱在下,故多死。法當吐,以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用二陳湯探而吐之,吐中便有降。

白話文:

丹溪說:如果身體上有寒冷症狀,下面卻出現發熱症狀,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死亡。治療方法應該是使用催吐的方法來提升肺部阻塞的情況,不一定要把痰排出。可以服用「二陳湯」引誘嘔吐,這樣就能夠使病情得到改善。

4. 辨關格病因與陰陽隔絕之病不同

準繩,云:或問:關格之病因何如?曰:《內經》以臟腑陰陽之病診見於外者,則在人迎、氣口。謂人迎一盛(盛,猶倍也,以人迎寸口相較,或此大於彼,或彼大於此,而有三倍、四倍之殊也)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人迎侯陽,陽脈盛而陰無以通,故曰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寸口候陰,陰脈盛而陽無以交,故曰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謂盛於平常之脈四倍也)為關格。關格之脈羸(敗也,盛極則敗,陰陽離絕不能相營,故至羸敗),不能極盡也,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注謂:格者,陽盛之極,故格拒而食不得入也;關者,陰盛之極,故關閉而溲不通也。《靈樞》亦嘗三言之,其二者皆如《內經》之論,人迎氣口之盛,分經脈也。但更謂盛者是足經,盛而躁者是手經。至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凡刺之道,從所分人迎一盛、二盛、三盛,瀉其陽,補其所合之陰,二瀉一補(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瀉者二,補者一,瀉倍於補也),脈口亦然。瀉其陰,補其所合之陽,二補一瀉(一盛,瀉足厥陰補足少陽。二盛,瀉足少陰補足太陽。三盛,瀉足太陰補足陽明。補者二,瀉者一,補倍於瀉也),皆以上氣和乃止。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即外關內格也),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矣。一言邪在腑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氣盛矣。陽氣太盛則陰脈不利,陰脈不利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氣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能榮也,故曰關;陽氣太盛,則陰氣不能榮也,故曰格;陰陽俱盛,不得相榮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期而死也。由此而觀,前之論人迎、寸口者,為人迎主外,氣口主內,故分三陰三陽氣之多寡,定一盛、二盛、三盛而言也。若此之不言人迎、寸口者,殆亦有謂焉。何則,此因論脈度及之,而以手足十二經周行上下者,是大經隧。然一陰一陽經相為臟腑之表裡者,即有支橫之路通其內外,臟腑之陰陽氣與之相榮,故在兩手寸關尺六部,以為診法。浮則為腑,沉則為臟者,於陰陽之盛,豈盡從其部而見耶,故不復言人迎、氣口耳。及張仲景之言關格者,則可見矣。如謂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逆。又謂心脈洪大而長,是心之本脈也。上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者死。又云: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穀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蓋胃者,水穀之海,營之居也。營者,榮衛之根源,營之機不動,則衛氣不布,衛氣不布,則脈伏,伏則穀不化而吐逆。榮氣不行,則脈澀,澀則食不入,如是皆為外格。未見內關之病,亦通言為關格矣。注乃又以澀脈為脾病,且脾者,陰臟也。脾病則陰盛,陰盛當為內關,豈以外格其飲食不入耶。蓋關格之名義,格者,拒捍其外,入者不得內。關者,閉塞其內,出者不得泄。豈不明且盡乎?後世妄以小便不通為格,大便不通為關,泛指在下陰陽二竅者為言,及乎陰陽之大法者,不復窮已,抑非獨此也。復有以陰陽隔絕之證,通為關格之病者,是非錯亂,有可嘆焉。夫隔絕之證,具於《內經》者,有曰:隔則閉絕,上下不通者,暴憂之病也。注云:憂愁則氣閉塞不行,血脈斷絕,故大小便不得通。有曰:病久,則傳化之行上下不並,良醫勿為。又有三陽結,謂之隔。注云:小腸膀胱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躁,膀胱熱結則津液固,故隔塞而不便。又謂:三陽積則九竅皆塞。又謂:陽蓄積病死,而陽氣當隔,隔者當瀉,不亟正治,粗乃敗之。原此數條,其與關格果何如耶!丹溪書云:必用吐,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又云:有痰,二陳湯吐之,吐中便有降。中氣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此蓋竊其治小便之法填於條下,蹈世俗之弊而不悟,悲夫!

白話文:

古書中記載,有人問關格的病因為何。書中說,根據《內經》的說法,臟腑陰陽的病症在外表現,就會反映在人迎脈和氣口脈上。人迎脈如果一盛(盛,相當於倍的意思,拿人迎脈和寸口脈比較,一個比另一個大,甚至有三倍、四倍的差距),病就在少陽經;二盛,病就在太陽經;三盛,病就在陽明經;四盛以上,就是格陽(人迎脈屬於陽脈,陽脈盛到陰脈無法通暢,所以叫做格陽)。寸口脈一盛,病就在厥陰經;二盛,病就在少陰經;三盛,病就在太陰經;四盛以上,就是關陰(寸口脈屬於陰脈,陰脈盛到陽脈無法交匯,所以叫做關陰)。人迎脈和寸口脈都盛到四倍以上,就叫做關格。關格的脈搏虛弱無力,這是因為盛極而衰,陰陽離絕無法相互滋養,導致脈搏衰敗,無法正常運行。如此,天地精氣無法與身體交融,就會死亡。書中註解說,格陽指的是陽氣盛極,導致陽氣阻隔,食物無法進入體內;關陰指的是陰氣盛極,導致陰氣閉塞,小便無法排出。《靈樞》也提到關格,其說法與《內經》一致,都是以人迎脈和氣口脈的盛衰來判斷病症,不同的是,《靈樞》更進一步說明,脈搏盛而躁動,屬於手經;脈搏盛而不躁,屬於足經。當人迎脈盛到四倍,而且又大又數,就叫做溢陽,溢陽屬於外格;當寸口脈盛到四倍,而且又大又數,就叫做溢陰,溢陰屬於內關。內關不通,就會死亡,無法治療。人迎脈和太陰脈口都盛到四倍以上,就叫做關格。關格的患者,命不久矣。對於關格病,針灸治療的原則是,根據人迎脈一盛、二盛、三盛,瀉去陽氣,補益與其相合的陰氣,瀉法用二,補法用一(一盛,瀉足少陽經,補足厥陰經;二盛,瀉足太陽經,補足少陰經;三盛,瀉足陽明經,補足太陰經。瀉法為二,補法為一,瀉法比補法多一倍);寸口脈也是如此,瀉去陰氣,補益與其相合的陽氣,補法用二,瀉法用一(一盛,瀉足厥陰經,補足少陽經;二盛,瀉足少陰經,補足太陽經;三盛,瀉足太陰經,補足陽明經。補法為二,瀉法為一,補法比瀉法多一倍)。直到氣血恢復平順才停止治療。當人迎脈和寸口脈都盛到三倍以上,就叫做陰陽俱溢。如果陰陽俱溢沒有及時治療,就會導致血脈閉塞,氣血運行不暢,流散到體內,損傷五臟。簡單來說,邪氣在腑,就會導致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就會導致氣血停滯,氣血停滯就會導致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脈不通,陰脈不通就會導致血瘀停滯,血瘀停滯就會導致陰氣過盛。陰氣過盛,就會導致陽氣無法滋養身體,這就是關格的病因;陽氣過盛,就會導致陰氣無法滋養身體,這就是格陽的病因;陰陽俱盛,彼此無法相互滋養,這就是關格的病因。關格的患者,無法活到預期的壽命。從這些描述可以看出,人迎脈主要反映體外,寸口脈主要反映體內,因此可以根據三陰三陽氣血的盛衰,判斷一盛、二盛、三盛,來診斷病症。如果沒有提到人迎脈和寸口脈,可能是因為這些脈象已經反映在其他脈象中。為什麼呢?因為手足十二經脈遍布全身,是大經脈,而一陰一陽經脈相互表裡,彼此之間有分支經脈連通內外,臟腑的陰陽之氣與之相互滋養,所以可以用兩手寸關尺六部來診斷病症。浮脈代表腑,沉脈代表臟,但是陰陽之盛,並不完全按照這些部位來判斷,因此就沒有再提到人迎脈和氣口脈。張仲景在描述關格的時候,就可以看出這些脈象的關係。比如說,寸口脈浮大,浮脈代表虛,大脈代表實,在尺部就是關,在寸部就是格。關格就是小便不通,格陽就是嘔吐。又比如說,心脈洪大而長,是心臟的本脈。如果心脈上端細小,則會出汗;如果心脈下端細小,則會出現關格不通,小便不能排出。頭部沒有汗者可以治療,有汗者就會死亡。又比如說,趺陽脈沉澀,沉脈代表嘔吐,水穀不化,澀脈代表食不下嚥,這就是關格。因為胃是水穀的海洋,營氣的居所。營氣是榮衛的根源,營氣運動不暢,衛氣就不能布散,衛氣不布散,就會導致脈搏沉伏,沉伏就會導致水穀不化而嘔吐。榮氣運行不暢,就會導致脈搏澀滯,澀滯就會導致食不下嚥,這些都屬於外格。書中沒有提到內關的病症,但也有通稱關格。書中又把澀脈歸為脾病,而脾是陰臟,脾病就是陰氣過盛,陰氣過盛應該屬於內關,怎麼會因為外格導致飲食不入呢?其實,關格的名稱,格陽指的是阻礙外邪入侵,使外邪無法進入體內;關陰指的是閉塞內邪,使內邪無法排出。這樣說就清楚明瞭了吧?後世有些人誤把小便不通當成格陽,大便不通當成關陰,泛指下焦陰陽二竅,沒有理解陰陽的真諦,實在可惜。還有有些人把陰陽隔絕的症狀,統稱為關格,這是錯誤的。陰陽隔絕的症狀,《內經》中有詳細描述,比如說,隔絕就是閉塞,上下不通,這是暴憂病的症狀。註解說,憂愁就會導致氣血閉塞不通,血脈斷絕,所以大小便無法排出。又比如說,久病就會導致氣血運行失調,上下不協調,良醫也無法治療。還有三陽結,也叫做隔絕。註解說,就是小腸膀胱熱結。小腸熱結就會導致血脈躁動,膀胱熱結就會導致津液固結,所以就會出現隔絕,大小便不通。還有說,三陽積聚就會導致九竅皆塞。又說,陽氣蓄積就會導致死亡,陽氣蓄積就會導致隔絕,隔絕就要瀉去陽氣,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會加重病情。這些病症,跟關格有什麼關係呢?丹溪書中說,一定要用吐法,提振氣機,解除氣機的橫逆,並不需要吐出痰液。又說,如果患者有痰,可以用二陳湯來吐痰,吐痰之後就會順暢排便。如果患者中氣不足,可以用補氣藥物來升降氣機。這些都是片面地借用治療小便不通的方法,沿襲世俗的弊病,沒有真正理解病症的根本,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