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二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6)

1. 治胃氣虛弱霍亂方

四君子湯,治霍亂,隨證加減。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各等分)

上銼,每服一兩,生薑五片,水煎,溫服。如吐瀉轉筋,自汗,脈浮者,加桂五錢;如吐瀉轉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者,加芍藥、高良薑各一錢二分;如吐瀉霍亂,四肢拘急,脈沉而遲者,加生薑、附子、厚朴各一錢半;如吐瀉,小便不通,胃中實痛者,加大黃。

白話文:

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可以用來治療霍亂,根據不同的症狀可以加減藥物。

藥方:

  •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

  1.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
  2. 每服藥一兩,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
  3. 服用時溫熱。

加減藥方:

  • 如果病人出現吐瀉、抽筋、自汗、脈搏浮弱的症狀,可加入桂枝五錢。
  • 如果病人出現吐瀉、抽筋、腹痛、身體沉重、脈搏沉細的症狀,可加入芍藥、高良薑各一錢二分。
  • 如果病人出現吐瀉、霍亂、四肢僵硬、脈搏沉遲的症狀,可加入生薑、附子、厚朴各一錢半。
  • 如果病人出現吐瀉、小便不通、胃部脹痛的症狀,可加入大黃。

建中湯,治內虛,霍亂轉筋。

桂枝(一兩),芍藥(二兩),甘草(炙,半兩),膠飴(半升),生薑(一兩),大棗(六枚)

上銼,每服一兩,水三盞煮至一盞半,去渣,下膠飴兩匙,煎化服。如吐瀉轉筋,脅下痛,脈弦者,加木瓜、柴胡各一錢;如吐瀉轉筋,四肢厥冷,脈微緩者,加附子、當歸。

人參散(大全),治脾胃虛寒,霍亂吐瀉,心煩腹痛,飲食不入。

白話文:

建中湯用來治療內虛、霍亂引起的抽筋。藥方為桂枝一兩、芍藥二兩、甘草(炙)半兩、膠飴半升、生薑一兩、大棗六枚。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一兩,用三碗水煮成一碗半,去渣,加入兩匙膠飴,煎化服用。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抽筋、脅肋疼痛,脈象弦緊,可加木瓜、柴胡各一錢;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抽筋,四肢冰冷,脈象微弱,可加附子、當歸。

人參散(大全)則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心煩腹痛、飲食不入等症狀。

人參,厚朴(薑製),橘紅(各一錢),當歸,乾薑(炮),甘草(炙,各五分)

上銼,加棗煎服。

三因白朮散,治中暑,嘔吐暈眩,及大病後調理失宜,勞復如初,及脾胃虛損,面色萎黃,飲食不美,口吐酸水,滑泄腹鳴,飲食所傷,霍亂吐瀉,並宜服之。

白朮,陳皮,白茯苓,青皮(去白),甘草,桔梗,山藥,白芷,香附子(各三兩),乾薑(半兩)

白話文:

人參、厚朴(用薑炮製)、橘紅(各一錢)、當歸、乾薑(炮製)、甘草(炙烤,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大棗煎煮服用。

三因白朮散,用於治療中暑、嘔吐眩暈,以及大病後調理不當,體力恢復不佳,脾胃虛損,面色蒼白,食慾不佳,口吐酸水,腹瀉腹鳴,飲食不當引起的疾病,霍亂嘔吐腹瀉等,都適合服用。

白朮、陳皮、白茯苓、青皮(去除白色外皮)、甘草、桔梗、山藥、白芷、香附子(各三兩),乾薑(半兩)。

上銼,每服五錢,生薑三片、棗一枚、木瓜一片、蘇葉三片水煎,食前服。吐瀉,加白梅;喘,加桑白皮、杏仁;傷寒勞復,加薄荷;膈氣,加木通,入麝香少許;中暑嘔逆,加香薷;霍亂,加藿香;產後泄瀉,加荊芥;氣厥,入鹽煎服。

白話文:

每次服用藥粉五錢,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木瓜一片、蘇葉三片,用水煎煮,飯前服用。若有吐瀉,加白梅;若有喘,加桑白皮、杏仁;若傷寒後體力恢復緩慢,加薄荷;若有膈氣,加木通,並加入少許麝香;若中暑嘔吐,加香薷;若患霍亂,加藿香;若產後腹瀉,加荊芥;若氣厥,加入鹽一同煎煮服用。

2. 治鬱塞霍亂方

七氣湯,治七情鬱結,五臟之間互相刑剋,陰陽不和,揮霍變亂,吐利交作。

半夏(湯泡),厚朴(薑製),芍藥,茯苓(各二錢),肉桂,紫蘇葉,橘紅,人參(各一錢)

上銼一服,水二鍾、生薑七片、棗一枚煎一鍾,溫服。一方用水一盞、酒半盞同煎。

丹溪方,治六官霍亂,泄多吐少,口渴,腳轉筋。

白話文:

七氣湯主治七情鬱結,導致五臟互相克制,陰陽失衡,氣血紊亂,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配方包括半夏(湯泡)、厚朴(薑製)、芍藥、茯苓(各二錢)、肉桂、紫蘇葉、橘紅、人參(各一錢)。將藥材切碎,取一劑,加水兩杯、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一杯,溫服。另一種方法是加水一杯、酒半杯同煎。此方出自丹溪,亦可治療六腑霍亂,腹瀉多嘔吐少,口渴,腳抽筋等症狀。

滑石(三錢),白朮(二錢),蒼朮,厚朴,陳皮,乾葛(各一錢半),木通(一錢),甘草(炙,少許)

上銼,入生薑五片,水煎,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加味半硫丸,治憂思過度,脾肺氣閉,結聚痰飲,留滯腸胃,吐利交作,四肢厥冷,頭目眩暈,或復發熱。

硫黃(不以多少,入豬臟內,縛定,以米泔、童便、水、酒各一碗煮乾一半,取出洗淨曬乾,秤十兩)

白話文:

滑石三錢、白朮二錢、蒼朮、厚朴、陳皮、乾葛各一錢半、木通一錢、甘草(炙,少量)。

以上藥物混合後,加入五片生薑,用水煎煮,並加入保和丸四十至五十粒。

「加味半硫丸」用於治療因過度憂慮思緒,導致脾肺氣息閉塞,積聚痰液,阻塞腸胃,引起嘔吐與腹瀉交替,四肢發冷,頭暈眼花,或者再次發燒的病症。

硫磺(不限量,放入豬臟中包好,用米泔、童子尿、水、酒各一碗煮至剩餘一半,取出清洗乾燥,秤出十兩)

半夏,人參,白茯苓(各一兩),石膏(二錢半)

上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米湯下。

紅丸子,治脾胃虛冷,飲食失節,聚留腸胃,或因飲食不調,沖沖寒濕,吐利並作,心腹絞痛。

莪朮,三稜(各醋煮二兩),青皮(炒),陳皮(各五兩),乾薑,胡椒(各二兩),阿魏(二錢半)

白話文:

半夏、人參、白茯苓各一兩,石膏二錢半,研磨成粉,用薑汁浸泡,蒸餅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空腹用米湯送服。此方名為紅丸子,主治脾胃虛寒、飲食不節、食物積聚腸胃,或因飲食不調導致寒濕入侵,出現嘔吐、腹瀉、心腹絞痛等症狀。另外,莪朮、三稜各醋煮二兩,青皮炒制,陳皮、乾薑、胡椒各二兩,阿魏二錢半,也可用於治療這些症狀。

上為末,陳米粉糊丸如桐子大,礬紅為衣,每服百丸,生薑、甘草煎湯下。《三因方》無陳皮、乾薑。

嚴氏水漫丹,治伏暑傷冷,冷熱不調,口乾煩渴。

黃丹(一兩一分,炒),巴豆(二十五個,去皮心)

上同研勻,用黃臘作汁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水浸少頃,別以新汲水吞下。此劫劑也。

白話文:

將陳米粉製成糊丸,大小如桐子,用礬紅包衣,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生薑、甘草煎湯送服。《三因方》中沒有提到陳皮和乾薑。

嚴氏水漫丹,用於治療伏暑傷冷、冷熱不調、口乾煩渴。

將黃丹(一兩一分,炒)和巴豆(二十五個,去皮心)研磨成粉末,用黃臘汁做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丸,先用清水浸泡片刻,再用新汲水送服。此為劫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