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八十六 (13)
卷八十六 (13)
1. 治折傷外敷方
一方,治打撲傷損及一切腫癰未破,令內消。
生地黃(研如泥),木香(為細末)
上以地黃膏隨腫大小攤於紙上,撒木香末一層,又再攤地黃膏,貼腫上,不過三五度即愈。昔許元公入京師赴省試,過橋墜馬,右臂臼脫,路人語其僕曰:急與捼入臼中,若血漬臼則難治矣。僕用其說,許以昏迷不覺痛,遂僦轎舁歸邸。或曰:非錄事巷田馬騎,不能了此疾。
急召之至,已日暮,因秉燭視其面曰:尚可治。乃施藥封此處,至中夜方蘇,達旦痛止,其封損處已白,其青瘀乃移在臼上,自是日日易之,腫直至肩背,以藥下之,瀉黑血三升,五日復常,遂得赴試,蓋用此法云。
將軍膏,治傷損腫痛不消,瘀血流注紫黑,或傷眼上青黑。
大黃為末,生薑汁調敷患處。
守田膏,治打撲有傷,瘀血流注。
半夏為末,調敷傷處,一宿不見痕跡。
豆粉膏,治打撲傷折手足。
綠豆粉於新鐵鍋內炒令紫色,用新汲井水調稀,厚敷損處,以紙將杉木片縛定,立效。
赤石脂散,治諸般打撲傷損,皮破血出,痛不可忍者。
赤石脂研細,敷之,效。
一方,治折傷。
市上尋乞兒破鞋底一隻,燒灰羅過,以面等分,入好醋調勻成糊,敷在患處,以絹束之,仍以竹片夾住,須臾痛止,骨節有聲可聞,大有效也。
經驗方,治打撲損筋傷骨,疼痛或瘀血作痛。
黃柏(一兩),半夏(半兩)
上為細末,每用半兩,生薑自然汁調如稀糊,攤紙花上貼用,如干再敷。骨折,先以絹帛封縛,次用杉木札定,良久痛止,即癢覺熱,乃是血活。
一方,用生薑自然汁、米醋、牛皮膠同熬,溶人馬屁勃末,不拘多少,調如膏,以紙攤敷腫處。
一方,治打傷。
殺一新黑羊,皮熱敷患處,良佳。
金絲膏,治打撲傷損,閃朒疼痛,風濕氣痛。
當歸,川芎,蒼朮,香白芷,赤芍藥,木鱉子,大黃,草烏頭(各半兩),香油(四兩),瀝青(半斤),松香(半斤),乳香,沒藥(各二錢半,另研)
上前八味同香油熬,去渣,後入瀝青、松香,看熬軟硬,冬軟些,夏硬些,再入乳香、沒藥,攤膏用之。
立應金絲膏
當歸尾,香白芷,杏仁,草烏(生銼,用),豬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各三錢),蔥(連須葉肥者,十莖),白膠香(三錢),瀝青(明者,八兩),黃蠟(一兩),乳香,沒藥(各另研,半兩),青油(七兩)
上將前項六味入青油內依法熬,濾去渣,入白膠香、瀝青,溶化攪勻,入黃蠟,又攪待冷,入沒藥末攪勻,攤用。
萬金膏,治癰疽及墜撲損傷,或筋骨疼痛。
龍骨,鱉甲,苦參,烏賊魚骨,黃柏,黃芩,黃連,豬牙皂角,白及,白蘞,厚朴,木鱉子(去殼),草烏,川芎,當歸,白芷(各一兩),槐枝,柳枝(各四寸長,二十一枚),黃丹(一斤),乳香,沒藥(各半兩,另研),青油(四斤)
白話文:
治折傷外敷方
一個方子,治療打撲傷損及一切腫癰未破,使腫痛內消。用生地黃研磨成泥狀,木香研成細末。將生地黃泥膏根據腫脹大小攤在紙上,撒上一層木香粉,再攤上生地黃泥膏,貼在腫脹處,一般三五次就能痊癒。從前許元公進京趕考,過橋時墜馬,右臂脫臼,路人告訴他的僕人說:趕緊把脫臼的骨頭復位,如果血浸入臼窩就難治了。僕人照做了,許元公昏迷過去,感覺不到疼痛,於是雇了轎子抬回家。有人說:不是錄事巷田馬騎(指一位善於治療脫臼的醫生),治不好這個病。
於是急忙請他來,天色已晚,醫生秉燭查看許元公的面色說:還可以治療。於是敷上藥膏,到半夜許元公才甦醒,天亮時疼痛消失,受傷的地方已經變白,青腫瘀血移到了臼窩處。從此以後每天換藥,腫脹一直延伸到肩背,用藥後排出黑色瘀血三升,五天後恢復正常,得以參加考試,這就是用這個方法的例子。
將軍膏,治療傷損腫痛不消,瘀血流注,皮膚紫黑,或者傷到眼睛上面青黑。用大黃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和後敷在患處。
守田膏,治療打撲受傷,瘀血流注。用半夏研磨成粉末,調和後敷在傷處,一夜之間就看不見痕跡。
豆粉膏,治療打撲傷折手足。將綠豆粉在新的鐵鍋裡炒至紫色,用新汲取的井水調和成稀糊狀,厚厚地敷在受傷處,用紙和杉木片固定,很快就見效。
赤石脂散,治療各種打撲傷損,皮膚破裂出血,疼痛難忍。將赤石脂研磨成細粉,敷在傷口上,有效。
一個方子,治療骨折。到市場上找一個乞丐的破鞋底一隻,燒成灰過篩,用麵粉等量混合,加入好醋調勻成糊狀,敷在患處,用絹布紮好,再用竹片夾住,很快疼痛就會停止,可以聽到骨節的聲音,效果很好。
經驗方,治療打撲損傷筋骨,疼痛或瘀血作痛。用黃柏一兩,半夏半兩,研磨成細末,每次用半兩,用生薑的汁液調成稀糊狀,攤在紙上貼敷,如果幹了就再敷。如果是骨折,先用絹帛紮好,再用杉木片固定,很久以後疼痛就會停止,接著會感到發癢發熱,這是血液流通的跡象。
一個方子,用生薑汁、米醋、牛皮膠一起熬煮,加入人馬屁勃(馬寶)末,用量不拘,調成膏狀,用紙攤開敷在腫脹處。
一個方子,治療打傷。殺一隻新的黑羊,用熱羊皮敷在患處,效果很好。
金絲膏,治療打撲傷損,閃挫疼痛,風濕氣痛。用當歸、川芎、蒼朮、白芷、赤芍藥、木鱉子、大黃、草烏頭各半兩,香油四兩,瀝青半斤,松香半斤,乳香、沒藥各二錢半(另研)。前八味藥材與香油一起熬煮,去掉藥渣,然後加入瀝青、松香,觀察熬煮後的軟硬程度,冬天熬軟一些,夏天熬硬一些,再加入乳香、沒藥,攤成膏藥使用。
立應金絲膏:用當歸尾、香白芷、杏仁、草烏(生,銼碎)、豬牙皂角(不蛀的,去皮)、各三錢,蔥(連須葉肥的,十莖),白膠香三錢,明瀝青八兩,黃蠟一兩,乳香、沒藥(各另研,半兩),青油七兩。將前六味藥材放入青油中依法熬煮,過濾掉藥渣,加入白膠香、瀝青,溶化攪拌均勻,加入黃蠟,再攪拌至冷卻,加入沒藥粉末攪拌均勻,攤開使用。
萬金膏,治療癰疽及墜撲損傷,或者筋骨疼痛。用龍骨、鱉甲、苦參、烏賊魚骨、黃柏、黃芩、黃連、豬牙皂角、白及、白蘞、厚朴、木鱉子(去殼)、草烏、川芎、當歸、白芷各一兩,槐枝、柳枝(各四寸長,二十一枚),黃丹一斤,乳香、沒藥(各半兩,另研),青油四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