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陽綱目》~ 卷八十六 (11)

回本書目錄

卷八十六 (11)

1. 治折傷外敷方

乳香消毒散,治一切傷折蹉跌,焮腫,疼痛不可忍者。

乳香,沒藥(各另研),白蘞,白芍藥(各一兩),白芥子,當歸,血竭(另研,各半兩),黃柏,滑石(各二兩),黃丹(三錢)

上為細末,每用新汲水調如稠,攤在紙花上,貼患處。

陣王丹,不問刀箭出血,木石損傷,敷之如神,且免破傷風證。

大黃(一兩),石灰(六兩)

上二味同炒灰紫色為度,出火毒,篩過,敷傷處,立效。一方加小兒發灰、乳香、沒藥、蒲黃各少許,為末,用未開眼老鼠子和藥搗爛,陰乾為末。

小曲散,治跌撲損傷。

小麥曲,鍋煤(各五分),狗頭骨,乳香,五倍子(各一分)

上為末,用熱酒調敷痛處,不可敷破處,傷重者再加天靈蓋煅過少許,尤妙。皮破傷爛者,只用鳳尾草一味搗爛敷之,或以此草煎湯洗,亦好。(此草在池邊井邊尋)

拔毒定痛膏,治一切從高墜下及傷折筋骨,瘀血結痛,癰腫熱毒。

花蕊石(一兩),羌活,乳香(另研),沒藥(另研),烏頭,大黃(各五錢),米粉(四兩),蔥白(細切,一兩)

上為細末,先將蔥粉同炒黑色,杵為細末,入前藥末,每用看多少,或醋或水調敷患處,用水頻潤。

至聖黑龍膏,治一切筋骨損傷疼痛。

米粉(四兩,於銀器內炒成塊子褐色,放冷,研為細末),乳香,沒藥(各半兩)

上研極細末,每用好酒或醋調如膏,攤在紙花上,貼患處。

一方,治跌撲損傷及金刃所傷,此藥止血散痛,消腫。

風化石灰(重羅過,半兩,五月五日以韭汁和,陰乾),海螵蛸,老松香,血竭,輕粉,乳香,沒藥,黃丹(飛過),無名異(去土),松白脂(各半兩)

上為極細末,濕者干撒,干則水調或蜜調,敷患處。

烏金散,治打撲損傷,敷藥。

小黃米粉(四兩),蔥白(細切,一兩)

上二味同於砂鍋炒至黑色,杵為細末,用好醋調或膏子,攤在紙上,貼於傷損處,後用杉布皮或板以紙包裹,四面四片,用絹袋札縛,不可搖動,一二日一換,內服前接骨藥。

一方,治打撲傷損腫痛。

蔥白,砂糖(各等分)

上二味爛研敷之,痛立止,且無瘢痕。一方單用蔥頭切爛炒焦,搭患處,冷則再易,止痛消腫散瘀有神效。

走馬散,治折傷接骨。

柏葉(生用),荷葉(生),皂角(生),骨碎補(去毛,各等分)

上為末,先將折傷處揣定,令入原位,以薑汁調藥如糊,攤在紙上,貼骨斷處,用杉木片子夾定,以繩縛之,莫令轉動,三五日後開看,以溫蔥湯洗之,後再貼藥,復夾七日,如痛,再加沒藥。

接骨丹

天南星,木鱉子(各四個),官桂(一兩),沒藥,乳香(各半兩)

上為細末,生薑一片去皮研爛取自然汁,入米醋少許,白麵為糊,同調攤紙上,貼傷處,以帛縛之,用篦夾定,麻索子纏。

白話文:

治折傷外敷方

乳香消毒散: 治療各種外傷、跌打損傷、紅腫疼痛難忍。藥材包括乳香、沒藥(各研磨)、白蘞、白芍藥(各一兩)、白芥子、當歸、血竭(研磨,各半兩)、黃柏、滑石(各二兩)、黃丹(三錢)。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使用時用清水調成糊狀,攤在紙上敷貼患處。

陣王丹: 不論刀傷、箭傷出血,還是木石損傷,敷上都有神奇療效,還能預防破傷風。藥材包括大黃(一兩)、石灰(六兩)。將兩種藥材一起炒至灰紫色,去除火毒後過篩,敷於傷處,效果迅速。另一方在此基礎上,再加入少許小兒頭髮灰、乳香、沒藥、蒲黃,研磨成粉,與未睜眼的鼠仔一起搗爛,陰乾研磨成粉使用。

小曲散: 治療跌撲損傷。藥材包括小麥曲、鍋底灰(各五分)、狗頭骨、乳香、五倍子(各一分)。將藥材研磨成粉,用熱酒調勻敷於疼痛處,切勿敷在破損處;傷勢嚴重者,可再加入少量煅燒過的天靈蓋,效果更佳。如果皮膚破損潰爛,則只用鳳尾草搗爛敷貼,或用鳳尾草煎水清洗,效果也很好。(此草可在池塘邊或井邊尋找)

拔毒定痛膏: 治療從高處墜落及傷折筋骨、瘀血疼痛、癰腫熱毒等症狀。藥材包括花蕊石(一兩)、羌活、乳香(研磨)、沒藥(研磨)、烏頭、大黃(各五錢)、米粉(四兩)、蔥白(切碎,一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先將蔥白粉與米粉一起炒至黑色,搗碎成細粉,再與其他藥粉混合。每次使用時,根據需要用醋或水調成糊狀敷貼患處,並經常保持濕潤。

至聖黑龍膏: 治療各種筋骨損傷疼痛。藥材包括米粉(四兩,在銀器中炒至褐色塊狀,放涼後研磨成細粉)、乳香、沒藥(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使用時用好酒或醋調成膏狀,攤在紙上敷貼患處。

一方: 治療跌撲損傷及刀傷,此藥具有止血、止痛、消腫的功效。藥材包括風化石灰(過篩,半兩,五月五日用韭汁拌和,陰乾)、海螵蛸、老松香、血竭、輕粉、乳香、沒藥、黃丹(飛過)、無名異(去土)、松白脂(各半兩)。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濕潤的傷口直接撒藥粉,乾燥的傷口則用水或蜂蜜調成糊狀敷貼患處。

烏金散: 治療打撲損傷。藥材包括小黃米粉(四兩)、蔥白(切碎,一兩)。將兩種藥材一起在砂鍋中炒至黑色,搗碎成細粉,用好醋調成糊狀或膏狀,攤在紙上貼於傷處,再用杉木皮或木板以及紙包裹,用絹布扎緊,不可移動,一到兩天換藥一次,並配合內服接骨藥。

一方: 治療打撲傷損腫痛。藥材包括蔥白、砂糖(各等分)。將兩種藥材搗爛敷貼,疼痛立即止息,且不會留下疤痕。另一方單用蔥頭切碎炒焦,敷於患處,冷了就換新的,止痛消腫散瘀效果神奇。

走馬散: 治療骨折接骨。藥材包括柏葉(生用)、荷葉(生用)、皂角(生用)、骨碎補(去毛,各等分)。將藥材研磨成粉,先將骨折處復位,用薑汁調藥成糊狀,攤在紙上,貼在骨折處,用杉木片夾緊,用繩子綁好,不要讓它移動,三到五天后打開檢查,用溫熱的蔥湯清洗,然後再敷藥,再夾七天。如果疼痛,再加入沒藥。

接骨丹: 藥材包括天南星、木鱉子(各四個)、官桂(一兩)、沒藥、乳香(各半兩)。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取一片生薑去皮研磨取汁,加入少量米醋和麵粉調成糊狀,與藥粉混合,攤在紙上貼於傷處,用布綁緊,用篦子夾緊,再用麻繩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