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上 (9)
卷上 (9)
1. 二、虛勞
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為索睪,其傳為頹疝。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其傳為膈。二陽謂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也,二陽之病發心脾,心在上焦,病則不利,故不得隱;脾在中焦,病則脹滿,故不得曲。然心為生血之元,脾為運化之府,若在女子必不月。
奚不月?經水不下也。傳曰:九傳變也,言土病日久則木必乘虛而克賊之,脾土日虧而肌肉日見消削,故名風消。心病日久則傳於肺,金受火邪則息氣不利而奔迫,故名息賁。脾土虛而受木克,心火盛而克肺金,皆不治之症矣。三陽謂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也,為病不發於他臟,自為寒熱也。
小腸為丙火,膀胱為壬水故耳。水病則凝結,火病則糜爛,故下為癰腫也。無力為痿,逆冷為厥。腨,足腹也。㾓,痠疼也。其傳為索睪,睪,腎丸也,索引丸而痛也。頹疝者,頑大而不疼也。一陽謂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也,二經病發皆是火,火盛則少氣,金虛則咳作也。
膈,塞也,上焦不行,下脘不通,鬲塞於中,故名膈也。
經曰: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下氣,身半以下之氣;上爭者,陽搏陰激也,身半以下之氣亦引而上爭;不能食,謂不能復歸其經也;溢下者,陰精之氣湧溢泄出;而上,因中部氣衰從之而上乘其虛,故奪也。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
四肢諸陽之本,衰則俱衰,故合手足為寒厥也。岐伯曰:酒入於胃,則絡滿而經脈虛,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也。陰,五臟之陰。陽,四肢之陽。陰氣竭,五臟之陰竭也。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搏,熱盛於中,故熱遍於身內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
慓悍,強暴也;腎氣,陰氣也。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邪,寒邪也。其寒飲食入胃,由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外內合邪因而客之,則為肺咳。所云形寒飲冷則傷肺也。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如春肝用事則肝先受邪,若是寒邪則傳以與肺。
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腎咳之狀,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
白話文:
二、虛勞
經書說:「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這兩條陽經的疾病,會引發心和脾的病變,導致心臟不舒服,難以感到舒適;脾臟脹滿,難以舒展。女子若出現這種情況,則會月經不來。這種病如果進一步發展,會導致肌肉消瘦,稱為『風消』;或者導致呼吸困難,喘息不止,稱為『息賁』,這都是無法治癒的絕症。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這三條陽經的疾病,會發燒、怕冷,或者出現皮膚潰爛、腫脹,以及四肢無力、厥冷、小腿抽筋疼痛。如果進一步發展,會導致睾丸收縮疼痛,或出現腹部腫大而不痛的疝氣。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這兩條陽經的疾病,主要是火熱之氣所致,火熱過盛會導致氣短,肺氣虛弱則會咳嗽。如果進一步發展,則會出現胸膈阻塞的病症。」
所謂「不月」,就是指月經停止。醫理說:「病傳九次就會產生變化」,意思是脾土病久了,肝木就會乘虛而攻擊它,導致脾土日漸虧虛,肌肉日益消瘦,所以叫做「風消」。心臟病久了會傳到肺,肺金受到心火的侵襲,就會呼吸困難、喘息不止,所以叫做「息賁」。脾土虛弱又被肝木剋制,心火旺盛又剋制肺金,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疾病。手太陽小腸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這三條陽經的疾病,不會影響到其他臟腑,主要是自身出現寒熱的症狀。
小腸屬火,膀胱屬水,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表現。水病會導致凝結不通,火病會導致糜爛潰爛,所以會出現皮膚潰爛腫脹。四肢無力叫做「痿」,四肢逆冷叫做「厥」。小腿肚子叫做「腨」,酸痛叫做「㾓」。如果病傳導致睾丸收縮疼痛,稱為「索睪」;如果出現腹部腫大但不疼痛的疝氣,稱為「頹疝」。手少陽三焦經和足少陽膽經這兩條陽經的病,都是由於火熱之氣引起的,火熱過盛則會導致氣短,肺氣虛弱則會導致咳嗽。
「膈」是指阻塞,上焦不通,下脘不暢,中間被阻隔,所以叫做「膈」。
經書說:「春夏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陰氣盛而陽氣衰。」秋冬時節人體陽氣被消耗,導致下部陰氣向上衝逆,無法恢復正常,精氣也隨之下洩,邪氣也因此乘虛而上。這裡的「下氣」指的是身體下半身的氣,「上爭」指的是陽氣衝擊陰氣,導致下半身的氣也跟著向上衝逆。「不能食」指的是脾胃功能受損,不能正常運化水穀。「溢下」指的是陰精之氣湧洩而出;而「上」是指因為中焦氣虛,邪氣乘虛而上,侵襲人體。氣的來源在中焦,如果陽氣衰弱,不能夠輸布到經絡,導致陽氣日益損耗,陰氣獨自存在,所以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
四肢是陽氣的根本所在,陽氣衰弱則四肢都會衰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涼的厥症。岐伯說:「酒喝入胃裡,會導致經絡充滿,而經脈則變得空虛。脾負責為胃運化津液,如果陰氣虛弱,陽氣就會進入,陽氣進入則脾胃失和,脾胃失和則精氣耗竭,精氣耗竭則不能營養四肢。陰指的是五臟的陰氣,陽指的是四肢的陽氣。陰氣耗竭指的是五臟的陰氣耗竭。」這種人必定是經常飲酒過量,並在酒後或飽食後行房事,導致氣積聚在脾胃中無法散開,酒氣和穀氣相互衝擊,熱氣積聚在中焦,所以身體內會發熱,小便也會發紅。因為酒氣強盛且慓悍,腎氣衰弱,導致陽氣獨自亢盛,所以會出現手腳發熱的現象。
「慓悍」指的是強暴,腎氣指的是陰氣。岐伯說:「皮毛是肺的外部屏障,邪氣會首先侵犯皮毛,然後通過皮毛侵入體內。這裡的邪氣指的是寒邪。寒邪隨著飲食進入胃,通過肺脈上行到肺,導致肺寒,肺寒則外邪和內邪相互結合,侵入人體,就會導致咳嗽。所以說,形體受寒、飲食冰冷就會損傷肺氣。五臟各自在其對應的時令容易生病,如果不是在其對應的時令生病,就會相互傳染。例如春天肝氣主事時,肝臟會首先受到邪氣侵犯,如果是寒邪,則會傳染給肺。」
肺咳的症狀是咳嗽、喘息有聲音,嚴重時會咳血。心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心痛,喉嚨裡感覺有東西梗阻,嚴重時會咽喉腫痛。肝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兩脅下疼痛,嚴重時身體難以轉動,轉動則兩側脅下脹滿。脾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右脅下疼痛,隱隱牽引到肩背,嚴重時身體不能動,動則咳嗽加劇。腎咳的症狀是咳嗽時腰背部牽引疼痛,嚴重時會咳出痰涎。五臟的久咳,會進一步影響到六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