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上 (8)
卷上 (8)
1. 丸、痢
痢症起於夏秋,濕熱鬱蒸因乎天也,生冷停滯由乎人也。當炎暑之令,不能保攝脾胃,大食瓜果肥甘,土氣受傷,無以制濕,濕蒸熱壅以致怫逆,氣不宣通,因而腸胃反窒,裡急後重,小便赤澀,宜以苦寒之藥燥濕滌熱,佐之以辛溫,便能開鬱運氣,故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然虛實寒熱、淺深新久之不同,未可以一例治也。
心者血之主也,肺者氣之主也,凝滯則傷氣,鬱熱則傷血,氣血既病,則心肺亦病矣。而小腸,心之合也;大腸,肺之合也。二經皆出納水穀、轉輸糟粕之官也,而胃又為大小腸之總司也。肺移病於大腸,則氣凝泣而成白痢;心移病於小腸,則血凝泣而成赤痢;大小腸俱病,則赤白互下;胃土傳濕熱於大小腸,痢色兼黃。
白話文:
痢症的病因與治療
痢疾常發生於夏秋季節,因濕熱鬱結,受天氣影響而起。但生冷食物積滯,則是由於個人飲食不當所致。
當炎熱夏季來臨時,如果不能好好保養脾胃,暴飲暴食瓜果肥甘之物,就會損傷脾土的運化功能,無法有效控制濕氣,導致濕熱鬱結,氣機不暢,腸胃反覆收縮,出現裡急後重、小便赤澀等症狀。
治療上,宜選用苦寒藥物燥濕清熱,並輔以辛溫藥物,以開鬱運氣。氣血通暢則膿血自愈,調和氣機則裡急後重自除。但痢疾的虛實寒熱、輕重新舊各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論。
心臟主血,肺臟主氣,氣血凝滯則傷氣,濕熱鬱結則傷血,氣血受損,則心肺也會受累。小腸與心臟相合,大腸與肺臟相合,這兩個器官都負責水谷的消化吸收和糟粕的排泄。肺臟病變傳至大腸,則氣機鬱結,導致白色痢疾;心臟病變傳至小腸,則血氣凝滯,導致紅色痢疾;大小腸同時受病,則會出現紅白相間的痢疾;胃土將濕熱傳至大小腸,則痢疾顏色會呈現黃色。
至於色之黑者,分為二經:如焦黑之黑者,此熱極反兼勝己之化也;如黑漆之黑者,此瘀血凝久而然也。
「治痢從腸胃」,此籠統之說也。不知在腸胃者,乃屬標病,其所感之邪與所受之經,乃本病也。若腸胃自感而病,亦當分邪正:或正氣先虛而受邪;或邪氣干犯而致虛。則以先者為本,後者為標。積有新舊,舊積者,氣血食痰所化也;新積者,舊積已去,未幾復生者也。
然舊積宜下,新積禁下,其故何也?蓋腸胃之熟腐水穀,轉輸糟粕,皆是營衛灑陳於六腑之功,今腸胃有郁,則營衛運行之常度因之阻滯,不能施化,故衛氣鬱而不舒,營血注而不行,於是飲食結痰停於胃,糟粕留於腸,與所郁之氣血相雜而成滯下之症矣。必當下之,以通其壅塞。
白話文:
至於黑色,可以分為兩種:焦黑,是因為熱極反轉,勝過自身,而導致的變化;漆黑,則是因为瘀血长期凝结而形成。
「治疗痢疾要从肠胃入手」,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上,肠胃的病症只是表象,真正的病因是感染的邪气和受损的经络。如果肠胃本身感受邪气而生病,也要区分邪气和正气:可能是正气先虚弱,然后受到邪气的侵袭;也可能是邪气入侵,导致正气虚弱。那么,先出现的因素就是本病,后出现的因素就是表象。
积滞有新旧之分,旧积是气血、食物和痰液转化而成的;新积则是旧积已经去除,不久又重新生成的。
然而,旧积应该泻下,新积则不能泻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肠胃消化水谷,转输糟粕,都是依靠营卫之气在六腑中运行的功效,现在肠胃有郁滞,营卫运行的规律就会因此阻滞,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卫气郁结不舒,营血滞留不流,于是食物转化成痰滞留在胃中,糟粕停留在肠道里,与郁结的氣血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下痢的症状。必须泻下,以通畅其阻塞。
既下之後,升降仍不行,清濁仍不分,則衛氣復郁,營血復注,又成新積,烏可復下乎!但理衛氣以開通腠理,和營血以調順陰陽,則升降合節,積雖不治而自化矣。然舊積亦有不可下者,或先因腸胃之虛不能轉輸其食積,必當先補正氣,然後下之,庶無失耳。但能耗氣損血,用之不已,氣散血亡,五臟損而死期至矣。
其固澀之方又足以增其氣血之壅滯,變為腫脹、變為喘嗽,如此死者,醫殺之耳。丹溪云:滯下逼迫,正合承氣症,但氣口脈虛,平昔胃傷,寧忍兩三日辛苦,遂與參,朮、歸、芍、陳、甘補劑,兩日後胃氣稍復,方與承氣,苟不先補而遽攻之,難免後患乎。戴復庵云:氣滯成積,故治痢以順氣為先,又須當養胃,故曰無飽死痢疾也。
白話文:
一旦瀉下之後,身體的升降運作仍然不順暢,清濁仍然無法分開,那麼衛氣就會再次鬱結,營血就會再次回流,又會形成新的積聚,怎麼可能再次瀉下呢?只有調理衛氣,使腠理通暢,調和營血,使陰陽協調,那麼升降就會合乎節律,積聚即使沒有治療,也會自行化解。然而,舊有的積聚也有不可瀉下的情況,可能是由於腸胃虛弱,無法轉輸食物積聚,必須先補益正氣,然後再瀉下,才不會出現問題。但是過度瀉下會耗損氣血,如果一直使用瀉藥,氣散血亡,五臟受損,生命就會走到盡頭。
那些固澀的藥方更會加重氣血的壅滯,導致腫脹、喘嗽,這樣的人,都是被醫生治死的。丹溪先生說:積聚阻塞,正符合承氣湯的症狀,但是患者氣虛脈弱,平時胃部受損,寧可忍耐兩三天辛苦,先服用人參、白朮、當歸、芍藥、陳皮、甘草等補益藥物,兩天之後胃氣稍微恢復,再服用承氣湯。如果沒有先補益,就急於攻伐,難免會留下後患。戴復庵先生說:氣滯成積,所以治療痢疾,要以順氣為先,還要養護胃氣,因此說「無飽死痢疾」。
痢初發時,裡急後重,頻欲登圊,及去而所下無多,才起則腹急,皆濕熱凝滯之故也,宜藿香正氣散加木香、枳殼、黃連,砂仁,或加檀香、乳香、麝香、冰片。血色紫黯,屢服涼藥,所下愈多,當作冷痢,宜理中湯加木香、肉蔻。如純下血而色鮮紅者,此心家伏熱也,犀角屑二錢、硃砂二錢、牛黃三錢、人參三錢,丸如麻子大,麵糊拌,每用一錢,燈心圓眼湯下。
白話文:
痢疾剛發作時,會有裡急後重、頻繁想上廁所,但排泄物很少,起身後肚子就痛,這些都是濕熱凝滯造成的。應該服用藿香正氣散,再加木香、枳殼、黃連、砂仁,或加檀香、乳香、麝香、冰片。如果排泄物顏色紫暗,多次服用涼藥後反而排泄物更多,就是寒痢,應該服用理中湯,再加木香、肉蔻。如果純粹排泄血色鮮紅,則是心火內伏,應該用犀角屑、硃砂、牛黃、人參,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燈心圓眼湯送服。
仲景云:小腸有寒,其人下重便血,以乾薑燒黑存性,磁碗合,放地上出火氣,取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裡急而至圊反不能即出者,氣滯也,疏通為主;裡急而頻見汙衣者,氣脫也,補澀為主。後重而至圊稍減者,火迫也,黃連為主;後重至圊而轉增者,下陷也,升麻為主。積如膠凍或如鼻涕,此為冷痢,先用木香、沉香、豆蔻、砂仁、厚朴,次用理中湯加木香。
冒暑而成自汗發熱、面垢、嘔渴、腹痛、小便不通,香薷飲加黃連或五苓散、藿香正氣散加香薷、黃連。老人深秋患痢嘔逆者,黃柏末、陳米飲為丸,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湯送下。
白話文:
張仲景說:小腸有寒氣,患者會下墜疼痛,並且便血,可以用乾薑燒成炭,保留藥性,用磁碗包好,放在地上放出熱氣,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
想要上廁所但又排不出來,這是氣滯,以疏通為主;想要上廁所,但頻頻弄髒衣物,這是氣脫,以補澀為主。排便後下墜疼痛,但想要上廁所的感覺減弱,這是火氣迫害,以黃連為主;排便後下墜疼痛,而且想要上廁所的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是下陷,以升麻為主。大便像膠凍或鼻涕一樣,這是寒痢,先用木香、沉香、豆蔻、砂仁、厚朴,然後再用理中湯加木香。
因暑氣而引起自汗發熱、臉色發黑、嘔吐口渴、腹痛、小便不通,可以用香薷飲加黃連或五苓散、藿香正氣散加香薷、黃連。老年人在深秋患痢疾、嘔吐的,可以用黃柏研磨成粉,用陳米湯做成丸藥,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湯送服。
冷痢不能食,肉蔻、陳米為末,米飲調服。入秋而痢,白豆蔻、厚朴自不可缺。肺經之氣鬱大腸,桔梗、蘇子為君,以痢藥佐之。脹滿惡食腹痛者,實也,木香、黃連、芍藥、枳殼、檳榔、枳實、厚朴。煩渴喜冷飲,脈堅大滑數,熱也,芩、連為君。濕熱,二朮、二苓、芩、連。
氣滯,木香、藿香、枳殼、厚朴、枳實、蘇子、陳皮、砂仁、豆蔻、檳榔。和血則便膿自愈,四物可用。久而虛滑者,補中益氣加肉蔻、訶子、北五味。新起而實且澀滯者,檳黃丸;色焦黑者,檳黃加香、連、芩、芍;如漆之黑者,歸尾、赤芍、桃仁、大黃、枳實、芒硝、厚朴。裡急不快者,香、連、檳、實、芎、歸;裡急汙衣,參、朮、訶、蔻、烏、味、甘、桔。
白話文:
如果得了寒痢,吃不下东西,可以用肉蔻和陈米研磨成粉,用米汤调服。秋季痢疾,白豆蔻和厚朴是必不可少的。肺经之气郁结在大肠,可以用桔梗和苏子为主药,配合痢疾药。如果肚子胀满、不想吃饭还痛,说明是实证,可以用木香、黄连、芍药、枳壳、槟榔、枳实和厚朴。如果感到口渴,喜欢喝冷饮,脉象坚实、有力、滑利、跳动快,说明是热证,可以用黄芩、黄连为主药。如果是湿热,可以用二朮、二苓、黄芩、黄连。
如果是因为气滞,可以用木香、藿香、枳壳、厚朴、枳实、苏子、陈皮、砂仁、豆蔻、槟榔。如果大便有脓,可以用四物汤来和血止血,这样脓便就会自然愈合。如果久痢导致虚弱,大便稀薄,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入肉蔻、诃子、北五味。如果是新发的痢疾,而且实证、大便涩滞,可以用槟黄丸;如果大便颜色焦黑,可以在槟黄丸基础上加入香附、黄连、黄芩、芍药;如果大便颜色像漆一样黑,可以用归尾、赤芍、桃仁、大黄、枳实、芒硝、厚朴。如果里急后重,可以用木香、黄连、槟榔、枳实、川芎、当归;如果里急后重还污染衣物,可以用人参、白术、诃子、肉蔻、乌梅、五味子、甘草、桔梗。
後重得解轉甚,參、耆、朮、草、升、柴;後重得解即減,芩、連、香、砂、檳、黃。虛坐努責,久圊不解,血虛也,歸、地、芍、紅。口腹怕冷,脈沉細,寒也,理中加香、蔻。肝氣逆上,吳萸、黃連、木香、青皮、白芍。噤口痢食到便吐,上焦火逆也,黃連、木香、茯苓、桔梗、枳殼、陳皮、半夏、菖蒲、生薑。
噤口虛者,陳米三錢,蓮肉五錢,人參一錢,煎好入薑汁少許,細細呷之,如吐出,再呷,但得一呷下咽便開。
久瀉無度,腹痛者,禹餘糧五錢,赤石脂、白朮各三錢,訶子、肉蔻各一錢五分。腹痛,芍藥甘草湯,戊己化土,此仲景方也。挾虛者,建中湯,然古人以建中湯治痢,不問赤白新久,用之皆效。
白話文:
腹瀉後重難解,可用人參、黃耆、白朮、蒼朮、升麻、柴胡;腹瀉後重減輕,可用黃芩、黃連、木香、滑石、檳榔、黃柏。久坐乏力,大便不通,可能是血虛,可用當歸、生地黃、白芍、紅花。口腹怕冷,脈象沉細,可能是寒症,可用理中湯加肉桂、肉蔻。肝氣上逆,可用吳茱萸、黃連、木香、青皮、白芍。閉口痢疾,吃進食物就吐出來,是上焦火逆,可用黃連、木香、茯苓、桔梗、枳殼、陳皮、半夏、菖蒲、生薑。
閉口虛弱,可用陳米三錢,蓮子五錢,人參一錢,煎煮後加入少許薑汁,慢慢服用,如吐出來,再服用,只要能喝下一口便可。
久瀉不止,腹痛,可用禹餘糧五錢,赤石脂、白朮各三錢,訶子、肉蔻各一錢五分。腹痛,可用芍藥甘草湯,戊己化土,這是仲景的方子。腹痛虛弱,可用建中湯,古人用建中湯治療痢疾,不分赤白新久,都能有效。
一方治腹痛神妙,黃連、枳殼等分,槐花一兩浸水,拌上二味,炒乾去槐花,只用二味,煎好,入乳香、沒藥各八分服。
久虛大滑,服藥不效者,大斷下丸,龍骨,枯礬、赤石脂、薑、附、訶、蔻為末,醋糊丸,米湯下,即因用澀味,亦須倍以砂、陳以利其氣,恐太澀則腸胃不利,反作痛也。灸天樞、氣海,大能止瀉。病在中州脾土,只須薑、蔻理之。若病在腎家,以赤石脂、禹餘糧、補骨脂、北五味有功也。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腹痛的神奇方子:黃連和枳殼等量,槐花一兩泡水,和黃連、枳殼一起拌勻,炒乾後去掉槐花,只留黃連和枳殼煎好,再加入乳香、沒藥各八分服用。
如果久病虛弱、腹瀉嚴重,服用藥物沒有效果,可以使用大斷下丸:龍骨、枯礬、赤石脂、薑、附子、訶子、蔻仁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丸子,用米湯送服。由於此方使用澀味藥物,需要加入砂仁和陳皮以利氣,避免過於澀滯導致腸胃不適,反而引起腹痛。同時可以用艾灸天樞穴和氣海穴,效果很好。如果病症在脾胃,只需要用薑、蔻仁調理即可。如果病症在腎臟,則可以使用赤石脂、禹餘糧、補骨脂和北五味子來治療。
大孔作痛,亦有寒熱之分,挾熱者,檳榔、茯苓、香、連;挾寒者,以炒鹽熨之,或枳實為末炒熱熨之,內服人參、乾薑、甘草、陳皮、當歸作湯用。
脫肛一症,最難用藥,熱則肛門閉,寒則肛門脫,磁石為末,食前米飲下二錢,外用鐵鏽湯洗之。
屢止屢發,名曰休息痢。多因用澀止太早,或不能節飲食、戒嗜好,所以時作時止,宜四君子,或補中益氣加香、連或肉蔻。審無積滯,惟見虛滑,椿根皮三錢,粟殼二錢,參、術各一兩,木香、粳米各二錢,煎服。有五更及午前甚者,屬腎,補骨脂、山藥、北五味、龍骨,丸服;午後甚者,屬脾,吳茱萸、肉蔻、白朮、甘草,丸服。
白話文:
大孔作痛
大孔疼痛,也分寒熱兩種。
- 挾熱者:可用檳榔、茯苓、香附子、黃連等藥物治療。
- 挾寒者:可用炒鹽或枳實研末炒熱熨燙患處,內服人參、乾薑、甘草、陳皮、當歸等藥物煎湯服用。
脫肛
脫肛是一種難以用藥治療的疾病。
- 熱則肛門閉:熱證時肛門緊閉。
- 寒則肛門脫:寒證時肛門鬆弛,容易脫出。
可用磁石研末,飯前用米湯送服二錢,外用鐵鏽湯洗患處。
休息痢
反覆發作的痢疾,稱為休息痢。多因過早使用收澀止瀉藥物,或不能節制飲食、戒除嗜好,導致病情時好時壞。
-
宜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加香附子、黃連或肉蔻。
-
審無積滯,僅見虛滑,可用椿根皮三錢,粟殼二錢,人參、白術各一兩,木香、粳米各二錢煎服。
-
五更及午前甚者:屬腎虛,可用補骨脂、山藥、北五味子、龍骨等藥物製成丸劑服用。
-
午後甚者:屬脾虛,可用吳茱萸、肉蔻、白朮、甘草等藥物製成丸劑服用。
肛門疼痛
肛門疼痛,可能是因為寒氣或熱氣引起的。
- 熱氣引起的疼痛,可以用檳榔、茯苓、香附子、黃連等藥物來治療。
- 寒氣引起的疼痛,可以用炒鹽或枳實研末炒熱來熱敷患處,並服用人參、乾薑、甘草、陳皮、當歸等藥物煎湯。
脫肛
脫肛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疾病。
- 如果肛門緊閉,是熱證。
- 如果肛門鬆弛,容易脫出,是寒證。
可以用磁石研末,飯前用米湯送服,並用鐵鏽湯洗患處。
反覆發作的痢疾
反覆發作的痢疾,可能是因為過早使用收澀止瀉藥物,或飲食不節制、嗜好難改導致的。
-
可以服用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加香附子、黃連或肉蔻。
-
如果沒有積食,只是虛弱導致的腹瀉,可以用椿根皮、粟殼、人參、白術、木香、粳米等藥物煎服。
-
如果早上五點到中午症狀加重,可能是腎虛,可以用補骨脂、山藥、北五味子、龍骨等藥物製成丸劑服用。
-
如果下午症狀加重,可能是脾虛,可以用吳茱萸、肉蔻、白朮、甘草等藥物製成丸劑服用。
蟯蟲痢,其形極細,腸虛則生,從穀道出,或作癢者,內服桃仁、蕪荑、槐子、雄黃丸,外用苦參、黃連、桃仁、青葙子、雄黃,為末,艾汁丸如小指大,棉裹納肛門中。
先瀉後痢者,脾傳腎,為賊邪,難愈;先痢後瀉者,腎傳脾,為微邪,易治。虛則補脾土,虛甚則當補土母是也。
久痢已成壞症,變態百出,勿論其脈,勿論其症,只宜以參、附、耆、朮、香、砂補脾健胃,常有得生者。
白話文:
蛲虫引起的痢疾,虫体非常细小,肠道虚弱就会滋生,从肛门排出,有时会引起瘙痒。可以内服桃仁、芜荑、槐子、雄黄丸,外用苦参、黄连、桃仁、青葙子、雄黄,研磨成粉末,用艾汁搓成小指大小的丸子,用棉花包裹后塞入肛门。
先腹泻后痢疾,脾经传到肾经,是邪气入侵,难以治愈;先痢疾后腹泻,肾经传到脾经,是微弱的邪气,容易治疗。虚弱就需要补脾土,虚弱严重就需要补脾土的本源。
久痢已经成为严重的疾病,症状变化无常,不论脉象,不论症状,只要用人参、附子、黄芪、白术、香附、砂仁补脾健胃,常常能起死回生。
痢後變成痛風,周身流注,皆屬虛症,調攝失宜也,補中益氣加羌、獨、寄生、虎骨、松節,或加乳、沒、蒼、柏、桃仁、紫葳煎服。
死症:下純血者死,如屋漏水者死,大孔如竹筒者死,唇若塗朱者死,發熱不休者死,如魚腦、如豬肝半死半生。
脈法:沉小細微者吉;洪大滑數者凶;脈大為未止;微弱為欲止,身雖發熱不死。
針灸法:久痢不止,中脘、脾俞、天樞、足三里、三陰交。裡急後重,下脘、天樞、照海。虛寒久瀉,關元、中極、天樞、三陰交。
附:氣痢方,牛乳半斤,蓽撥三錢同煎,減半空心頓服良。
白話文:
痢疾之後轉為痛風,全身疼痛,都是因為身體虛弱,調養不當造成的。應該要補益中氣,加入羌活、獨活、桑寄生、虎骨、松節,或加乳香、沒藥、蒼朮、柏樹枝、桃仁、紫葳煎煮服用。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屬於死症:排泄純血,就像房屋漏水一樣,肛門孔像竹筒一樣大,嘴唇像塗了朱砂一樣,發燒不止,就像魚腦、豬肝一樣半死不活。
脈象方面,脈搏沉細微弱者預後良好;脈搏洪大滑數者預後不良;脈搏強大則表示病情尚未停止;脈搏微弱則表示病情即將停止,即使身體發熱也不致於死亡。
針灸方面:久痢不止,可以針刺中脘、脾俞、天樞、足三里、三陰交穴位;裡急後重,可以針刺下脘、天樞、照海穴位;虛寒久瀉,可以針刺關元、中極、天樞、三陰交穴位。
另外,氣痢的方子:牛乳半斤,蓽撥三錢,一同煎煮,減半服用,空腹一次服用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