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31)

回本書目錄

卷下 (31)

1. 二十二、赤白濁

宜降肝火。此實症也。又曰:手太陰之肺脈,氣虛則肩寒痛,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宜補中益氣湯之類以補肺氣。又曰:冬脈者,腎脈也。冬脈不及,則令人眇清脊痛,小便變。宜地黃丸之類以助腎脈,此虛症也。

小便遺失,責在肺而不在腎。蓋肺者腎之上源,又其母也。上源治,則下流約矣。《甲乙經》曰:肺脈不及,則少氣不足以息,卒遺失無度。故東垣謂宜安臥養氣,禁勞役,以黃耆、人參之類補之。不愈,當責有熱,加黃柏、生地。

遺精淋濁灸法:關元、膏肓、腎俞、精宮、三里、三陰交、丹田、氣海。

大茴香丸治白濁出髓條:大茴、人參、白茯、益智、白朮、骨脂、棗仁各炒,左顧牡蠣(煅),等分為細末,用青鹽、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九,食前米飲下。治虛憊便濁滴地,成霜丸,遠志肉、蓮肉、干藕節、龍骨各一兩,白礬(煅)、硃砂各二錢五分,為末,糯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白湯下。

白話文:

二十二、赤白濁

治療赤白濁,要先降肝火,這是實證。此外,肺經氣虛也會導致肩寒痛、呼吸短促、尿液顏色改變。這時需要服用補中益氣湯等補肺益氣的藥物。另外,冬天是腎經旺盛的季節,如果腎經虛弱,則會出現腰痠背痛、小便異常等症狀,需要服用地黃丸等補腎藥物,這是虛證。

小便失禁的問題,應該從肺入手治療,而不是腎。因為肺是腎的來源,也是腎的母氣。肺氣調理好了,腎氣自然也會得到調節。《甲乙經》記載,肺氣不足會導致呼吸短促,甚至出現尿失禁。因此,東垣派主張臥床休息,避免勞累,並服用黃耆、人參等補氣藥物。如果效果不佳,則可能是由於體內有熱,需要加入黃柏、生地黃等藥物。

治療遺精淋濁的灸法:關元、膏肓、腎俞、精宮、足三里、三陰交、丹田、氣海穴位。

大茴香丸治療白濁:大茴香、人參、白茯苓、益智仁、白朮、骨碎補、酸棗仁等藥材炒制後磨成粉末,再加入煅牡蠣,等量混合,用青鹽和酒糊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九丸,飯前用米湯送服。治療因虛弱導致的小便失禁:成霜丸,遠志、蓮子肉、乾藕節、龍骨等藥材等量混合,再加入煅白礬、硃砂,磨成粉末,用糯米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

2. 二十三、赤白帶

《明堂》曰:女人少腹痛,裡急瘛瘲,月事不調,赤白帶下。越人曰:帶脈為病,腹滿,腰溶溶如坐水中。按帶脈起於季脅,圍身一周,如束帶然。楊氏曰:帶脈總束諸脈,使不妄行,如人束帶而前垂,此脈若固,無帶下漏經之症矣。

女子帶下,與男子精滑大同小異。有胃中濕痰滲入膀胱,宜健脾土,燥濕化痰,二陳、二朮、升、柴之類。如久而氣虛,加參、耆。肥人多濕,前方加炒黃柏;瘦人多火,夜熱脈數,四物加炒黃柏、青黛、滑石、蛤粉、樗皮、黃耆。氣滯者,加葵花(赤用赤花,白用白花)。

滑脫不禁,加牡蠣、龍骨、赤石脂。有寒自覺,加炮薑、桂、附。若帶下小腹作痛者,是鬱結痰氣下注也,須兼辛收,茴香、炮姜之類。赤者四物加椿根皮、赤葵花、炮薑、升、柴,為丸,椒目湯送下;熱用燈心湯送下。白者用二朮、白葵花、白芍,為丸,空心二陳湯下。凡帶下多起於氣鬱,辛能開之,郁久必熱,故佐以黃柏清之,皆有微意。

輕者正治升舉之;重者或通之劫之,不可執一;甚者宜吐以提其氣,有下注頻頻,腰腹以下如在冰雪中,厚覆火烘猶冷,肌如骨立,面如枯魚,小便與帶下不分,眼目䀮䀮,步履欹側,食少痞悶,是上、中、下三焦俱病,宜大補之。又云:女人帶下,其色有五,皆因風邪入於胞門而傳傷臟腑所致也。

若傳於足厥陰肝經,帶色如青泥;傳手少陰心經,帶色如紅津;傳手太陰肺經,帶色如白涕;傳手太陰脾經,帶色如爛瓜;傳足少陰腎經,帶色黑如衃血。人有帶脈,圍於腰間,如束帶之狀,此病由此經而來,故名帶下。白者屬氣,赤者屬血,各經見症。有五色相雜者,如陽氣下陷,補中益氣湯。

濕痰下注,加茯苓、蒼朮、半夏、黃柏。濕熱宜涼燥,白芍椿皮丸,白芍五錢,椿根皮兩五錢,炒黃柏二錢(炒焦),乾薑三錢(炮黑),共為末,粥丸,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湯下。又方:蒼朮(鹽水炒)、乾薑(煨)、滑石(炒)、枳殼、地榆(炒)、神麯、酒麴(炒),各等分為末,丸服,米湯下。或因七情所傷,脈來急數者,加黃連、香附、木香。

寒濕宜溫燥,用草果去殼,入麝少許,以麵包火炮焦存性,同面為末。每用二錢,陳皮湯調下,重者三錢。又方:椒目、白芷為末,米飲下;又伏龍肝、梁上塵各炒,令煙盡,出火毒,棕櫚燒存性,研勻,入冰,麝各少許,每服三錢,溫酒或淡醋湯下,患十年者,半月可愈。

白話文:

【二十三、赤白帶】

《明堂》記載,女性若有小腹疼痛,裡急抽搐,月經不調,以及赤白帶下等症狀。越人認為,這是帶脈出現問題,導致腹部膨脹,腰部感覺像浸泡在水中一樣。帶脈起源於季脅,環繞身體一週,就像束腰的帶子一樣。楊氏指出,帶脈的作用是束縛其他脈絡,防止它們亂跑,好比人們的腰帶垂在前面,如果這條脈道能夠堅固,就不會出現帶下漏經的症狀了。

女性的帶下症狀,和男性的精液流失症狀相似但又有差別。若是因為胃部濕痰滲入膀胱,應當強化脾胃功能,燥濕化痰,可以使用二陳、二朮、升麻、柴胡等藥物。如果長期下來氣血虛弱,可以加入人參、黃耆。肥胖的人容易有濕氣,可以在上述藥方中加入炒黃柏;瘦的人容易火氣旺,夜晚發熱,脈搏快速,則可用四物湯加上炒黃柏、青黛、滑石、蛤粉、樗皮、黃耆。

若情緒阻滯,可以添加葵花(紅帶下用紅葵花,白帶下用白葵花)。

若是滑脫不止,可以加入牡蠣、龍骨、赤石脂。有寒冷感時,可以加入炮薑、肉桂、附子。若帶下伴隨小腹疼痛,這是鬱結的痰氣下瀉的表現,需要輔以辛味藥物,如茴香、炮薑。

紅色的帶下,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椿根皮、紅葵花、炮薑、升麻、柴胡,製成丸劑,用椒目湯吞服;若是熱症,則用燈心湯吞服。白色的帶下,可以用二朮、白葵花、白芍製成丸劑,空腹時用二陳湯吞服。所有的帶下症狀,大多源自氣鬱,辛味藥物可以幫助開鬱,鬱結久了必然會生熱,所以需要用黃柏來清熱,這些都有其深層含義。

病情輕微的,可以直接提升氣機;病情嚴重的,可能需要通利或強力治療,不能死板地只用一種方法;病情非常嚴重的,可能需要催吐來提升氣機。有的患者下瀉頻繁,腰腹以下感覺像處在冰冷中,即使厚重的衣物和火爐加熱也感覺不到暖意,肌肉像骨架一樣突出,面容枯槁,小便和帶下混在一起,眼睛模糊,行走傾斜,食慾不振且胸悶,這是上、中、下三焦都出現問題,應該進行大力補養。又說,女性的帶下,顏色有五種,都是因為風邪入侵胞門,影響到臟腑所導致的。

若是影響到足厥陰肝經,帶下的顏色像青泥;影響到手少陰心經,帶下的顏色像紅色津液;影響到手太陰肺經,帶下的顏色像白色鼻涕;影響到手太陰脾經,帶下的顏色像腐爛的瓜;影響到足少陰腎經,帶下的顏色像黑色的瘀血。

人體有一條帶脈,環繞在腰部,就像束腰的帶子一樣,這種疾病就是從這條脈絡來的,因此稱為「帶下」。白色的帶下屬於氣的問題,紅色的帶下屬於血的問題,各有其特徵。有的帶下顏色混雜,若是陽氣下陷,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

若是濕痰下瀉,可以加入茯苓、蒼朮、半夏、黃柏。濕熱情況下適合使用涼燥藥物,可以使用白芍椿皮丸,其中白芍五錢,椿根皮五錢,炒黃柏二錢(炒至焦黑),乾薑三錢(炮黑),一起磨成粉末,用粥做成丸狀,每次服用三五十粒,空腹時用米湯吞服。另一個配方:蒼朮(鹽水炒)、乾薑(煨)、滑石(炒)、枳殼、地榆(炒)、神麯、酒麴(炒),各等量磨成粉末,製成丸狀服用,用米湯吞服。有的因為受到各種情感傷害,脈搏急促,可以加入黃連、香附、木香。

對於寒濕情況,應該使用溫燥藥物,可以用草果去掉外殼,加入少量麝香,用麵粉包裹後放在火上烤焦,保留其活性,然後和麵粉一起磨成粉末。每次使用二錢,用陳皮湯調服,病情嚴重的可以使用三錢。另一個配方:椒目、白芷磨成粉末,用米飲吞服;或者用伏龍肝、樑上塵各自炒制,讓煙霧散盡,去除火氣,再將棕櫚燒成灰,研磨均勻,加入少量冰片和麝香,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或淡醋湯吞服,即使是患病十年的人,半月內也能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