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24)
卷下 (24)
1. 十六、脹滿
虛寒論治:脾為太陰,司地道陰水之化。脾陰太過,違天道陽火之化。蓋無陽不能運行三焦、腐熟水穀,乃為脹滿,治宜辛熱分消湯,黃耆、吳萸、厚朴、草蔻、黃柏,益智、木香、半夏、升麻、人參、茯苓、當歸、黃連、澤瀉、麻黃、乾薑、附子,畢澄茄。附子理中湯、金匱腎氣丸皆可用之。
治脹三法:陰從下逆上而盛於中者,先抑之,而後調其中,此血不足而火亢之症。陽從上降下而盛於中者,先舉之,則調其中,此氣不足而陽陷之症。邪從外入內,而盛於中者,先治其外,而調其內,此六氣成脹也,藿香正氣散,藿香、腹皮、紫蘇、白芷、厚朴、桔梗、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加生薑,燈心煎服。
如七情成脹,沉香降氣散,沉香、烏藥、香附、砂仁、甘草,加食鹽或木香調氣散,木香、藿香、砂仁、豆蔻、甘草,加生薑煎服。如飲食傷成脹者,香砂調中湯、二陳、平胃與香、砂、枳實、青皮、山楂、神麯。如畜血成脹者,青紫筋見,小水仍利,代抵當丸,桃仁、蓬朮、大黃、生地、當歸、芒硝。
女人先因經斷而後腫脹,血結胞門,病發於下,血分丸,椒仁、甘遂、續隨子、附子、吳萸、郁李、黑醜、靈脂、元胡、歸尾各五錢,芫花一錢,蚖青十枚(去頭翅足、米炒),螌蝥十枚,膽礬、砒各一錢,石膏二錢,為末,糊丸芡實大,陳皮湯送一丸。
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瘜肉乃生。小如雞卵,大如懷妊,月事以時下。宜氣藥調之,氣脹方,雞內金(大雄雞者,炙)五錢,真沉香八錢,砂仁一兩,為末,薑湯送下。(覃音尋。)
石瘕者,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惡血留止,日以益大,月事不以時下。宜以血藥行之,血脹方,蓬朮、元胡、鬱金、五靈脂、黑醜、牛膝、穿山甲、肉桂,為末,醋糊丸,酒送下。
女人屬氣分脹者,先病脹而後經水斷,心胸堅大,病發於上,宜治氣分,枳殼、陳皮、桔梗、木香、檳榔、香附、烏藥、砂仁、白朮、蒼朮、半夏、茯苓、紫蘇、官桂、生薑,煎服,為末亦可。
脹病必喘,喘則必脹,二症相因。但先脹而後喘治在脾,先喘而後脹治在肺。治脾用蒼白朮、厚朴、枳實、腹皮、砂仁、木香、沉香;治肺用桑皮、葶藶、白蔻、枳殼、蘇子、桔梗、陳皮。如利小便用木通、車前、豬苓、茯苓、通草、防己、澤瀉,名潔淨府也;如欲發汗,用麻黃、羌活、葛根、防風、紫蘇,名開鬼門也。如人強能食,少年初病,其脈有力者,可暫投硝、黃、遂、戟與商陸、芫花等,亦宜酌用。
脹起於旬日之間,忽然因七情六氣而成者,實也,當疏利為主,已上諸法可用。
脹起於經年累月,先腫於外,後脹於內,小便淡黃,大便不結,色澤枯槁,神倦懶言,脈細無力,虛寒症也。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以補脾也;黃耆、桔梗、苡仁、山藥以補肺也;沉香、木香、砂仁、陳香圓以理氣也;五苓散以利小便;升、柴以開鬼門。如虛盛多寒者,桂、附、薑、吳俱宜審用,人參、白朮須大劑頻投方能有救,金匱腎氣丸是乃切要之方。
白話文:
脹滿的虛寒治療:
脾臟屬於太陰,主管地道的陰水運行。如果脾陰過於強盛,就會違背陽火的運行規律。因為沒有陽氣就不能使三焦運行、腐熟水穀,就會產生脹滿。治療方法應採用辛溫發散的藥方,包含黃耆、吳茱萸、厚朴、草蔻、黃柏、益智仁、木香、半夏、升麻、人參、茯苓、當歸、黃連、澤瀉、麻黃、乾薑、附子、畢澄茄。附子理中湯、金匱腎氣丸等也都可以使用。
治療脹滿的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陰氣從下向上逆行,在中焦積聚,這種情況應先抑制陰氣,再調理中焦,通常是血虛火旺的症狀。第二種是陽氣從上向下沉降,在中焦積聚,這種情況應先提升陽氣,再調理中焦,通常是氣虛陽陷的症狀。第三種是外邪從外侵入體內,積聚在中焦,這種情況應先治療外邪,再調理內部,通常是由六氣引起的脹滿。可以使用藿香正氣散,成分包含藿香、腹皮、紫蘇、白芷、厚朴、桔梗、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並加入生薑、燈心草一起煎服。
其他脹滿的治療:
若是因情緒不佳導致的脹滿,可使用沉香降氣散,成分包含沉香、烏藥、香附、砂仁、甘草,加入食鹽服用。或是使用木香調氣散,成分包含木香、藿香、砂仁、豆蔻、甘草,加入生薑煎服。若是因飲食不當導致的脹滿,可使用香砂調中湯,或是二陳湯、平胃散,搭配香附、砂仁、枳實、青皮、山楂、神曲。若是因瘀血導致的脹滿,可見青紫的血管,但小便正常,可使用代抵當丸,成分包含桃仁、蓬朮、大黃、生地、當歸、芒硝。
女性若先停經,後出現腫脹,這是因為瘀血結在子宮口,病在下焦,可使用血分丸,成分包含椒仁、甘遂、續隨子、附子、吳茱萸、郁李仁、黑醜、靈脂、元胡、當歸尾各五錢,芫花一錢,蝥青十枚(去掉頭翅足,米炒),斑蝥十枚,膽礬、砒霜各一錢,石膏二錢,磨成粉末,用糊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用陳皮湯送服一丸。
腸覃是寒氣侵入腸外,與衛氣相互搏擊,形成息肉。小的像雞蛋,大的像懷孕,月經正常來。宜用理氣的藥物來調理,可以使用氣脹方,成分包含雞內金(選用大公雞的,炙烤)五錢,真沉香八錢,砂仁一兩,磨成粉末,用薑湯送服。
石瘕是生在子宮內,寒氣侵入子宮口,惡血停滯,日益增大,月經不正常來。宜用活血的藥物來治療,可以使用血脹方,成分包含蓬朮、元胡、鬱金、五靈脂、黑醜、牛膝、穿山甲、肉桂,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做成藥丸,用酒送服。
女性若是屬於氣分脹滿,通常是先脹滿,後停經,感覺心胸部位堅硬脹大,病在上焦,宜治療氣分,可使用枳殼、陳皮、桔梗、木香、檳榔、香附、烏藥、砂仁、白朮、蒼朮、半夏、茯苓、紫蘇、官桂、生薑煎服,或是磨成粉末服用也可以。
脹滿的疾病常常伴隨喘氣,喘氣的疾病也常常伴隨脹滿,兩者互相影響。但若是先脹滿後喘氣,治療重點在脾臟;若是先喘氣後脹滿,治療重點在肺臟。治療脾臟可用蒼朮、白朮、厚朴、枳實、腹皮、砂仁、木香、沉香;治療肺臟可用桑白皮、葶藶子、白豆蔻、枳殼、蘇子、桔梗、陳皮。如果想利小便,可用木通、車前子、豬苓、茯苓、通草、防己、澤瀉,稱為「潔淨府」;如果想發汗,可用麻黃、羌活、葛根、防風、紫蘇,稱為「開鬼門」。如果病人身體強壯、食慾良好、年輕且發病不久,脈象有力,可以暫時使用硝石、大黃、甘遂、戟與商陸、芫花等瀉下藥,但也應酌量使用。
脹滿在短時間內(十天左右)突然因情緒或外感六氣所致,屬於實證,應以疏通為主,上面提到的方法都可以使用。
脹滿若是經年累月,先從體外腫脹,再到體內脹滿,小便顏色淡黃,大便不乾結,臉色枯槁,精神疲憊不愛說話,脈象細微無力,屬於虛寒證。可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來補脾;黃耆、桔梗、薏仁、山藥來補肺;沉香、木香、砂仁、陳香圓來理氣;五苓散來利小便;升麻、柴胡來開鬼門。如果虛寒嚴重,桂枝、附子、乾薑、吳茱萸都應謹慎使用,人參、白朮要大劑量頻繁服用才能有效,金匱腎氣丸是必要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