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21)
卷下 (21)
1. 十四、呃逆
刺鼻取嚏即止,遇大驚亦止
傷寒汗吐下後,與瀉利日久或大病後氣呃,中氣虛也。虛而熱者,人參、竹茹、陳皮、甘草、生薑、大棗;虛而寒者,人參、白朮、甘草、乾薑、附子、丁香,柿蒂。大便閉,脈沉數者,調胃承氣。呃而心下悸者,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南星、木香、竹瀝、薑汁、丁香、柿蒂煎服。
久病虛人,見之為危。火呃水煎乾柿湯,加老生薑服。呃呃連聲為實,可治;呃間半時再呃為虛,難治;肺脈散大者死。
白話文:
[十四、打嗝]
如果用針刺激鼻子使其打噴嚏,打嗝就能停止,或者遇到極大的驚嚇也會停止。
在感冒後經過發汗、催吐、瀉下治療,或者長期腹瀉,或是大病初癒後出現持續性打嗝,這通常是由於中氣不足所導致。如果是虛弱伴有熱象,可用人參、竹茹、陳皮、甘草、生薑、大棗等藥物來治療;如果是虛弱伴有寒象,則可用人參、白朮、甘草、乾薑、附子、丁香,以及柿蒂來調理。若便祕且脈象沉而數,可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若打嗝同時伴隨心悸,可用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南星、木香、竹瀝、薑汁、丁香、柿蒂煎服。
對於長時間生病且身體虛弱的人,持續性打嗝可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對於由火熱引起的打嗝,可以煎煮乾柿子湯,加入老薑服用。如果打嗝聲音連續不斷,這表示病情可治;若打嗝間隔半晌纔再次出現,表示病情較為嚴重,治療難度較高;若是肺部脈象散大,這可能是致命的徵兆。
2. 十五、霍亂
霍亂者,心腹脹痛,嘔吐泄瀉,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發吐,先腹痛則發瀉,心腹俱痛,吐瀉並作,或手足冷,或自汗,甚則轉筋,入腹則死。多因中氣不足或內傷七情,外感六氣或傷於飲食,往往發於夏秋,陽熱迫於外,陰寒伏於內,使人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墜,陰之之法,滲脾胃之濕,散諸邪之氣,然脾胃有虛有實,感邪有陰有陽,宜消息施治。
《內經》云:太陰所至為霍亂。又曰:土鬱之發,民病霍亂。又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霍亂。又足太陰之別……,厥氣上逆則霍亂。且巢氏《病源》乃曰:霍亂由清濁相干,亂於腸胃,因飲食而發者,心腹絞痛;因風寒而發者,身體疼痛;因於心者,但心腹痛而已。如是而《內經》之旨,不復問矣。
劉河間專主火熱,張子和則以風濕暍三氣合為病邪,蓋土濕為風木所克,又為炎暑鬱蒸,致嘔吐者,暑熱之變也;泄瀉者,土濕之變也;轉筋者,風木之變也。合眾論而參治,庶為活法,安可執一說以誤人耶!
羅謙甫於牆陰掘地約二三尺深,取土入新汲水,攪之澄清,名曰地漿,服之則氣和而吐瀉自止。若多食涼水瓜果所致,宜藿香、木香、厚朴、陳皮、蘇葉、生薑。若四肢重著,骨節煩疼,因於濕也,二朮、樸、陳、茯、澤、車前。若七情鬱結,宜烏藥、香附、木香、枳殼、厚朴、陳皮、蘇子。
若手足厥逆,氣少神清者,寒也,四逆湯加食鹽。如轉筋者,風木克脾土也,平胃散加木瓜。如身熱煩渴,氣粗口燥,面垢者,暑也,香薷、黃連、厚朴、陳皮、甘草、生薑,煎好澄冷服。如食滯者,腹痛不可近,香、砂、二朮、枳實、豆蔻。在上者吐之,食鹽湯;在下者,加大黃瀉之。
通用藿香、香薷、砂仁、厚朴、半夏、茯苓,甘草、陳皮、生薑。復庵用蘇合香丸以通其否塞,次進藿香正氣散加木香,煎吞來復丹。若瀉甚則勿用來復丹;若瀉而不吐,胸悶,濃鹽湯探吐;如已吐未吐,並可用正氣散或間進蘇合香丸;如吐而不瀉,心腹大痛,頻欲登圊,苦於不通,宜木香、枳殼、枯梗,煎服;若膈而不下,來復丹引導下行;吐瀉不止,元氣耗散,病勢危篤,或米粒不入,或口渴喜冷,或惡寒戰掉、手足逆冷,或發熱煩躁、揭去衣被,此內虛陰盛,不可以其喜冷去被為熱,宜附子理中湯,甚則四逆湯,並須冷服。霍亂已透,而余吐余瀉未止,腹有餘痛,宜一味扁豆葉煎服。
如胸痛甚,因吐不透,橘紅、鹽各一兩服。大吐瀉後,虛煩而渴,津液枯竭,人參、麥冬、花粉、乾葛、甘草、茯苓,煎服。乾霍亂,飛鹽四、五錢,調童便服,此良法也,遲則難救。所謂乾霍亂者,心腹脹痛,煩躁憒亂,不吐不瀉是也,俗名攪腸沙,此土鬱不發泄,火熱內熾,陰陽不交,皆為火極之故。
白話文:
十五、霍亂
霍亂患者會出現心腹部脹痛、嘔吐腹瀉、畏寒發熱、頭痛頭暈等症狀。先心痛則嘔吐,先腹痛則腹瀉,如果心腹部同時疼痛,則嘔吐腹瀉同時發生。患者可能手腳冰冷或自汗,嚴重者會抽筋,甚至危及生命。霍亂多由中氣不足、情志內傷、外感六邪或飲食不潔引起,常發生在夏秋季節。這是因為陽熱之氣逼迫於外,陰寒之氣鬱積於內,導致陰陽失調,清濁混雜,陽氣暴漲,陰氣驟降。治療霍亂的原則是滲濕利脾胃,散邪氣。但脾胃虛實、邪氣陰陽有所不同,需辨證施治。
《內經》記載:太陰盛則為霍亂;土氣鬱結也可導致霍亂;若土氣不足,風邪盛行,也會引起霍亂;足太陰經氣逆上也可致霍亂。巢氏《病源》則認為,霍亂是因清濁不分,擾亂腸胃所致。因飲食不潔引起的霍亂,會出現心腹絞痛;因風寒引起的,則全身疼痛;因心火引起的,則僅有心腹疼痛。這些說法與《內經》的觀點一致。
劉河間強調火熱為病機,張子和則認為風、濕、暑三邪合而為病。因為濕土易受風木克制,又易受暑熱蒸鬱,導致嘔吐是暑熱的變化;腹瀉是濕土的變化;抽筋是風木的變化。應綜合各家觀點,辨證施治,切不可執著於單一理論而誤治。
羅謙甫治療霍亂的方法是用新汲水與掘取的泥土攪拌後澄清,取其上清液服用,稱為地漿,可以使氣機調和,止吐瀉。若因食用過多寒涼瓜果引起,則可用藿香、木香、厚朴、陳皮、蘇葉、生薑。若四肢沉重、關節疼痛,是濕邪所致,可用白朮、蒼朮、厚朴、陳皮、茯苓、澤瀉、車前子。若因情志鬱結,可用烏藥、香附、木香、枳殼、厚朴、陳皮、蘇子。
若手腳厥冷,氣少神疲,是寒邪入裡,可用四逆湯加食鹽。若抽筋,是風木克脾土,可用平胃散加木瓜。若發熱煩渴,氣粗口乾,面色晦暗,是暑邪,可用香薷、黃連、厚朴、陳皮、甘草、生薑,煎好後放涼服用。若食物停滯,腹痛劇烈,可用香薷、砂仁、白朮、蒼朮、枳實、豆蔻。嘔吐者,用食鹽水;腹瀉者,加大黃瀉下。
常用藥物有藿香、香薷、砂仁、厚朴、半夏、茯苓、甘草、陳皮、生薑。也可服用蘇合香丸以通利氣機,再服用藿香正氣散加木香,並服用來復丹。瀉下嚴重者勿用來復丹;若腹瀉而不嘔吐,胸悶,可用濃鹽水催吐;已嘔吐或未嘔吐者,均可用藿香正氣散或間服蘇合香丸;若嘔吐而不腹瀉,心腹劇痛,頻頻想上廁所但不通暢,可用木香、枳殼、枯梗煎服;若嘔吐物下不去,可用來復丹引導下行。若吐瀉不止,元氣耗損,病情危重,或米粒不進,或口渴喜冷飲,或惡寒戰慄、手腳冰冷,或發熱煩躁、掀被,這是內虛陰盛,不可因其喜冷而認為是熱證,應服用附子理中湯,嚴重者用四逆湯,需冷服。霍亂邪氣已解,但仍有嘔吐腹瀉或腹痛,可用扁豆葉煎服。
若胸痛劇烈,因嘔吐不暢,可用橘紅、鹽各一兩服用。大吐瀉後,虛煩口渴,津液耗竭,可用人參、麥冬、花粉、葛根、甘草、茯苓煎服。乾霍亂可用飛鹽四五錢,加童尿服用,這是有效方法,但需及時治療,否則難以治愈。所謂乾霍亂,是指心腹脹痛,煩躁不安,不吐不瀉,俗稱攪腸沙,這是因土氣鬱結不通,火熱內盛,陰陽失調,皆因火邪極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