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9)

1. 五、腰痛

《素問·刺腰痛論》曰:腰痛不可舉者,申脈、僕參主之,此太陽之穴,陽蹻之本也。又曰:「會陰之脈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乾令人慾飲,飲已欲走,刺直陽之脈上三痏,在蹻上郄下五寸橫居,視其盛者出血。

何謂直陽?足太陽之脈,循腰下會於後陰,故曰會陰,直陽之脈,即陽蹻所生之申脈穴也,蹻上郄下承筋穴也,即腨中央如外陷者中也,太陽脈氣所發,禁刺,但視其兩腨中央血絡,乃刺之出血。

又曰:昌陽之脈令人腰痛,痛引膺,且䀮䀮然,甚則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內筋為二痏,在內踝上大筋前,太陰後上踝二寸所。此內筋即蹻之郄,交信穴也。(痏音委。)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刺腰痛論》說:腰痛到無法抬舉的程度,可以針刺申脈穴和僕參穴來治療,這兩個穴位屬於足太陽膀胱經,也是陽蹻脈的根本。又說:會陰經脈引起的腰痛,會讓人感到腰部疼痛且濕漉漉的出汗,汗乾了就想喝水,喝完水又想走動。這時可以針刺直陽經脈上的三個穴位,這個位置在陽蹻脈向上五寸,並橫向延伸的地方,觀察哪個部位的血脈比較明顯,就刺破它出血。

什麼叫做直陽呢?就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經脈,它沿著腰部向下匯聚到後陰,所以稱作會陰。而直陽經脈,就是陽蹻脈發源的申脈穴,以及在陽蹻脈向上五寸的承筋穴,也就是小腿肚中央凹陷的地方,是太陽膀胱經的氣血發出的位置。這裡禁止直接針刺,只能觀察小腿肚中央的血絡,然後刺破出血。

又說:昌陽經脈引起的腰痛,會牽引到胸部,讓人感到眼睛昏花,嚴重時身體會反折,舌頭捲曲無法說話,這時可以針刺內筋上的兩個穴位,這個位置在內踝骨上方大筋的前面,足太陰脾經的後面,向上二寸的地方。這個內筋指的就是陰蹻脈的郄穴,也就是交信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