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3)
卷下 (3)
1. 一、頭痛
凡藥性味形體,皆宜緩施,及寒藥須酒浸炒之,其意皆是也。後急者,謂已經高分之邪,得瀉入於中焦,染於有形質之地,若不速去,反損陰也,此謂客邪,當急去之,是治客以急也,甘桔湯加石膏、白芷、牛蒡、連翹、大黃、延胡、殭蠶,荊芥。
眉稜骨痛,眉骨者,目系所過,上抵於腦,諸陽經挾外邪,郁成風熱,毒上攻腦,下注目睛,遂從目系過,眉骨相併而痛;若心肝壅熱,上攻目睛而痛,亦目系與眉骨牽引而痛;風痰上攻者亦然;若脾家濕氣內郁,寒迫下焦,痛流於項,互引眉骨,有痰者、有抽掣者、有重者、有悶者,各審明而治之,選奇湯最妙,羌活,防風各三錢,酒芩一錢,甘草三錢,水煎,分三服。
如因風熱者,祛風清上散,酒芩二錢,白芷一錢五分,茱萸、防風、柴胡各一錢,川烏一錢二分,荊芥八分,甘草五分,水煎服;因痰者,二陳湯加芩、芷;因風寒者,羌烏散,羌、細各一錢,川烏、草烏(俱用童便浸一宿)各一錢,酒芩、炙草各五分,共為末服。戴復庵分為二症,皆屬於肝,一作肝氣傷,發則頭引眉骨俱痛,眼不能開,晝靜夜劇,導痰湯加川烏,細辛;又作肝虛痛,若一見光明即發,生熟地黃丸主之。
偏正頭痛,搐鼻瓜蒂散,藜蘆、川芎、蒼耳、薄荷、焰硝,雄黃各一錢,天竺黃一錢五分,上為末,含水口中,搐鼻一七立效。治卒頭痛方:皂莢末搐鼻取嚏;又鵝兒不食草陰乾為末,取嚏亦妙。秘方貼兩太陽穴,治火熱痛,大黃為末,加焰硝等分,以井泥和捏,作餅貼之。
頭風塞鼻方:蓽茇、細辛為末,以豬膽汁拌,紙條蘸於鼻內塞之。又方:胡椒為末,吹之。又法:蓖麻肉五錢,大棗十五枚,共打和,塗紙上,用竹筋卷上,去筋,將此入鼻孔良久,取下清涕,即止。又法:生萊菔汁,仰臥注鼻中,左注右,右注左。針灸經云:頭痛,頭風、頭運,皆有風、有火、有痰,亦多屬虛。
如《本事方》曰:腎虛則頭痛下虛也,肝虛則頭運上虛也,均宜補之。若灸百會、囟會,而丹田、氣海必不可缺。而痛腦頂陷至泥丸者,此真頭痛,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頭痛筋攣,驚不嗜臥,謂之腎厥頭痛,宜灸關元百壯,服用玉真丸。偏正頭痛,刺絲竹空二穴,風池二穴,合谷二穴,內捻針吸氣三口,又內捻針吸氣五口,患人自覺針下有痛,一道如線,上至頭為度,長呼氣一口出針,立愈。
東垣云:高巔之上,惟風可到。故味之薄者,陰中之陽,自地昇天者也。所以頭痛皆用風藥治之,總其大體而言也。然患痛者,血必不足,而風藥最能燥血,故有愈治而愈甚者,此其要尤在養血,不可不審也。一人往返燕京,感受風寒,遂得頭疼,數月不休。凡頭風之藥,無所不服,其痛更甚,肢肉瘦削,扶策踵門,求予療治。
白話文:
一、頭痛
一般來說,藥物的性質、味道、形態,都應該慢慢使用,像是寒性藥物要用酒浸泡後再炒過,都是這個道理。如果症狀發作很急,表示邪氣已經深入體內,從高處(頭部)跑到中焦(腸胃),侵入有形質的部位。如果不及時去除,反而會損傷身體的陰氣,這種情況屬於外來的邪氣,應該要快速去除,這就是治療外邪要用急藥的原因。可以用甘桔湯,再加入石膏、白芷、牛蒡、連翹、大黃、延胡索、僵蠶和荊芥來治療。
如果是眉骨疼痛,眉骨是眼睛經脈經過的地方,向上連到腦部,各條陽經受到外邪影響,鬱積成風熱,毒素往上侵襲腦部,往下影響眼睛,所以從眼睛經脈延伸到眉骨,導致兩者一起疼痛。如果心肝有熱,往上衝到眼睛也會引起疼痛,同樣會牽連眼睛經脈和眉骨,導致疼痛。風痰往上侵襲也會如此。如果是脾胃濕氣在體內鬱積,寒氣向下迫使,導致疼痛流到後頸,互相牽引到眉骨,症狀可能出現痰、抽搐、沉重或悶痛等,要仔細辨別後再治療。選奇湯效果最好,用羌活、防風各三錢,酒芩一錢,甘草三錢,用水煎煮後分三次服用。
如果頭痛是風熱引起的,可以用祛風清上散,用酒芩二錢,白芷一錢五分,茱萸、防風、柴胡各一錢,川烏一錢二分,荊芥八分,甘草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是痰引起的,用二陳湯再加黃芩、白芷。如果是風寒引起的,用羌烏散,用羌活、細辛各一錢,川烏、草烏(都要用童子尿浸泡一晚)各一錢,酒芩、炙甘草各五分,一起磨成粉服用。戴復庵將頭痛分為兩種,都跟肝有關,一種是肝氣受損,發作時頭部和眉骨都痛,眼睛睜不開,白天安靜但晚上會加劇,可以用導痰湯加川烏、細辛治療。另一種是肝虛引起的頭痛,如果一看到光亮就會發作,可以用生地熟地丸治療。
偏頭痛或正頭痛,可以用搐鼻瓜蒂散,用藜蘆、川芎、蒼耳、薄荷、焰硝、雄黃各一錢,天竺黃一錢五分,一起磨成粉,含在嘴裡,再用鼻子吸入,很快就能見效。治療突然發作的頭痛,可以用皂莢粉吸入鼻腔,打噴嚏;或者用鵝兒不食草陰乾磨成粉,吸入鼻腔打噴嚏也有效。有個秘方可以貼在太陽穴,治療火熱引起的疼痛,用大黃磨成粉,加入等量的焰硝,再用井底泥調和成餅狀貼敷。
治療頭風引起的鼻塞,可以用蓽茇、細辛磨成粉,用豬膽汁調和後,用紙條沾取塞入鼻孔。或者用胡椒磨成粉,吹入鼻腔。另一種方法是用蓖麻肉五錢,大棗十五枚,一起搗爛混合,塗在紙上,再用竹筋捲起來,去除竹筋,把這個塞入鼻孔一段時間,取出後如果流出鼻涕,頭痛就會停止。另一種方法是用新鮮蘿蔔汁,仰臥後滴入鼻腔,左鼻孔滴右邊,右鼻孔滴左邊。針灸經典說,頭痛、頭風、頭暈,多半跟風、火、痰有關,也很多是虛證。
就像《本事方》說的,腎虛會導致頭痛,這是屬於下虛;肝虛則會導致頭暈,這是屬於上虛,都應該要補養。如果用艾灸百會穴、囟會穴,丹田穴和氣海穴也絕對不能忽略。而頭頂凹陷到腦後的疼痛,才是真正的頭痛,早上發作晚上會死亡,晚上發作早上會死亡。
頭痛導致筋脈攣縮,驚恐不喜歡躺臥,稱為腎厥頭痛,應該要艾灸關元穴一百壯,服用玉真丸。偏頭痛或正頭痛,可以針刺絲竹空穴兩個、風池穴兩個、合谷穴兩個,針刺入穴後,用捻針手法,同時吸氣三次,再以同樣手法吸氣五次,患者自己感覺到針下有刺痛感,感覺像一條線從針下往頭部延伸,才算有效,然後長長呼氣一口氣拔出針,頭痛馬上就能治好。
東垣說過,頭頂這個部位,只有風才能到達,所以味道比較淡薄的藥,屬於陰中之陽,可以從地面上升到天空,所以治療頭痛大多用風藥。但總體來說,患有頭痛的人,血液通常不足,而風藥最容易使血液乾燥,所以有時候越治療反而越嚴重,因此治療時要注意養血,不可不謹慎。曾經有個人往返北京,感受到風寒,結果得了頭痛,好幾個月都沒好。各種治療頭風的藥都吃了,頭痛反而更嚴重,身體消瘦,要靠拄著拐杖才能走路,來到我家請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