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上 (30)
卷上 (30)
1. 丸、痢
仲景云:小腸有寒,其人下重便血,以乾薑燒黑存性,磁碗合,放地上出火氣,取為末,每服一錢,米飲調下。
裡急而至圊反不能即出者,氣滯也,疏通為主;裡急而頻見汙衣者,氣脫也,補澀為主。後重而至圊稍減者,火迫也,黃連為主;後重至圊而轉增者,下陷也,升麻為主。積如膠凍或如鼻涕,此為冷痢,先用木香、沉香、豆蔻、砂仁、厚朴,次用理中湯加木香。
冒暑而成自汗發熱、面垢、嘔渴、腹痛、小便不通,香薷飲加黃連或五苓散、藿香正氣散加香薷、黃連。老人深秋患痢嘔逆者,黃柏末、陳米飲為丸,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湯送下。
冷痢不能食,肉蔻、陳米為末,米飲調服。入秋而痢,白豆蔻、厚朴自不可缺。肺經之氣鬱大腸,桔梗、蘇子為君,以痢藥佐之。脹滿惡食腹痛者,實也,木香、黃連、芍藥、枳殼、檳榔、枳實、厚朴。煩渴喜冷飲,脈堅大滑數,熱也,芩、連為君。濕熱,二朮、二苓、芩、連。
氣滯,木香、藿香、枳殼、厚朴、枳實、蘇子、陳皮、砂仁、豆蔻、檳榔。和血則便膿自愈,四物可用。久而虛滑者,補中益氣加肉蔻、訶子、北五味。新起而實且澀滯者,檳黃丸;色焦黑者,檳黃加香、連、芩、芍;如漆之黑者,歸尾、赤芍、桃仁、大黃、枳實、芒硝、厚朴。裡急不快者,香、連、檳、實、芎、歸;裡急汙衣,參、朮、訶、蔻、烏、味、甘、桔。
後重得解轉甚,參、耆、朮、草、升、柴;後重得解即減,芩、連、香、砂、檳、黃。虛坐努責,久圊不解,血虛也,歸、地、芍、紅。口腹怕冷,脈沉細,寒也,理中加香、蔻。肝氣逆上,吳萸、黃連、木香、青皮、白芍。噤口痢食到便吐,上焦火逆也,黃連、木香、茯苓、桔梗、枳殼、陳皮、半夏、菖蒲、生薑。
噤口虛者,陳米三錢,蓮肉五錢,人參一錢,煎好入薑汁少許,細細呷之,如吐出,再呷,但得一呷下咽便開。
久瀉無度,腹痛者,禹餘糧五錢,赤石脂、白朮各三錢,訶子、肉蔻各一錢五分。腹痛,芍藥甘草湯,戊己化土,此仲景方也。挾虛者,建中湯,然古人以建中湯治痢,不問赤白新久,用之皆效。
一方治腹痛神妙,黃連、枳殼等分,槐花一兩浸水,拌上二味,炒乾去槐花,只用二味,煎好,入乳香、沒藥各八分服。
久虛大滑,服藥不效者,大斷下丸,龍骨,枯礬、赤石脂、薑、附、訶、蔻為末,醋糊丸,米湯下,即因用澀味,亦須倍以砂、陳以利其氣,恐太澀則腸胃不利,反作痛也。灸天樞、氣海,大能止瀉。病在中州脾土,只須薑、蔻理之。若病在腎家,以赤石脂、禹餘糧、補骨脂、北五味有功也。
大孔作痛,亦有寒熱之分,挾熱者,檳榔、茯苓、香、連;挾寒者,以炒鹽熨之,或枳實為末炒熱熨之,內服人參、乾薑、甘草、陳皮、當歸作湯用。
白話文:
張仲景說:小腸有寒氣,這個人會感到肛門墜脹,大便帶血。用乾薑燒到變黑,保留藥性,放在磁碗裡蓋好,放在地上散去火氣,然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米湯調服。
如果想上廁所卻無法立即排出的,這是氣機阻滯,要以疏通氣機為主;如果裡急後頻繁地排出污穢物,這是氣虛脫,要以補氣固澀為主。如果裡急後上廁所後稍微減輕,這是火熱迫使,要以黃連為主;如果裡急上廁所後反而加重,這是氣機下陷,要以升麻為主。大便像膠凍或鼻涕一樣,這是冷痢,先用木香、沉香、豆蔻、砂仁、厚朴,然後用理中湯加木香。
因中暑而出現自汗發熱、面色污垢、嘔吐口渴、腹痛、小便不暢的,用香薷飲加黃連,或五苓散、藿香正氣散加香薷、黃連。老年人在深秋患痢疾並伴有嘔吐的,用黃柏粉末、陳米湯做成藥丸,用人參、白朮、茯苓、甘草湯送服。
冷痢導致不能進食,用肉豆蔻、陳米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進入秋季患痢疾,白豆蔻、厚朴是不可或缺的藥物。如果肺經的氣鬱結在大腸,用桔梗、蘇子為主藥,再用治療痢疾的藥物輔助。腹脹、食慾不振、腹痛,這是實證,用木香、黃連、芍藥、枳殼、檳榔、枳實、厚朴。如果煩躁口渴喜歡喝冷飲,脈搏堅硬、洪大、滑而數,這是熱證,用黃芩、黃連為主藥。如果是濕熱,用蒼朮、白朮、茯苓、豬苓、黃芩、黃連。
氣機阻滯,用木香、藿香、枳殼、厚朴、枳實、蘇子、陳皮、砂仁、豆蔻、檳榔。活血可以使膿血便自然痊癒,可以使用四物湯。如果久病體虛滑脫的,用補中益氣湯加肉豆蔻、訶子、北五味子。如果是新病發作且實證、大便澀滯的,用檳榔黃連丸;如果大便顏色焦黑的,用檳榔黃連丸加香附、黃連、黃芩、芍藥;如果大便黑如漆的,用當歸尾、赤芍、桃仁、大黃、枳實、芒硝、厚朴。如果裡急後感到不暢快的,用木香、黃連、檳榔、枳實、川芎、當歸;如果裡急並排出污穢物的,用人參、白朮、訶子、豆蔻、烏梅、五味子、甘草、桔梗。
裡急後肛門墜脹感加重,用人參、黃耆、白朮、甘草、升麻、柴胡;裡急後肛門墜脹感減輕,用黃芩、黃連、木香、砂仁、檳榔、黃柏。如果虛弱無力、使勁努責,大便久久不能解出的,這是血虛,用當歸、地黃、芍藥、紅花。如果口腹怕冷,脈搏沉細,這是寒證,用理中湯加木香、豆蔻。如果是肝氣上逆,用吳茱萸、黃連、木香、青皮、白芍。如果是患有禁口痢,吃東西就嘔吐,這是上焦火逆,用黃連、木香、茯苓、桔梗、枳殼、陳皮、半夏、菖蒲、生薑。
如果禁口痢是虛證,用陳米三錢,蓮子肉五錢,人參一錢,煎好後加入少量薑汁,慢慢地喝,如果吐出來,再喝,只要能咽下一口,就能開始進食。
如果久瀉不止,腹痛,用禹餘糧五錢,赤石脂、白朮各三錢,訶子、肉豆蔻各一錢五分。腹痛,用芍藥甘草湯,以土能化濕,這是張仲景的方子。如果兼有虛證,用建中湯,以前的人用建中湯治療痢疾,不論是赤痢、白痢、新病、久病,使用都有效。
有一個治療腹痛非常靈驗的方子,用黃連、枳殼等分,槐花一兩浸水,拌上這兩種藥,炒乾後去掉槐花,只用黃連、枳殼兩味藥,煎好後加入乳香、沒藥各八分服用。
如果久病體虛滑脫,服藥沒有效果的,用大斷下丸,用龍骨、枯礬、赤石脂、乾薑、附子、訶子、豆蔻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做成丸,用米湯送服,這是因為使用固澀的藥物,也必須加倍使用砂仁、陳皮來疏通氣機,擔心固澀太過會導致腸胃不適,反而引起腹痛。可以針灸天樞、氣海穴,能有效止瀉。如果病在脾胃,只需用乾薑、豆蔻調理。如果病在腎臟,用赤石脂、禹餘糧、補骨脂、北五味子有效果。
肛門深處疼痛,也有寒熱之分,如果兼有熱證,用檳榔、茯苓、木香、黃連;如果兼有寒證,用炒鹽熱敷,或用枳實磨成粉末炒熱熱敷,內服人參、乾薑、甘草、陳皮、當歸做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