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上 (28)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8)

1. 八、瘧

瘧分南北:東南瀕海,海風無常,多食魚鹽,人多停飲,故多風瘧及食瘧,烏頭、草果、陳皮、半夏為宜。西北高曠,寒則水冰地裂,熱則爍石流金,人多中寒伏暑,故多暑瘧與寒瘧,香茹、柴胡、常山、草果、檳榔等為宜。審知胸中有飲,陳皮鹽湯吐之,若不吐,便可抑之,檳榔、青皮、枳實。

瘧家多宿痰,惟常山吐之利之,大有奇功;次以大黃佐之,大瀉數行,其病若失。大凡寒熱乍已之時,胸中滿悶不退,皆痰涎之故也。若衄血或便血,婦人或月候適來,皆是血症,劑中加元胡索、桃仁、蓬朮。挾水者逐水,挾血者攻血,隨症施治,未有不效者也。若病不甚而用常山,不取其吐利,當以酒浸炒之,雖用一、二錢,毫不吐也。

世有畏之如螫,蓋未明其性耳。瘧發已多,遍治無功,意非外邪,亦無內滯,惟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發時五更服必止,甚者連進三服,無不愈者。如在貧者,白朮可代;夜發加當歸,無不奏功。

瘧母者,頑痰挾血挾食,結為癥瘕,用小柴胡湯加鱉甲五錢、莪朮二錢五分,俱以醋製,服之必驗。

瘧久不痊,必有留滯,須加鱉甲消之。

截瘧之法,種種不同,《內經》論刺最詳,乃至用藥攻邪存正、調營衛之偏、和陰陽之逆是矣。今以檳榔去痰、穿山甲透經絡、常山破痰癖,用此截瘧,如精兵據其險要,萬無不截之理。如本無痰涎,止於暑,結營分,貴在鱉甲、香茹、生薑,而前藥為無益有損也。若元氣虛極,止宜補正,如常山、山甲皆為戈矛矣。

傷寒有往來寒熱如瘧,並虛損有往來寒熱如瘧,謂之如瘧,非真瘧也。傷寒之寒熱也,始則必惡風惡寒,發熱頭疼體痛,自太陽傳至少陽半表半裡,故往來寒熱也。虛損勞病之寒熱也,其初必五心煩熱,咳嗽倦怠微微,日久陽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故寒熱時作也,即痰飲、㿗疝、積聚、停食、暑濕、燥火、癰疽、瘡毒,亦皆有寒熱之候,豈得盡謂之瘧乎?須細問其病原,有何病因,投治無誤。大凡寒熱有常期者,瘧也;無常期者,雜症也。

在太陽經者,謂之風瘧,治多汗之;在陽明經者,謂之熱瘧,治多下之;在少陽經者,謂之風熱瘧,治多和之。

常山截瘧丸:常山酒浸一宿,炒透為末,烏梅肉為丸,每服二錢,發日五更用;一加檳榔、山甲、鱉甲,醋炙為末,烏梅肉為丸,每服三錢,薑湯下。

外治方:蛇退塞耳,或生半夏塞鼻,男左女右,立止。

針法:間使穴,在手掌下臂上三寸,兩筋間是。

瘧疾久不止:百勞、間使、後谿、足三里針之。

白話文:

瘧疾的發生,在南北地區有所不同:東南沿海地區,因為海風變化無常,人們又常吃魚和鹹味食物,容易導致體內積聚水飲,所以多發風瘧和食瘧,適合使用烏頭、草果、陳皮、半夏等藥物。西北高曠地區,冬天寒冷到水結冰、地面裂開,夏天炎熱到石頭都像要融化,人們多是體內先受寒,再被暑氣侵襲,所以多發暑瘧和寒瘧,適合使用香薷、柴胡、常山、草果、檳榔等藥物。

要仔細辨別病人胸中是否有痰飲,如果有的話,可以用陳皮鹽湯催吐,如果無法吐出,就用藥物來抑制,例如檳榔、青皮、枳實。

患瘧疾的人常常有宿痰,只有常山能夠幫助吐出或排除痰,效果非常好;其次可以配合大黃使用,大量排泄幾次後,瘧疾就會消失。通常在寒熱交替結束時,如果胸中覺得悶脹不舒服,都是因為有痰液的緣故。如果出現流鼻血或便血,女性又剛好遇到經期,這些都屬於血症,藥方中可以加入元胡索、桃仁、蓬朮。有水腫的要排除水,有瘀血的要活血化瘀,根據不同的症狀來治療,沒有治不好的。如果病情不嚴重卻使用常山,不希望它產生催吐或腹瀉的效果,可以將常山用酒浸泡後炒過,即使使用一兩錢,也不會產生催吐的效果。

世人害怕常山像害怕毒蟲一樣,是因為不了解它的藥性。瘧疾發作很久,用各種方法治療都沒效果,如果判斷不是外邪入侵,也不是體內有積滯,可以單獨用人參、生薑各一兩煎湯,在發作前的五更天服用,一定可以止住瘧疾,嚴重的可以連續服用三次,沒有治不好的。如果是貧窮的人,可以用白朮代替人參;夜間發作的可以加入當歸,都會有效。

瘧母,是指頑固的痰液、瘀血、食物積滯結成的腫塊,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入醋製的鱉甲五錢、莪朮二錢五分,服用後一定有效。

瘧疾久治不癒,一定有殘留的病邪,需要加入鱉甲來消除。

截斷瘧疾的方法有很多,《黃帝內經》中論述用針刺的方法最為詳細,至於用藥,不外乎是攻散邪氣、保護正氣、調整營衛之氣的失衡、調和陰陽的逆亂。現在可以用檳榔來去除痰液,穿山甲來疏通經絡,常山來破除痰癖,用這些藥來截斷瘧疾,就像精兵佔據險要之地,沒有截不斷的道理。如果本身沒有痰液,只是因為暑邪阻礙了營分之氣,重要的是用鱉甲、香薷、生薑,前面說的那些藥反而會無益有害。如果元氣極度虛弱,應該以補養正氣為主,像常山、穿山甲就如同兵器,不能使用。

傷寒病也可能出現像瘧疾一樣的往來寒熱,以及虛損病也可能出現像瘧疾一樣的往來寒熱,這些都只是像瘧疾,而不是真正的瘧疾。傷寒的寒熱,初期一定會有怕風怕冷、發熱頭痛、身體疼痛等症狀,從太陽經傳到少陽經的半表半裡,所以會有往來寒熱的現象。虛損勞病的寒熱,初期一定會有五心煩熱、咳嗽倦怠等輕微症狀,時間久了,陽虛會產生外寒,陰虛會產生內熱,所以會有寒熱時作的現象。此外,痰飲、疝氣、積聚、停食、暑濕、燥熱、癰疽、瘡毒等疾病也都會有寒熱的症狀,怎麼能都稱之為瘧疾呢?必須仔細詢問病因,針對病因來治療才不會出錯。一般來說,寒熱發作有固定時間的,是瘧疾;寒熱發作沒有固定時間的,是雜病。

在太陽經的,稱為風瘧,治療要多發汗;在陽明經的,稱為熱瘧,治療要多瀉下;在少陽經的,稱為風熱瘧,治療要多調和。

常山截瘧丸:將常山用酒浸泡一晚,炒透後磨成粉,用烏梅肉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在發作前五更天服用;也可以加入檳榔、穿山甲、醋製的鱉甲磨成粉,用烏梅肉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湯送服。

外治法:用蛇皮塞耳朵,或用生半夏塞鼻子,男性塞左邊,女性塞右邊,可以立刻止住瘧疾。

針灸方法:間使穴,在手掌下手臂上方三寸,兩條筋之間。

瘧疾久治不癒:針刺百勞穴、間使穴、後谿穴、足三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