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上 (26)
卷上 (26)
1. 七、水腫
赤茯苓湯送錢許下,日三服,忌鹽醬一月,又忌魚肉蝦蟹羊雞鵝面及一應毒物、生冷、房室、憂勞、醉飽。
「開鬼門」:麻黃、羌活、防風、柴胡、牛蒡、忍冬、蔥白、柳枝、蒼朮、荊芥、蘇葉梗,並可煎湯浴洗。
「潔淨府」:木通、澤瀉、香茹、甘草、燈心、冬葵子、蜀葵子、海金沙、葶藶、防己、海藻、昆布、茯苓、赤豆、豬苓、青蛙、海蛤、綠頭鴨、白螺、鯉魚、白魚、鱸魚、鯽魚,已上俱用秋石代咸煮食,或加田螺二個滾酒內煮食。
「去菀陳莝」:商陸同赤粳米煮飯,日常食之,甚效。又用甘遂、芫花、續隨子、牽牛,同大麥面作面吃。老絲瓜、巴豆拌炒,又同冬朮炒,去豆、術,為末丸服。大戟煎湯服。巴豆同杏仁炒,去豆食。郁李仁酒食四十九粒,或為末和丸作餅吃。
「宣布五陽」:附子、肉桂、乾薑、吳萸、黃白雄雞,並同赤豆煮食,其外戍肉亦可食。
血腫成水:紅花、劉寄奴、澤蘭、益母、紫草。
水脹方:羯雞矢八合,炒微黑,好酒三碗,煎取汁,五更熱服,於辰巳二時,行二三次,二日有皺紋起於足,再服妙。此《素問》方也。
禹餘糧丸:治水腫聖劑。蛇含石三兩,鐵銚盛燒紅,醋淬研極細,禹餘糧三兩,針砂五兩淘淨炒,醋二碗,同禹糧入銚煮乾,連銚燒紅,傾地上,出火氣,研細聽用。以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桂心、白蔻、大茴、蓬朮、青皮、附子、乾薑、三稜、白蒺藜、當歸各五錢為末,入前三味拌勻,蒸餅丸桐子大。
空心滾水下三十丸,虛人亦可用,不傷元氣,所大忌者,獨鹹味耳,一毫入口,病發更甚,只去小便,不去大便,每日三服,更以溫補煎方助之,真神方也。
外治方: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等分為末,醋調和麵少許,攤於綿帛上,貼腫處,口咬甘草,不過兩三時,水即下矣。
鋪臍方:好輕粉二錢,巴豆四兩,生硫磺一錢,研勻成餅,先以新綿鋪臍上,次鋪藥餅,外以帛緊束之。如人行十里許,即下水,待行三、五度,即去藥,以溫粥補之,一餅可治十人。
灸法:中脘二七壯,在臍上四寸,上下一寸,居歧骨與臍之分中。又炙水分穴如年壯。在臍上一寸,禁刺,刺之則水盡即死。又法神闕以鹽填滿臍中,著艾灸,如年壯或二七壯。
白話文:
七、水腫
用赤茯苓湯搭配一些錢幣狀的藥材(可能指特定藥材或藥量),每天服用三次。忌吃鹽和醬油一個月,還要忌吃魚、肉、蝦、蟹、羊、雞、鵝、麵食以及各種有毒的食物、生冷食物、性生活、過度勞累、醉酒和吃太飽。
「開鬼門」: 可以用麻黃、羌活、防風、柴胡、牛蒡、忍冬、蔥白、柳枝、蒼朮、荊芥、蘇葉梗這些藥材煎湯來洗澡。
**「潔淨府」:**可以用木通、澤瀉、香薷、甘草、燈心草、冬葵子、蜀葵子、海金沙、葶藶子、防己、海藻、昆布、茯苓、赤豆、豬苓、青蛙、海蛤、綠頭鴨、白螺、鯉魚、白魚、鱸魚、鯽魚這些藥材,全都用秋石(一種礦物藥材)代替鹽煮來吃,或者加入兩個田螺一起用酒煮來吃。
「去菀陳莝」: 可以用商陸和赤粳米一起煮飯,每天食用,效果很好。也可以用甘遂、芫花、續隨子、牽牛子,和大麥麵粉一起做成麵條吃。老絲瓜和巴豆拌炒,或與冬朮一起炒過,去除巴豆和冬朮,將剩下的磨成粉做成藥丸服用。大戟煎湯服用。巴豆和杏仁一起炒過,去除巴豆只吃杏仁。郁李仁可以用酒送服49粒,或磨成粉做成餅食用。
**「宣布五陽」:**可以用附子、肉桂、乾薑、吳茱萸、黃白色的公雞,和赤豆一起煮來吃,雞肉也可以吃。
**血腫成水:**可以用紅花、劉寄奴、澤蘭、益母草、紫草這些藥材。
**水腫的方子:**將羯雞(閹割過的公雞)的糞便八合炒到微黑,用三碗好酒煎煮取汁,在早上五更時熱服。在早上七點到十一點之間,可能會排泄二到三次,兩天後如果腳上出現皺紋,再服用效果更好。這是《素問》記載的方子。
**禹餘糧丸:**是治療水腫的特效藥。用蛇含石三兩,放在鐵鍋中燒紅,用醋淬火後磨成細粉。再用禹餘糧三兩,針砂五兩淘洗乾淨炒過,倒入兩碗醋,和禹餘糧一起放入鍋中煮乾,連鍋一起燒紅,倒在地上散去火氣,然後磨成細粉備用。再將羌活、木香、茯苓、川芎、牛膝、桂心、白蔻、大茴香、蓬朮、青皮、附子、乾薑、三稜、白蒺藜、當歸各五錢磨成粉,和之前三種藥粉混合均勻,用蒸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空腹用滾水送服三十丸,身體虛弱的人也可以服用,不傷元氣。最大的禁忌是鹹味,一點點入口,病情就會加重。這個藥主要通過小便排水,不通過大便。每天服用三次,再搭配溫補的湯藥輔助,效果非常好。
**外治方:**將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等藥材磨成粉,用醋和少量麵粉調成糊狀,塗在棉布上,貼在腫脹的地方,口中含著甘草,大概兩三個小時,水腫就會消退。
**敷肚臍的方子:**用好輕粉二錢、巴豆四兩、生硫磺一錢,磨成粉做成餅狀,先在肚臍上鋪一層新棉花,再放上藥餅,外面用布緊緊地包住。如果能走十里路左右,就會開始排水,等排泄三五次後,就取下藥餅,喝溫粥滋補。一個藥餅可以治療十個人。
**灸法:**灸中脘穴二十七壯(肚臍上四寸,上下各一寸的中心點,在胸骨劍突和肚臍的連線中點)。還可以灸水分穴,在肚臍上方一寸的地方,這個穴位禁止針刺,針刺會導致體內水分流失而死亡。還有一種方法是用鹽填滿肚臍,在鹽上放艾絨灸,可以灸和年齡相同或二十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