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8)
卷下 (8)
1. 十二、自汗盜汗
《內經》云: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陰陽有餘,則無汗而寒。此平人也。又云: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臥而出汗,醒則倏收,名曰盜汗。不因發表,不因動作,自然汗出。名曰自汗。
夫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發於外者為汗。自汗之症,未有不因心腎俱虛而致。若陰陽虛,則腠理髮熱自汗,此陰陽偏勝而致。又有傷風中暑,驚恐房勞,歷節風濕,腸癰,痰飲,產褥諸症,亦能自汗。
仲景云肉極則津脫腠開汗大出,巢氏曰勞症陽虛津泄多汗,又云心熱則腠理開而汗出。
蓋心之陽不能衛外而為固,則自汗出;腎之陰不能退藏而為密,則盜汗出。肺主氣,又主皮毛,司腠理,肺虛則表不能衛而自汗出。邪在於內則玄府不閉,則汗從腎府出;邪在於表則腠理不肥,而汗從經絡出。臟腑之陰拒格衛氣,浮散於外,無所依從,則汗出。胃虛水穀之氣脫散,則自汗出。
陰虛陽必湊,故發熱自汗,當歸六黃湯主之;陽虛陰必乘,故發厥自汗,黃耆建中湯主之。身冷自汗,陰躁欲坐臥於泥水中,脈浮而數,按之如無。經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此陰盛格陽也,真武湯水冷與服。
尺膚澀而尺脈滑,營血自涸者,多汗;又津脫者,汗大泄,宜調衛湯。痰多汗自出,痰消汗自止,理中降痰湯。火氣上蒸,胃濕作汗,涼膈散。氣不順則汗,小建中湯加木香、芍藥、官稜、炙草、薑、棗。飲酒中風則為漏風而多汗,白朮散,牡蠣、白朮、防風、黃耆。病後氣血俱虛,或產後氣血俱虛自汗者,十全大補湯。
別處無汗,惟心孔一片有汗,此必思慮傷心也。獖豬心一具,破開帶血,入人參、歸身各一面,用線縫煮熟,去藥食心,仍以艾湯調茯苓末服,如是三服取效。倘諸藥止汗不效,但理心血液汗乃止,十全大補湯加棗仁、遠志肉、五味、硃砂,鎮攝心神為主。若汗出如珠如膠而淋漓,揩試不逮者,皆不可治。
頭汗出,齊頸而還,血症也。額上偏多者,首為六陽之會,蒸熱而汗也。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鼻屬脾土,頦屬腎,額屬心。三焦之火涸其腎水,其外溝渠之水陽否隔,上下奔迫。治迫而上行於心,故額偏多,而心血不足也,丹參、當歸、生地、茯神、棗仁、白芍、黃耆、枸杞、圓肉。
手足汗多,氣熱也,白朮、黃連、牡蠣;亦有氣弱者,汗多冷,十全大補湯;或挾風痰者,加白附子、川烏。
盜汗,陽衰則衛虛,所虛之衛行於陰,當目瞑之時,無氣以固其表,則腠理疏而汗;醒則行陰之氣而復於表,汗自止,故名盜汗,又名寢汗。
傷寒陽明病,脈沉實有力,潮熱自汗,脈略浮者,必盜汗。又三陽合病,因合則汗。傷寒盜汗非雜症之責,其陰虛也,邪在半表半裡,小柴胡;火氣上蒸,胃濕自汗,亦非陽虛,宜以涼膈散。自汗陰蒸於陽,玉屏風散。盜汗陽蒸於陰,當歸六黃湯;虛人加黃耆,減芩、連,身熱加骨皮、秦艽,肝虛加棗仁,肝實加膽草,煩心加連、辰砂、麥冬、竹葉,脾虛加朮、芍、山藥,去芩、連。
灸法:諸汗灸膏肓、大椎、復溜,針列缺、雲門。傷寒自汗及當汗不汗,補合谷。傷寒汗多不止,瀉內庭、合谷,補復溜、百勞。傷寒無汗及自汗發黃,瀉復溜、內庭,補合谷。虛弱人盜汗不止,瀉合谷,補復溜。
白話文:
【十二、自汗與盜汗】
根據古醫書《內經》的描述,身體過度陽氣會導致發熱無汗,過度陰氣則使人多汗且感覺寒冷,若是陰陽兩者皆過剩,便會出現無汗卻感到寒冷的情況,這是指一般健康的人而言。另外,它還提到,吃得太飽時,汗會從胃部冒出;受到驚嚇或精神緊張時,汗從心臟部位流出;扛著重物行走時,汗由腎臟部位排泄;快速奔跑或感到害怕時,汗從肝臟部位排出;身體晃動或勞累時,汗由脾臟部位釋放。人在睡覺時出汗,醒來後立即停止,這種情況被稱為盜汗。在沒有任何運動或發汗行為的情況下,身體自然地流汗,這被稱為自汗。
心臟在體內儲存的是血液,在體外表現為汗水。自汗的現象,多半是因為心臟和腎臟虛弱所致。如果陰陽兩者都虛弱,那麼皮膚就會發熱並自然出汗,這是陰陽失衡所導致的結果。此外,受風、中暑、驚嚇、房事過度、風濕、腸炎、痰濕、產後等情況,也會引發自汗。
張仲景指出,肌肉過度疲勞會導致津液流失,毛孔開放,大量出汗。巢氏說,勞力過度會導致陽氣虛弱,津液外泄,進而多汗。他還說,心臟過熱會使毛孔開放,進而出汗。
心臟的陽氣無法保護體表,因此產生自汗;腎臟的陰氣無法有效地封閉,所以產生盜汗。肺臟控制氣息,也管理皮毛,負責調控毛孔,肺虛會導致表面防禦力下降,進而出汗。體內的邪氣會使毛孔無法閉合,汗液從腎臟部位排出;表層的邪氣會讓毛孔變得脆弱,汗液從經絡中流出。臟腑的陰氣抗拒衛氣,使其飄散在外,失去依附,進而出汗。胃虛會使食物和水分的氣息散失,進而自汗。
陰虛必然會導致陽氣過剩,因此會發熱自汗,治療上應使用當歸六黃湯;陽虛必然會導致陰氣過剩,因此會發冷自汗,治療上應使用黃耆建中湯。身體冰冷自汗,伴隨著陰部瘙癢,想坐在泥水裡,脈搏浮而快,但按下去卻似乎無力。經典中說:脈搏來到時,按下去不鼓動,所有陽性都是這樣。這是陰氣過盛抑制陽氣的表現,應使用真武湯加冷水服用。
手腕皮膚乾燥,脈搏滑利,營血枯竭者,會多汗;津液流失者,汗液大量排出,適合使用調衛湯。痰多時會自然出汗,痰消失後汗液也會停止,可用理中降痰湯。火氣上升,胃部濕氣導致出汗,可用涼膈散。氣血不順暢會導致出汗,可用小建中湯加木香、芍藥、官稜、炙草、薑、棗。喝酒後受風會導致漏風和多汗,可用白朮散,牡蠣、白朮、防風、黃耆。病後或產後氣血雙虛自汗,可用十全大補湯。
除了心臟部位以外,其他地方都沒有汗,這可能是因為思考過度傷害了心臟。可用一顆獖豬心,剖開後保留血液,放入人參、歸身各一塊,用線縫合煮熟,去掉藥材食用豬心,同時以艾草湯調和茯苓粉服用,連續服用三次可見效。如果各種藥物都無法止汗,只需調整心臟的血液和汗液,自汗就會停止,可用十全大補湯加棗仁、遠志肉、五味、硃砂,以鎮定心神為主。如果汗液像珍珠或膠水一樣黏稠且不斷流淌,擦拭不及時,則無法治癒。
頭部出汗,僅限於頸部以上,這可能是血液問題。額頭上汗液特別多,因為頭部是六陽的交匯處,會因蒸熱而出汗。左頰屬於肝臟,右頰屬於肺臟,鼻子屬於脾臟,下巴屬於腎臟,額頭屬於心臟。三焦之火消耗腎水,外部溝渠之水被陽氣阻隔,上下奔騰。這種情況會迫使熱氣向上進入心臟,所以額頭上的汗液特別多,代表心血不足。治療可用丹參、當歸、生地、茯神、棗仁、白芍、黃耆、枸杞、圓肉。
手腳多汗,可能是氣熱所致,可用白朮、黃連、牡蠣;也有氣虛者,汗多且冷,可用十全大補湯;或是夾雜風痰者,可加白附子、川烏。
盜汗是因為陽氣衰弱,導致防禦力下降,當人在睡覺時,沒有氣力來固守表面,毛孔就變得疏鬆而出汗;醒來後,陰氣運行恢復,重新回到表面,汗液自然停止,因此稱為盜汗,也被稱為寢汗。
感冒陽明病,脈搏沉實有力,潮熱自汗,脈搏略浮者,一定會盜汗。另外,三陽合併病,因為合併病會導致出汗。感冒盜汗不是雜症的責任,這是因為陰虛,邪氣在半表半裡,可用小柴胡湯;火氣上升,胃部濕氣自汗,也不是陽虛,可用涼膈散。自汗是陰氣蒸發在陽氣之上,可用玉屏風散。盜汗是陽氣蒸發在陰氣之下,可用當歸六黃湯;虛弱者可加黃耆,減少黃連、黃芩,身體發熱可加骨皮、秦艽,肝虛可加棗仁,肝實可加膽草,心煩可加黃連、辰砂、麥冬、竹葉,脾虛可加白朮、芍藥、山藥,去掉黃連、黃芩。
針灸療法:各種汗症可灸膏肓、大椎、復溜,針刺列缺、雲門。感冒自汗或應該出汗卻不出汗,補合谷穴。感冒汗多不停,瀉內庭、合谷,補復溜、百勞。感冒無汗或自汗黃疸,瀉復溜、內庭,補合谷。虛弱者盜汗不停,瀉合谷,補復溜。
2. 十三、關格
關者,陰盛之極,故關閉而溲不得通也;格者,陽盛之極,故格拒而食不得入也。經曰: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又曰:傳化不行,上下不並,良醫弗為。身半以上,陽氣常在,則熱為主病;身半以下,陰氣常在,則寒為主病。忽然生逆,二便不通,甚則煩亂,身冷無脈,此氣閉也,與大承氣湯則便通吐止脈和矣。
脈虛人倦,人參、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生薑,水煎,入冰、麝少許服。脈沉細肢冷,參、附加冰、麝,為末糊丸,每服十丸。脈數有熱,五苓散加梔子、大黃、厚朴、枳殼、檳榔、木通、陳皮、生薑,水煎,入冰、麝少許服。又法:皂角燒存性為末,米湯送或豬脂二兩煮食。
白話文:
[十三、關格]
所謂「關」,是因為陰氣過盛到極點,導致身體閉塞,小便無法排出;而「格」,則是陽氣過盛到極點,使得身體排斥食物,無法吞嚥。古書上說:當身體上下氣血無法流通時,就會產生極度焦慮的病症。又說:如果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失調,上下氣血不協調,即使是高明的醫生也難以治療。身體上半部,通常是由陽氣主導,所以主要病症會表現為熱症;下半部,由陰氣主導,所以主要病症會表現為寒症。如果突然出現反常現象,大小便皆無法排泄,甚至嚴重到精神混亂,身體冰冷且摸不到脈搏,這就是氣閉的症狀,服用大承氣湯後,便可使大小便通暢,嘔吐停止,脈搏恢復正常。
若脈搏虛弱,人感到疲倦,可用人參、茯苓、半夏、陳皮、甘草、生薑煎水,加入少量冰片和麝香服用。若脈搏沉細,四肢冰冷,可將人參、附子加上冰片和麝香研磨成粉末,製成藥丸,每次服用十顆。若是脈搏頻率加快,伴有發熱症狀,可在五苓散基礎上添加梔子、大黃、厚朴、枳殼、檳榔、木通、陳皮、生薑煎水,加入少量冰片和麝香服用。另一種方法:將皁角燒至碳化後研磨成粉,用米湯送服或與二兩豬油一起烹煮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