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機沙篆》~ 卷下 (5)
卷下 (5)
1. 七、癇症
癇病發時昏不知人,卒然倒僕,甚而瘛瘲抽掣、目上視或口眼喎斜,或作六畜聲,將醒時,口吐涎沫。有連日發者,有日三、五次發者。中風、中寒、中暑、中熱則僕時無聲,醒時無涎,不復發也。痙病亦屢發熱,身體強直,角弓反張,不知癇之身軟或為六言之鳴也。痙舊作「痓」,傳寫之誤也。
此症面赤目赤,頭搖口噤,背反弓張或頸項強急者,世多認作驚癇治之,夭枉者比比耳。痙亦有二症,熱為寒抑,無汗之痙也;濕蒸為熱,有汗之痙也。明者別之。
癇症之發,厥由腎中龍火之上升,而肝家雷火相從而助也。惟有肝風,故作搐搦,搐搦則通身之脂液逼迫而上,隨逆氣而吐出於口也。陰氣虛,不能寧謐於內,則附陽而上升,故上熱而下寒;陽氣虛,不能周衛於外,則附陰而下陷,故下熱而上寒。《脈經》曰:寸口脈前部左右彈者,陽蹻也,動苦腰背痛又為癲癇,僵仆羊鳴,惡風偏枯,麻痹身體強。又曰:微澀為風癇,並取陽蹻,在外踝上三寸,值絕骨,是穴即輔陽穴也。
白話文:
癇病與痙病辨證
癇病發作時,病人會昏迷不醒,突然倒地,嚴重時還會抽搐、眼球上翻或口眼歪斜,甚至發出像動物般的聲音。醒來時,會口吐唾沫。有的病人每天發作一次,有的則一天發作三到五次。
中風、中寒、中暑、中熱引起的昏厥,病人倒地時不會發出聲音,醒來後也不吐口水,而且不會再次發作。
痙病則表現為反覆發熱,身體僵硬,手腳向後反弓,病人不會像癇病一樣身體軟弱或發出動物叫聲。古籍中將「痙」寫作「痓」,是傳抄錯誤。
痙病患者通常面紅目赤,頭搖頭擺,嘴巴緊閉,背部反弓或頸項僵硬。世人多將此症誤認為驚癇,用錯誤的治療方法,導致許多人夭折。
痙病也分兩種:
- 熱痙:由寒邪抑制陽氣所致,沒有汗。
- 濕痙:由濕邪蒸熱所致,有汗。
明辨兩種痙病,不可混淆。
癇病的發作,主要是因為腎中虛火上升,肝火隨之而起,助長火勢。由於肝風作祟,導致抽搐,全身脂液被逼迫上湧,隨著逆氣從口中吐出。
陰氣虛弱,無法安寧內守,就會依附陽氣上升,造成上熱下寒。陽氣虛弱,無法護衛周圍,就會依附陰氣下降,造成下熱上寒。
《脈經》中記載: 寸口脈前部左右跳動,是陽蹻脈,如果脈象跳動且伴有腰背疼痛,就是癲癇的表現,患者會僵直倒地、發出像羊叫的聲音、怕風、半身不遂、麻木、身體僵硬。此外,《脈經》中也提到:脈象微澀是風癇的表現,需要取陽蹻穴,位置在外踝上三寸,與絕骨穴同位,此穴即輔陽穴。
又曰:寸口脈後部左右彈者,陽蹻也,動苦癲癇寒熱,皮膚淫痹,又為少腹痛,裡急,腰及髖窌下相連陰中痛,男子陰疝,女子漏下不止。髖,髀骨也;窌,腰下穴也。張潔古曰:二脈起於足,使人蹺捷也。陽蹻之絡為病,陽急則狂走,目不寐,表病里和,陽病則寒,可針風池、風府,風府在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
陰蹻為病,陰急則陰厥,脛直,五絡不通,表和里病,陰病則熱,可灸照海穴及陽陵泉,在膝下一寸,䯒外廉陷中。又曰:癲癇晝發灸陽蹻,夜發灸陰蹻。
王叔和《脈經》曰:寸口脈從少陰斜至太陽,是陽維脈也。動苦肌肉痹癢,皮膚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顛仆羊鳴,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宜取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乃手足少陽、陽明之會。又曰:寸口脈從少陽斜至厥陰,是陰維脈也。動苦顛癇僵仆羊鳴,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痹癢,應時自發,汗出惡風,身洗洗然也,取陽白、金門。僕參。
白話文:
又說:寸口脈後部左右彈動的,是陽蹻脈,會引起癲癇、寒熱、皮膚麻痺、少腹痛、裡急後重、腰部和髖骨下方相連的陰部疼痛,男性陰疝,女性白帶不止。髖指的是髀骨,窌指的是腰部下方的穴位。張潔古說:這兩條經脈起於足部,使人行動敏捷。陽蹻脈絡病變,陽氣急則會狂奔亂跑、失眠,表面症狀和裡面的病症都正常,但屬陽病則會怕冷,可以針刺風池、風府穴。風府穴位於項後髮際一寸處,大筋內側凹陷處。
陰蹻脈病變,陰氣急則會出現陰厥、腿直、五絡不通,表面症狀正常,但裡面的病症不正常,屬陰病則會發熱,可以灸炙照海穴和陽陵泉穴。陽陵泉穴位於膝蓋下邊一寸,腓骨外側凹陷處。又說:癲癇白天發作時灸陽蹻脈,晚上發作時灸陰蹻脈。
王叔和《脈經》說:寸口脈從少陰經斜行至太陽經,是陽維脈。陽維脈病變會引起肌肉麻痺瘙癢、皮膚疼痛、下肢麻木、汗出寒戰,還會引起癲狂、羊鳴,手足抽搐,嚴重者會失音不能說話,應當取客主人穴。客主人穴位於耳前起骨上緣,張口時有空隙的地方,是手足少陽、陽明經的交匯點。又說:寸口脈從少陽經斜行至厥陰經,是陰維脈。陰維脈病變會引起癲癇、僵直、羊鳴、失音,也會引起肌肉麻痺瘙癢,時發時止,汗出怕風,身體感到無力,應當取陽白、金門穴。僕參。
又曰:黃柏俱浮,直上直下,此為督脈腰脊強痛,不得俯仰,大人顛病,小兒風癇。又脈來中央浮,直上直下動者,督脈也,動苦腰背膝寒,大人顛,小兒癇,宜灸頂上三壯。即腦戶之類。張仲景《金匱》云:脊強者,五痙之總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張,諸藥不已,可灸身柱、陶道、大椎穴。又云:痙家脈築築而弦,直上下行。
《難經》曰:督之為病,脊強而厥。王海藏云:此病宜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藁本、黃連、大黃、附子、烏頭、蒼耳之類。
白話文:
黃柏浮在脈象上,直上直下,表示督脈腰脊疼痛,無法彎腰,大人會頭昏眼花,小孩會出現風癇症狀。如果脈象在中央浮動,直上直下,也是督脈,代表腰背膝蓋冰冷,大人會頭昏眼花,小孩會出現癇症,可以用艾灸頂上三壯,也就是腦戶穴位。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脊強是五痙的總稱,症狀是突然口噤,背部反張,一般的藥物治療無效,可以灸身柱、陶道、大椎穴。他也說,痙症的脈象緊緊的,直上直下。
《難經》說,督脈生病會導致脊背強直,然後昏厥。王海藏說,這種病症可以用羌活、獨活、防風、荊芥、細辛、藁本、黃連、大黃、附子、烏頭、蒼耳等藥物治療。
巢氏不達《內經》、叔和之旨,妄立五癇之說,一曰陽癇,二曰陰癇,三曰風癇,四曰馬癇,五曰濕癇。不知癇症之發,由腎肝龍雷上衝,如從標而得者,止在經脈不通;從本而得者,邪入腎間動氣。夫兩腎間動氣是生氣之本、臟腑之根、呼吸之門也。所謂生氣者,陽從陰極而生,即蒼天之氣所自起之分也。
故經曰:蒼天之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不能害也。或經脈引入外感,內傷於本,即傷其生化之原,而命門相火自下逆上,塞其音聲,迫出遍身之鳴,與脾之涎沫湧出於口,潮入於心,故卒倒無知,而古今論治,皆不審《內經》之旨,深可慨也。
白話文:
巢氏沒有理解《內經》和叔和的真意,胡亂提出五癇之說,分別為陽癇、陰癇、風癇、馬癇、濕癇。他們不知道癇症的發作,是由於腎肝之氣逆衝向上,如同從表象入手,僅止於經脈不通;從根本而言,是因為邪氣入侵腎間,導致氣機紊亂。
然而,兩腎之間的氣機是生命之本、臟腑之根、呼吸之門。所謂生氣,是指陽氣從陰極而生,即天地間清氣所發生的源頭。
因此經書上說:「蒼天清淨,則心志安定,順應天理則陽氣堅固,即使有邪氣入侵也不能傷害。」然而,有些情況下,經脈受到外感入侵,或內傷於根本,就會損傷生化之源,導致命門之火逆流向上,阻塞音聲,迫使全身顫動,並伴隨脾臟涎沫湧出於口,潮濕感侵入心臟,最終導致昏倒不省人事。而古今醫家論述治療方法,都沒有深入理解《內經》的真意,實在令人感慨。
劉河間以為熱甚而風燥,其兼化也,專清涼為主。三因分:六氣為外因,七情為內因,飲食為不內不外因。
丹溪主痰與熱,用星、半、芩、連為主,熱多者清心,痰多者行吐,然後用安神平肝之劑調之。歸、地、芎、柴、硃砂、青黛、牛黃、金箔之類。
張子和法汗、吐、下並行,虛而不勝三法者,宜星、香、苓、參、菖蒲、門冬、全蠍、竹瀝;或龍腦安神丸,犀角、茯神、人參、麥冬各二兩,冰、麝、牛黃各三錢,馬牙硝二錢,甘草、骨皮、桑皮各一兩,金箔三十五片,蜜丸彈子大,薑湯下,日三服。因火熱者,黃連、麥冬、茯神、竹葉、半夏、南星、柏子仁、菖蒲。
白話文:
劉河間認為,如果熱症嚴重且伴隨風燥,治療時應以清涼為主。疾病的成因可分為三種:外因是六氣,內因是七情,飲食則是不內不外的因素。
丹溪則認為痰熱是病根,常用石膏、半夏、黃芩、黃連來治療。熱症嚴重者清心降火,痰多者則以藥物幫助吐出,之後再用安神平肝的藥物調理。常用的藥材有生地黃、當歸、川芎、柴胡、硃砂、青黛、牛黃、金箔等等。
張子和主張汗、吐、下三法並行,但對於虛弱難以承受三法者,可以用石膏、香附、茯苓、人參、菖蒲、門冬、全蠍、竹瀝等藥物,或者服用龍腦安神丸,裡面含有犀角、茯神、人參、麥冬、冰片、麝香、牛黃、馬牙硝、甘草、骨皮、桑皮、金箔等藥材,以薑湯送服,一天三次。針對因火熱引起的病症,則可用黃連、麥冬、茯神、竹葉、半夏、南星、柏子仁、菖蒲等藥物治療。
元氣實者,滾痰丸,大黃二兩,黃芩三兩,沉香一兩,礞石、硝石同煅一兩,水澄竹瀝、薑汁、神麯糊丸;或參朱丸,虛實可用最妙,以人參、蛤蚧、硃砂等分為末,豬心血為丸,金銀湯送下。
晝發治陽蹻,宜升麻湯,麻黃(連節)八錢,蒼朮一兩五錢(炒),防風八錢,炙甘草五錢,空心煎服。夜發治陰蹻,宜四物湯加柴胡、栝蔞、半夏、南星、菖蒲、遠志、棗仁、知母、黃柏,空心煎服。
白話文:
元氣充足的人,可以用滾痰丸治療,配方是大黃二兩、黃芩三兩、沉香一兩、礞石、硝石各一兩,一起煅燒,再用清水澄清的竹瀝、薑汁、神麴糊成丸子服用;或者用參朱丸,虛實皆可,用人參、蛤蚧、硃砂等量研末,用豬心血做成丸子,用金銀湯送服。
白天發病,屬於陽蹻,宜用升麻湯治療,麻黃(連節)八錢、蒼朮一兩五錢(炒)、防風八錢、炙甘草五錢,空腹煎服。晚上發病,屬於陰蹻,宜用四物湯加柴胡、栝蔞、半夏、南星、菖蒲、遠志、棗仁、知母、黃柏,空腹煎服。
晨朝發者,病在足厥陰肝;平旦發者,病在足少陽膽;日午發者,病在足太陽膀胱;黃昏發者,病在足太陰脾;人定時發者,病在足陽明胃;半夜發者,病在足少陰腎。前方中依發時加引經藥治之。
《千金方》云先身熱、瘛瘲、驚啼而後發,脈浮大者,為陽癇,在腑易治;先身冷、不驚掣、不啼叫而病發,脈沉細者,名曰陰癇,在臟難治。
劉宗厚云:陰陽癇即急慢驚也。
陽癇者,痰熱客於心胃,聞驚而作,若痰熱甚者,雖不驚觸亦作也,宜用涼劑。陰癇者,亦本於痰熱,而用寒涼太過,損傷脾胃,變而成陰,法宜溫補,以燥濕之品治之。病久而痰成窠囊,須與厚朴丸。厚朴、川椒、川烏各一兩半,紫菀、吳萸、柴胡、菖蒲、桔梗、茯苓、官桂、皂角、乾薑、人參各二兩,黃連二兩半,巴霜五錢,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薑湯下。春夏加黃連二兩,秋冬加厚朴二兩,外加人參、菖蒲、茯苓各一兩五錢。
白話文:
如果早上發病,病症可能出現在肝臟;清晨發病,病症可能出現在膽囊;中午發病,病症可能出現在膀胱;傍晚發病,病症可能出現在脾臟;晚上發病,病症可能出現在胃部;半夜發病,病症可能出現在腎臟。治療時,可以根據發病時間,加入相應的引經藥物。
根據《千金方》,如果先感到身體發熱、抽搐、哭喊,然後發病,脈象浮大,稱為陽癇,病症位於腑,比較容易治療。如果先感到身體寒冷,沒有驚厥、哭喊,然後發病,脈象沉細,稱為陰癇,病症位於臟,比較難治。
劉宗厚認為,陰陽癇其實就是急慢驚厥。
陽癇是由痰熱滯留在心胃,受到驚嚇而發作,如果痰熱很重,即使沒有驚嚇,也會發作。應該使用涼性的藥物治療。陰癇也源於痰熱,但是如果過度使用寒涼的藥物,就會損傷脾胃,轉變成陰癇。治療應該使用溫補的藥物,以燥濕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病症持續很久,痰熱已經形成囊腫,就需要服用厚朴丸。厚朴、川椒、川烏各一兩半,紫菀、吳萸、柴胡、菖蒲、桔梗、茯苓、官桂、皂角、乾薑、人參各二兩,黃連二兩半,巴霜五錢,用蜜丸做成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薑湯送服。春夏季增加黃連二兩,秋冬季增加厚朴二兩,再加人參、菖蒲、茯苓各一兩五錢。
窠囊日久必至生蟲,宜妙功丸服之。木香、丁香、沉香、各五錢,乳香、麝香、熊膽各二錢五分,白丁香三百粒,輕粉四錢五分,雄黃、青皮、芩、連、胡連各五錢,黑醜、三稜、蓬朮、雷丸、鶴蝨、甘草、陳皮各一兩,大黃一兩半,赤豆三百粒,巴豆七粒,蕎麥麵兩半作糊,每丸重一錢,硃砂為衣,陰乾,溫水化開服。輕者即愈,童者不三服,用治諸癇俱效。
白話文:
如果窠囊(這裡指的是身體的某些部位,比如膿包、瘡瘍等)長期存在,就會滋生蟲子,這時應該服用妙功丸。
妙功丸的組成如下:木香、丁香、沉香各五錢,乳香、麝香、熊膽各二錢五分,白丁香三百粒,輕粉四錢五分,雄黃、青皮、黃芩、黃連、胡黃連各五錢,黑醜、三稜、蓬朮、雷丸、鶴蝨、甘草、陳皮各一兩,大黃一兩半,赤豆三百粒,巴豆七粒。將蕎麥麵一半做成糊,每丸重一錢,用硃砂包衣,陰乾,溫水化開服用。
輕症患者服用一次即可痊癒,兒童不需服用超過三次。妙功丸能有效治療各種癇症。
然須防其再發,宜十全大補湯加棗仁、遠志、麥冬、硃砂、金銀箔補其心氣,經年不輟,可保不發;而六味丸亦不可少,如脈沉小急實,虛而弦急者,皆不治。
灸法:狂言不避水火,間使三七壯,百會九壯。癲癇瘛瘲,不知所苦,二蹻主之,男陽蹻,女陰蹻。晝發取陽蹻申脈,夜發取陰蹻照海。失志癡呆取神門、鬼眼、百會。凡灸兩蹻各二七壯,必先用藥下之乃灸,否則痰氣壅塞必殺人。小兒急慢驚癇,切不可執持,其發搐又不可混灸,愚謂風癇可灸,驚熱不可灸,風癇之痰,若灸著穴,痰去心清,可漸安矣。每見人無術,輒投艾火,不惟失穴,兒反增悸,且小兒經絡脈道未全,戒之。
白話文:
治病
然而,必須防止疾病復發,應當服用十全大補湯,並加入棗仁、遠志、麥冬、硃砂、金銀箔,以補益心氣,長期服用,可確保不再發病。同時,六味丸也不能省略。如果脈象沉細急實,或虛而弦急,則不宜治療。
灸法
狂言不避水火,可間隔使用三七壯陽,百會穴灸九壯。癲癇瘛瘲,患者不知痛苦,應以二蹻穴為主,男灸陽蹻,女灸陰蹻。白天發作取陽蹻穴的申脈,夜晚發作取陰蹻穴的照海。失志癡呆則取神門、鬼眼、百會。凡灸兩蹻穴,各灸二七壯,必須先服用藥物瀉下,然後再灸,否則痰氣壅塞會致命。小兒急慢驚癇,切不可強行執持,發作時也不可隨意灸治。愚以為風癇可以灸治,驚熱則不可灸治。風癇之痰,若灸到穴位,痰去心清,可逐漸安穩。常看到一些沒有醫術的人,隨便用艾火灸治,不僅失誤穴位,反而使孩子更加驚悸。而且小兒經絡脈道尚未完全發育,需謹慎對待。
小兒驚癇,先怖恐啼叫乃發也,用炷如麥大,灸頂上旋毛中三壯及耳後青絡脈。風癇先出手指,如數物狀,乃發也,灸髮際宛宛中三壯。豬癇病如屍厥,口吐清沫,灸巨闕三壯。羊癇目瞪吐舌,羊鳴,灸第九椎下間三五壯。馬癇張口搖頭,身反折,馬鳴,灸僕參左右各三壯。
牛癇善驚反折,手掣手搖,灸手少陰掌後去腕五分陷中。
白話文:
小孩驚癇,通常先會害怕、哭鬧才發作,可以用艾灸,像麥粒大小的艾炷,灸頂上旋毛中三壯,以及耳後青絡脈。風癇則先會出現手指像數物狀的症狀,才發作,灸髮際宛宛中三壯。豬癇病就像屍厥,會口吐清沫,灸巨闕三壯。羊癇會眼瞪、吐舌、羊鳴,灸第九椎下間三五壯。馬癇會張口搖頭、身體反折、馬鳴,灸僕參左右各三壯。
牛癇容易驚恐、身體反折,手抽搐、手搖,灸手少陰掌後去腕五分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