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1)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1)
1. 風水腫
自頭面、兩手、胸背腫至腰止,惡寒無汗,骨節脹疼,脈浮緊者,先服越婢加蒼朮汗之(見利濕門)。若兼外感內傷,發熱頭痛,嘔逆咳嗽,喘滿氣脹,脈浮緩者,只用杏蘇飲加蒼朮桂枝、大腹皮、桑白皮、生薑皮(見表裡門),經所謂開鬼門是也。濕水腫自腰起,腫至下身兩足止,腰腹腿足脹痛重墜,小水短赤,脈沉澀有力者,用貼臍餅三法,服沉香琥珀丸。
形氣虛者,難任峻利,只用五皮飲,或五苓散,俱加蒼朮、防己、苡仁、木通、車前子,緩緩施治(俱見利濕門),經所謂潔淨腑是也。
白話文:
[風水腫]
疾病從頭部、雙手、胸部背部開始腫脹,直至腰部,伴有嚴重的畏寒無汗,骨關節腫脹疼痛,脈搏呈現浮而緊繃的現象,應先服用越婢加蒼朮,藉此發汗治療(詳見利濕類藥物)。
如果併有外感和內傷,出現發燒、頭痛、嘔吐、咳嗽、喘息、氣脹等症狀,且脈搏浮而緩慢,則只需使用杏蘇飲,並加入蒼朮、桂枝、大腹皮、桑白皮、生薑皮(詳見表裡類藥物),這就是經典所說的「開鬼門」治療方法。
濕水腫由腰部開始,腫脹至下身兩腳為止,腰、腹部、腿部、腳部感到脹痛沉重,小便呈現短少、色紅,脈搏深沉、滯澀且有力,這種情況應使用貼臍餅三法,服用沉香琥珀丸。
對於形氣虛弱的人,難以承受強烈的利尿效果,可使用五皮飲,或五苓散,兩者皆需加入蒼朮、防己、薏仁、木通、車前子,慢慢進行治療(詳見利濕類藥物),這就是經典所說的「潔淨腑」治療原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