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6)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6)
1. 太陽下篇
辨太陽風寒兩傷脈證治法
太陽中風者,風邪傷衛也,傷寒者,寒邪傷榮也,上篇、中篇已詳言之。茲以風寒兩傷,榮衛兼病者,疏為下篇。蓋以風寒二氣多相因而少相離,有寒時不皆無風,有風時不皆無寒。風寒併發,邪中於人,則榮衛兼病,惟其證均無汗,皆謂之實邪,故立大青龍湯兩解之法,發其寒邪外閉、風邪內郁、不汗出而煩躁之汗也。然必審其人脈不微弱,無少陰證者,乃可與之。
若脈證不實,誤服此湯,則大汗淋瀝,厥逆,筋惕肉瞤,必致亡陽之變,故又立真武一湯,以救青龍之誤也。夫表寒裡熱者,大青龍固所宜服。若表裡俱熱,則又非大青龍所能勝任,爰立白虎湯以輔青龍之不逮。至於寒熱輕微者,則更立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桂枝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皆兩解榮衛之法也。合上篇、中篇而熟讀之,則三法瞭然,以之施治,庶不紊也。
太陽下篇集解
成無己曰:風並於衛者,為榮弱衛強。寒並於榮者,為榮強衛弱。今風寒兩傷,故為榮衛俱實,主以大青龍湯兩解之。
喻嘉言曰:大青龍湯為太陽無汗而設,與麻黃湯證何異?因有煩躁一證兼見,則非此法不能解也。
程應旄曰:此湯非為煩躁而設,為不汗出之煩躁而設也。若脈浮弱,汗出惡風者,雖有煩躁證,乃少陰亡陽之象,全非汗不出而鬱熱者比也。
吳綬曰:大青龍湯治傷寒,發熱惡寒,不得汗出,煩躁不安,脈浮緊或浮數者,用此湯發汗則愈,乃仲景之妙法也。譬若亢熱已極,一雨而涼,其理可見也。若不曉此理,見其躁熱,妄投寒涼之藥,其害深矣。如脈微弱,汗出惡風者,忌用此湯。誤服之,致變逆證,所以又立真武湯以救逆也。
風寒兩傷總訣
中風病,脈浮緊,無汗乾嘔遍身疼,寒熱更兼煩躁證,表實裡熱主大青。
傷寒病,脈浮緩,無汗身重乍時輕,煩躁而無少陰證,大青龍湯發之靈。
脈微弱,汗自出,誤服青龍厥冷生,心悸頭昏身瞤動,急投真武湯救蘇。
首章言以中風之病,而得傷寒之脈與證,更兼表實無汗內熱之煩躁也。凡中風之證,必自汗,發熱惡寒,頭疼而遍身不痛,其脈浮緩。今脈浮緊,是寒傷榮之脈也。今無汗而遍身痛,發熱惡寒,是寒傷榮之證也,更兼煩躁,是陽熱蒸於內也,故以大青龍湯主之(見醫方發表門)。
二章言以傷寒之病,而得中風之脈與證,更兼太陽無汗內熱之煩躁也。凡傷寒之證,必強痛無汗,發熱惡寒,而身痛不減,其脈浮緊。今脈浮緩,是風傷衛之脈也。今身重不痛,乍有輕時,是風傷衛之證也。內熱煩躁,而無少陰症者,謂無身重、但欲寐之證也,故亦以大青龍湯發之。
三章言前二章脈證,倘未全具。若誤服大青龍湯,致變逆證,法當救逆也。蓋大青龍證,脈必浮緊,或浮緩,證必無汗,發熱惡寒,或身痛身重,煩躁內熱。今脈微弱,反汗出,是大青龍證尚未悉具,誤服此湯,致變厥冷,筋惕心悸,頭眩,熱仍不退,身肉瞤動,振振欲擗地,皆誤與大青龍湯發汗之變證,當用真武湯以救逆(見醫方祛寒門)。
白話文:
太陽下篇
本文討論太陽病中風寒兩傷的脈證治法。上篇、中篇已詳細說明單純中風(風邪傷衛)與單純傷寒(寒邪傷榮),此篇則專論風寒兩傷,榮衛皆病的情況。因為風寒兩種邪氣常同時出現,少有單獨存在的情況,寒邪入侵時不一定沒有風邪,風邪入侵時也不一定沒有寒邪。風寒同時入侵人體,則榮衛同時受損。這類患者皆無汗,都是實邪,故用大青龍湯來治療,以發散寒邪,疏通風邪,使鬱積的熱邪得以排出。但必須患者脈象不虛弱,沒有少陰病症才能使用。
如果脈證不實,誤服大青龍湯,則會大汗淋漓,出現厥逆(四肢厥冷)、筋惕肉瞤(肌肉抽搐)等亡陽的危象,因此又制定了真武湯來搶救因誤服大青龍湯而導致的危急情況。表寒裡熱的病症,的確適合服用大青龍湯。但如果表裡俱熱,則大青龍湯就不夠力了,因此又制定了白虎湯來輔助。至於寒熱較輕微的,則有桂枝二越婢一湯、麻黃桂枝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等方劑,都是治療榮衛兩虛的藥方。將上篇、中篇和下篇一起研讀,就能徹底了解這三種治療方法,應用於臨床治療,就不會混亂了。
太陽下篇集解
成無己說:風邪侵犯衛氣,則榮氣弱而衛氣強;寒邪侵犯榮氣,則榮氣強而衛氣弱。現在是風寒兩傷,所以榮衛都實證,因此主要用大青龍湯來治療。
喻嘉言說:大青龍湯是治療太陽病無汗而設的,和麻黃湯的證狀有什麼不同呢?因為還有煩躁這個症狀同時出現,所以只有這個方法才能解決。
程應旄說:大青龍湯並非單純為了治療煩躁而設,而是針對無汗而煩躁的病症而設的。如果脈象浮弱,汗出惡風,即使有煩躁症狀,也是少陰陽氣衰竭的表現,完全不同於無汗而鬱熱的情況。
吳綬說:大青龍湯治療傷寒,發熱惡寒,不能出汗,煩躁不安,脈象浮緊或浮數的病症,使用此湯發汗就能痊癒,這是仲景的妙法。就像極度炎熱之後,一場雨降溫一樣,道理是很清楚的。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見到煩躁發熱就亂投寒涼藥物,危害就深了。如果脈象微弱,汗出惡風,就禁忌使用此湯。誤服此湯,導致危急症狀,所以又制定了真武湯來搶救。
風寒兩傷總訣
中風病,脈象浮緊,無汗,乾嘔,全身疼痛,寒熱交替,煩躁,屬於表實裡熱,主要用大青龍湯。
傷寒病,脈象浮緩,無汗,身體沉重,間或感覺輕便,煩躁,但沒有少陰病症,用大青龍湯發汗效果很好。
脈象微弱,自汗,誤服大青龍湯導致厥冷發生,心悸,頭昏,身體抽搐,要立即服用真武湯搶救。
第一部分講述的是中風病,卻出現傷寒的脈象和症狀,而且兼有表實無汗內熱煩躁。凡是中風的症狀,一定會出汗,發熱惡寒,頭痛但全身不痛,脈象浮緩。現在脈象浮緊,是寒邪傷及榮氣的脈象。現在無汗而全身疼痛,發熱惡寒,是寒邪傷及榮氣的症狀,而且兼有煩躁,是陽熱鬱積於內,所以用大青龍湯主治。
第二部分講述的是傷寒病,卻出現中風的脈象和症狀,而且兼有太陽病無汗內熱煩躁。凡是傷寒的症狀,一定是強烈的疼痛無汗,發熱惡寒,而且身體疼痛不減,脈象浮緊。現在脈象浮緩,是風邪傷及衛氣的脈象。現在身體沉重不痛,間或感覺輕便,是風邪傷及衛氣的症狀。內熱煩躁,但沒有少陰病症,是指沒有身體沉重,只想睡覺的症狀,所以也用大青龍湯發汗治療。
第三部分講述的是前兩部分的脈象和症狀,如果沒有完全符合。如果誤服大青龍湯,導致危急症狀,就應該搶救。大青龍湯適用的症狀,脈象一定是浮緊或浮緩,症狀一定是無汗,發熱惡寒,或身體疼痛沉重,煩躁內熱。現在脈象微弱,反而出汗,是大青龍湯的症狀還沒有完全符合,誤服此湯,導致厥冷,肌肉抽搐,心悸,頭暈,發熱仍然不退,身體肌肉抽搐,渾身顫抖想在地上打滾,都是誤服大青龍湯發汗後產生的危急症狀,應該用真武湯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