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6)

1. 三陰受病傳經欲愈脈證

《傷寒論》曰:陽去入陰,謂陽邪去表入里,傳於三陰經也。凡傷寒三日,三陽傳盡,三陰當受邪,其人身熱,雖微而煩躁者,是邪去陽入陰而不解也。若其人反能食而不嘔,脈靜小,小便清,是邪未入於陰,為不傳欲自愈也。

方有執曰:去者,往也。言表邪往而入於裡,所以外無他熱而內則煩躁也。蓋身無大熱,表熱微也;心煩身躁,裡熱盛也。

成無己曰:表邪傳裡,里不和則不能食而嘔。今反能食而不嘔,脈靜小,小便清,是邪不傳陰,但在陽止也。

汪琥曰:邪在少陽,原嘔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嘔,可徵裡氣之和而少陽之邪自解,故曰不傳,欲自愈也。

白話文:

《傷寒論》說:陽氣消退進入陰分,指的是陽邪離開表層進入裡層,傳入三陰經脈。凡是傷寒病發三日,三陽經氣都已經被傳盡,三陰經脈就要開始承受邪氣。病人會感到身體發熱,雖然熱度不高卻感到煩躁不安,這是因為邪氣離開陽分進入陰分而沒有解除的緣故。如果病人反而能夠吃東西,沒有嘔吐,脈象平和而微弱,小便清澈,這就說明邪氣還沒有進入陰分,屬於沒有傳入陰分,要自然痊癒。

方有執曰:去者,往也。言表邪往而入於裡,所以外無他熱而內則煩躁也。蓋身無大熱,表熱微也;心煩身躁,裡熱盛也。

方有執說:去,就是往的意思。意思是說表邪往裡傳入,所以外邊沒有其他熱象,內心卻感到煩躁不安。因為身體沒有發高燒,表面熱度微弱;而心煩意亂,身體躁動不安,是因為裡面的熱氣盛的緣故。

成無己曰:表邪傳裡,裏不和則不能食而嘔。今反能食而不嘔,脈靜小,小便清,是邪不傳陰,但在陽止也。

成無己說:表邪傳入裡層,裡層不和就會導致不能吃東西還嘔吐。現在病人反而能夠吃東西沒有嘔吐,脈象平和而微弱,小便清澈,說明邪氣沒有傳入陰分,還停留在陽分。

汪琥曰:邪在少陽,原嘔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嘔,可徵裡氣之和而少陽之邪自解,故曰不傳,欲自愈也。

汪琥說:邪氣停留在少陽經,本應該嘔吐不能吃東西。現在病人反而能夠吃東西沒有嘔吐,可以證明裡氣平和,少陽經的邪氣自己消散了。所以說沒有傳入陰分,要自然痊癒。

2. 太陰全篇

辨太陰傷寒初終脈證治法

《金鑑》曰:六氣之邪感人,雖同人受之,而生病各異者,何也?蓋以人之形有厚薄,氣有盛衰,藏有寒熱,所受之邪每從其人之藏氣而化,故生病各異也。是以或從虛化,或從實化,或從寒化,或從熱化。譬諸水火,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物盛從化,理固然也。誠知乎此,又何疑乎。

陽邪傳陰,變寒化熱,而遂以為奇耶?自後漢迄今,千載以來,皆謂三陰寒邪不傳,且以傷寒傳經陰邪謂之直中。抑知直中?乃中寒之證,非傳經之邪耶。是皆未熟讀仲景之書,致有此誤耳。如論中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等湯,攻表宜桂枝。

白話文:

辨太陰傷寒初終脈證治法

《金鑑》說道:六種氣候的邪氣侵襲人體,雖然同一個人受到影響,但發病卻各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的體質有厚薄之分,元氣有盛衰之別,臟腑有寒熱之異,所受的邪氣往往依據個人臟腑元氣的特性而變化,所以發病表現也各不相同。因此,有的病從虛弱發展,有的病從實證發展,有的病從寒性發展,有的病從熱性發展。這就像水火一樣,水盛則火滅,火盛則水耗,事物盛極必衰,這是自然規律。只要真正瞭解了這個道理,又何必懷疑呢?

陽氣邪氣傳入陰氣,轉變為寒性再轉化為熱性,就認為這是奇異的病症嗎?從後漢到現在,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三陰寒邪不會互相傳遞,而且將傷寒傳經陰邪稱為直中。難道他們不知道直中指的是中寒的症狀,而非傳經的邪氣嗎?這都是因為他們沒有認真研讀仲景的醫書,才會有這樣的錯誤理解。比如,遇到下利腹脹、身體疼痛的病人,應該先溫暖內裏,再攻邪於表。溫暖內裏可以使用四逆湯等,攻邪於表可以使用桂枝湯。

此三陽之邪傳入太陰,邪從陰化之寒證也。如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此太陰寒邪傳少陰之寒證也。如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此少陰寒邪傳厥陰之寒證也。皆歷歷可據,豈得謂傷寒陰不相傳,無陽從陰化之理乎?夫太陰濕土,純陰之藏也。

故病一入太陰,則邪從陰化者多,從陽化者少。從陰化者,如論中腹滿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溫,腹時自痛,宜服理中四逆輩者是也。從陽化者,如論中發汗後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又,腹滿大實痛者,宜桂枝加大黃湯主之者是也。蓋脾與胃同處腹中,故腹滿腹痛,兩皆有之。

白話文:

當三陽經的邪氣傳入太陰經時,邪氣會從陰性轉化,呈現寒證。例如少陰病出現腹瀉,可以用白通湯治療。這也是太陰經的寒邪傳入少陰經的寒證。如果出現腹瀉清稀、內寒外熱、出汗卻昏厥,可以用通脈四逆湯治療。同樣地,少陰經的寒邪傳入厥陰經也會產生寒證。這些現象都有跡可循,怎麼能說傷寒病的陰邪不互相傳遞,沒有陽性轉化為陰性的道理呢?

太陰經掌管脾臟,屬濕土,是純陰的臟器。

因此,當病邪進入太陰經時,往往會以陰性轉化的表現更多,陽性轉化的表現較少。陰性轉化的表現例如:腹脹、嘔吐食物、腹瀉不口渴、手腳溫暖、腹部時常疼痛,應該服用理中湯、四逆湯等藥物。陽性轉化的表現例如:發汗後症狀未解,腹脹疼痛,應立即用瀉藥治療,例如大承氣湯。又,如果腹部脹滿、硬實且疼痛,應該服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因為脾臟和胃都在腹部,所以腹脹和腹痛都可能出現。

然腹滿為太陰土病,心下滿為陽明主病。其陽明亦有腹滿者,以陽明腹滿與熱同化,故必有潮熱自汗、不大便之證,而不似太陰與濕同化,有發黃暴煩、下利穢腐之證也。誠能更於腹之時痛、大實痛、腹滿痛數條,詳審其虛實寒熱,隨證斟酌,溫之下之,則了無遺義矣。此篇總括太陰脈證治法之要訣也。

太陰陰邪總訣

三日滿,三陽盡,邪傳太陰變寒證,從陰化寒脈沉遲,吐食腹滿時痛甚。

理中湯,可頻進,手足自溫亦不論,下利不渴與諸般,此湯加減何容紊。

首章言傷寒初傳太陰,邪從陰化之寒證也。脈沉遲,太陰陰邪脈也。吐食腹滿,腹中有時痛,有時不痛,太陰裡寒證也。手足自溫,邪入陰也。主以理中湯(見醫方祛寒門)。

白話文:

肚子脹滿是太陰脾胃的病,心口發悶是陽明胃經的病。陽明經也會出現肚子脹滿,但是陽明脹滿與熱氣相通,所以必定會有潮熱、盜汗、便祕的症狀,不像太陰與濕氣相通,會有發黃、焦躁不安、腹瀉排泄穢物等症狀。如果能更仔細觀察肚子時痛、脹痛、滿痛等情況,詳細判斷身體虛實寒熱,根據症狀選擇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就可以完全治癒疾病。這篇文字總結了太陰脈證治療方法的要訣。

病程發展到第三天,三陽經的病氣都消失了,邪氣傳入太陰經,轉變為寒證,由於邪氣從陽轉陰,導致脈象沉遲,患者會吐食,肚子脹滿,有時疼痛加重。

理中湯可以頻繁服用,即使手腳溫熱也無妨,患者腹瀉不渴,以及其他各種情況,都可以服用此湯,何必拘泥於加減藥物呢?

第一章講述傷寒初期傳入太陰經,邪氣從陽轉陰,變成寒證。脈象沉遲是太陰經寒邪的脈象。患者會吐食、肚子脹滿,有時肚子會痛,有時不會痛,這是太陰經裡寒的表現。手腳溫熱,說明邪氣已經侵入陰經。主要用理中湯治療(見醫方祛寒門)。

次章言有如前之脈證,正用理中湯治之。若兼他證,又當隨證加減也。如自利不渴,藏無熱也。若利少吐多,當去白朮、加生薑;惟下利多,雖兼吐證,仍用白朮;渴欲飲水,更倍白朮;腹滿,去白朮,加附子;臍下動,氣欲作奔豚,去白朮,加肉桂;中寒,倍乾薑;腹痛甚,倍人參;心下悸,加茯苓。

太陰陰邪集解

《總注》曰:太陰脾經也,其脈布胃中,絡於嗌。寒邪傳於太陰,故腹滿時自痛。寒邪循脈犯胃,故吐食不下,此太陰裡虛,邪從寒化之證也,當以理中四逆輩溫之。若腹滿嗌乾,不大便,大實痛,始為太陰裡實,邪從熱化之證,當以桂枝加大黃湯下之矣。若以太陰虛寒之滿痛,而誤認為太陰實熱之滿痛而下之,則寒虛相搏,必變為藏結,痞硬及自利不止矣。

白話文:

接下來講到,如果有之前提到的脈症,應該用理中湯治療。如果同時有其他症狀,就要根據症狀加減藥物。例如,如果病人腹瀉但不口渴,腹部也沒有發熱,這就表示體內沒有熱邪。如果腹瀉很少,嘔吐很多,就要去掉白朮,加入生薑。但是,如果腹瀉很多,即使同時有嘔吐症狀,也要保留白朮;如果口渴想要喝水,就加倍白朮;如果肚子脹滿,就去掉白朮,加入附子;如果臍下有動的感覺,氣息想要像奔馬一樣衝出,就去掉白朮,加入肉桂;如果體內寒氣重,就加倍乾薑;如果腹痛很嚴重,就加倍人參;如果心下悸動,就加入茯苓。

太陰脾經,脈絡分布在胃中,連接到咽喉。寒邪傳到太陰脾經,所以肚子脹滿時會自己疼痛。寒邪循著脈絡犯胃,所以吐出食物,吃下去的東西無法消化,這是太陰脾經虛寒,寒邪轉化的症狀,應該用理中湯、四逆湯等溫熱藥物來治療。如果肚子脹滿,咽喉乾燥,不能排便,肚子非常脹痛,這就是太陰脾經裡實,邪氣轉化為熱的症狀,應該用桂枝加湯劑,也就是桂枝加人參、大黃湯來瀉下。如果把太陰虛寒引起的肚子脹痛誤認為太陰實熱引起的肚子脹痛而瀉下,那麼寒虛相搏,就會變成腹內結塊,變得硬硬的,而且腹瀉不止。

此條為太陰病之提綱,後凡稱太陰病者,皆指此證而言也。

吳人駒曰:太陰自利,有時而腹自痛,非若蓄積而常痛者。若以時痛為實,從而下之,其滿益甚,必令胸下結硬,而自利不止。曰胸下者,陰邪結於胸下之陰分,異於陽邪結胸之在胸間,且按之而痛也。曰結硬者,無陽以化氣則為堅陰,異於痞之濡而軟也。彼皆陽從上陷而阻留,此則陰從下逆而不歸,寒熱大別也。

程應旄曰:陽邪亦有腹滿得吐則滿去而食可下者,今腹滿而吐食不下,則滿為寒脹,吐為寒格也。陽邪亦有下利腹痛得利則痛隨減者,今下利而腹時自痛,則利為寒利,痛為寒痛也。

白話文:

此條為太陰病之提綱,後凡稱太陰病者,皆指此證而言也。

這一段文字是太陰病的綱領,以後凡是提到太陰病,都是指這個證狀而言。

吳人駒曰太陰自利,有時而腹自痛,非若蓄積而常痛者。若以時痛為實,從而下之,其滿益甚,必令胸下結硬,而自利不止。曰胸下者,陰邪結於胸下之陰分,異於陽邪結胸之在胸間,且按之而痛也。曰結硬者,無陽以化氣則為堅陰,異於痞之濡而軟也。彼皆陽從上陷而阻留,此則陰從下逆而不歸,寒熱大別也。

吳人駒說:太陰病的症狀是自利(腹瀉),偶爾腹部會疼痛,與積食導致的持續疼痛不同。如果誤以為是實證(陽盛實熱),而使用瀉下藥物,腹滿會更加嚴重,並且會導致胸下結塊硬痛,腹瀉也無法止住。所謂「胸下」,是指陰邪結聚在胸下腹部陰陽交界處,與陽邪結胸(胸部脹痛)不同,陽邪結胸會在胸部,而且按壓會疼痛。所謂「結硬」,是指沒有陽氣來化解,就成了堅硬的陰邪,與痞證(腹部腫塊)的柔軟濕潤不同。陽邪結胸是陽氣從上往下陷入阻塞,而太陰病則是陰氣從下往上逆流不歸,兩者寒熱的病因截然不同。

程應旄曰陽邪亦有腹滿得吐則滿去而食可下者,今腹滿而吐食不下,則滿為寒脹,吐為寒格也。陽邪亦有下利腹痛得利則痛隨減者,今下利而腹時自痛,則利為寒利,痛為寒痛也。

程應旄說:陽邪也有腹滿得吐則滿去,並且食慾可以恢復的情況。但現在腹滿卻吐了也無法進食,說明腹滿是寒氣脹滿,嘔吐是寒氣阻礙食物下行。陽邪也有腹痛下利,得利則痛隨之減輕的情況。但現在腹瀉卻伴隨間歇性的腹部疼痛,說明腹瀉是寒氣導致的,疼痛也是寒氣引起的。

論曰: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謂邪傳太陰之時,腹痛轉氣,下趨少腹者,因裡虛不能守而寒邪上迫,欲自利之候,確是太陰寒痛也。若不轉氣下趨,痛自下攻上,則屬陽明實痛矣。此仲景示人不可以寒痛為實而妄議下也。

《總注》曰:三陰同屬藏寒,少陰厥陰有渴證,太陰獨無渴證者,以其寒在中焦,總與龍雷之火無涉;少陰中有龍火,底寒甚則龍升,故自利而渴。厥陰中有雷火,故有消渴,太陽一照,雷雨收聲,故發熱則利,見厥而複利也。又曰:少陰屬腎水,熱入而耗其水,故自利而渴。太陰屬脾土,寒入而從其濕,則不渴而自利,故太陰自利,法當溫也。

白話文:

論曰

傷寒病發病四五天,肚子疼痛,如果疼痛感轉移到下腹部,並往下延伸至小腹,這是想要腹瀉的徵兆。

意思是

當病邪傳入太陰經的時候,腹痛轉移到下腹部,並往下延伸至小腹,是因為身體內虛弱,無法抵抗寒邪,寒邪上攻而導致想要腹瀉。這的確是太陰經寒痛的表現。

如果疼痛沒有向下轉移,而是從下腹部向上攻,那就是陽明經實痛了。

這說明瞭仲景告誡我們,不能誤以為寒痛就是實證而隨便使用瀉下方法。

《總注》曰

三陰經都屬於藏寒,少陰經和厥陰經有口渴的症狀,唯獨太陰經沒有口渴症狀。這是因為太陰經的寒邪在中焦部位,與龍雷之火(陽氣)無關;少陰經中有龍火,底寒厲害時,龍火就會上升,所以會腹瀉口渴;厥陰經中有雷火,所以會有消渴症狀。太陽經一照,雷雨就會停止,所以發熱時會腹瀉,出現厥症時也會腹瀉。

又曰

少陰經屬於腎水,熱邪侵入會耗損腎水,所以會腹瀉口渴;太陰經屬於脾土,寒邪侵入會隨著脾土的濕氣,所以不會口渴,但會腹瀉。因此太陰經的腹瀉,應該用溫熱的方法治療。

太陰陽邪總訣

太陰邪,從陽化,脈數咽乾腹滿大,實痛桂枝加大黃,若成胃實大承下。

脈浮弱,休議下,腹中時痛或時罷,桂枝湯加芍藥醫,邪陷太陰能自化。

首章言太陰邪從陽化之熱證也。有因太陽病誤下之,致邪陷太陰,脈數咽乾,太陰熱也。腹大滿痛,痛無止時,太陰有餘證也,宜以桂枝加大黃湯,升舉陽邪而瀉內實(見醫方發表門)。

若成陽明胃實,痞滿燥實堅全見者,當用大承氣湯先攻裡,後解表(見攻裡門)。

次章申言太陰邪從陽化,亦有虛實之分也。如脈浮弱,胃氣虛也。腹不大滿,時痛時止,不足之證也,但用桂枝加芍藥湯和之(見發表門)。

白話文:

太陰病邪氣由陽氣化生而來,脈搏跳得快,咽喉乾燥,肚子脹滿疼痛,這是實證,可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如果病症發展成胃實證,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如果脈搏浮弱,說明胃氣虛弱,肚子不脹滿,時而疼痛,時而停止,這是虛證,可以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邪氣會慢慢自行消散。

太陰陽邪集解

《總注》曰:本太陽中風病,醫不以桂枝湯發之,而反下之,因而邪陷入里,如無他證,惟腹滿時痛者,此屬太陰裡虛痛也,故宜桂枝加芍藥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調太陰之裡虛也。若大滿實痛,則屬太陰熱化,胃實痛也,故宜桂枝加大黃湯,以外解太陽之表而內攻太陰之裡實也。

劉宏壁曰:太陰無可下之法也。設在經則各經已無可下之理,在藏則太陰尤無受下之處,桂枝加大黃湯安能無疑乎?不知脾與胃相表裡也。太陽誤下,太陰受邪,適胃有宿食,則脾因胃之實而實,亦即因太陽之邪而痛矣。若既大滿大痛,已成胃實,又非此湯所能勝任,故宜大承氣湯急攻其里,而後和表也。

白話文:

《總注》

說:本太陽中風病,醫生沒有用桂枝湯發散它,反而用下瀉的方法,因此邪氣侵入內裏。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只是腹滿時痛,這就是太陰裡虛痛,所以應該使用桂枝加芍藥湯,一方面解開太陽表的邪氣,另一方面調和太陰裡虛的症狀。如果腹滿實痛,那就是太陰熱化,胃實痛,所以應該使用桂枝加大黃湯,一方面解開太陽表的邪氣,另一方面攻破太陰裡的實證。

劉宏壁

說:太陰沒有可下瀉的治療方法。如果邪氣在經脈,各個經脈本來就沒有下瀉的道理;如果邪氣在臟腑,太陰就更沒有接受下瀉的部位。桂枝加大黃湯,怎麼能沒有疑慮呢?不知道脾胃是表裡關係。太陽誤用下瀉法,太陰受到邪氣,恰好胃裏有宿食,脾臟就因為胃的實證而變得實證,也因此因為太陽的邪氣而疼痛。如果已經腹滿疼痛,形成胃實,就不是桂枝加大黃湯所能勝任的,所以應該使用大承氣湯急攻其裏,然後再和解太陽表證。

程應旄曰:脈浮弱,腹滿時痛者,太陰之證見矣。然太陽表邪內陷,留滯於太陰,非藏寒痛也,仍用桂枝湯升發陽邪,但倍加芍藥以調和之。

柯琴曰:腹滿為太陰陽明俱有之證,然位同而職異。太陰主出,太陰病則腐穢氣凝不利,故滿而時痛。陽明主納,陽明病則腐穢燥結不行,故大實而痛。是知大實痛是陽明病而非太陰病矣。仲景因表證未解,陽邪已陷入太陰,故倍芍藥以益脾調中,而除腹滿之時痛,此用陰和陽法也。若表邪未解,而陽邪陷入陽明,則加大黃以潤胃通結而除其大實之痛,此雙解表裡法也。

凡妄下,必傷胃之氣液。胃氣虛,則陽邪襲陰,故轉屬太陰;胃液涸,則兩陽相搏,故轉屬陽明。屬太陰則腹滿時痛而不實,陰道虛也;屬陽明則腹滿大實而痛,陽道實也。滿而時痛,是下利之兆;大實而痛,是燥屎之徵。故一則倍加芍藥,小變建中之劑;一則少加大黃,微示調胃之方也。

白話文:

程應旄說

脈象浮弱,肚子脹滿且時常疼痛,這是太陰證的表現。然而,太陽表邪內陷,停留在太陰經,並不是寒邪積聚引起的疼痛,仍然要使用桂枝湯升發陽邪,但要加倍芍藥來調和脾胃。

柯琴說

腹脹滿是太陰和陽明經都可能出現的症狀,但位置相同,功能卻不同。太陰經主導排泄,太陰病則會導致腐敗之氣凝結不利於排出,因此肚子脹滿且時常疼痛。陽明經主導吸收,陽明病則會導致腐敗之氣乾燥結聚難以排出,因此肚子脹滿且疼痛劇烈。由此可知,肚子脹滿疼痛劇烈是陽明病,而不是太陰病。張仲景認為,因為表證未解,陽邪已經侵入太陰經,所以加倍芍藥來補益脾胃,調和中焦,以消除肚子脹滿且時常疼痛的症狀,這是用陰和陽的方法。如果表證未解,陽邪侵入陽明經,就要加大黃來潤滑胃腸,通利結滯,以消除肚子脹滿疼痛劇烈的症狀,這是雙解表裡的方法。

總而言之,

亂用瀉下藥,必然會損傷胃氣和胃液。胃氣虛弱,陽邪就會趁虛而入,導致疾病轉屬太陰經;胃液枯竭,則陽氣和熱邪互相搏鬥,導致疾病轉屬陽明經。屬太陰經則肚子脹滿且時常疼痛,但摸起來不硬,是因為陰虛;屬陽明經則肚子脹滿且疼痛劇烈,摸起來很硬,是因為陽實。肚子脹滿且時常疼痛,是腹瀉的先兆;肚子脹滿且疼痛劇烈,是燥屎的徵象。因此,一種情況下加倍芍藥,以小量調整脾胃之藥;另一種情況下稍微加大黃,以微調胃腸之方。

太陰陽明同病總訣

太陰寒,陽明熱,表裡同病須詳擇,汗後腹滿時減復,寒虛厚朴方可啜。

發汗後,表不徹,腹滿大痛無休歇,實熱內壅便不通,大承攻裡為先策。

首章言脾與胃表裡同病,當分虛實寒熱也。如發汗後,表邪已解,但見腹中時滿,時不滿,減復如常,而無腹痛燥結之證者,此是太陰寒邪。寒虛之氣上逆作滿,乃可溫之證,服厚朴生薑半夏人參甘草湯,以散滿溫中降逆(方見和解門)。

次章申言脾胃同病,有屬實熱者。如發汗後,表邪不解,從陽化熱,則見腹滿大痛,終日不減,常常而滿,或不大便,此為轉屬陽明實熱內壅之滿,乃可攻之證,服大承氣湯(見攻裡門)。下之而腹滿如故,即減去一二分,算不得減,不妨再下之,必當以減盡為度。

白話文:

太陰證寒,陽明證熱,表裡同病必須仔細分辨。若發汗後肚子時滿時不滿,減退恢復正常,沒有腹痛燥結的症狀,這是太陰寒邪。寒虛之氣上逆導致腹滿,可以用溫補的方法治療,服用厚朴生薑半夏人參甘草湯,以散滿溫中降逆。

接著說到脾胃同病,有屬於實熱的。若發汗後,表邪沒有消除,從陽化熱,就會出現腹滿大痛,整日不減,時常腹滿,或是不通便,這是轉屬陽明實熱內壅造成的腹滿,可以用攻裡的方法治療,服用大承氣湯。瀉下之後肚子還是滿,減去了一兩分也不算減,可以再瀉下,一定要減至盡為止。

太陰陽明同病集解

成無己曰:吐後脹滿與下後脹滿皆為實者,言邪氣乘虛入里而為實也。今發汗後,外邪已解,腹時脹滿,知非裡實,由太陰不足,脾氣不通,故壅而為滿也,與此湯和脾氣而降逆氣,宜矣。至後條,發汗後,表不解,腹滿大痛者,乃腹滿不減、減不足言之實滿也,當用大承氣湯下之。

《總注》曰:太陰為病,必腹滿而痛,治之之法,當以脈消息之。若其人脈弱,續自便利,則其中不實,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胃氣弱,難堪峻攻,其便易動故也。由此推之,可知大便硬者,不論在陰在陽,凡脈弱,皆不可輕下也。或問:大黃能傷胃氣,故宜減。芍藥能調脾陰,何以亦宜減?答曰:脈弱則氣餒不充,仲景以溫甘之藥能生氣。

芍藥之味酸寒,雖不若大黃之峻,要非氣弱者所宜多用,故亦減之。

白話文:

成無己認為,嘔吐或瀉後腹脹都是實證,指的是邪氣趁虛侵入臟腑而導致的。但是,如果發汗後外邪已經消散,腹部卻仍然脹滿,這就不是裡實,而是脾氣不足導致脾胃氣機不通暢,因此阻塞而造成脹滿。這種情況應該服用和脾胃、降逆氣的藥物來治療。至於發汗後表症未解,腹部脹滿疼痛的情況,則是腹滿不減、減得少的實滿,應該服用大承氣湯來瀉下。

《總注》解釋說,太陰病症會出現腹脹疼痛,治療方法要根據脈象來判斷。如果患者脈象虛弱,並且大便通暢,就說明裡面不實,即使需要服用大黃芍藥,也應該減量使用。因為胃氣虛弱,無法承受峻猛的攻伐,而且容易導致大便稀溏。由此推論,對於大便乾結的患者,不論是陰證還是陽證,只要脈象虛弱,都不可輕易使用瀉下藥物。

有人可能會問:大黃會傷胃氣,所以應該減量,芍藥可以調和脾陰,為什麼也應該減量?回答是:脈象虛弱就說明氣虛不足,張仲景認為溫甘的藥物可以生氣。

芍藥性酸寒,雖然不如大黃峻猛,但對於氣虛的患者也不宜多用,所以也應該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