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7)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7)
1. 醫方除痰門
大棗,治諸痰飲,咳嗽脹滿,嘔吐噁心,頭眩心悸。惟與燥痰不相宜。
薑汁煮製半夏(三錢),去白陳皮,去皮茯苓(各二錢),甘草(一錢),生薑(引)
加味法:風痰,加泡南星、白附、殭蠶、天麻;熱痰,加姜炒芩連、石膏、竹瀝;寒痰,加乾薑、麻黃、桂心、北細辛、炮附子;氣痰,加紫蘇、香附、枳殼、厚朴;火痰,加石膏末、青黛、炒川連、梔子、黃芩;濕痰,加製蒼朮、炒白朮、豬苓;食痰,加炒神麯、麥芽、萊菔子、枳實、山楂;郁痰,加香附、川芎、枳殼、厚朴;老痰,加炒枳實、栝蔞仁、杏仁、海石、芒硝;脅痰在皮裡膜外,加炒白芥子;膈間風痰,氣虛食少,加竹瀝實,加荊瀝;四肢痰飲,加竹瀝、韭汁、薑汁;痰在腸胃,脈症實者,加甘遂、枳實、硝黃;頑痰膠固,加膽星、枳實、海石;膈上熱痰,令作嘔吐,加炒連、梔子、生薑;熱痰嘈雜,去姜,加炒連、梔仁。加桔梗、炒枳殼,名枳殼二陳湯,治諸痰氣。
白話文:
大棗治痰飲之方
大棗,可治各種痰飲引起的咳嗽、胸悶、嘔吐、噁心、頭暈、心悸等症狀,但與燥痰不相宜。
基本方劑:
- 半夏(三錢):用薑汁煮製
- 陳皮(二錢):去白
- 茯苓(二錢):去皮
- 甘草(一錢)
- 生薑(引)
加味法:
- 風痰: 加泡南星、白附、殭蠶、天麻
- 熱痰: 加姜炒芩連、石膏、竹瀝
- 寒痰: 加乾薑、麻黃、桂心、北細辛、炮附子
- 氣痰: 加紫蘇、香附、枳殼、厚朴
- 火痰: 加石膏末、青黛、炒川連、梔子、黃芩
- 濕痰: 加製蒼朮、炒白朮、豬苓
- 食痰: 加炒神麯、麥芽、萊菔子、枳實、山楂
- 郁痰: 加香附、川芎、枳殼、厚朴
- 老痰: 加炒枳實、栝蔞仁、杏仁、海石、芒硝
- 脅痰在皮裡膜外: 加炒白芥子
- 膈間風痰,氣虛食少: 加竹瀝實、加荊瀝
- 四肢痰飲: 加竹瀝、韭汁、薑汁
- 痰在腸胃,脈症實者: 加甘遂、枳實、硝黃
- 頑痰膠固: 加膽星、枳實、海石
- 膈上熱痰,令作嘔吐: 加炒連、梔子、生薑
- 熱痰嘈雜: 去姜,加炒連、梔仁
加桔梗、炒枳殼,名枳殼二陳湯,治諸痰氣。
加味二陳湯
二陳湯加製蒼朮、炒枳殼、扁豆、薑黃。治痰攻眼腫,並酒家,手臂麻木重痛。二陳加乾薑,薑汁糊為小丸,治胸膈寒痰結聚。
加味導痰湯
二陳加炒連、炒芩、炒仁、白朮、香附、栝蔞仁。治舌黑暈眩,痰壅噯氣。再加人參、膽星、桔梗,治痰迷心竅。
清暈化痰湯
二陳加炒枳實、黃芩、川芎、白芷、膽星、細辛、防風、羌活。治頭暈目眩。氣虛,加人參、炙白朮;血虛,加當歸、熟地;熱盛,加炒連。
白話文:
二陳湯加入蒼朮、炒枳殼、扁豆、薑黃,可以治療痰液上攻導致眼睛腫脹,以及因飲酒過度引起的臂膀麻木疼痛。如果二陳湯加入乾薑,並用薑汁糊成小丸服用,則可治療胸膈寒痰積聚。
二陳湯加入炒連翹、炒黃芩、炒杏仁、白朮、香附、栝蔞仁,可以治療舌苔發黑、頭暈眼花、痰多氣逆的症状。如果再加入人參、膽星、桔梗,則可治療痰迷心竅。
二陳湯加入炒枳實、黃芩、川芎、白芷、膽星、細辛、防風、羌活,可以治療頭暈眼花。如果患者氣虛,可以加入人參、炙白朮;如果患者血虛,可以加入當歸、熟地;如果患者熱盛,可以加入炒連翹。
豁痰湯
二陳加炒梔子、海桐皮、製蒼朮、炒枳殼、威靈仙、薑黃、香附、桔梗、川芎、當歸、赤芍。治風痰鬱結,肩揹走痛。
痰氣方
二陳加炒殭蠶、製蒼朮、白芷、川芎、枳殼、桔梗、麻黃、紫蘇、羌活、烏藥、香附,薑棗引。治痰氣凝結,背心一點痛甚。
三聖丸,治痰火嘈雜,心懸如飢。
陳皮,法半,姜炒川連
研末,蜜丸。
白話文:
豁痰湯
組成: 二陳湯(包含半夏、茯苓)加炒梔子、海桐皮、製蒼朮、炒枳殼、威靈仙、薑黃、香附、桔梗、川芎、當歸、赤芍。
主治: 風痰鬱結,肩背走痛。
痰氣方
組成: 二陳湯加炒殭蠶、製蒼朮、白芷、川芎、枳殼、桔梗、麻黃、紫蘇、羌活、烏藥、香附,用薑棗引。
主治: 痰氣凝結,背心一點痛甚。
三聖丸
組成:
- 陳皮:用量為一半
- 川連:用薑炒
- 研末,蜜丸
主治: 痰火嘈雜,心懸如飢。
橘皮湯,治乾嘔噦氣,手足厥冷。
陳皮,生薑(等分)
煎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水氣,嘔吐噁心。
法半,茯苓,生薑(等分)
煎服。
陳皮半夏湯,治氣盛,嘔吐痰涎冷飲。
法半,陳皮,生薑(等分)
煎服。
生薑半夏湯,治似喘不喘,似嘔不嘔,心中憒憒無奈者。
法半,生薑
煎服。
潤下丸,治膈中痰飲。
白話文:
橘皮湯用於治療乾嘔、呃逆,以及手足冰冷。配方為陳皮與生薑等量,水煎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用於治療水腫、嘔吐、噁心。配方為法半、茯苓、生薑等量,水煎服。
陳皮半夏湯用於治療氣盛、嘔吐、痰涎過多,且喜歡喝冷飲。配方為法半、陳皮、生薑等量,水煎服。
生薑半夏湯用於治療似喘非喘、似嘔非嘔,心中鬱悶難受的情況。配方為法半與生薑,水煎服。
潤下丸用於治療膈中痰飲。
鹽水浸陳皮(去白,八兩),蜜炙甘草(二兩)
曬研細末,煮麵糊為小丸。薑湯,每下二錢。
都梁丸,治頭痛風眩。
研碎白芷(四兩)
蜜為丸,重一錢。嚼爛,茶湯嚥下。
燥痰湯,治肺經燥痰,少而黏連,咯不易出,用此潤燥。
旋覆花,枯芩,天冬,海石,朴硝,陳皮,貝母,枳殼,桔梗,去油栝蔞仁
煎服。
半夏天麻白朮湯,治太陰經痰厥,頭痛眼黑,暈眩,頭痛如破,身重如山,四肢厥冷,噁心,煩悶。
白話文:
將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用鹽水浸泡(八兩),甘草用蜜炙(二兩)。
曬乾後研磨成細末,用麵糊煮成小丸。用薑湯服用,每次服用二錢。
都梁丸,用來治療頭痛、風眩。
將白芷研磨成粉末(四兩),
用蜜製成丸子,每丸重一錢。將丸子嚼爛,用茶湯吞服。
燥痰湯,用來治療肺經燥痰,痰少且黏連,咳不出,用此藥潤燥。
旋覆花、枯芩、天冬、海石、朴硝、陳皮、貝母、枳殼、桔梗、去除油的栝蔞仁,
煎煮服用。
半夏天麻白朮湯,用來治療太陰經痰厥,頭痛眼黑,頭昏眼花,頭痛如要裂開般,身體沉重如山,四肢冰冷,噁心,煩悶。
薑製半夏,炒麥芽(各錢半),土炒白朮,炒神麯(各一錢),製蒼朮,蜜耆,人參,天麻,茯苓,陳皮,澤瀉(各五分),酒炒黃柏,乾薑(各三分),大棗(二枚)
並治食滯頭痛。
清氣化痰湯,治熱痰變生諸症。
製半夏,膽星(各錢半),去皮尖杏仁,去油栝蔞仁,麵炒枳實,酒炒條芩,陳皮,茯苓(各一錢),生薑(引)
指迷茯苓丸,治痰飲停中脘,兩臂疼痛,脈沉細者。
白話文:
將半夏製成藥材,並加入炒過的麥芽(各半錢)、土炒白朮、炒神麴(各一錢)、製蒼朮、蜜製的甘草、人參、天麻、茯苓、陳皮、澤瀉(各五分)、酒炒黃柏、乾薑(各三分)、大棗(兩枚),用於治療因食積而引起的頭痛。
清氣化痰湯,用於治療熱痰引起的各種病症。其組成包括製半夏、膽星(各半錢)、去皮尖杏仁、去油栝蔞仁、麵炒枳實、酒炒黃芩、陳皮、茯苓(各一錢)、生薑(引)。
指迷茯苓丸,用於治療痰飲停滯於中脘,兩臂疼痛,脈象沉細的患者。
法半(二兩),茯苓(一兩),炒枳殼(五錢),朴硝(三錢)
研末,薑汁糊為小丸。薑湯,每下二錢。
三仙丸,治中脘停痰滯氣。
法半,膽星,香附(等分)
研末,照前糊丸。服。
百花膏,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帶血。
百合,款冬花(等分)
曬灱,研末,煉蜜為丸,重二錢。臨臥,薑湯化服。或加紫菀、烏梅。
清肺飲,通治濕痰氣逆,咳嗽,隨症加味。
白話文:
法半二兩,茯苓一兩,炒枳殼五錢,朴硝三錢,研磨成粉末,用薑汁糊成小丸。用薑湯送服,每次服兩錢。此方名為三仙丸,用於治療中脘停痰滯氣。
法半、膽星、香附等分,研磨成粉末,用薑汁糊成丸,服用。此方名為百花膏,用於治療喘嗽不止,或痰中帶血。
百合和款冬花等分,曬乾後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丸,每丸重二錢。臨睡前用薑湯化服。也可加入紫菀和烏梅。此方名為清肺飲,用於治療濕痰氣逆、咳嗽,可根據具體症狀加味。
去皮尖杏仁,貝母,茯苓,陳皮,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味子(各五分),生薑(三片)
春月傷風,加防風、薄荷、紫蘇、前胡;夏傷暑熱,加桑皮、麥冬、知母、黃芩;秋傷濕熱,加蒼朮、桑皮、枯芩、梔子;冬傷風寒,加麻黃、桂枝、乾薑、法半;凡火嗽,加淨栝蔞仁、海石、青黛;食積痰嗽,加香附、枳實、炒曲、山楂;濕痰嗽,去貝母,加製半夏、膽星;燥痰黏連,加栝蔞、知母、天冬、麥冬;午前嗽,屬胃火,加石膏、炒連;午後,合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天冬、麥冬;黃昏嗽,屬火浮於肺,倍用五味子,加訶子,斂而降之;肺虛,加人參;勞嗽見血,肺有熱邪者,加當歸、白芍、知母、天冬、阿膠、紫菀、款冬花。
白話文:
準備去皮尖杏仁、貝母、茯苓、陳皮、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味子各五分,生薑三片。春天傷風,加防風、薄荷、紫蘇、前胡;夏天傷暑熱,加桑皮、麥冬、知母、黃芩;秋天傷濕熱,加蒼朮、桑皮、枯芩、梔子;冬天傷風寒,加麻黃、桂枝、乾薑、法半。凡是火嗽,加淨栝蔞仁、海石、青黛;食積痰嗽,加香附、枳實、炒曲、山楂;濕痰咳嗽,去貝母,加製半夏、膽星;燥痰黏連,加栝蔞、知母、天冬、麥冬;早上咳嗽,屬於胃火,加石膏、炒連;下午咳嗽,配合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天冬、麥冬;傍晚咳嗽,屬於火浮於肺,加倍五味子,加訶子,收斂下降;肺虛,加人參;勞累咳嗽伴隨出血,肺有熱邪者,加當歸、白芍、知母、天冬、阿膠、紫菀、款冬花。
金沸草散,治肺經傷風,頭目昏痛,咳嗽多痰。
旋覆花,赤茯苓,前胡(各一錢),芥穗(錢半),北細辛,法半,炙草(各五分),姜,棗(引)
旋覆花湯,治傷風痰嗽,心下嘈雜,口吐冷涎,脈沉遲或弦細。
旋覆花,法半,陳皮,炒芍,桔梗,赤茯苓(各錢半),人參,桂心,乾薑,甘草,細辛(各五分)
順氣消食化痰丸,治酒食生痰,胸膈膨悶,五更眩嗽。
薑製半夏,膽星(各四兩),醋炒青皮,香附,炒神麯,麥芽,炒蘇子,山楂肉,炒去皮尖,杏仁,生萊菔子,葛根,陳皮(各五錢)
白話文:
金沸草散,用於治療肺經受風寒引起的頭昏腦脹、咳嗽痰多。
藥方:旋覆花、赤茯苓、前胡(各一錢)、芥穗(錢半)、北細辛、法半、炙草(各五分)、生薑、大棗(引)。
旋覆花湯,用於治療傷風引起的咳嗽痰多、心口發悶、吐出冷涎、脈象沉遲或弦細。
藥方:旋覆花、法半、陳皮、炒芍藥、桔梗、赤茯苓(各錢半)、人參、桂心、乾薑、甘草、細辛(各五分)。
順氣消食化痰丸,用於治療因酒食積聚引起的痰多、胸悶、五更咳嗽。
藥方:薑製半夏、膽星(各四兩)、醋炒青皮、香附、炒神麴、麥芽、炒蘇子、山楂肉(炒去皮尖)、杏仁、生萊菔子、葛根、陳皮(各五錢)。
曬灱,研極細,薑汁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用二錢,薑湯送下,日三服。腹痛,磨木香湯送下。
清熱化痰湯,治痰火內發。
土炒白朮,炒枳實,炒川連,條芩,去心麥冬,石菖蒲,法半,膽星,陳皮,茯苓,甘草,沙參,木香,竹茹,生薑
竹瀝兌服。
桂苓甘術湯,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四錢),桂枝,土炒焦白朮(各三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將藥物曬乾,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薑汁煮成麵糊丸,丸子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兩錢,用薑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如果肚子痛,可以用木香湯磨碎後送服。
清熱化痰湯,用於治療痰火內發。
將白朮、枳實、川連、黃芩用土炒,麥冬去心,石菖蒲用量減半,膽星、陳皮、茯苓、甘草、沙參、木香、竹茹、生薑,加入竹瀝兌服。
桂苓甘術湯,用於治療心下有痰飲,胸脅脹滿,頭昏眼花。
茯苓四錢,桂枝、土炒焦白朮各三錢,甘草一錢。
煎服。
滌痰湯,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法半,膽星(各二錢半),陳皮,茯苓(各二錢),麵炒枳實,石菖蒲,竹茹(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生薑(引)
控涎丹,治飲留於上下內外,凡忽患胸背手足腰項筋骨牽引釣痛,走移不定,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此因痰飲留滯胸膈上下,勿誤作癱瘓。
去心甘遂,去皮大戟,白芥子(等分)
曬灱,研末,煮麵糊丸,梧子大。臨臥,薑湯送下七丸,漸加至十丸。痰猛,再加二三丸;熱痰,內加朴硝;驚厥,加硃砂、焙全蠍;氣結癖塊,加醋炙山甲、鱉甲、煨莪朮、元胡索;寒痰,加桂心、乾薑、川椒、丁香。
白話文:
煎服滌痰湯,用於治療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方劑包括半夏、膽星各二錢半,陳皮、茯苓各二錢,麵炒枳實、石菖蒲、竹茹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生薑引。
控涎丹則用於治療飲留於上下內外,凡忽患胸背手足腰項筋骨牽引釣痛,走移不定,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此因痰飲留滯胸膈上下,勿誤作癱瘓。
控涎丹方劑去心甘遂,去皮大戟,白芥子等分,曬灱後研末,煮麵糊丸,梧子大。臨臥,薑湯送下七丸,逐漸加至十丸。痰猛,再加二三丸;熱痰,內加朴硝;驚厥,加硃砂、焙全蠍;氣結癖塊,加醋炙山甲、鱉甲、煨莪朮、元胡索;寒痰,加桂心、乾薑、川椒、丁香。
辰砂散,治風痰癇病顛狂。
辰砂(一兩),淨乳香,炒棗仁(各五錢)
共研極細,熱酒調服三錢,再飲酒至醉,令其靜臥,切勿驚醒。古云:驚醒則難治。
遂心散,治癲癇多痰,形氣實者。
甘遂,硃砂(各五分)
研極細,劈開豬心,去敗血,捺藥末,合攏,以線扎定,蒸至透熟。臨臥,嚼食,白湯呷下。
星香散,治中風痰,體盛不渴者。
九轉膽星(二兩),木香片(三錢)
白話文:
辰砂散可以治療風痰引起的癲癇和狂躁症。取辰砂一兩、淨乳香和炒棗仁各五錢,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熱酒調服三錢,再飲酒至醉,讓病人靜臥,千萬不要驚醒。古人說:驚醒就難以治癒。
遂心散可以治療癲癇多痰,體質偏實的人。取甘遂和硃砂各五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將豬心剖開,去除壞血,把藥粉塞入豬心,合攏後用線扎緊,蒸至熟透。臨睡前,嚼食豬心,用白湯送服。
星香散可以治療中風痰,體質偏盛但不口渴的人。取九轉膽星二兩、木香片三錢。
共研極細。薑湯,每下二錢,或加焙灱全蠍二錢。
青州白丸子,治風痰湧盛,嘔吐涎沫,口眼喎斜,手足癱瘓,及痰盛作瀉,小兒驚癇。
生白附子,生南星(各二兩),生半夏(水浸,生衣曬乾,七兩),生川烏(去皮臍,淨肉,五錢)
共切碎,曬研極細,絹袋盛貯,用水半瓶,盡擺出粉,未盡再研,再擺,以粉盡為度,掠去浮水,將粉糊滿瓶內,日曬夜露,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方刮粉研末,篩細,煮糯米粥糊丸,綠豆大,曬乾。薑湯,每下一錢,日三服。癱瘓,用酒下;驚癇,薄荷湯下。
白話文:
將白附子、南星、半夏和川烏切碎,晒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絹袋盛裝,加入半瓶水,充分攪拌,直到粉末完全溶解,去除浮水,將粉糊裝滿瓶子,日曬夜露,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再將粉末研磨成細粉,過篩。用糯米粥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曬乾。每次服用一錢,一天三次。癱瘓患者用酒送服,驚癇患者用薄荷湯送服。若症狀嚴重,可加入薑湯,每次服用二錢,或添加焙乾的全蠍二錢。
礞石滾痰丸,治實熱老痰,變生怪症。
打碎青礞石(一兩),拌牙硝(一兩)
入罐內,封口,鹽泥固濟,架炭火上,煅令通紅,取起,待冷,研末。又:酒蒸大黃、酒洗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曬研極細,合前末,篩勻,米湯糊丸,梧子大,硃砂滾衣,磁瓶收貯。每用一二錢,清湯送下,靜臥方效。
蘇葶滾痰丸,治痰喘氣逆。
炒蘇子,炒葶藶子(各一兩),酒炒大黃,黃芩(各四兩),法制礞石(五錢),木香(二錢)
白話文:
礞石滾痰丸專門治實熱造成的頑固痰症,以及因此引起的奇怪病症。將礞石打碎成粉末,與硝石混合後,放入罐中密封,用鹽泥封好,放在炭火上燒紅,取出冷卻後研磨成粉。另外,將大黃和黃芩用酒蒸煮,再用酒洗淨,與沉香一同曬乾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將兩種粉末混合在一起,過篩,用米湯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再用硃砂包裹,存放在瓷瓶中。每次服用一到兩錢,用清湯送服,靜靜臥床休息才能發揮藥效。
蘇葶滾痰丸用於治療痰多、氣喘、呼吸困難的病症。將蘇子、葶藶子炒熟,大黃和黃芩用酒炒,再加入法制礞石和木香,一同研磨成粉。
研末,薑汁糊小丸。照前法服。
金鑑牛黃丸,治熱阻關竅,痰壅氣促,壯熱便秘,小兒驚癇,脈症實者。牛黃丸有數種,惟此方平正,故選錄之。
黑牽牛,白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炒大黃(兩半),酒浸曬灱麵炒枳實,薑製半夏,九轉膽星(各五錢),去皮弦牙皂(二錢)
曬研極細,蜜為丸,梧子大。薑湯,每下一錢,小兒服五分。
白金丸,治癲狂失心。
川鬱金(切片,七兩),白礬(三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小丸子。按照之前的服藥方法服用。
這方出自《金鑑》的「牛黃丸」,用於治療熱邪阻滯關竅,痰濁壅塞,氣喘呼吸急促,發熱便秘,小兒驚癇,脈象實證。市面上有很多種牛黃丸,但是這個方子平正無偏,所以特別選錄出來。
方劑組成:黑牽牛、白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炒大黃(半兩),酒浸曬灱麵炒枳實,薑製半夏,九轉膽星(各五錢),去皮弦牙皂(二錢)。
將所有藥材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用薑湯送服,每次服用一錢,小兒服用五分。
《白金丸》則用於治療癲狂失心。
方劑組成:川鬱金(切片,七兩),白礬(三兩)。
曬研極細,搗薄荷汁糊丸,梧子大。薑湯,每下一錢。
定癇丹,治陰癇,服諸藥及病勢已退,常用此調理之。
炒灱遠志肉,薑製半夏,煨天麻,炒白芍,當歸,炙草,琥珀,陳皮,人參(各三錢),土炒白朮,炒棗仁,真膽星,鉤藤勾,茯神(各五錢)
共曬研極細,煉蜜為丸,重二錢。生薑湯化下,日三服。小兒減半服。
四制抱龍丸,治陽癇,痰涎壅塞。
白話文:
將藥材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薄荷汁調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用生薑湯送服,每次服用一錢。
定癇丹用於治療陰癇,服完其他藥物以及病症已退後,可以長期服用此藥調理身體。
將遠志肉炒至焦黃,用生薑處理半夏,煨製天麻,炒白芍、當歸,炙甘草,琥珀、陳皮、人參(各三錢),土炒白朮、炒棗仁、真膽星、鉤藤勾、茯神(各五錢)。
將所有藥材一起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蜂蜜製成丸藥,每丸重二錢。用生薑湯送服,每日三次,小兒減半服用。
四制抱龍丸用於治療陽癇,以及痰涎壅塞的症狀。
真天竺黃(五錢),九轉膽星(一兩),明雄黃,辰砂(各二錢),麝香(分半)
共研極細,篩取淨末。另切碎甘草、麻黃、款冬花各五錢,封入罐內,水煮濃湯,布濾去渣,漫火再熬成膏,和勻藥末,為丸,重一錢。煎薄荷湯化下。小兒每服半丸。
白話文:
取真天竺黃五錢、九轉膽星一兩、雄黃、辰砂各二錢、麝香半錢,研磨成極細的粉末,過篩取淨。另將甘草、麻黃、款冬花各五錢切碎,放入罐中,用水煮成濃湯,用布過濾去渣,再以小火熬成膏狀。將藥末與膏狀物混合,製成每丸一錢重的丸藥。用薄荷湯送服,每次服用半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