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17)

回本書目錄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17)

1. 總括

虛者,陰陽、氣血、榮衛、精神、骨髓、津液不足是也;損者,外而皮、脈、肉、筋、骨,內而肺、心、脾、肝、腎消損是也。虛損成勞者,謂虛損日久,留連不愈而成五勞、七傷、六極也。勞因復感者,謂不足之人,榮衛不固,復感外寒,則損從皮毛肺始;陰虛更生內熱,則損從骨髓腎始;內傷飲食勞倦,則損從肌肉脾始。此虛損成勞之因也。

白話文:

[總結]虛弱的情況,指的是陰陽、氣血、榮衛、精神、骨髓、津液這些方面的不足;損耗的狀況,指的是外表的皮膚、脈絡、肌肉、筋腱、骨骼,以及內臟的肺、心、脾、肝、腎等組織的消耗和損壞。如果虛弱和損耗長期存在,持續不見好轉,就會形成所謂的五勞、七傷、六極等慢性病。當身體虛弱的人再次受到外在寒氣的影響,損耗會從皮毛和肺部開始;如果陰虛導致體內產生過多的熱量,損耗就會從骨髓和腎臟開始;如果飲食不當或過度勞累,損耗則會從肌肉和脾臟開始。這些就是虛弱和損耗導致勞疾的原因。

2. 五勞

一損,皮聚毛落,灑淅惡寒,咳嗽虛喘,肺勞也。二損,血脈衰少,男子面無血色,女子經水不通,心勞也。三損,飲食衰少,肌肉消瘦,大便溏瀉,脾勞也。四損,兩脅引胸而痛,緩不能行動,肝勞也。五損,骨痿不能久立,午後發熱,盜汗骨蒸,腎勞也。如從下腎臟損起者,損至皮聚毛落,主死;從上肺臟損起者,損至骨痿不能興起於床,則終;從脾臟損起者,或至皮聚毛落,或至骨痿不起,皆主死。此五勞之症也。

白話文:

[五勞病症]

一、肺部勞損:會出現皮膚乾燥皺縮,毛髮脫落,常感寒冷,甚至有咳嗽與呼吸困難的症狀。

二、心臟勞損: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男性臉色蒼白,女性月經不調或停經。

三、脾臟勞損:食慾下降,肌肉消瘦,排便稀軟不成形。

四、肝臟勞損:兩側肋骨附近連帶胸部疼痛,動作緩慢,活動不便。

五、腎臟勞損:骨骼無力,無法長時間站立,下午開始發燒,有盜汗及骨蒸熱的現象。

如果疾病從腎臟開始,直到皮膚乾縮毛髮脫落,預示病情危急。若從肺臟開始,直到骨骼無力無法起牀,則為病程終點。若從脾臟開始,可能進展到皮膚乾縮毛髮脫落,也可能發展至骨骼無力無法起身,都是生命危險的徵兆。以上就是所謂的五勞病症。

3. 七傷

一恐懼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蓋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一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䐃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也。一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則意不存乎人,毛悴色夭,死於夏也。一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不精則不正,陰縮而攣筋,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也。一憂愁不已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肢痿而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也。

一盛怒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前言,腰脊強痛,毛悴色夭,死於季夏。一勞倦過度則傷氣,氣傷則火愈壯,壯火則食氣,故無氣以動,喘乏汗出,內外皆越,則氣日耗,氣日耗則死矣。此七傷之症也。

白話文:

[七種傷害]

一、持續的恐懼無法排解會損傷精氣,精氣受傷就會導致骨頭痠痛,腳力虛弱,甚至精液自行流出。因為五臟的功能是儲藏精氣,不能受到傷害,一旦受傷就會失去控制,導致陰虛,陰虛就會氣息衰竭,氣息衰竭就會死亡。

二、過度驚嚇或過度思考會傷神,神經受傷就會產生恐懼感,導致肌肉萎縮,皮膚枯槁,面色憔悴,這種情況在冬天最易致命。

三、過度高興會傷魄,魄受傷就會精神錯亂,無法正常思考,皮膚枯槁,面色憔悴,在夏天最易致命。

四、過度悲傷會傷魂,魂受傷就會精神恍惚,行為失常,私處收縮,筋肉抽搐,兩側肋骨無法挺直,皮膚枯槁,面色憔悴,在秋天最易致命。

五、過度憂鬱會傷意,意志受傷就會心煩意亂,四肢無力,皮膚枯槁,面色憔悴,在春天最易致命。

六、持續的憤怒會傷志,意志受傷就會記憶力衰退,腰背僵硬疼痛,皮膚枯槁,面色憔悴,在夏季末最易致命。

七、過度疲勞會傷氣,氣息受傷就會讓火氣更旺盛,火氣旺盛就會消耗氣息,因此沒有氣息來支撐身體,會喘息乏力,汗水直流,內外都失去平衡,氣息每天都在消逝,氣息每天都在消逝就會死亡。這些就是七種傷害的症狀。

4. 六極

一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筋極也。一牙齒動,手足痛,不能久立,骨極也。一面無血色,頭髮自墜落,血極也。一身上常如鼠走,削瘦乾黑,肉極也。一氣少無力,身無膏澤,翁翁羸瘦,眼無精光,立不能穩,體癢生瘡,精極也。一胸脅逆滿,恆欲大怒,氣乏,不能言,氣極也。此六極之症也。

白話文:

第一種是轉筋現象,手指和腳趾的指甲都感到疼痛,這是筋力衰竭的表現。

第二種是牙齒搖晃,手腳疼痛,無法長時間站立,這是骨力衰竭的表現。

第三種是臉色蒼白無血色,頭髮自行脫落,這是血力衰竭的表現。

第四種是身體常有如老鼠跑過般的感覺,身體消瘦乾枯且皮膚發黑,這是肌肉力衰竭的表現。

第五種是呼吸微弱無力,身體缺乏油脂,體態憔悴瘦弱,眼睛沒有神采,站立不穩,身體癢且易生瘡,這是精力衰竭的表現。

第六種是胸脅部常感憋悶,常常想大聲怒吼,但卻氣力不足,無法說話,這是氣力衰竭的表現。

以上就是所謂的「六極」症狀。

5. 脈症

虛勞之脈象,宜和緩,二三四至,來去有神,此病易治。即浮軟微弱而有胃之真臟脈者,亦可得生。若陰虛之勞脈細數,則必形消著骨而後死者,陰主形也。陽虛之勞脈微革,則不待痿盡,忽然而脫者,陽主氣也。五臟之脈無和緩象,為無胃之真臟脈,即形肉雖存,亦必不久於人世矣。一息二至,損傷之脈也。一息一至,名為行屍脈,主死。此辨脈之大法也。

人身大骨,即顴、肩、腰、股之大骨也。大肉,即頭項、四肢之大肉也。凡大骨痿軟不能支持,大肉削瘦,消陷成坑,居常動做,精神漸衰,真臟脈不見者,一歲必死;若真臟脈見,遇所不勝之時日,凶可期也。若真臟脈不見,有是症者,喘滿動形,半載內死;有是症者,五臟內損,痛引肩胸,一月而死;有是症者,肉盡之處,皆枯燥破裂,謂之破䐃,身熱不已,十日內死。

真臟脈見,目眶下陷,視不見人,傾刻而死;若能見人,則神尚未去,至所不勝之日時而死也。此辨虛勞脈症之總訣也。

白話文:

【脈象病症】

在治療虛弱勞損的情況下,理想的脈象應該是平和緩慢,每呼吸二到四次脈搏跳動一次,且來去有力,這種情況下的病情較容易康復。即便脈象浮軟微弱,但只要仍有胃氣的真實脈象存在,病人仍有可能活下來。然而,如果出現陰虛勞損,脈象細數,那麼病人往往會身體消瘦至皮包骨才會離世,因為陰主要影響的是身體形質。同樣地,陽虛勞損導致的脈象微弱且緊繃,病人通常在未完全萎縮之前,就會突然死亡,這是因為陽主要影響的是身體氣血。當五臟的脈象都呈現出急促或混亂的狀態,顯示缺乏胃氣的真實脈象,即使外表看似健康,病人也難以長壽。每呼吸跳動一次的脈象,表示身體受損嚴重。每呼吸僅跳動半次的脈象,被稱為行屍脈,預示著死亡。

所謂的人體大骨,指的是顴骨、肩骨、腰骨和腿骨等大骨頭。所謂的大肉,指的是頭頸部以及四肢上的肌肉。若這些部位的骨頭萎縮無力,肌肉嚴重削瘦,形成凹陷,且平時活動時精神逐漸衰退,但尚未出現真臟脈象,預計一年內會去世;一旦出現真臟脈象,在不利的季節或時間,死亡將近在眼前。若尚未出現真臟脈象,但有上述症狀,出現喘息困難、腹部脹滿,且身體活動受到限制,半年內將離世;有上述症狀,且五臟受損,疼痛擴散到肩膀和胸部,一個月內會離世;有上述症狀,且肌肉嚴重消耗,肌膚乾燥龜裂,被稱為「破䐃」,持續發燒不止,十天內將離世。

若出現真臟脈象,眼眶凹陷,無法正常視物,很快就會死亡;若仍能看見人,說明元氣尚未耗盡,但在不利的時間或季節將會離世。以上是判斷虛弱勞損疾病與脈象的總結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