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7)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7)
1. 醫方理血門
四物湯,通治血虛經產之總劑。
熟地(三錢。血熱時改用生地黃),白芍(二錢。血瘀改用赤芍),當歸(二錢),川芎(錢半)
煎湯。溫服。
涼血法:涼心,加生黃連;涼膽,加炒連;涼肝,加條芩;涼肺,加枯芩;涼大腸,加子芩;涼腎與膀胱,加黃柏;涼脾,加生地;涼胃,加大黃;涼三焦,加地骨;涼心包絡,加粉丹皮;涼小腸,加梔仁、本通、竹葉。
白話文:
四物湯是治療血虛經產的常用方劑。它由熟地(血熱時改用生地黃)、白芍(血瘀改用赤芍)、當歸、川芎組成,煎湯服用。如果需要涼血,可以根據不同的部位加入不同的藥材,例如涼心加生黃連,涼膽加炒連,涼肝加條芩,涼肺加枯芩,涼大腸加子芩,涼腎與膀胱加黃柏,涼脾加生地,涼胃加大黃,涼三焦加地骨,涼心包絡加粉丹皮,涼小腸加梔仁、本通、竹葉。
清氣法:清心與包絡,加麥冬;清肝,加丹皮、柴胡;清脾,倍白芍、生地;清肺,加枳桔;小腸,加赤苓;清胃,加葛根、石膏;大腸、三焦,加連翹;血滯,加元胡;血燥,加人乳;膀胱,加滑石、琥珀;血瘀,加桃仁、紅花、韭菜汁、童便;暴血,加元參,薄荷、炒黑芥穗、蒲黃;血下不止,加發灰、京墨、炒蒲黃;久下不止,加酒炒升麻;血虛脫,加炙草、艾葉、炒阿膠。
白話文:
清氣法:
清心與包絡: 加麥冬。 清肝: 加丹皮、柴胡。 清脾: 白芍、生地各加倍。 清肺: 加枳桔。 清小腸: 加赤苓。 清胃: 加葛根、石膏。 清大腸、三焦: 加連翹。 血滯: 加元胡。 血燥: 加人乳。 清膀胱: 加滑石、琥珀。 血瘀: 加桃仁、紅花、韭菜汁、童便。 暴血: 加元參、薄荷、炒黑芥穗、蒲黃。 血下不止: 加發灰、京墨、炒蒲黃。 久下不止: 加酒炒升麻。 血虛脫: 加炙草、艾葉、炒阿膠。
調經法:血熱,加黃連、條芩;血色淡、脈沉遲,加附片、桂心;肥人多痰,加陳皮、法半、膽星;瘦人多火,加炒知柏、梔仁;氣滯夾食,加木香、香附、藿香、炒曲、砂仁;瘀,加桃仁、紅花、元胡、桂心;血熱脈實,加酒大黃、丹皮、炒枳實、厚朴;氣虛,加參耆、炙白朮、炙草;安胎,加條芩、炙白朮。
白話文:
調經法:
血熱:加入黃連、條芩。
血色淡、脈沉遲:加入附片、桂心。
肥人多痰:加入陳皮、法半、膽星。
瘦人多火:加入炒知柏、梔仁。
氣滯夾食:加入木香、香附、藿香、炒曲、砂仁。
瘀:加入桃仁、紅花、元胡、桂心。
血熱脈實:加入酒大黃、丹皮、炒枳實、厚朴。
氣虛:加入參耆、炙白朮、炙草。
安胎:加入條芩、炙白朮。
雜治法:陰虛有火,加黃柏、知母、元參,用蜜為丸,名坎離丸;治陰虛嗽血、陰火咽痛,加元參、桔梗、甘草、花粉;去血過多,目成障翳,加香附、夏枯草;血虛,五心煩熱,加酒炒黃連、胡連;血脫,加蜜耆、升麻、柴胡、生地、丹皮;陰虛,往來潮熱,加黃柏、黃芩、甘草;血虧經閉,加甘草、芒硝、酒炒大黃;僕損血瘀,藏結便秘,加桃仁、紅花;風虛暈眩,風秘便難,加羌活、秦艽;血虛氣滯,血氣上衝,加木香、檳榔;發汗過多成痙者,去白芍,加防風;血虛心腹㽲痛,去地黃,加炒乾姜;經水淋漓不止,加阿膠、艾葉、炙草。
白話文:
雜治法:
陰虛有火,可以加入黃柏、知母、元參,用蜂蜜製成丸藥,稱為坎離丸。此丸可用於治療陰虛咳嗽咯血、陰火咽喉疼痛,可以加入元參、桔梗、甘草、花粉。若出血過多,導致眼睛出現障翳,可以加入香附、夏枯草。血虛,出現五心煩熱,可以加入酒炒黃連、胡連。血脫,可以加入蜜芪、升麻、柴胡、生地、丹皮。陰虛,出現往來潮熱,可以加入黃柏、黃芩、甘草。血虧經閉,可以加入甘草、芒硝、酒炒大黃。跌打損傷導致血瘀,腹部脹滿便秘,可以加入桃仁、紅花。風虛導致頭暈眼花,風寒導致便秘,可以加入羌活、秦艽。血虛氣滯,血氣上衝,可以加入木香、檳榔。發汗過多導致痙攣,可以去掉白芍,加入防風。血虛導致心腹絞痛,可以去掉地黃,加入炒乾薑。月經量多淋漓不止,可以加入阿膠、艾葉、炙草。
神應養真丹
四物內加天麻、羌活,研末,蜜丸。姜三錢,薑湯化服。主治肝經受風寒暑濕,癱瘓不遂,語言蹇澀,及血虛腳氣腫痛。左癱,屬血瘀,四物加桃仁去皮尖、紅花、竹瀝,薑汁煎服。
地骨皮飲
四物內加地骨皮、丹皮。治血虛發熱,不惡寒者。
血熱甚,加芩連;寒甚,加附桂;破血,加桃仁、紅花;止血,加茅根、炒黑蒲黃。
雙和飲
白話文:
神應養真丹由四物湯加入天麻、羌活,研磨成粉末,製成蜜丸,用薑湯服用。主治肝經受風寒暑濕引起的癱瘓、語言障礙,以及血虛導致的腳氣腫痛。若是左邊癱瘓,屬於血瘀,則需在四物湯中加入去皮去尖的桃仁、紅花、竹瀝,用薑汁煎服。
地骨皮飲由四物湯加入地骨皮、丹皮組成。主治血虛發熱,不畏寒者。血熱嚴重者,可加黃芩、黃連;寒氣嚴重者,可加附子、桂枝;破血者,可加桃仁、紅花;止血者,可加茅根、炒黑蒲黃。
四物內加蜜炙黃耆、炙草、桂心、薑棗。補血益氣之妙方。
生津湯
四物內加麥冬、知母、花粉、甘草、炒川連、黃柏、薄荷,烏梅引。主治上消。四物內加麥冬、知母、芡實、蓮肉。主治下消、消濁。
聖愈湯
四物內加人參一錢、蜜耆二錢。治一切失血過多,陰虛氣弱,煩熱口渴,睡臥不寧者。
佛手散,治脈絡受傷,失血諸症。凡胎動不安,子死腹中,產後頭痛,皆可煎服。
白話文:
四物湯中加入蜜炙黃耆、炙甘草、桂心、薑棗,這是一種補血益氣的有效藥方。
生津湯:四物湯中加入麥冬、知母、花粉、甘草、炒川連、黃柏、薄荷,用烏梅引導。主要用於治療上消。四物湯中加入麥冬、知母、芡實、蓮肉,主要用於治療下消、消濁。
聖愈湯:四物湯中加入人參一錢、蜜炙黃耆二錢。用於治療一切失血過多、陰虛氣弱、煩熱口渴、睡臥不寧的人。
佛手散:用於治療脈絡受傷、失血等症狀。凡胎動不安、子死腹中、產後頭痛,皆可煎服。
當歸(一兩),川芎(五錢)
催生保產,用酒引;子死腹中,加炒黑豆、童便,煎服;交骨不開,橫生產難,加醋炙龜板五錢,煅枯頭髮二錢,名加味芎歸飲;平常血瘀,用佛手散加大黃下之,或加紅花、桃仁破之,或加鬱金、丹皮、苦酒行之。
當歸補血湯,治傷於勞役,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大而虛,亡血血脫者。
蜜炙黃耆(一兩),酒洗當歸(二錢)
煎湯,溫服。
白話文:
當歸一兩,川芎五錢,可以用酒引服,可催生保胎。若胎死腹中,則需加入炒黑豆和童便一起煎服。如果產婦骨盆閉合,難以順產,可加入醋炙龜板五錢和煅枯頭髮二錢,稱為加味芎歸飲。平時血瘀,可用佛手散加瀉藥大黃,或加入紅花、桃仁破瘀,或加入鬱金、丹皮、苦酒來化瘀。
當歸補血湯,用來治療勞累過度、身體發熱、面容發紅、口渴想喝水、脈搏強勁但虛弱、失血過多等症狀。
蜜炙黃耆一兩,酒洗當歸二錢,煎湯溫服。
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忡驚悸,健忘盜汗,發熱體倦,食少不眠,或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及婦女經帶。
蜜炙黃耆,土炒白朮,炒研棗仁,龍眼肉,白茯神(各二錢),酒洗當歸,去骨遠志(各一錢),炙草,木香(各五分),生薑(三片),紅棗(二枚)
酸棗仁湯
前湯去白朮、元肉、木香,加茯苓、陳皮、炒蓮肉。治虛煩不眠。
白話文:
歸脾湯主要用於治療思慮過度、勞損心脾造成的各種症狀,例如心悸、健忘、盜汗、發熱體倦、食慾不振、失眠,以及脾虛導致血行不暢引發的出血或女性月經、帶下異常。配方包括黃芪、白朮、酸棗仁、龍眼肉、茯神、當歸、遠志、甘草、木香、生薑、紅棗。
酸棗仁湯則是在歸脾湯的基礎上,去掉了白朮、龍眼肉、木香,加入了茯苓、陳皮、炒蓮肉,專門用於治療虛煩失眠。
金匱棗仁湯
炒棗仁,茯苓,川芎,知母(各二錢),甘草(一錢),姜(引)
治同前。
仁熟散,治膽虛氣怯,恐懼不眠。
去油柏子仁,茯神,枸杞(各錢半),熟地(三錢),炒棗皮,五味子,白菊花(各一錢),炒枳殼,桂心,人參(各五分),酒(引)
安神丸,治心熱膽弱,怔忡驚悸。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棗仁湯方劑,由炒棗仁、茯苓、川芎、知母(各二錢)、甘草(一錢)、薑(引)組成,用於治療與之前症狀相同的病症。仁熟散則由去油柏子仁、茯神、枸杞(各錢半)、熟地(三錢)、炒棗皮、五味子、白菊花(各一錢)、炒枳殼、桂心、人參(各五分)、酒(引)組成,主治膽虛氣怯、恐懼不眠。安神丸則用於心熱膽弱、怔忡驚悸,成分未在文中提及。
黃連(一兩),當歸,生地(各五錢),甘草(三錢)
研末,麵糊為小丸,硃砂滾衣。臨臥,鹽湯,每下二錢。
養心湯,治心虛血少,神氣不寧,健忘恍惚。
蜜炙黃耆,酒洗當歸,川芎,法半,茯苓,茯神(各一錢),炒遠志肉,去油柏子仁,炒研棗仁,五味子,炙草,人參,肉桂(各五分)
無肉桂,用桂心;無人參,重用沙參,或萎蕤代之。
人參養榮湯,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驚悸健忘,盜汗發熱,食少無味,身倦肌瘦,色枯氣短,毛髮脫落,小水赤澀。亦治過汗,身振脈搖,筋惕肉瞤。通治瘡瘍潰後,氣血虛者。
白話文:
黃連一兩,當歸、生地各五錢,甘草三錢,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小丸子,用朱砂水滾一下。睡覺前,用鹽水送服,每次服用兩錢。
養心湯,用於治療心虛血少,神志不寧,健忘恍惚。
蜜炙黃耆,酒洗當歸,川芎各半錢,茯苓、茯神各一錢,炒遠志肉,去油柏子仁,炒研棗仁,五味子,炙草,人參、肉桂各五分。
如果沒有肉桂,可以用桂心代替;如果沒有人參,可以用沙參代替,或用萎蕤替代。
人參養榮湯,用於治療脾肺氣虛,氣血不足,驚悸健忘,盜汗發熱,食慾不振,身體疲倦瘦弱,面色枯黃氣短,毛髮脫落,小便赤澀。也用於治療出汗過多,身體顫抖脈搏跳動,筋惕肉瞤。還可治療瘡瘍潰爛後氣血虛弱。
人參,蜜耆,炙術,炙草,茯苓,白芍,酒洗當歸,熟地,陳皮(各一錢),遠志肉,五味子,桂心(各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咳血方,治咳嗽痰血。
去油栝蔞仁,炒黑梔仁,淨訶子肉,青黛,海石(等分)
研末,蜜丸,重一錢。噙化,白湯嚥下。嗽血,加去皮炒灱杏仁。
獨聖散,治久嗽肺痿,咳血紅痰,肺葉傷損,常服可愈。
白話文:
人參、蜜炙甘草、炙甘草、茯苓、白芍、酒洗當歸、熟地、陳皮各一錢,遠志肉、五味子、桂心各五分,生薑三片,大棗兩枚,用於治療咳嗽痰血。
另外,將油去除的栝蔞仁、炒黑梔子仁、淨訶子肉、青黛、海石等分研末,做成蜜丸,每丸重一錢,含服,用白湯送下。若咳嗽帶血,則加去皮炒灱杏仁。
獨聖散則用於治療久咳肺痿、咳血紅痰、肺葉傷損,常服可愈。
白芨(半斤,切片)
曬灱,研末。每用一二錢,臨臥,用糯米湯調服。
雞蘇丸,治肺有鬱熱,咳血嗽血,衄血便血,熱淋消渴,口苦口臭等症。
雞蘇葉(一名龍腦薄荷,似蘇葉而皺面,尤香者。一兩六錢),生地(曬灱。一兩),去心麥冬(曬灱。五錢),蛤粉炒阿膠,炒黑蒲黃,蜜黃耆,銀柴胡,炙草,木通(各三錢),沙參(四錢)
研末,蜜為小丸。白湯,每下一錢。
太平丸,治膈上有火,早間咯血,面頰色赤,咽喉不利。
白話文:
將白芨切成薄片,晒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睡前用二錢白芨粉末,以糯米湯調服。雞蘇丸用於治療肺部有鬱熱,引起咳嗽、咳血、吐血、鼻出血、便血、熱淋、消渴、口苦口臭等症狀。製作雞蘇丸需用雞蘇葉(也稱龍腦薄荷,葉片類似蘇葉但表面皺褶,香氣更濃郁)、生地(曬乾)、去心麥冬(曬乾)、蛤粉炒阿膠、炒黑蒲黃、蜜黃耆、銀柴胡、炙草、木通和沙參。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蜜製成小丸。每次用白湯送服一錢。太平丸用於治療膈上有火,早晨咯血,面頰發紅,咽喉不適等症狀。
薄荷葉,川連(各五錢),桔梗(兩半),防風,甘草,川芎,柿霜(各一兩)
研末,蜜丸。白湯,每下二錢。
犀角地黃湯,治胃熱火盛,吐血衄血,嗽血便血,蓄血如狂,漱水不欲咽,陽毒發班。
生地(五錢),白芍(三錢),丹皮,犀角(各一錢)
煎服。如無犀角,代以黃連;熱甚如狂,加黃芩;因怒致血,加梔仁、丹皮。
升麻葛根合犀角地黃湯
白話文:
薄荷葉、川連各五錢,桔梗兩半,防風、甘草、川芎、柿霜各一兩,研磨成粉,用蜂蜜做成丸子。用白開水服用,每次兩錢。
這個方子叫做犀角地黃湯,用於治療胃火旺盛,導致吐血、鼻出血、咳嗽咳血、便血、蓄血症狀,患者狂躁不安,漱口後不願吞咽,陽毒發斑等症狀。
處方:生地五錢,白芍三錢,丹皮、犀角各一錢,煎水服用。若無犀角,可用黃連代替;若熱症嚴重,患者狂躁不安,可加入黃芩;若因生氣而導致出血,可加入梔仁、丹皮。
這個方子還有一個變種,叫做升麻葛根合犀角地黃湯。
前湯加升麻、葛根各二錢。治衄血無汗。
加味犀角湯
前湯加當歸、紅花、桔梗、陳皮、甘草、藕汁。節庵治前症。
參地煎,治因熱傷吐血衄血,久不得止。
古用人參五錢,生地一兩;今無人參,當用北沙參、生地各一兩。
煎湯。溫服。
還元水,治咳血吐血,及產婦血暈,陰虛久嗽,火蒸如燎。
取八九歲童子不茹葷腥清徹小便,去頭尾,乘熱服。有痰,加生薑汁。
白話文:
原方加升麻、葛根各兩錢,可治療鼻出血不伴有汗症。此外,也可以在原方中加入當歸、紅花、桔梗、陳皮、甘草、藕汁,治療相同症狀。參地煎則是用於治療因熱傷引起的吐血、鼻出血,且症狀持續時間較長。古方用人參五錢,生地一兩,如今沒有人參,可以用北沙參、生地各一兩代替。煎好湯後溫服。還元水則是用於治療咳血、吐血、產婦血暈、陰虛久咳,以及火熱症狀。取八九歲不食葷腥、小便清澈的童子小便,去除頭尾,趁熱服用。若有痰,可以加入生薑汁。
發灰散
取壯盛人頭髮,洗淨,納滿小砂罐中,瓦片封口,鹽泥固濟,陰乾,架灰火上煅令通紅,待冷,取出,研末,篩細,磁瓶收貯,聽用。
凡吐衄不止,用熱酒和童便,調服三錢;鼻衄,用竹管吹入,數次自止。
加味救肺飲,治肺勞咳血。
沙參,蜜耆,當歸,白芍,紫菀,麥冬,炙草,百合,馬兜鈴,款冬花,五味子
脾勞嗽血,加川鬱金。
白話文:
取壯年人的頭髮,洗淨後放入小砂罐中,用瓦片封口,再用鹽泥封固,陰乾後放在灰燼中煅燒至通紅,待冷卻後取出研磨成粉末,篩選過細,存放在瓷瓶中備用。治療吐血不止時,用熱酒和童尿調服三錢;治療鼻出血時,用竹管將藥粉吹入鼻腔,數次即可止血。另外,治療肺勞咳血可用加味救肺飲,其藥材包括沙參、蜜炙黃芪、當歸、白芍、紫菀、麥冬、炙甘草、百合、馬兜鈴、款冬花、五味子;若為脾勞嗽血,則需加入川鬱金。
抵當湯,治太陽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必有蓄血,令人善忘,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也。
酒浸大黃(四錢),去皮尖研桃仁(七粒),虻蟲(去頭足翅,三枚),水蛭(三條,俱用豬油炒令焦黑)
煎服。中病即止。
代抵當湯丸,前湯大峻,此丸代之。
酒炒大黃(二兩),曬灱生地,歸尾,炙川山甲,去皮炒灱桃仁,元明粉(各五錢),桂心(二錢)
白話文:
抵當湯用於治療太陽病,病程已到六七日,表面症狀仍然存在,脈搏微弱而沉,卻沒有胸悶,病人出現發狂的症狀。這是因為熱邪深入下焦,導致小腹硬滿,小便通暢,很可能是由於瘀血積聚,造成病人健忘。這種情況的病因,是太陽病邪循經而行,熱邪停滞在體內。
藥方採用酒浸大黃、去皮研磨桃仁、虻蟲(去頭足翅)、水蛭(用豬油炒至焦黑),煎服。一旦病情好轉就停止服用。
代抵當湯丸,是抵當湯的溫和替代方。
方中採用酒炒大黃、曬乾生地黃、熟地黃、炙川山甲、去皮炒熟桃仁、元明粉、桂心,製成丸劑服用。
共研極細,面為丸,梧子大。酒水,每下二錢。
下瘀血湯,治血蠱石瘕,單腹鼓脹。
酒炒大黃(四錢),桃仁(去皮尖,炒灱,廿粒),土鱉(去足,炒黃,三枚)
酒煎服。
大黃䗪蟲丸,治五勞七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黑暗。
酒蒸大黃,曬灱生地(各一兩),桃仁,杏仁(去皮尖,炒灱),酒炒白芍(各五錢),炒條芩,甘草(各三錢),炒焦乾漆,炒焦土鱉,焙灱蠐螬(各一錢),炒焦螞蝗(十條),虻蟲(去頭足翅,炒焦,七枚)
共研極細,蜜為小丸。酒水,每下五分,日三服。
白話文: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兩錢,用酒或水送服。
下瘀血湯,用於治療血蠱石瘕,單腹鼓脹。
將大黃用酒炒至微黃,桃仁去皮尖,炒至微黃,土鱉去足,炒至微黃,各取適量。
用酒煎服。
大黃䗪蟲丸,用於治療五勞七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黑暗。
將大黃用酒蒸熟,曬乾,生地黃曬乾,桃仁、杏仁去皮尖,炒至微黃,白芍用酒炒至微黃,黃芩、甘草炒至微黃,乾漆、土鱉炒至焦黃,蠐螬焙至微黃,螞蝗炒至焦黃,虻蟲去頭足翅,炒至焦黃,各取適量。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蜜製成小丸子。每次服用五分,每日三次,用酒或水送服。
桃仁承氣湯,治傷寒外症不解,熱結膀胱,小腹脹滿,大便黑,小便利,燥渴,譫語,血發熱如狂,及血瘀胃痛、腹痛、脅痛,瘧疾實熱,夜發痢疾,蓄血急痛。
去皮尖研桃仁(十粒),大黃(四錢),芒硝,甘草,桂枝(各一錢)
節庵加當歸、白芍、柴胡、蘇木、青皮、枳實,功效尤速。
當歸活血湯,治夾血症(解見一卷辨症篇),不與桃仁承氣症治相同。
當歸,赤芍,生地,川芎,甘草,柴胡,炮姜,人參,紅花,桂心,炒枳殼,制桃仁
白話文:
桃仁承氣湯用於治療傷寒外症未解、熱結膀胱,伴隨小腹脹滿、大便黑色、小便量少、口渴、神志不清、發燒如狂、血瘀引起的胃痛、腹痛、脅痛,以及瘧疾實熱、夜間腹瀉、蓄血急痛等症狀。藥方包含去皮研磨的桃仁十粒、大黃四錢、芒硝、甘草、桂枝各一錢。節庵加了當歸、白芍、柴胡、蘇木、青皮、枳實,效果更加迅速。當歸活血湯用於治療夾血症,但其症狀與桃仁承氣湯所治者不同。當歸活血湯的藥方包含當歸、赤芍、生地、川芎、甘草、柴胡、炮姜、人參、紅花、桂心、炒枳殼、制桃仁。
酒水煎服二三劑,去桃仁、紅花、桂心,加茯苓、炙白朮,多服自愈。
復元活血湯,治從高墜下,瘀留脅下,痛不可忍。
歸尾(二錢),酒浸大黃(三錢),柴胡,花粉,炙山甲(各錢半),甘草,紅花,制桃仁(各一錢)
酒水煎服。
槐花散,治腸風藏毒下血。
炒槐花,炒側柏葉,炒黑芥穗,炒枳殼,炒川連(等分)
研末。米湯下二錢。腸風,加秦艽、防風;藏毒,加蒼朮、苦楝肉。
白話文:
治療跌落受傷,瘀血積聚在脅肋處,疼痛難忍,可用復元活血湯。先用酒水煎服兩三劑,之後去掉桃仁、紅花、桂心,加入茯苓、炙白朮,持續服用即可痊癒。
治療腸風下血,可用槐花散。將槐花、側柏葉、黑芥穗、枳殼、川連等量炒製研末,用米湯送服兩錢。如果是腸風,加秦艽、防風;如果是藏毒,加蒼朮、苦楝肉。
槐角丸
前散去柏葉,加當歸、槐角、條芩、地榆。
研末,酒糊小丸。米湯,每下一錢。治便血日久不止。
和血湯,治久便血。
製蒼朮,秦艽,當歸,蜜耆,白芍,桂心,丹皮,陳皮,生地,熟地,炙草,生草,酒炒升麻(有熱,加吳萸湯炒黃連。等分)
煎服。
凡治痔漏方法,詳見外科醫方便考。
當歸芍藥湯,治下痢膿血稠黏,腹痛後重。
白話文:
槐角丸,以前這個方子裡有柏葉,現在把它去掉,加入當歸、槐角、條芩、地榆。研磨成粉末,用酒做成小丸子。用米湯送服,每次服用一錢。可以治療便血時間長久不止。
和血湯,可以治療久便血。
將蒼朮、秦艽、當歸、蜜耆、白芍、桂心、丹皮、陳皮、生地、熟地、炙草、生草用酒炒過,加入升麻(如果有發熱的情況,就要用吳萸湯炒黃連,比例相同)。
煎煮服用。
凡是治療痔漏的方法,詳情可以參考外科醫方便考。
當歸芍藥湯,可以治療下痢帶有膿血,稠黏,腹部疼痛,疼痛感在下腹部。
歸尾,白芍,黃芩,黃連(各一錢),大黃,炙草,木香,檳榔,桂心(各五分)
煎服。痢不減,倍大黃;前症兼渴,去桂心、炙草,加炒枳殼。
香連和胃湯,治痢疾攻後,病勢大減,用此調養。
木香,黃連,黃芩,炙草,當歸,白芍,茯苓,陳皮,土炒白朮,炒研砂仁
白痢久虛,加人參、炮姜;赤痢血多,加炒地榆、椿白根皮。
白朮和中湯,治白痢日久。
當歸,白芍,白朮,茯苓,陳皮,炙草,炒連,炒芩
木香汁兌服。
加味補血湯,治赤痢日久。
白話文:
歸尾、白芍、黃芩、黃連各一錢,大黃、炙草、木香、檳榔、桂心各五分,煎服。如果痢疾沒有減輕,就加倍大黃;如果原先的症狀伴隨口渴,就去除桂心、炙草,加入炒枳殼。香連和胃湯用於治療痢疾後期,病情明顯減輕,用此方調養。
木香、黃連、黃芩、炙草、當歸、白芍、茯苓、陳皮、土炒白朮、炒研砂仁,白痢久虛,加人參、炮姜;赤痢血多,加炒地榆、椿白根皮。白朮和中湯用於治療白痢日久。
當歸、白芍、白朮、茯苓、陳皮、炙草、炒連、炒芩,用木香汁兌服。加味補血湯用於治療赤痢日久。
當歸,川芎,赤芍,升麻,炒連,炒芩,去皮桃仁
赤白兼者,加茯苓、白朮、香附、陳皮;白多紅少,再加炮薑、炒吳萸。
香連化滯湯,治時痢裡熱。
歸尾,白芍,川連,條芩,黃柏,甘草,木香,檳榔,酒浸大黃,炒枳殼,滑石末
酌量服。
芍藥地榆湯,治下利膿血脫肛者。
製蒼朮,炒地榆,白芍,卷柏,蒲黃,炒阿膠(等分)
煎服。
小薊飲子,治下焦熱結而成血淋。
白話文:
當歸、川芎、赤芍、升麻、炒連翹、炒黃芩、去皮桃仁,用於治療時痢裡熱。若赤白痢便兼而有之,則再加茯苓、白朮、香附、陳皮;若白痢多而紅痢少,則再加炮薑、炒吳茱萸,製成香連化滯湯服用。
歸尾、白芍、川連翹、條黃芩、黃柏、甘草、木香、檳榔、酒浸大黃、炒枳殼、滑石末,用於治療下利膿血脫肛,酌量服用,稱為芍藥地榆湯。
製蒼朮、炒地榆、白芍、卷柏、蒲黃、炒阿膠,等量混合煎服,用於治療下焦熱結而成血淋,稱為小薊飲子。
小薊,木通,生地,當歸,甘草,藕節,炒蒲黃,炒梔子,淡竹葉,滑石末(等分)
煎服。
失笑散,治殺血心痛,一切血滯瘀痛。
五靈脂(焙灱),蒲黃(微炒,等分)
研極細。每用一錢,醋調成糊,滾湯化服。
白話文:
小薊、木通、生地、當歸、甘草、藕節、炒蒲黃、炒梔子、淡竹葉、滑石末,這些藥材等量混合,煎水服用。這個藥方叫做失笑散,用來治療因血瘀引起的胸痛和各種疼痛。
五靈脂焙乾,蒲黃微炒,兩種藥材等量混合,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醋調成糊狀,用滾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