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5)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5)

1. 醫方和解門

小柴胡湯,治傷寒中風,少陽症,往來寒熱,胸脅痞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腹中痛,或脅下痛,或渴或咳,或利或悸,小便不利,口苦耳聾,脈弦者;或汗後餘熱不解,及春月時嗽,瘧發寒熱,經婦傷寒,熱入血室。又治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痛,不欲食,便硬,脈細者,為陽微結。

柴胡(四錢),人參,黃芩,生薑,甘草,製半夏(各錢半),紅棗(二枚)

白話文:

小柴胡湯

功效:

治療傷寒感冒所致的少陽症,症狀包括:

  • 發熱反覆,時寒時熱
  • 胸部兩側及脅肋部脹滿
  • 無精打採,不願進食
  • 心煩意亂,想吐
  • 腹部或脅肋部疼痛
  • 口渴、咳嗽、腹瀉、心悸
  • 小便不利
  • 口苦、耳聾
  • 脈象弦緊

另外,也適用於以下情況:

  • 出汗後餘熱未退
  • 春季咳嗽
  • 瘧疾發作,寒熱交替
  • 女性經期後感冒,熱邪入侵血室
  • 傷寒病程五、六天,頭部出汗,略感惡寒,手足冰冷,心下疼痛,不願進食,大便乾燥,脈象細弱,屬於陽氣微弱,寒邪阻滯。

組成:

  • 柴胡(四錢)
  • 人參(一錢半)
  • 黃芩(一錢半)
  • 生薑(一錢半)
  • 甘草(一錢半)
  • 半夏(製,一錢半)
  • 紅棗(二枚)

加減法:煩而不嘔,去人參、半夏,加栝蔞仁;腹中痛,去黃芩,加白芍;口渴,去半夏,加花粉;脅下痞硬,去棗引,加煅牡蠣;脅下痛,加白芍、醋炒青皮;心下悸,小便秘,去黃芩,加茯苓;若不渴而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取微汗;咳嗽,去人參、薑棗,加乾薑、五味子;嘔逆,倍生薑,加陳皮;虛煩,加粳米、淡竹葉;齒燥無津,加石膏末;痰多,加貝母、栝蔞仁;本經頭痛,加川芎;發黃,加茵陳。節庵加陳皮、白芍,名柴胡雙解散;加芒硝,名柴胡芒硝湯;以前胡易柴胡,名小前胡湯。

白話文:

加減法:

煩躁不安,但沒有嘔吐, 就要去掉人參、半夏,加進栝蔞仁。

肚子疼痛, 就要去掉黃芩,加進白芍。

口渴, 就要去掉半夏,加進花粉。

脅肋下有腫塊且硬, 就要去掉大棗與甘草,加進煅牡蠣。

脅肋下疼痛, 就要加進白芍、醋炒青皮。

心慌、小便頻密, 就要去掉黃芩,加進茯苓。

如果沒有口渴,但身體表面有輕微發熱, 就要去掉人參,加進桂枝,讓身體微微出汗。

咳嗽, 就要去掉人參、生薑和紅棗,加進乾薑、五味子。

嘔吐, 就要加倍生薑,加進陳皮。

虛煩, 就要加進粳米、淡竹葉。

牙齒乾燥、沒有津液, 就要加進石膏粉。

痰多, 就要加進貝母、栝蔞仁。

經絡頭痛, 就要加進川芎。

面色發黃, 就要加進茵陳。

節庵加進陳皮、白芍, 稱為柴胡雙解散;

加進芒硝, 稱為柴胡芒硝湯;

用前胡取代柴胡, 稱為小前胡湯。

柴胡加桂枝,前湯加桂枝錢半。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者。

柴胡合桂枝湯,前湯加桂枝、酒洗白芍各錢半。治牡瘧等症。

柴胡黃芩湯,前湯加石膏、知母各二錢,桂枝五分。治陽瘧不愈。

柴胡四物湯,前湯加當歸、熟地、白芍、川芎。治婦人虛勞,往來寒熱。

柴平湯,前湯加製蒼朮、炒厚朴、陳皮各錢半。治濕瘧身重,傷食痞悶。小柴胡加羌活、防風,治少陽溫疫;加桔梗,治春月咳嗽。

白話文:

柴胡加桂枝,原本的湯藥再加半錢桂枝,用於治療傷寒病發病六七天,發熱但稍微怕冷的症狀。

柴胡合桂枝湯,原本的湯藥再加半錢桂枝和半錢用酒洗過的白芍,用於治療瘧疾等病症。

柴胡黃芩湯,原本的湯藥再加二錢石膏、二錢知母,以及五分桂枝,用於治療陽瘧久治不愈的症狀。

柴胡四物湯,原本的湯藥再加當歸、熟地、白芍、川芎,用於治療婦女虛勞、反覆發熱的症狀。

柴平湯,原本的湯藥再加半錢製蒼朮、半錢炒厚朴、半錢陳皮,用於治療濕瘧、身體沉重、傷食痞悶的症狀。小柴胡湯加羌活、防風,用於治療少陽溫疫;加桔梗,用於治療春季咳嗽。

柴胡去半夏加花粉湯,小柴胡湯去半夏,加花粉二錢。治勞瘧口渴。

厚朴生薑半夏參草湯,小柴胡湯去柴胡、黃芩,加厚朴。治汗後虛脹。

黃芩湯,仲景治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

黃芩(三錢),酒洗白芍,炙草(各二錢),紅棗(二枚)

後人運化此方治諸痢疾。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黃芩湯加法半、生薑各二錢。治膽府發咳,嘔出苦水如膽汁者。

外臺黃芩湯,治乾嘔下利。

黃芩,乾薑(各三錢),製半夏(二錢),桂枝,人參(各一錢),大棗(二枚)

白話文:

柴胡去半夏加花粉湯,是從小柴胡湯中去除半夏,再加入兩錢花粉的藥方,用於治療勞瘧口渴。

厚朴生薑半夏參草湯,是從小柴胡湯中去除柴胡和黃芩,再加入厚朴的藥方,用於治療汗後虛脹。

黃芩湯是仲景所創,用於治療太陽少陽合病,並伴有腹瀉的症狀。

藥方包含三錢黃芩、酒洗白芍、二錢炙草、兩枚紅棗。

後人運用此方治療各種痢疾。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是在黃芩湯的基礎上,加入兩錢半夏和生薑,用於治療膽府發咳,嘔出苦水如膽汁的症狀。

外臺黃芩湯,用於治療乾嘔腹瀉。

藥方包含三錢黃芩、三錢乾薑、二錢製半夏、一錢桂枝、一錢人參、兩枚大棗。

乾薑芩連湯,治傷寒熱虛口渴,得食則吐。

炒乾姜,黃芩,川連(等分)

煎服。一方有人參。

栝蔞薤白白酒湯,治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者。

栝蔞(一枚),薤白(三兩)

白酒二斤,煎藥,作三次服。若心痛徹背,夜不得臥,加製半夏一兩。

枳實薤白桂枝湯,治胸痹,氣結在胸脅下,氣逆搶心。

麵炒枳實,姜炒厚朴,桂枝(各錢半),薤白,栝蔞仁(各三錢)

白話文:

乾薑芩連湯用於治療傷寒發熱、口渴、吃東西就吐。將乾薑、黃芩、川連等量炒制後煎服。有些方劑還會加入人參。

栝蔞薤白白酒湯用於治療胸部痹痛、呼吸困難、咳嗽、胸背疼痛。將栝蔞一個、薤白三兩,用二斤白酒煎煮,分三次服用。若心痛徹背,晚上不能躺下,可以加製半夏一兩。

枳實薤白桂枝湯用於治療胸部痹痛,氣滯於胸脅下,氣逆上衝心口。將枳實、厚朴(用薑炒)、桂枝各半錢,薤白、栝蔞仁各三錢,用麵粉炒制後煎服。

煎服。

逍遙散,治血虛火旺,頭痛目眩,口苦煩渴,目赤耳聾,往來寒熱,骨蒸勞熱,咳嗽便秘,抑鬱不樂,兩脅作痛,小腹重墜,婦人月經不調,脈弦大而虛者。

柴胡,茯苓,酒洗當歸,酒炒白芍,土炒白朮(各二錢),炙甘草(一錢),薄荷(三分),煨姜(三片)

肝氣滯,加陳皮;肝氣鬱,加川芎、酒炒香附;肝氣鬱熱,加吳萸湯炒黃連一錢。

白話文:

逍遥散用煎服的方法。它主治血虛火旺,導致的頭痛目眩、口苦烦渴、目赤耳聋、往来寒热、骨蒸劳热、咳嗽便秘、郁闷不乐、两胁作痛、小腹坠胀等症状,以及女性月经不调,脉象弦大而虚弱。方剂由柴胡、茯苓、酒洗当归、酒炒白芍、土炒白术(各二钱)、炙甘草(一钱)、薄荷(三分)、煨姜(三片)组成。若肝气滞,可加陈皮;若肝气郁,可加川芎、酒炒香附;若肝气郁热,可加吴萸汤炒黄连一钱。

八味逍遙散,前方加丹皮、黑梔仁各一錢。治怒氣傷肝,血少目暗。

溫膽湯,治膽虛痰熱不眠,虛煩驚悸,口苦嘔涎。

陳皮,茯神,製半夏(各二錢),炒枳實,甘草,竹茹(各一錢),生薑(引)

心虛,加人參、棗仁;心內煩熱,加炒連、麥冬;口燥舌乾,去半夏,加麥冬、五味、花粉;表熱未清,加柴胡;大便自利,去枳實,加炙白朮;內實心煩,加炒梔仁。

六和湯,治夏月飲食不調,內傷生冷,外傷暑氣,寒熱交作,霍亂吐瀉,及伏暑煩悶,倦怠嗜臥,口渴便秘,治一切酒病。

白話文:

八味逍遙散,加丹皮、黑梔仁各一錢,用於治療怒氣傷肝,導致血少目暗的症狀。

溫膽湯,用於治療膽虛痰熱導致的不眠、虛煩驚悸、口苦嘔涎等症狀。方中包含陳皮、茯神、製半夏各二錢,炒枳實、甘草、竹茹各一錢,以及生薑引。

針對不同症狀,可作加減:心虛加人參、棗仁;心內煩熱加炒連、麥冬;口燥舌乾去半夏,加麥冬、五味、花粉;表熱未清加柴胡;大便自利去枳實,加炙白朮;內實心煩加炒梔仁。

六和湯,用於治療夏月飲食不調、內傷生冷、外傷暑氣引起的寒熱交作、霍亂吐瀉,以及伏暑煩悶、倦怠嗜臥、口渴便秘,以及一切酒病。

炒研砂仁,去皮尖杏仁,炒研扁豆,土炒白朮,製半夏,炒厚朴,赤茯苓,藿香,木瓜,人參,甘草(等分),姜,棗(引)

傷暑,加香茹;傷冷,加紫蘇;食滯,加炒神麯、麥芽、山楂。

卻瘴湯,預服此湯,能闢時疫。

製蒼朮,白朮,前胡,陳皮,茯神,甘草,炒川連,條芩,炒神麯,梔仁,製半夏,山楂,生薑(引)

白話文:

砂仁、杏仁去皮尖、扁豆、白朮、半夏、厚朴、赤茯苓、藿香、木瓜、人參、甘草等分,再加生薑、大棗。若傷暑,則加香菇;若傷冷,則加紫蘇;若食滯,則加炒神麴、麥芽、山楂。

此湯名為「卻瘴湯」,提前服用可預防時疫。

製蒼朮、白朮、前胡、陳皮、茯神、甘草、炒川連、條芩、炒神麴、梔仁、製半夏、山楂、生薑。

日服一劑。

藿香正氣散,治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壯熱憎寒,頭痛嘔逆,胸滿痞悶,氣喘咳嗽,及傷冷傷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感冒山嵐瘴氣,皆可服此。

藿香,紫蘇,白芷,茯苓(各錢半),陳皮,桔梗,大腹皮,炙白朮,製半夏,炒厚朴(各一錢),甘草(五分),姜,棗(引)

或加木瓜。傷食,加消導藥。

三解湯,治時行、瘧疾,初起形氣實者。用此汗利和三法解之。虛,加補藥。

白話文:

每天服用一劑藿香正氣散,能治療外感風寒、內傷飲食引起的發熱怕冷、頭痛嘔吐、胸悶氣喘、咳嗽,以及受寒受濕、瘧疾中暑、霍亂吐瀉、感冒山嵐瘴氣等症狀。配方包括藿香、紫蘇、白芷、茯苓(各一錢半)、陳皮、桔梗、大腹皮、炙白朮、製半夏、炒厚朴(各一錢)、甘草(五分)、生姜、大枣(引)。可加木瓜,傷食者可加消導藥。三解湯則用於治療時行、瘧疾初起,體質較實者,以發汗利尿和解毒三法治療。體質虛弱者,需加補藥。

麻黃,澤瀉,柴胡(各三錢)

溫服取汗利。

清脾飲,治瘧疾,熱多寒少,口苦嗌乾,小便赤澀,脈弦數者。

醋炒青皮,厚朴,酒炒黃芩,煨研草果,製半夏,炙白朮,柴胡,茯苓,炙草,生薑(等分)

或加檳榔。渴甚,加麥冬、知母;瘧不止,加酒炒常山一錢,烏梅一個;虛,加人參;濕甚,加蒼朮、澤瀉;痰多,倍半夏,加陳皮;渴熱,加知母、花粉、麥冬、石膏末;食滯,加炒神麯、麥芽、山楂。

白話文:

麻黃、澤瀉、柴胡各三錢,溫服取汗利。這是清脾飲的配方,用來治療瘧疾,症狀包括發熱多寒少、口苦咽乾、小便赤澀、脈弦數。藥方使用醋炒青皮、厚朴,酒炒黃芩,煨研草果,製半夏,炙白朮,柴胡,茯苓,炙草,生薑,各等分。可加檳榔。若渴甚,可加麥冬、知母;瘧疾不止,可加酒炒常山一錢、烏梅一個;虛弱者,可加人參;濕氣重者,可加蒼朮、澤瀉;痰多者,可加倍半夏、陳皮;渴熱者,可加知母、花粉、麥冬、石膏末;食滯者,可加炒神麴、麥芽、山楂。

柴胡截瘧飲,治瘧疾日久,表裡無症,用此截之。

柴胡,法半,甘草,條芩,酒炒常山,煨研草果,去皮尖桃仁,檳榔,人參,烏梅,姜,棗

隔夜煎湯,露一宿,次日臨發之先一時,燙熱服之。如欲作嘔,以白砂糖壓之。

陀僧散,截瘧之峻劑。

研陀僧末

每用七分,冷燒酒調勻,臨發之先一時,面南服之。不愈,如法再服。忌葷腥冷熱物數日。

常山飲,截久瘧不止。

白話文:

「柴胡截瘧飲」用於治療長期瘧疾,患者表裡無明顯症狀,可用此方截斷病症。方劑包含柴胡、甘草、黃芩、酒炒常山、煨研草果、去皮尖桃仁、檳榔、人參、烏梅、生薑、大棗等藥材。隔夜煎煮藥湯,露置一夜,次日瘧疾發作前一小時,將藥湯加熱服用。若有嘔吐現象,可用白砂糖壓制。

「陀僧散」是截斷瘧疾的峻猛方劑。將陀僧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七分,用冷燒酒調勻,在瘧疾發作前一小時,面向南方服用。若療效不佳,可依法再次服用。服用期間忌食葷腥、寒熱食物數日。

「常山飲」則用於治療長期瘧疾久治不愈。

酒炒常山(二錢),煨研草果,知母,貝母,甘草,檳榔(各一錢),烏梅(二個),姜(三片),棗(二枚)

半酒半水煎湯,露一宿,五更時燙熱,溫服。其渣再煎成湯,俟瘧將發之時,乘熱服之。

七寶飲,治久瘧,脈症實者。並治鬼瘧、食瘧。

酒炒常山,煨研草果,醋炒青皮,厚朴,陳皮,甘草,檳榔(等分)

酒水煎成。露一宿,臨發之先,燙熱服之。

麻桂柴胡四物湯,治三陰瘧疾,發在夜間,初起宜汗宜和。

麻黃,桂枝,柴胡,當歸,熟地,炒芍(各一錢),黃芩,川芎,炙草,人參,法半,生薑(各五分),去皮尖杏仁(五粒),大棗(一枚)

白話文:

將二錢酒炒常山煨研,再加入草果、知母、貝母、甘草、檳榔各一錢,烏梅兩個、薑三片、棗兩枚,用半酒半水煎湯,放涼一整夜,五更時將湯加熱,溫溫地喝下。藥渣再煎成湯,等到瘧疾要發作的時候,趁熱喝下。

此方名為「七寶飲」,用來治療久瘧,脈象實者。也可用於治療鬼瘧、食瘧。

將酒炒常山、煨研草果、醋炒青皮、厚朴、陳皮、甘草、檳榔等份,用酒水煎成,放涼一整夜,瘧疾要發作之前,將湯加熱後服用。

「麻桂柴胡四物湯」用於治療三陰瘧疾,發作在夜間,初起時宜發汗和解。方劑包括麻黃、桂枝、柴胡、當歸、熟地、炒芍藥各一錢,黃芩、川芎、炙甘草、人參各五分,法半、生薑各五分,去皮尖杏仁五粒,大棗一枚。

蘇合香丸,治鬼瘧,入夜則發,屍氣注之,睡多惡夢,時生恐懼,久不止者。

安息香一兩,研細末,用蘇合香油五錢、燒酒半斤,拌勻前末,熬膏聽用;另研丁香、木香、檀香、沉香、蓽茇、香附、硃砂、訶子肉、鋸犀角、羚羊角各取淨末一兩,麝香、冰片、熏陸香各末五錢。共研勻,篩入前膏內,加煉蜜糊丸,梧子大,新瓶收貯。每用一錢,酒水送下,小兒減半服。

白話文:

製備藥物:安息香粉末一兩,使用蘇合香水和燒酒混合液攪拌均勻後煎煮成膏狀待用;另外磨碎丁香、木香、檀香、沈香、蓽茇、香附、硃砂、訶子肉、鋸犀角、羚羊角等草本植物,分別提取其精華粉末各一兩,再加入麝香、冰片、燻陸香粉末各五錢。所有材料一起研磨至均勻,然後篩入前面準備好的膏狀物質中,再加上煉制過的蜂蜜調製成像梧桐籽大小的藥丸,放入新的瓶子保存起來。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可以用酒或水吞服,小孩可以減少一半的劑量服用。

黃連阿膠湯,治傷寒少陰病(見一卷少陰篇)。

黃連(四錢),黃芩(一錢),白芍(二錢),阿膠(三錢)

煎成湯。攪化雞子黃一枚,分作二服藥,沖化服之。

海藏方,治傷寒熱毒入胃,下利膿血。

炒黃連,炒黃柏,炒阿膠(各二錢),梔仁(八分)

血虛,加當歸、川芎;血甚,加地榆;腹痛,加白芍。

薑茶飲,治赤白痢。

生薑,陳茶(等分)

煎濃湯。每服一碗。常服最妙。

白話文:

黃連阿膠湯用於治療傷寒少陰病,由黃連、黃芩、白芍、阿膠組成,煎成湯後加入攪拌好的雞蛋黃,分兩次服用。

海藏方用於治療傷寒熱毒入胃,下利膿血,由炒黃連、炒黃柏、炒阿膠、梔仁組成,可根據情況加當歸、川芎、地榆或白芍。

薑茶飲用於治療赤白痢,由生薑、陳茶等量組成,煎成濃湯,每次服用一碗,經常服用效果最佳。

梅蜜飲,主治熱利。

陳白鹽梅,白冬蜜(等分)

煎湯。頻服。

陰陽湯,通治霍亂。

百沸湯,清泉水(各用半盅)

和勻,頓服。

柴胡清肝湯,治肝經鬱火,致生瘡瘍。

酒炒柴胡,當歸,生地(各二錢),炒研牛蒡,連翹,赤芍(各錢半),炒黃連,黃芩,升麻,梔仁,甘草,丹皮(各五分)

白話文:

梅蜜飲適合治療熱症引起的腹瀉。將白鹽梅和白冬蜜等量煎煮,頻頻服用。陰陽湯則用於治療霍亂,將百沸湯和清泉水各用半盅,混合後一次喝下。柴胡清肝湯用於治療肝經鬱火引起的瘡瘍,用酒炒柴胡、當歸、生地各二錢,炒研牛蒡、連翹、赤芍各錢半,再將炒黃連、黃芩、升麻、梔仁、甘草、丹皮各五分一同服用。

清熱解鬱湯,治心胃刺痛。

炒川連,梔仁,枳殼,香附,製蒼朮,川芎,陳皮,甘草,乾薑

痛甚,加生薑汁。

加味八仙湯,治身肢麻木。

當歸,川芎,生地,赤芍,人參,炙術,茯苓,炙草,製半夏,威靈仙,陳皮,秦艽,牛膝,木瓜,羌活,防風,生薑(引)

舒筋湯,治氣滯經絡,手足麻木。

製蒼朮,半夏,蘇葉,陳皮,香附,烏藥,川芎,當歸,膽星,秦艽,羌活,桂枝,甘草,良薑,蔥白(引)

白話文:

清熱解鬱湯用於治療心胃刺痛,藥方包括炒川連、梔仁、枳殼、香附、製蒼朮、川芎、陳皮、甘草、乾薑。如果疼痛嚴重,可以加入生薑汁。

加味八仙湯用於治療身體四肢麻木,藥方包括當歸、川芎、生地、赤芍、人參、炙術、茯苓、炙草、製半夏、威靈仙、陳皮、秦艽、牛膝、木瓜、羌活、防風、生薑。

舒筋湯用於治療氣滯經絡導致的手足麻木,藥方包括製蒼朮、半夏、蘇葉、陳皮、香附、烏藥、川芎、當歸、膽星、秦艽、羌活、桂枝、甘草、良薑、蔥白。

調肝湯,治肝氣不行,皮膚麻癢。

黃耆,當歸,川芎,白芍,丹參,桂心,澤瀉,甘草,陳皮,香附,酒炒芥穗,醋炒青皮,酒(引)

甘草黑豆湯,治筋疝,莖中刺痛,挺脹不堪。

甘草梢,大黑豆(等分)

煎湯。頻頻溫服。用洗諸瘡,能解百毒。

蘇餅湯,治感冒夾食腹痛。

蘇葉(連莖切碎。二兩)

入罐封口,水煎成湯。另用小鍋炒焦陳谷二兩,將蘇湯淬濕,粗碗蓋定,煮乾,再炒再淬,以炒至焦黑成餅,方用蘇湯泡浸,濾去渣,乘熱服。治小兒食滯更效。

白話文:

「調肝湯」可以治療肝氣不暢導致的皮膚麻癢。藥方包括黃耆、當歸、川芎、白芍、丹參、桂心、澤瀉、甘草、陳皮、香附、酒炒芥穗、醋炒青皮、酒(引)。

「甘草黑豆湯」可以治療筋疝、莖中刺痛、腫脹難忍。藥方包括甘草梢、大黑豆(等分)。煎湯服用,可以頻頻溫服。也可以用來洗滌各種瘡傷,可以解百毒。

「蘇餅湯」可以治療感冒伴隨食積引起的腹痛。藥方包括蘇葉(連莖切碎,二兩)。將蘇葉放入罐中封口,水煎成湯。另用小鍋炒焦陳谷二兩,將蘇湯淋濕,蓋好,煮乾,再炒再淋,直到炒至焦黑成餅,然後用蘇湯浸泡,濾去渣,趁熱服用。對於小兒食積引起的腹痛更有效。

熨臍法,治臍腹氣痛,曲腰不伸。

生薑,豆豉,蔥白(等分)

共搗如泥,加鹽少許,入鍋炒熱,用布二塊,輪流包裹,推熨臍腹。治縮陰最效。

姜熨法,治傷寒、感冒、寒結、痰結、血結、氣結、食結、水結。

切碎生薑(一斤)

搗如泥,略去汁,入鍋炒熱,照前法包熨胸腹。寒結,加蔥白更妙。

鹽熨法,凡霍亂、縮陰、奔豚、疝氣,及平常腹痛,脹硬不消,大小便秘之症。

生鹽(一斤)

入鍋炒熱,用布二塊,輪流包熨胸腹。亦治諸處腫硬。

蔥熨法,治虛冷厥逆,陰毒傷寒,臍腹刺痛,二便不通。

連須生蔥(一斤)

白話文:

熨臍法可以治療臍腹氣痛、彎腰伸展困難等症狀。將生薑、豆豉、蔥白等量搗成泥狀,加入少許鹽,放入鍋中炒熱,用兩塊布輪流包裹,推熨臍腹,特別適合治療縮陰。

姜熨法則用於治療傷寒、感冒、寒結、痰結、血結、氣結、食結、水結等病症。將一斤生薑切碎搗成泥狀,稍微擠出汁水,放入鍋中炒熱,用布包裹熨燙胸腹。如果患有寒結,加入蔥白效果更佳。

鹽熨法適用於霍亂、縮陰、奔豚、疝氣,以及平常腹痛、脹硬不消、大小便秘等症狀。將一斤生鹽放入鍋中炒熱,用兩塊布輪流包裹,熨燙胸腹。也可以用來治療各處腫硬。

蔥熨法可以治療虛冷厥逆、陰毒傷寒、臍腹刺痛、大小便不通等症狀。將一斤連鬚生蔥捣碎,用布包裹熨燙。

搗如泥,和鹽二兩,加麥麩半升,再同搗勻,入鍋炒熱,用絹二塊,輪流包熨胸腹,良久氣通自愈。

握藥法,治燥結冷秘。

巴豆肉,韭菜子,乾薑,薑黃,甘遂,硫黃,檳榔(各一錢)

共研極細,米湯糊作二丸。先煎花椒湯,洗淨兩手,麻油塗手心,握定兩丸,良久,便自瀉利,欲止洗去。小兒減半。此方神效,世莫知之。

白話文:

將藥材搗碎成泥狀,加入兩錢鹽,再加入半升麥麩,一起搗勻,然後放入鍋中炒熱。用兩塊絲絹輪流包住藥物,熨燙胸腹,持續一段時間,氣血流通,就能自然痊癒。

這個方法叫做握藥法,專治因乾燥而導致的便秘。

將巴豆肉、韭菜子、乾薑、薑黃、甘遂、硫黃、檳榔各取一錢,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米湯糊做成兩顆藥丸。先用花椒水洗淨雙手,在手心塗上麻油,握住兩顆藥丸,持續一段時間,就會自然腹瀉,想要停止腹瀉就將藥丸洗掉。小孩用量減半。這個方子非常有效,世人卻很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