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3)

1. 醫方攻裡門

大承氣湯,治傷寒,陽明府病,陽邪入里,胃實不大便,腹常滿痛,發熱自汗而不惡寒,胃實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胃燥妄言,如見鬼狀,喘冒不能臥,脈滑實、沉實,痞滿燥實堅五症全見者。並治雜病三焦俱熱,六脈沉實,及陽明剛痙。然非大實大滿,不可輕投,恐有寒中、結胸、痞硬之變。

酒洗大黃(四錢),薑汁炒厚朴(八錢),麵炒枳實(一錢),淨芒硝(三錢。俱另包)

先將厚朴、枳實煎湯,次入大黃,煎數沸,後將芒硝同煎一二沸。去滓,溫服。良久,大便下利,不可再服。此正陽陽明藥,解見一卷陽明篇。

白話文:

大承氣湯用於治療傷寒、陽明府病,症狀包括陽邪侵入內部,胃部積實不排便,腹部經常脹滿疼痛,發熱自汗但不畏寒,胃實神志不清,手腳不斷出汗,口乾舌燥胡言亂語,像看到鬼魂一樣,呼吸急促不能平躺,脈象滑實、沉實,五種症狀全部出現。此外,它也用於治療雜病,例如三焦俱熱,六脈沉實,以及陽明經痙攣。不過,如果不是極度實證和腹滿,不可輕易使用,以免出現寒中、結胸、痞硬等變化。

藥方包括酒洗大黃四錢、薑汁炒厚朴八錢、麵炒枳實一錢、淨芒硝三錢(以上藥材分包煎煮)。先將厚朴、枳實煎煮,然後加入大黃,煮沸數次,最後加入芒硝,再煮沸一兩次。濾去藥渣,溫服。服用後不久,大便會下瀉,不可再服用。此方屬於陽明經實證藥物,詳見《傷寒論》陽明篇。

小承氣湯,治傷寒陽明症,譫語便硬,潮熱而喘,及雜病上焦痞滿不通。

生大黃(四錢),姜炒厚朴(二錢),麵炒枳實(一錢)

溫服,取微下,勿令大泄。五症未全,故除芒硝,毋傷真陰。此少陽陽明藥,解見一卷陽明篇。

調胃承氣湯,治傷寒,陽明症,不惡寒,反惡熱,口渴,便閉,譫語,腹滿,中焦燥實,及傷寒吐後,腹中脹滿,陽明病,不吐,不下,而心煩者,亦治渴症中消,善食而溲。《金鑑》治表解有汗,裡熱不除,胃因不和而邪不作解者。

酒浸大黃(四錢),芒硝(八錢),炙甘草(二錢)

白話文:

小承氣湯用於治療傷寒陽明證,症狀包括神志不清、大便乾燥、潮熱呼吸急促,以及其他上焦痞滿不通的雜病。調胃承氣湯則適用於傷寒陽明證,不畏寒反畏熱,口渴、便秘、神志不清、腹脹,以及傷寒嘔吐後腹脹、陽明病不吐不瀉卻心煩的患者,也可用於治療口渴消瘦、食慾良好卻小便量少的情況。《金鑑》中記載,此方可用於治療表證已解但裡熱未除,由於胃氣不和導致邪氣不能完全消除的患者。

煎湯。少少溫服,只取微泄。

此足太陽陽明藥也。三湯方解見一卷陽明篇後。

三一順氣湯,後人合前三湯為一方,治傷寒雜病,蓄熱內甚,燥實堅脹。

酒浸大黃,炒厚朴,淨芒硝,炙甘草(各二錢),炒枳實(一錢)

溫服,取下。

六一承氣湯,節庵合三一承氣與大柴胡、大陷胸六方為一方,治潮熱自汗,煩渴,譫語,發斑發黃,腹滿便秘,胃府實症。

酒洗大黃,炒厚朴,柴胡,黃芩,芒硝,炙草(各錢半),炒枳實(八分)

白話文:

煎煮藥物,少量溫熱服用,只要達到微微通便的效果即可。

這是足太陽和陽明經的藥方。三種湯劑的詳細解說,可以參閱第一卷陽明篇的後面。

「順氣湯」是由後人將前三種湯方合併而成的,用於治療傷寒雜病,以及體內積熱嚴重、燥熱堅硬脹滿的症狀。

將大黃浸泡在酒中,厚朴炒制,芒硝淨化,甘草炙烤(各二錢),枳實炒制(一錢)。

溫熱服用,使藥物發揮瀉下作用。

「承氣湯」是節庵將「三一承氣湯」與「大柴胡湯」、「大陷胸湯」六種藥方合併而成的,用於治療潮熱自汗、口渴煩躁、神志不清、發斑發黃、腹脹便秘等胃府積實的症狀。

將大黃洗淨後浸泡在酒中,厚朴炒制,柴胡、黃芩、芒硝、甘草炙烤(各一錢半),枳實炒制(八分)。

臨服,兌鐵鏽水三匙,或加白芍。

麻仁丸,治大陽症,傳入陽明,腸胃燥熱,大便秘結,小水數多,脈浮而澀。

蒸曬去殼淨麻仁(二兩),去皮炒灱杏仁,姜炒厚朴(去皮),大黃,酒炒白芍(各一兩),麵炒枳實(五錢)

曬灱,研細,煉蜜糊丸,梧子大。白湯先下十丸,日三服,漸加至二十丸,以便利為度。

大陷胸湯,治傷寒下之早,表邪入里,心下滿而硬痛,或重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日晡潮熱,從心至小腹硬滿,痛不可近,或無大熱,但頭出微汗,脈沉,而為水結胸症。

白話文:

服用藥丸時,可以加三匙鐵鏽水,或者加白芍。

麻仁丸用於治療大陽症,陽氣傳入陽明經,腸胃燥熱,大便不通,小便次數多,脈象浮而澀。

將麻仁去殼洗淨(二兩),杏仁去皮炒至微黃,生薑炒厚朴(去皮),大黃,白芍用酒炒(各一兩),枳實用麵粉炒(五錢),

曬乾,研磨成細粉,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白開水先服用十丸,一天服三次,逐漸增加到二十丸,以大便通暢為宜。

大陷胸湯用於治療傷寒初期,表邪入裏,心下滿悶且硬痛,或大量出汗後又出現腹瀉,五六天沒有大便,舌頭乾燥口渴,下午潮熱,從心到小腹硬滿,疼痛難忍,或者沒有明顯發熱,只頭部微微出汗,脈象沉,這屬於水結胸症。

大黃(五錢),芒硝(一兩)

先煎熟,去渣,另調甘遂末五分。溫服,以取快利。

大陷胸丸,治傷寒結胸,項強如柔痙狀。

大黃,芒硝,炒葶藶子,炒灱去皮杏仁(各五錢),甘遂(五分)

共研末,蜜糊丸,彈子大。水煎服,過宿乃下。

小陷胸湯,治傷寒誤下,邪結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並治痰熱塞胸。

薑製半夏,栝蔞仁(各三錢),黃連(一錢)

白話文:

大黃五錢,芒硝一兩,先煎煮至熟透,濾去藥渣,再加入甘遂末五分,溫熱服用,以求快速通便。大陷胸丸用於治療傷寒導致胸部阻塞,脖子僵硬,類似痙攣的症狀。大黃、芒硝、炒葶藶子、炒灱去皮杏仁各五錢,甘遂五分,共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調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水煎服,服用後隔夜才起效。小陷胸湯用於治療傷寒誤服瀉藥,導致邪氣積聚於心下,按壓會疼痛,脈搏浮滑的症狀,也可用於治療痰熱阻礙胸部的症狀。薑製半夏、栝蔞仁各三錢,黃連一錢。

煎湯。溫服。

十棗湯散,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頭痛,漐漐汗出,心下痞硬痛,引脅下,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表解而里未和,邪熱內蓄,有伏飲者宜之。

炒黑芫花,紅芽大戟,甘遂(各二錢)

共研極細。強人用一錢,虛人用五分,紅棗十枚,煎湯,調服,取快利,下後服粥補養。

黃龍湯,節庵治熱結下利(見二卷辨症篇後)。

酒洗大黃,炒厚朴,芒硝,當歸,桔梗,炙草(各一錢),人參,煨枳實(各五分),姜,棗(引)

白話文:

_[十棗湯]_散

,用於治療太陽中風,伴隨腹瀉、嘔吐、表症已解的情況。病人出現頭痛、發熱出汗、心窩部位痞硬疼痛、疼痛放射至脅肋下方、乾嘔、呼吸急促、出汗但無惡寒,這表明表症已解但裡症未和,邪熱內蓄,體內可能有伏飲,此時適合服用十棗湯。

炒黑[芫花],紅芽[大戟],甘遂(各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體質強壯者每次服用一錢,體質虛弱者每次服用五分,紅棗十枚,煎煮成湯,調服,直到快速通便。通便後再食用粥品進行補養。

[黃龍湯]

,出自節庵醫案,用於治療熱結導致的腹瀉(詳見二卷辨症篇後)。

酒洗大黃,炒厚朴,芒硝,[當歸],[桔梗],炙草(各一錢),[人參],煨枳實(各五分),姜,棗(引)

將大黃用酒洗淨,厚朴炒製,芒硝、當歸、桔梗、炙甘草各一錢,人參、煨枳實各五分,薑、棗用於引藥。

老弱人,去芒硝。

三化湯,《機要》:治中風邪實,便秘腹滿脹痛者。

大黃(四錢),炒厚朴,羌活(各一錢),炒枳實(一錢)

溫服。通利三焦,復其傳化之常。

小胃丹,丹溪治胸膈腸胃熱痰、濕痰。

炒芫花,大戟,甘遂(各一錢),酒炒黃柏(六錢),煨大黃(三錢)

米粥糊為小丸。薑湯送下五分。

備急丸,《千金》:治食停腸胃,冷熱不調,腹脹氣急,痛滿欲死,及中惡客忤,暴病卒死,脈症實者。

白話文:

年老體弱的人,不要服用芒硝。

三化湯可以用來治療因外感風邪導致的實證,以及便秘、腹脹、疼痛的症狀。

藥方:大黃四錢,厚朴炒後一錢,羌活一錢,枳實炒後一錢。

服用方法:溫熱服用,可以通利三焦,恢復其正常的運化功能。

小胃丹是丹溪先生用來治療胸膈、腸胃熱痰、濕痰的藥方。

藥方:芫花炒後一錢,大戟一錢,甘遂一錢,黃柏酒炒後六錢,大黃煨後三錢。

製作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米粥糊成小丸。

服用方法:用薑湯送服,每次五分。

備急丸是《千金方》中記載的藥方,用來治療食物停滯在腸胃,寒熱不調,腹脹氣急,疼痛難忍,甚至快要昏死過去,以及中惡、客忤、暴病猝死等症狀,脈象實證者。

巴豆肉(紙包,捶去油,取霜。二錢),大黃,乾薑(各三錢)

共研末,蜜為丸,綠豆大。每用三丸,白湯送下,口噤者化開灌之。

硇砂丸,《本事》:治一切積聚,痰飲心脅引痛,通治肉食積滯、血積、氣積。

硇砂,白芷,乾薑,三稜,巴豆霜(各三錢),木香,檳榔,胡椒,青皮,肉蔻(各錢半),炒乾漆,大黃(各五錢)

白話文:

巴豆肉、大黃、乾薑各三錢,研成粉末,用蜜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丸,用白湯送服,口不能張者可以灌服。此方名為硇砂丸,可治療一切積聚,痰飲心脅引痛,以及肉食積滯、血積、氣積。方劑包含硇砂、白芷、乾薑、三稜、巴豆霜各三錢,木香、檳榔、胡椒、青皮、肉蔻各錢半,炒乾漆、大黃各五錢。

研末,煮醋糊為小丸。薑湯,每下五丸。

木香檳榔丸,治胸腹積滯,痞滿結痛,二便不通,或瀉泄下利,裡急後重,食瘧實積。

木香,檳榔,去白陳皮,醋炒青皮,麵炒枳殼,酒炒黃柏,吳萸湯炒黃連,醋炒三稜,莪朮(各五錢),大黃(一兩),黑醜,香附米(各二兩)

共曬灱,研末,煮芒硝四兩,濾汁,糊丸,綠豆大。每用一錢,或八分,白湯送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煮成糊狀,做成小丸子。用薑湯送服,每次服五丸。此方可治胸腹積滯、痞滿結痛、二便不通、或瀉泄下利、裡急後重、食瘧實積等症。

導滯丸,東垣治傷濕熱之物,不得施化,腹痛痞硬,及酒食積滯瀉泄。

大黃(一兩),麵炒枳實,炒神麯,酒炒黃連,黃芩(各五錢),土炒白朮,茯苓,澤瀉(各三錢)

曬灱,研末,煮麵糊丸,綠豆大。每用一錢,薑湯送下,日三服。

化滯丸,治心腹急痛,濕熱鬱結,及氣積食滯,脈沉有力者。

巴豆肉(紙包,捶壓去油,取霜。二錢),醋炒青皮,三稜,莪朮,酒炒黃連(各五錢),製半夏,陳皮(各八錢),木香,丁香(各三錢)

白話文:

導滯丸是東垣道人治療傷濕熱的藥方,適用於消化不良、腹痛痞硬、酒食積滯、瀉泄等症狀。

配方:大黃一兩,麵炒枳實、炒神麯、酒炒黃連、黃芩各五錢,土炒白朮、茯苓、澤瀉各三錢。將藥材曬乾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錢,用薑湯送服,每天三次。

化滯丸則用於治療心腹急痛、濕熱鬱結、氣積食滯,脈沉有力等症狀。

配方:巴豆肉(用紙包裹,捶壓去油,取霜)二錢,醋炒青皮、三稜、莪朮、酒炒黃連各五錢,製半夏、陳皮各八錢,木香、丁香各三錢。

曬灱研末,麵糊小丸。白湯,每下五分。

透羅丹,治寒實痰飲,喘咳頓塞,氣閉不通。

巴豆霜,皂角肉,製半夏,炒杏仁,大黃,黑醜(等分)

研末,麵糊小丸。薑湯,每下五分,或三分。

一捻金,治裡熱便秘,痰壅氣促,喘急脹滿。

大黃,檳榔,白醜,黑醜,人參(以沙參代。等分)

研細末。每用一錢,或五分,蜜湯調服。

黑白散,治熱毒壅結肛門,腹痛,脹秘欲死。

黑醜,白醜,半生半炒大黃,檳榔,陳皮,甘草(各三錢),元明粉(五錢)

白話文:

將曬乾並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小丸子。用白開水服用,每次服用五分。

透羅丹,用來治療寒性實證引起的痰飲,症狀表現為喘咳突然阻塞,氣息閉塞不通。

巴豆霜、皂角肉、製半夏、炒杏仁、大黃、黑醜(各等份)

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小丸子。用生薑湯服用,每次服用五分或三分。

一捻金,用來治療裡熱引起的便秘,症狀表現為痰壅氣促、喘急脹滿。

大黃、檳榔、白醜、黑醜、人參(以沙參代替,各等份)

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一錢或五分,用蜜水調服。

黑白散,用來治療熱毒壅結肛門,導致腹痛、脹滿便秘,危及生命的症狀。

黑醜、白醜、半生半炒的大黃、檳榔、陳皮、甘草(各三錢)、元明粉(五錢)

研極細。蜜水,每調下一錢。

大黃湯,治三陽熱結,反胃呃逆。

川大黃(五錢。切片,薑汁拌炒焦黑色)

兌陳米一合,蔥白三寸,煎湯。作二次溫服。

破郁丹,治心口飽塞,噯氣不止。

醋炒香附(二兩),梔仁,川連,青皮,枳實,莪朮,蘇子(俱炒),檳榔,栝蔞仁(各五錢)

研末,煮麵糊小丸。白湯下一錢。

一塊氣,通治積聚、癥瘕,及呃逆疝氣,形氣實者。

三稜,莪朮,香附,青皮,神麯,麥芽,蘿蔔子(俱炒灱。各五錢),白醜,檳榔,陳皮,鬱金,炒川連(各三錢),麵炒枳實,炙牙皂肉,百草霜(各錢半)

白話文:

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蜜水調和,每次服用一錢。大黃湯可以治療三陽熱結、反胃、呃逆。川大黃切片,用薑汁拌炒至焦黑色,取五錢。加入陳米一合、蔥白三寸,煎湯服用,溫熱服下,一天分兩次喝。破郁丹可以治療心口飽塞、噯氣不止。醋炒香附二兩,梔仁、川連、青皮、枳實、莪朮、蘇子(均炒熟),檳榔、栝蔞仁各五錢,研磨成粉末,煮麵糊做成小丸子,用白湯服用,每次一錢。一塊氣可以治療積聚、癥瘕、呃逆、疝氣,適合形氣實的人。三稜、莪朮、香附、青皮、神麯、麥芽、蘿蔔子(均炒熟,各五錢),白醜、檳榔、陳皮、鬱金、炒川連各三錢,麵炒枳實、炙牙皂肉、百草霜各錢半。

共研極細,煮麵糊丸,綠豆大。每用三四十丸,視病上下,食前、食後,酒水送下,日三服。

破積丸,治積聚、癥瘕。

炒焦乾漆,去油巴豆霜,醋煮硇砂(各三錢),煨大黃,煨三稜(各五錢)

共研極細,煮醋糊為小丸。米湯,每下五分,日二服。

桃仁煎,治血積、血瘕。

去皮尖灱桃仁,大黃,朴硝(各五錢),炒焦虻蟲(二錢)

共研極細,慢火熬成米醋,糊末為丸,綠豆大,曬乾,磁瓶收貯。先日莫吃晚飯,五更初溫酒送下一錢,攻下惡物為度,不下利,再服。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用麵糊煮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顆,根據病情調整服用時間,可以在飯前或飯後服用,用酒或水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破積丸用於治療積聚、癥瘕。

將乾漆炒至焦黑,去除油脂後加入巴豆霜,用醋煮沸硇砂(各三錢),將大黃、三稜煨製(各五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用醋糊煮成小丸子,用米湯送服,每次服用五分,每天服用兩次。

桃仁煎用於治療血積、血瘕。

將桃仁去皮尖,大黃、朴硝(各五錢),虻蟲炒至焦黑(二錢),研磨成極細粉末,用慢火熬製成米醋糊,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曬乾,裝入磁瓶保存。每天傍晚飯前服用一錢,用溫酒送服,以攻下惡物為度,若未見效,可再次服用。

三稜煎,治積聚、癥瘕。

去皮尖杏仁,萊菔子,乾漆,青皮,神麯,麥芽(各一兩)

俱炒灱,研極細末。另切碎三稜四兩,入砂鍋內,酒熬成膏,布濾去渣,糊勻藥末為丸,梧子大。空心,米湯送下三十丸,日二服。

保安丸,治心腹內結塊如拳,漸上撞心,及奔豚惡症。

酒蒸曬大黃(三兩),乾薑(一兩),炮附子(五錢),醋炙鱉甲(兩半)

研極細,醋糊丸,梧子大。每日五更,白湯送下二十丸,以通利為度。

白話文:

三稜煎

主治: 積聚、癥瘕(腹中積塊、腫塊)。

藥方:

  • 去皮尖杏仁、萊菔子、乾漆、青皮、神麯、麥芽(各一兩)
  • 將以上藥材炒至微黃,研磨成極細粉末。
  • 將三稜四兩切碎,放入砂鍋中,用酒熬製成膏狀,以布濾去渣。
  • 將藥粉與藥膏混合均勻,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 空腹時,用米湯送服三十丸,一日兩次。

保安丸

主治: 心腹內部結塊如拳頭般大小,逐漸向上撞擊心臟,以及奔豚症(氣逆上衝,衝擊胸膈,導致心悸氣短、呼吸困難等症狀)。

藥方:

  • 酒蒸曬大黃(三兩)

  • 乾薑(一兩)

  • 炮附子(五錢)

  • 醋炙鱉甲(兩半)

  •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用醋糊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

  • 每日凌晨五點(五更),用白湯送服二十丸,以通利大便為度。

四制丸,治一切痢疾。

錦紋大黃一斤,切片,分作四分(去聲):一分煎黃連一兩,取湯拌大黃,炒焦;一分用乳汁浸透,炒焦;一分煎吳萸一兩,取湯拌大黃,炒焦;一分用童便浸透,炒焦。

共研極細,酒煮灰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一二錢。

白痢,煎吳萸湯送下;赤痢,煎川連湯送下;赤白痢,米湯送下。

法制丸,通治失血、夾熱、停瘀,及咳血、咯血等症。

川大黃一斤,切大片,拌紅花四兩,燒酒浸透,盛大碗內,九蒸九曬,以大黃透黑為度。曬灱,研末,水糊丸,梧子大,青黛滾衣。每用一錢,空心,白湯送下。

白話文:

四制丸,用於治療各種痢疾。將錦紋大黃切片,分成四份,分別用黃連湯、乳汁、吳萸湯和童便浸泡,再炒至焦黃。將四份大黃研磨成極細粉末,用酒煮灰麵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服一至二錢。白痢用吳萸湯送服,赤痢用川連湯送服,赤白痢用米湯送服。

法制丸,能通治失血、夾熱、停瘀等症,以及咳血、咯血等症。將川大黃切成大片,拌上紅花,用燒酒浸泡,盛入大碗中,經過九蒸九曬,直到大黃呈黑色為止。曬乾後研磨成粉末,用清水糊成梧子大小的丸藥,再用青黛滾上一層衣。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白湯送服。

沆瀣丹,治小兒裡熱便秘之通劑。

酒蒸大黃,酒炒黃芩,酒炒黃柏,川芎(各九錢),酒炒赤芍,炒灱黑醜,滑石,檳榔,連翹(各六錢),麵炒枳殼,薄荷葉(各四錢)

曬灱,研末,煉蜜為丸,重一錢。空心,白湯化服。

大黃皂刺湯,治疝瘕、血疝,形氣實者。

大黃、皂刺(等分)

酒煎成湯。空心,溫服,中病即止。

當歸承氣湯,河間治裡熱火鬱,或皮膚枯燥,或咽燥鼻乾,或二便秘結,蓄瘀發狂。

白話文:

「沆瀣丹」主治小兒內熱便秘,將大黃、黃芩、黃柏、川芎各九錢,赤芍、黑醜、滑石、檳榔、連翹各六錢,枳殼、薄荷葉各四錢,以酒蒸炒,曬乾研末,再用蜂蜜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白湯送服。

「大黃皂刺湯」則用於治療疝氣,特別是血疝,適用於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的患者。取大黃和皂刺等量,用酒煎服,空腹溫服,病情改善後即可停止服用。

「當歸承氣湯」是河間醫派用來治療內熱鬱結、皮膚乾燥、咽喉乾燥、鼻腔乾燥、便秘、積瘀發狂的方劑。

酒浸大黃,當歸,芒硝(各三錢),炙甘草(二錢),姜,棗(引)

大黃甘草湯,《金匱》治食已即吐,《外臺》用治吐水有升無降者。並治三焦消渴實症。

酒浸大黃(六錢),炙草(三錢)

煎湯。溫服,取下。

蜜煎導法,治陽明症,自汗,尿利,大便秘結。

白蜜四兩,入銅杓內,慢火熬煉,頻攪,勿令灼焦,俟凝結如飴糖狀,捻作挺子,頭銳如指,約長三寸,摻皂角末少許,乘熱套入肛門中,良久,候欲大便時取出。

膽汁導法,治同前症。

豬膽一枚,瀝汁,兌醋少許,和勻。用竹管如指頭大,長三寸,下削平口,刮光,套入肛內二寸許,上裁斜口,令其俯臥,以膽汁自斜口灌入,良久,必欲大便,方才取出。

白話文:

將大黃、當歸、芒硝各三錢,炙甘草二錢,薑和棗一起用酒浸泡,煎煮後溫熱服用,直到藥效發揮。這個藥方叫做大黃甘草湯,出自《金匱》,用於治療已經吃飽了卻想吐的情況,以及《外臺》中提到的吐水時只往上升不下降的情況,還可以治療三焦消渴實症。

另外,還有兩種導法:一種是用白蜜煎煮成飴糖狀,做成三寸長的棒狀,沾上少許皂角末,趁熱塞入肛門,等到想大便時再取出來,可以治療陽明症、自汗、尿利、大便秘結等症狀;另一種是用豬膽汁兌醋,用竹管灌入肛門,等到想大便時再取出,同樣可以治療上述症狀。

醬姜導法,主治冷秘。

取肥實大醬姜,削作挺子,如小指大,插入肛中,待欲大便時方取出。

《集解》曰:津液枯者,宜蜜煎導法;熱邪盛者,宜膽汁導法;冷秘氣滯者,宜醬姜導法。王海藏用蜜煎與鹽相合,治大便燥硬,與草烏末相合,治風寒秘結。法貴變通也(見一卷陽明篇集解)。

白話文:

醬姜導法:

主治: 屬於寒性導致的便祕。

方法: 取肥厚飽滿的薑,削成細長條,大小如小指,插入肛門中,等到想要排便時再取出。

《集解》解釋:

  • 如果是津液枯竭引起的便祕,應該使用蜂蜜煎煮的導法;
  • 如果是熱邪盛導致的便祕,應該使用膽汁導法;
  • 如果是寒性便祕,氣機停滯不通,則應該使用醬姜導法。

王海藏醫生曾經使用蜂蜜煎煮與鹽混合的方法治療大便乾硬,也曾經使用草烏藥粉與蜂蜜混合的方法治療風寒引起的便祕。這種治療方法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方法貴在變通。(出自《一卷陽明篇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