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4)
傷寒心法集解 卷一 (4)
1. 陽明全篇
辨陽明傷寒初終脈證治法
陽明主裡,內候胃中,外候肌肉,故有病經、病府之分。如論中身熱煩渴,目痛鼻乾,不得眠,不惡寒,反惡熱者,此陽明經病也。潮熱譫語,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滿脹痛,大便硬者,此陽明府病也,其候各有三。
經病則有邪已傳陽明,而太陽之表未罷,兼見頭痛、惡寒無汗之太陽證者;有太陽之邪罷,悉傳陽明,但見壯熱有汗、心煩不眠、口渴引飲之陽明證者;有陽明之邪未已,復轉少陽,兼見胸脅痛、寒熱往來、口苦而嘔、目眩耳聾之少陽證者。以上經病三證,主以葛根湯,或桂枝加葛根湯發之,或用白虎湯清之,或用柴胡白虎湯和之,隨證施治可也。
府病則有太陽陽明,謂太陽病,或發汗,或吐,或下,或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乾燥,太陽之邪兼胃燥而轉屬陽明,致小便反數,大便硬者,所謂脾約是也;有正陽陽明,謂陽氣素盛,或有宿食,太陽之邪一傳陽明,遂入胃府,致大便不通者,所謂胃家實是也。有少陽陽明,謂病已到少陽,法當和解,而誤發汗,利小便,亡其津液,胃中燥熱,復轉屬陽明,致大便結燥者,所謂大便難者是也。以上府病三證,雖均為可下,然不無輕重之分。
故或以三承氣湯下之,或麻仁丸通之,或蜜煎膽汁導之,量其病而治之可也。此陽明病之大略也。
茲以在經,在府詳疏於篇,俾讀者易為分別,則臨證施治自不紊矣。
陽明全篇集解
《總注》曰:陽明之病,本自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而不透徹,乃為汗不如法,故未盡之,邪因而轉屬陽明也。邪在經則為外證,邪入府則為胃實、便難、脾約三證矣。論中言三日陽明,脈大者,謂不兼太陽陽明之浮大,亦不兼少陽陽明之弦大,而獨見正陽陽明之大脈也。蓋由去表傳裡,邪熱入胃,而成內實之府病也。
陽明傷寒表病總訣
脈浮長,頭額疼,太陽未罷傳陽明。無汗惡寒面赤熱,鼻乾目痛臥不寧。
太陽表,郁陽明,或兼項強背牽疼,或下利兮或嘔逆,葛根湯治莫逡巡。
首章言太陽未罷,初傳陽明,太陽表邪怫鬱,陽明肌熱,為陽明表病也。其脈浮長,陽明之表脈也。緣緣面赤,連額疼,發熱惡寒,身體無汗,目痛鼻乾,臥不得寧,皆屬陽明經表證,兼有太陽餘邪也。主治葛根湯,以解兩經之邪,或服柴葛解肌湯(俱見發表門)。
次章申言太陽陽明相合為病。如太陽,則有強痛發熱、惡寒無汗之表證。陽明,則有肌熱惡熱、心煩不眠之郁證。二陽合病,證當下利,亦用葛根湯兩解之。若不下利,而但加嘔者,內加製半夏。
陽明表病集解
方有執曰:陽明,經也;胃,府也。太陽之邪初傳陽明經,則為陽明外證,表病。
程應旄曰:陽明惡寒,終是帶表。至於府病,則惡熱矣。表之罷否,於此驗之。
鄭重光曰:此辨陽明傷寒之外證,不惡熱而惡寒,起自傷寒也。論云:惡寒將自罷,邪過表也。即自汗出而惡熱,邪鬱於肌肉,腠理開,汗外泄也。
方解曰:葛根為陽明主藥,凡太陽兼陽明證者,則佐入太陽藥中,凡少陽兼陽明證者,則佐入少陽藥中,無不可也。李東垣定為陽明經藥,張潔古云未入陽明者不可便服,豈二人未讀仲景書乎?要之,葛根、桂枝俱是解肌和里之藥,故有汗無汗、下利不下俱可用之,此與麻黃之專於發表者不同也。
陽明傷寒熱病總訣
脈長洪,屬陽明,不惡寒兮反惡熱,身熱汗出煩躁渴,白虎湯醫真妙訣。
脈洪弦,兼少陽,耳聾口苦痛胸脅,往來寒熱眩而嘔,白虎小柴湯合啜。
首章言太陽已罷,邪傳陽明經中,尚未入府,其熱漸深,表裡俱熱而為經中熱病也。其脈長洪,陽明熱脈也。煩躁渴飲,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皆陽明經熱證也。主以白虎湯,解在經表裡之熱(見醫方瀉火門)。
次章言邪在陽明,熱尚未罷,又傳少陽,亦陽明經中熱病,當兩經兼治也。脈洪兼弦,耳聾口苦,胸痛脅痛,往來寒熱,目眩而嘔,是陽明兼少陽經脈證。當解兩經之邪,主以柴胡白虎湯(見瀉火門)。
陽明熱病集解
《總注》曰:陽明傷寒,有經熱,有府熱。如潮熱,自汗,不大便者,府熱也。身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者,經熱也。今汗自出,似從中風傳來,故與中風外證同也,而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則知為陽明經熱,故不與中風外證同也。然陽明之熱,發於肌肉,必蒸蒸而熱,又不似太陽之陣陣發熱也。
柯琴曰:陽明邪從熱化,故不惡寒而惡熱。熱蒸外越,故身熱汗出。熱爍胃中,故渴欲飲水。邪盛而實,故脈洪,然猶在經,或兼浮也。蓋陽明屬胃,外主肌肉,雖內外大熱而未實,終非苦寒之味所宜也,故主以白虎湯。此湯入胃輸脾歸肺,水精四布,大煩大渴可除矣。白虎為西方金神,取以名湯,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
方中有更加人參者,亦補中益氣而生津也,用以協和甘草、粳米之補,承製石膏、知母之寒,瀉火而土不傷,乃操萬全之術也。
陽明傷寒府病總訣
脈實大,胃府熱,胃實便難脾約決,承氣三湯麻仁丸,議下不無輕重別。
硬未定,脈微澀,熱遠蜜煎導其熱,浮緩惡寒先解表,桂枝湯加葛根啜。
首章言熱邪已入胃府,其脈實大,其證胃實,正陽陽明也。大便難者,少陽陽明也。脾約,糞出如彈丸者,太陽陽明也。解見全篇。蓋此三證皆可議下,然必蒸蒸潮熱,濈濈汗出,或滿或痛,始可議其微甚,分別下之。如三承氣湯、麻仁丸、六一順氣湯,隨證選用(俱見攻裡門)。
次章言雖有前證,腹不滿,大便溏硬未定,脈微澀者,慎不可下。如舌滑尿白,裡熱尚微,雖小便數,大便硬,其熱遠在廣腸,亦不可下,用蜜煎、豬膽二導法通利之(見攻裡門)。此陽明慎下之法也。
又言胃實自汗,潮熱,原應下之,若兼惡寒、脈浮緩之表,則當用桂枝加葛根湯,先解其表,表解之後,乃可議下(方見發表門)。
陽明府病集解
《總注》曰:病人得汗後,煩熱解,太陽之邪將盡未盡,其人復如瘧狀,日晡時發熱,則邪入陽明審矣。然雖已入陽明,尚恐未離太陽,故必詳辨其脈。脈實大者,可下。若脈浮虛者,仍是陽明兼太陽,宜先汗解,而後議下也。
方解曰:大承氣湯,正陽陽明藥也,治脈沉實、三焦大熱、痞滿燥實堅五證全見者宜之。小承氣湯,少陽陽明藥也,治邪在上焦則滿,在中焦則脹,胃實則潮熱,邪乘心則狂妄,胃熱干肺則喘急,因痞滿燥實堅證未全具,故除芒硝,欲其毋犯下焦真陰也。調胃承氣湯,太陽陽明藥也,其病在上,不宜竣攻,故用緩劑以調和承順之,非若大小承氣專於攻下也。麻仁丸,乃潤燥之通劑,又不待邪入胃府而後用也。
至若津液內竭,腸胃乾燥,大便因硬,此非結熱,故不可攻,宜以潤藥外治而導引之,故用豬膽、蜜煎二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