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6)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6)
1. 中寒
中寒症,忽然昏死,通身厥冷,脈沉而遲,或微細欲絕,甚則腹痛縮陰,如《傷寒·厥陰篇》之臟寒、臟厥,但用附子理中湯,隨症加味(見祛寒門)。
白話文:
「中寒症狀,指的是突然間像昏死過去一樣,全身冰冷,脈搏深沉且緩慢,甚至可能微弱到幾乎感覺不到,嚴重的話還會有腹痛和生殖器收縮的情況。這些症狀類似於《傷寒論·厥陰篇》裡描述的臟腑受寒和臟腑厥逆的狀況。然而,對於這種病症,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根據具體症狀適當地添加其他藥材來調配治療(詳細的藥方可在祛寒類別中找到)。」
2. 中火
中火症,即完素所云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解見後)。蓋七情過極,五志之火內發,令人昏倒無知,筋骨不用也。其先未昏冒時,必見有便秘、譫妄、發斑等症,主以涼膈散(見瀉火門)。
劉河間曰:中風癱瘓,非為肝木之風實甚,亦非外中於風,良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亦有因喜、怒、悲、思、恐五志過極而卒中者,皆為熱甚。俗云風者,言其末而忘其本也。法宜和臟腑,通經絡,便是治風也。
白話文:
【中火】
所謂中火症狀,就是完素所說的調理生活不當,導致心臟部位的火氣突然劇烈(詳細解釋在後面)。這是由於七情(喜、怒、哀、樂、憂、思、恐)過度,五志(喜、怒、憂、思、恐)的內在火氣被激發,讓人昏厥失去意識,筋骨無法正常運作。在患者尚未完全昏厥之前,會出現便祕、胡言亂語、皮膚出疹等症狀,治療上應使用涼膈散(可參考「瀉火」部分)。
劉河間指出:中風癱瘓並非是因為肝臟風氣過盛,也不是被外界風邪侵襲,主要是由於生活調理不當,心臟火氣突然劇烈,腎臟功能虛弱衰退,無法控制心火,導致陰氣虛弱,陽氣過盛,熱氣鬱積,使心神昏亂,筋骨無法活動,因而突然倒地失去知覺。也有因為喜悅、憤怒、悲傷、思考、恐懼五種情緒過度而突然中風的人,這些都是因為熱氣過盛所致。一般人常說的風邪,只是關注了結果,卻忽略了根本原因。治療方法應該是調和臟腑,疏通經絡,這就是治療中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