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16)

回本書目錄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16)

1. 肩背門

李東垣制羌活勝濕湯(見利濕門),通治太陽經風濕,肩背諸痛。

加味法:如兼氣鬱、氣滯,背與肩常作痛者,加陳皮、香附、木香;如氣虛郁痛,時作時止,加人參、蜜耆、升麻、柴胡;如血虛郁痛,夜則痛甚,亦或時止,加當歸、白芍;如血瘀郁痛,夜痛不止,加紅花、薑黃、五靈脂;如風氣鬱盛,痛則肩項牽強,加威靈仙;如濕氣鬱甚,痛則肩背沉重,加製蒼朮、白朮;若風痰凝郁,痛則嘔暈,本湯送下白丸子(見除痰門)。

白話文:

李東垣的羌活勝濕湯主要用於治療太陽經風濕引起的肩背疼痛。此外,根據不同情況可加味調整:氣鬱氣滯者,加陳皮、香附、木香;氣虛郁痛者,加人參、蜜耆、升麻、柴胡;血虛郁痛者,加當歸、白芍;血瘀郁痛者,加紅花、薑黃、五靈脂;風氣鬱盛者,加威靈仙;濕氣鬱甚者,加製蒼朮、白朮;風痰凝郁者,則用羌活勝濕湯送服白丸子。

又法:治濕熱相搏,背重熱痛,服當歸拈痛湯(見利濕門)。若風痰鬱結走痛,服豁痰湯。痰氣凝聚背心,一點痛甚,服痰氣方。

白話文:

另外一種方法是治療溼熱交加引起的背部沈重、疼痛的情況,可以服用「當歸拈痛湯」(在利溼篇中有介紹)。如果是因為風痰阻塞導致的行走時疼痛,則可服用「豁痰湯」。如果痰和氣聚集在背部中心,造成某一個點非常疼痛,就應該服用「痰氣方」。

2. 手臂症治

治兩臂重痛麻木,服加味二陳湯。痰飲走注,手臂冷痛無定,服控涎丹。若兩臂疼痛,脈沉細,服指迷丸(以上俱見除痰門)。

白話文:

如果雙臂沉重疼痛且麻木,可以服用加味二陳湯。如果痰飲流注,手臂冰冷疼痛,位置不定,可以服用控涎丹。如果雙臂疼痛,脈象沉細,可以服用指迷丸。

3. 要略

痛風者,皆因氣虛體弱,調理失宜,風、寒、暑、濕結於腰背及四肢骨節之間。如痛處肉色不變,日減夜甚者,為寒痛;腫滿墜痛者,為濕痛;遍身走痛者,為風痛。更有氣虛、血瘀、痰鬱等症,當與三卷五痹五痿參合治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說:患有痛風的人,都是因為身體虛弱,沒有好好照顧自己,讓風、寒、暑、溼這些邪氣在腰部、背部以及四肢關節間聚集起來。如果疼痛的地方皮膚顏色沒改變,白天輕微晚上嚴重的話,那就是寒性痛風;如果是脹痛且下垂感強烈的話,就是溼性痛風;全身都感到疼痛的話,則可能是風性痛風。另外還有氣虛、血液循環不良和痰多的情況,應該要跟第三卷中的五種痹病(風痹、寒痹、熱痹、溼痹、燥痹)和五種癱瘓疾病(肺痿、肝痿、心痿、脾痿、腎痿)一起治療。

4. 治略

治一切痛風初起,主以三五秦艽湯,隨症加減,並上中下通用痛風方。若血脈凝滯,筋骨拘攣,肢節煩痛,服舒筋散。若濕熱痛風,焮熱重痛,服二妙散(俱見祛風門)。治因勞碌太過,遍身軟痛,氣乏自汗,用十全大補湯加製半夏、炒乾姜。老人筋骨痛,暈眩尿赤,夜則痛甚,用六味地黃湯加炒梔仁、柴胡(方見補養門)。

白話文:

治療各種痛風初期,主要用三五秦艽湯,根據不同症狀加減藥物,上中下三焦都適用此方。如果血脈凝滯,筋骨拘攣,肢節疼痛,服用舒筋散。如果濕熱痛風,發熱疼痛嚴重,服用二妙散(以上方劑請參考祛風門)。治療因勞碌過度,全身軟痛,氣虛自汗的,用十全大補湯加製半夏、炒乾姜。老人筋骨疼痛,頭昏眼花,小便赤紅,晚上疼痛加劇,用六味地黃湯加炒梔仁、柴胡(方劑請參考補養門)。

5. 要略

此症治法,詳見外科,茲難備載。大抵由三陰虛弱,風寒濕邪乘虛為病也。寒甚,則膝內冷痛;風盛,則筋脈拘攣;濕盛,則沉著重痛,筋緩無力。初起膝上至髀,膝下至脛,漸漸枯細,膝獨胖大,形如鶴膝,皮色不變,日增腫痛也。

白話文:

這個病症的治療方法,詳見外科書籍,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大多是因三陰虛弱,導致風寒濕邪趁虛而入所致。

寒氣重,則膝蓋內側會感到冷痛;風邪盛,則筋脈會拘攣疼痛;濕邪盛,則會感到沉重疼痛,筋骨軟弱無力。

疾病初期,膝蓋以上到股骨,膝蓋以下到脛骨,會逐漸變得瘦弱,只有膝蓋部位顯得腫大,形狀像鶴的膝蓋,皮膚顏色沒有變化,但腫痛會日益加重。

6. 治略

鶴膝風初起,毋論雙單,先用五積散加牛膝酒引汗之(見表裡門),次服換骨丹(見祛風門),外敷沖和膏、玉龍膏(見外科六卷)。如日久不消,勢欲潰膿,服獨活寄生湯(見祛風門)。若形氣虛者,但服大防風湯(見補養門)。潰後托補,外治諸法,俱見外科六卷。有因痢後患鶴膝者,雖名痢風,法治卻同也。

白話文:

鶴膝風剛發作的時候,不論是單側還是雙側,都先用五積散加上牛膝酒引發汗水,這是在表裡門中記載的。接著服用換骨丹,這是在祛風門中記載的。外敷沖和膏和玉龍膏,這是在外科六卷中記載的。如果時間久了病症還沒有消退,並且有化膿的趨勢,就服用獨活寄生湯,這是在祛風門中記載的。如果患者身體虛弱,就只服用大防風湯,這是在補養門中記載的。病症化膿後需要調理身體,外治方法都可以在外科六卷中找到。有些鶴膝風是因痢疾後導致的,雖然叫做痢風,但治療方法是一樣的。

7. 總括

熱燥,即陽結也,能食而脈浮數有力,與三陽熱症同見者也。寒燥,即陰結也,不能食而脈沉遲有力,與三陰寒症同見者也。實燥,即胃實便燥也,與腹滿痛症同見者也。虛燥,即脾虛,先硬後溏之燥也,與少氣、腹縮症同見者也。氣燥,即氣道阻膈之燥也,與噎膈、反胃症同見者也。

血燥,即血液乾枯之燥也,與久病、老人、虛人同見者也。風燥,即久患風病之燥也,當從風家治之。直腸結,即燥屎巨硬,結在肛門,難出之燥也,當從導法治之。

白話文:

身體燥熱,就是陽氣結聚,表現為能吃東西,脈搏浮而數,有力,與三陽熱症的症狀相似。身體寒燥,就是陰氣結聚,表現為吃不下東西,脈搏沉而遲,有力,與三陰寒症的症狀相似。實燥,就是胃實而大便乾燥,與腹部飽滿疼痛的症狀相似。虛燥,就是脾臟虛弱,大便先硬後軟的乾燥,與氣短、腹縮的症狀相似。氣燥,就是氣道阻塞的乾燥,與噎膈、反胃的症狀相似。血燥,就是血液乾燥枯竭的乾燥,與久病、老人、虛弱的人同見。風燥,就是長期患有風病的乾燥,應該從治療風病的角度來處理。直腸結,就是大便乾燥堅硬,堵在肛門,難以排出的乾燥,應該從引導排泄的角度來治療。

8. 治法

治熱燥腸結,能食而脈浮數有力,與三陽實熱諸症同見者,欲急下,服大承氣湯,通治三焦;不欲急下,服小承氣湯,不犯下焦;欲緩下,服調胃承氣湯,不犯上焦,或服六一順氣湯、麻仁丸(俱見攻裡門)。若熱燥輕者,只用八正散通利之(見利濕門)。

治寒燥陰結,不能食而沉遲有力,與三陰寒症同見者,或因冷食積留胃中,心腹脹痛,閉結欲死者,用備急丸下之(見攻裡門);若寒燥輕者,用大黃、附子、乾薑、桂心、厚朴、甘草煎服,大便自通。

白話文:

治療熱燥腸結,能吃飯但脈搏浮數有力,與三陽實熱症狀相似者,想要急着通便,服用大承氣湯,可以通治三焦;不想急着通便,服用小承氣湯,不會傷及下焦;想要緩慢通便,服用調胃承氣湯,不會傷及上焦,也可以服用六一順氣湯、麻仁丸。如果熱燥輕微,只用八正散通利即可。

治療寒燥陰結,不能吃飯,脈搏沉遲有力,與三陰寒症狀相似者,可能是因為吃冷食積聚在胃中,導致心腹脹痛,閉結欲死,可以用備急丸通便。如果寒燥輕微,可以用大黃、附子、乾薑、桂心、厚朴、甘草煎服,大便自然會通暢。

治寒虛燥結,及老人虛秘、冷秘,小兒形白虛肥,日能飲食,悉化為痰,流散肢體,久不大便者,常服半硫丸(方見補養門),外用握藥法(見和解門)。

治氣虛燥結,食少形羸,虛喘自汗,時或下墜,糞燥難出者,用補中益氣湯加芒硝、酒炒大黃,補而行之(見理氣門)。

治陰陽虛壅滯,氣不宣通,腹滿便閉,服木香順氣湯,兼痰服蘇子降氣湯。若因七情感傷,上氣喘急,胸膈脹悶,氣燥便秘,服四磨湯、分心氣飲。若因氣道阻隔,呃噎便燥,初服人參利膈丸,推陳致新,次服橘杏丸,或服加減正氣散(俱見理氣門)。

白話文:

針對寒虛燥結、老人虛秘、冷秘,以及小兒形白虛肥、食慾好卻消化成痰,久久不排便的狀況,可以常服半硫丸,並搭配握藥法。

對於氣虛燥結、食慾不振、虛弱喘不過氣、容易流汗、排便困難等症狀,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入芒硝和酒炒大黃來調理,補氣同時幫助排便。

若是陰陽虛弱、氣機不暢、腹脹便秘的情況,可以服用木香順氣湯,若伴隨痰濕則可服用蘇子降氣湯。如果因為情緒影響造成呼吸急促、胸悶氣燥便秘,則可服用四磨湯或分心氣飲。若是因為氣道不通,出現呃逆、便秘,可以先服用人參利膈丸促進消化,之後再服用橘杏丸或加減正氣散來改善。

治火灼肺金,內虛外燥,皮膚皺裂,筋急爪枯,大便燥結者,服滋燥養榮湯。若肺受濕熱之邪,胸滿喘促,食少頭昏,口渴便秘者,服清燥湯。若腸胃有伏火,大便閉結,全不思食,及風結、血結,俱服潤腸丸。若血虛燥結,津液乾枯,糞澀難出者,服潤燥生津湯(均見潤燥門)。

治中風風秘,氣道不利,脈浮而數,不得大便者,服搖風順氣丸(見祛風門)。若老人風秘,常服麻仁蘇子粥、通幽湯(見潤燥門)。

白話文:

治療因火氣灼傷肺部,內虛外燥,導致皮膚皺裂、筋腱僵硬、指甲枯萎、大便乾燥難解的症狀,可服用滋燥養榮湯。若肺部受到濕熱侵襲,出現胸悶、呼吸急促、食慾不振、頭昏、口渴、便秘等症狀,可服用清燥湯。若腸胃積存熱氣,導致大便不通、完全不想吃東西,以及風寒或血瘀阻滯,可服用潤腸丸。若血虛燥結,津液枯竭,糞便乾燥難排,可服用潤燥生津湯。

治療中風導致便秘,氣道不暢,脈搏浮而快速,無法排便的症狀,可服用搖風順氣丸。若老年人便秘,可以長期服用麻仁蘇子粥和通幽湯。

治直腸燥結,糞燥巨硬,結滯肛門者,用蜜煎導法、豬膽導法(見攻裡門),或用滋燥養榮湯加槐花、芥穗,白蜜引(見潤燥門)。

治食滯便閉,兼腹滿脹痛、惡食等症,形氣實者,服木香檳榔丸、導滯丸(見攻裡門)。虛者,用保和湯加酒煨大黃、炒枳實(見理氣門)。

治血瘀便閉,腹肋脹痛,大便黑,小水利,及蓄血,發熱如狂,服桃仁承氣湯,輕者用復元活血湯(俱見理血門)。

白話文:

治療直腸乾燥阻塞,糞便乾燥又硬,卡在肛門的患者,可以用蜂蜜煎導法、豬膽導法(詳見攻裡門),或者使用滋燥養榮湯加槐花、芥穗,以白蜜引導(詳見潤燥門)。

治療食物積滯導致便秘,伴隨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體型強壯者,服用木香檳榔丸、導滯丸(詳見攻裡門)。體質虛弱者,使用保和湯加入酒煨大黃、炒枳實(詳見理氣門)。

治療血瘀導致便秘,腹肋脹痛,大便黑色,小便量少,以及蓄血,發熱神志不清的患者,服用桃仁承氣湯,症狀較輕者服用復元活血湯(詳見理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