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2)
雜病心法集解 卷四 (2)
1. 風濕腫
頭、身、手、足,遍體腫脹,乃因內停濕飲,外感風邪,風濕相搏,水道不利,外攻肌表而作也。腫甚脹急,煩渴便秘,脈症實者,宜外散內利兩解之峻劑,服疏鑿飲子;形氣虛者,難受峻劑,服茯苓導水湯、五子五皮飲,或用胃苓湯去甘草、白朮,加檳榔、木瓜、大腹皮、桑白皮(以上俱見利濕門)。
胃苓湯加減法:去甘草、白朮,恐助滿也,加腹毛,桑皮、木瓜、檳榔以消腫;如惡寒無汗,加麻黃、葛根;喘急,加杏仁、蘇子、葶藶;喘咳,加蘇莖葉;兼頭痛,加羌活、防風、葛根;足重冷脹,加防己、附子;身痛,加五加皮;尿秘,加木通、麥冬、車前子;脹甚,加枳殼、香附、草果。通治風濕水腫。
白話文:
【風濕腫】
症狀表現為頭部、身體、手腳等全身部位浮腫,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過盛,加上外在風邪入侵,風濕兩邪相互搏擊,導致水液代謝失調,水液無法正常排出,反而滲入肌肉表層所引起的。若浮腫嚴重,且伴有口渴、便祕,以及脈象強勁的實證,應採用既能疏散外邪,又能利尿排水的強效藥方,例如疏鑿飲子。但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這種強效藥物可能承受不了,可以改用茯苓導水湯、五子五皮飲,或者使用胃苓湯,但在使用時需去除甘草和白朮,再加入檳榔、木瓜、大腹皮、桑白皮(以上幾種藥物皆可在利濕類方中找到)。
胃苓湯的調整方法如下:去除甘草和白朮,以免加重體內的濕氣,再加入檳榔、桑白皮、木瓜來消除腫脹;如果出現畏寒無汗的情況,可加入麻黃和葛根;呼吸困難時,可加入杏仁、蘇子、葶藶;咳嗽喘息,可加入蘇莖葉;若伴隨頭痛,則可加入羌活、防風、葛根;下肢沉重、冰冷、浮腫,可加入防己、附子;身體疼痛,可加入五加皮;排尿困難,可加入木通、麥冬、車前子;若腫脹情況嚴重,可加入枳殼、香附、草果。這些都是治療風濕水腫的通用方法。
2. 陽水
因濕熱內郁,水道壅塞,外攻肌表,致外腫內脹、發熱煩渴、尿赤便秘等症。濕偏盛者,腫滿脹急,身肢重墜,難於轉側,其色黃亮,主以舟車丸;熱偏盛者,腫脹兼痛,黃赤便燥,主以浚川散(俱見利濕門)。治陽水輕症,可服沆瀣丹(見攻裡門)。
白話文:
[陽水]的情況,是因為體內濕熱鬱積,導致水分代謝通道受阻,水份無法正常排出,反而向身體表面擴散,造成外表浮腫及內部脹大,同時可能伴有發燒、口渴、小便顏色深紅以及大便乾結等症狀。如果濕氣較重,會出現腹部脹滿緊急,四肢有沉重感,轉動困難,皮膚呈現黃亮色,這種情況主要用舟車丸來治療;若是熱氣較重,則會在腫脹的同時感到疼痛,排泄物呈黃紅色且乾燥,這時主要用浚川散來治療(兩種藥方均可以在治療濕熱的藥方中找到)。對於輕度的陽水症狀,可以服用沆瀣丹(此藥方可以在內科治療中找到)。
以上是古代中醫對陽水的描述和治療建議,現代翻譯版。
3. 陰水
因脾虛不能制水,腎虛不能主水,致外泛作腫,內停作脹,腫色暗而便利。脾虛水腫,必食少便軟,不熱不躁,肢冷脈微,主以實脾散(見利濕門);虛水腫,其症足脛冷硬,尿秘便溏,尺脈微弱,服金匱腎氣湯(見補養門)。如陰水初起,身冷怯寒,脈沉遲者,用平胃散(見消導門)加白朮、茯苓、木香、藿香、炮薑、草果。腫脹日久,服金鯉魚湯、麥門冬湯(俱見利濕門)。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陰水」的情況,指的是因為脾臟虛弱無法控制水份,以及腎臟虛弱無法管理水份,導致身體外部出現浮腫,內部積水造成脹大,且皮膚顏色暗淡,排泄順暢。
如果是由脾虛引起的水腫,病人一定食慾不佳,排便鬆軟,沒有發熱或焦躁的現象,四肢冰冷,脈搏微弱,這種情況應使用實脾散來治療(詳見利濕門)。
若是虛性水腫,其特徵為小腿冰冷堅硬,小便困難,大便稀溏,下肢脈搏微弱,應服用金匱腎氣湯(詳見補養門)。
對於剛開始出現陰水,身體感覺寒冷,脈搏沈緩的患者,應使用平胃散(詳見消導門),並添加白朮、茯苓、木香、藿香、炮薑、草果等藥物。
如果腫脹已持續一段時間,則應服用金鯉魚湯和麥門冬湯(均詳見利濕門)進行治療。
4. 附法
凡患大病之後,脾虛變生浮腫,脈細弱者,主以香砂六君湯(見補養門)。加味法:脈症虛寒,加丁香、炮姜。如只胸腹腫脹,按之卻軟,彈之如鼓鳴者,去甘草,加神麯、厚朴、腹毛。若腫硬如石膏,按前單腹脹治之。脾胃虛寒腫脹,及客寒犯胃作痛,服調中健脾丸、溫中湯(見利濕門)。
《總注》曰:腫脹之病,屬虛寒者,宜服諸溫補藥,若服之不效,虛中必有實邪也,欲投攻下之劑,體卻難堪,然不攻之,邪終不退。須行九補一攻之法,先服補養之藥九日,而一日用瀉下之藥攻之,初宜少少與服,要在審其元氣與藥相當。其後,或七日一攻,五日一攻,三日一攻,緩緩取效。
白話文:
在患有重大疾病後,如果出現脾虛導致的全身浮腫,且脈象細弱的情況,應使用香砂六君子湯(此方可在補養類方中找到)。加味原則如下:若是虛寒型的症狀,可以加入丁香和炮製過的薑。如果只是胸腹部位出現腫脹,且輕壓會感到軟,敲擊時聲音如鼓響,應去掉原方中的甘草,改為加入神麴、厚朴和腹毛。假使腫脹堅硬如石膏,則按照單純腹部脹大的情況進行治療。對於脾胃虛寒導致的腫脹,以及因外感寒邪引起胃部疼痛的情況,可服用調中健脾丸和溫中湯(此方可在利濕類方中找到)。
總結來說,對於因虛寒導致的腫脹疾病,應該服用溫補藥物。但如果服藥後無效,可能在虛弱的身體中存在實邪。想要使用攻下藥物,但身體狀況可能難以承受。然而,如果不進行攻擊,邪氣終究不會消散。因此,應採取九補一攻的策略,即先連續服用九天的補養藥物,然後在一天內使用瀉下的藥物來攻擊實邪,初次使用時應從少量開始,關鍵是確保藥物的用量與自身的元氣相適應。隨後,可以根據病情,每七天、五天或三天進行一次攻邪,慢慢達到治療效果。
5. 瘧疾門
6. 總括
經曰:痎瘧皆生於風。謂四時病瘧,未有不因風寒外束、暑邪內攻者。又曰: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此言比時病瘧者也。又曰: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謂夏傷於暑,其邪甚者,即病暑,其邪微者,則舍於營,復感秋氣,寒風與衛並居,則暑與風寒合邪,始成瘧病也。其不即病傷寒者,亦以有暑邪預伏於營中也。
蓋有風無暑,惟病風;有暑無風,惟病暑。必風暑合邪,始病瘧也。
白話文:
總結來說,古人認為瘧疾都是由風引起的。無論是哪個季節發生的瘧疾,幾乎都是因為風寒從外部侵襲,加上暑熱在內部攻擊所致。還有一種說法是,瘧疾是因為風寒之氣不穩定所導致的,這是在描述特定時期內易發瘧疾的情況。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夏季受了暑熱,到了秋季就可能變成瘧疾;還有一種說法是,夏季暑熱但沒有出汗的人,到秋季就會形成風瘧。這是說,如果夏季受了暑熱,病情嚴重的話,當時就會發病為暑熱,如果病情輕微,暑熱就會藏匿在血液裡,再受到秋季的氣候影響,寒風與體內防禦系統一同作用,暑熱與風寒結合成為邪氣,才會形成瘧疾。那些沒有立即發作成感冒的人,也是因為體內預先潛伏了暑熱邪氣。
總的來說,只有風而沒有暑熱,只會得風病;只有暑熱而沒有風,只會得暑熱病。必須是風和暑熱兩種邪氣結合,才會得瘧疾。
7. 日作間作
瘧氣之邪,伏藏於營,隨其經絡,循脊膂之表而下,此初病邪淺,傳舍之次也;其邪深者,則入脊膂之內,伏注於衝脈,橫連諸經脂膜之原,內及臟腑,此邪漸深,傳舍之次也。衛氣者,一日一夜周於身,每至明旦則出足太陽睛明穴,大會於風府穴,腠理乃開,開則所客營衛之邪入,邪入得陰內搏則生寒,得陽外出則生熱,內外相搏,邪正交爭而病乃作也。
病初邪淺者,衛行未失常度,其邪日與衛會,故每日發瘧也;病久邪深者,衛行遲,失其常度,其邪不能日與衛會,故間日發瘧也。又有間二日、三日或間數日瘧發作者,亦因衛氣行愈遲,會愈遲,所以發作愈遲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瘧疾的病機。其內容大意如下:
瘧疾的病因是病邪侵入人體的營血之中,並沿著人體的經絡,從脊椎背側往下走,這是剛開始病邪較淺的時候,病邪在人體內的移動過程;若病邪深入,則會進入脊椎內部,潛伏在衝脈中,並橫向影響到各條經絡和脂肪組織,甚至波及臟腑,這是病邪逐漸加深的階段,也是病邪在人體內進一步的移動過程。
人體的衛氣每天繞行全身一圈,每當天亮時,會從腳上的睛明穴冒出,然後聚集在風府穴,此時皮膚毛孔打開,病邪便有機會侵入人體的營衛之中,病邪侵入後,若遇到陰氣就會產生寒感,遇到陽氣就會產生熱感,陰陽兩氣互相搏鬥,正邪兩方進行拉鋸戰,於是就出現了瘧疾的症狀。
如果病邪剛開始時較淺,人體的衛氣運行還算正常,那麼病邪每天都會與衛氣相遇,所以每天都會發作瘧疾;但若病邪深入,衛氣運行變慢,失去正常節奏,那麼病邪就不會每天都與衛氣相遇,所以隔天才會發作瘧疾。另外,有時候隔兩天、三天或是幾天才發作一次的,也是因為衛氣運行越來越慢,相遇的時間越來越晚,所以發作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