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辨證篇 卷二 (16)

回本書目錄

傷寒辨證篇 卷二 (16)

1. 飢不欲食

飢不欲食、吐蛔厥逆,皆厥陰本證也。若傷寒取下後,飢不欲食,則屬陽明。陽明病,則必懊憹,心中煩甚,頭額多汗,是熱在胃中,宜服梔子豉湯吐之。至厥陰病,必兼厥逆吐蛔,其脈必微。若不微反緊,更心煩者,此非裡寒虛邪,是裡寒實邪停蓄胸中也,宜瓜蒂散吐之(見湧吐門)。

白話文:

標題:[雖餓但不想吃東西]

內容:雖然餓但是不想吃東西,伴隨有嘔吐蟲子和手腳冰冷的症狀,這些都是屬於中醫裏的厥陰病症。如果是因爲感冒後進行排便,出現雖餓卻不想吃東西的情況,則屬於陽明病症。陽明病症的話,必定會感到非常煩躁,心裏很不舒服,額頭會出很多汗,這是因爲胃中有熱,應該服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至於厥陰病症,必定會同時伴有手腳冰冷和嘔吐蟲子的症狀,脈搏會變得微弱。如果脈搏沒有變微弱反而變緊,並且更加心煩,這並非是體內的虛寒邪氣,而是體內實寒邪氣在胸中積聚,應該用瓜蒂散來治療(詳情見湧吐療法)。

以上翻譯僅供參考,具體病症應諮詢專業醫師。

2. 陰陽咽痛

傷寒咽痛,有熱有寒。如咽乾腫痛,為三陽熱證,宜甘桔、半夏、苦酒、豬膚四湯,分別治之(見瀉火門)。若不幹不腫而咽痛不休,此為三陰寒證,宜四逆湯加桔梗治之(見祛寒門)。平常咽痛,詳見四卷咽喉門。

白話文:

【陰陽喉嚨痛】

如果是因感冒引起的喉嚨痛,這種情況可能有時是因為身體過熱,有時則是因為過冷。如果喉嚨乾燥並且腫痛,這通常是由於體內有過多的熱氣,應當使用甘桔湯、半夏湯、苦酒湯、豬膚湯這四種藥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詳細可參考火氣排除部分)。

然而,如果喉嚨並非乾燥或腫脹,但持續感到疼痛,這通常表示你的身體過於寒冷,應該用四逆湯加上桔梗來治療(詳細可參考驅寒部分)。對於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喉嚨痛,請詳細參考第四卷的咽喉病部分。

3. 舌色舌胎

舌者,心之外候,正紅滋潤乃為無病。若初感傷寒,內外深紅,則為有熱;外紅內紫,則為熱甚,宜辛涼汗之。舌胎滑白,則為表寒,宜辛溫汗之。其胎漸厚,則為傳少陽半里之熱未成,半表之寒猶在也,宜服小柴胡湯和解之。且舌胎色白,有寒熱之分。如白胎滑厚,與陰經脈證同見者,乃屬藏虛寒結,用理中湯加枳實溫而開之(見祛寒門)。

如白胎干薄,與陽經脈證同見者,乃氣虛液竭,用人參白虎湯清而補之(見瀉火門)。若白胎漸變黃色,此為去表入里,其熱尚淺,表不罷者,服三黃石膏湯(見表裡門);已入里者,服涼膈散。如焦乾黑色,或芒刺裂紋,此為裡熱極深,服梔子金花湯(俱見瀉火門)。舌黑裂紋,更兼腹滿大痛,煩渴便秘者,服大承氣湯下之(見攻裡門)。

夫紅者,火色也。黑者,水色也。若舌黑與三陽熱證同見者,此為熱極反兼勝己之化,清之、下之,尚未可愈也。若與三陰寒證同見者,則為水來剋火,百無一生。治者,先以生薑捺之,其黑色稍退,急用理中、附子、四逆等湯救之,猶或可活也(俱見祛寒門)。

白話文:

【舌色舌苔】

舌頭是心臟健康狀況的外部反映,正常的舌頭應該是鮮紅且滋潤的,這代表身體無恙。如果剛開始感到風寒,舌頭內外都呈現深紅色,這表示體內有熱;外紅內紫的情況,則顯示熱度非常高,這種情況適合使用辛涼的藥物發汗治療。

若是舌苔滑白,這可能是表面的寒症,應使用辛溫的藥物發汗治療。當舌苔逐漸加厚,這可能是熱邪進入少陽半表半里的狀態,但同時半表的寒氣依然存在,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調和。

舌苔顏色的白色,還需分辨寒熱。例如,舌苔白且厚滑,如果同時出現陰經脈證的症狀,這表示內臟虛弱且寒凝,可以使用理中湯加枳實溫暖並開導(詳見祛寒類別)。

再如,舌苔白且乾薄,如果同時出現陽經脈證的症狀,這表示氣血虛弱,可用人參白虎湯清熱補氣(詳見瀉火類別)。若舌苔從白色轉變為黃色,這表示疾病由表入裏,熱度還不算深,若表證未消,可服用三黃石膏湯(詳見表裡類別);如果已經深入裏證,可服用涼膈散。

若舌苔呈現焦黑且乾燥,或者有芒刺裂紋,這表示裏熱非常嚴重,可服用梔子金花湯(詳見瀉火類別)。舌頭呈黑色且有裂紋,加上腹部脹滿劇烈疼痛、煩躁口渴且便祕的情況,可服用大承氣湯來通便(詳見攻裏類別)。

紅色是火的顏色,黑色是水的顏色。如果舌頭黑色,同時伴有三陽熱證,這是熱度極高且伴有剋制自身的變化,即使清熱或通便,可能也不一定能痊癒。如果黑色舌頭同時伴有三陰寒證,這表示水克火,病情危急。治療上,先用生薑擦拭舌頭,如果黑色稍微退去,馬上使用理中湯、附子湯、四逆湯等來救治,或許還有存活的機會(詳見祛寒類別)。

4. 頤毒

傷寒頤毒,皆因汗下失宜,毒熱挾少陽相火上攻而成。若其人陽氣素盛,則高腫色紅焮痛,易於成膿,順而易治,服連翹解毒湯(見瀉火門)。若其人陽素虛,或服涼藥,或敷涼藥,郁遏毒熱,伏藏在裡,內攻神昏,外毒漫腫,不紅不熱,木硬少疼,則逆而難治矣。蓋毒伏未發之前,往往似三陰亡陽之證,脈伏不見,冷汗如淋,肢冷如冰,但目睛了了,煩渴不大便,指甲紅紫,身輕不重,為異耳。治法當按外科面部。

白話文:

【對於頤部感染】

傷寒引起的頤部感染,多是因為出汗和排泄的調節不當,導致毒素與體內的熱氣攜帶少陽臟腑的火氣向上攻沖所造成。如果患者平時體質偏熱,那麼感染部位會高度腫脹,皮膚呈現紅色,並伴有燒灼感,這種情況容易形成膿包,病情順利且較易治療,可服用連翹解毒湯(詳見清熱藥物)。

但如果患者平時體質偏寒,或是服用了過於寒涼的藥物,或是局部敷用了寒涼的藥物,這將導致毒素和熱氣被抑制在體內無法釋放,隱藏於體內,對內可能導致精神昏迷,對外則表現為漫無邊際的腫脹,皮膚不紅也不熱,組織變得堅硬,疼痛感減弱,這種情況逆轉且難以治療。因為毒素潛伏未發作前,常表現出類似三陰臟腑失去陽氣的症狀,脈搏隱蔽不易察覺,冷汗如雨,四肢冰冷如同冰塊,然而其雙眼依然清澈有神,伴有煩躁口渴且大便不通暢,指甲呈現紅紫色,身體感覺輕飄飄的,這些都是不同尋常的表現。在治療上,應按照外科面部感染的方式進行處理。

5. 目眩耳聾

目眩者,目忽昏黑不明也。耳聾者,耳忽閉塞無所聞也。皆少陽經主證也。凡目明耳聰,神自完整。若因汗吐下三法失宜,致變諸逆,甚者目眩而神昏亂言,乃神散氣脫之候,則難救矣。若因誤發濕家、溫家汗,致變諸逆,甚者神昏不能言,耳聾無聞,目不見物,通身青色,面色乍變,名曰重暍,主死。

若傷寒傳入少陽,目眩耳聾,口苦脅痛,乃應有之證,不與變逆同也,主以小柴胡湯(見和解門)。

白話文:

[視力模糊、聽力下降]

視力模糊指的是眼睛突然變得昏暗,看不清東西。聽力下降則是指耳朵突然像是被堵住,聽不到聲音。這些症狀都是少陽經絡問題的常見表現。通常,如果視覺清晰、聽力敏銳,精神自然也會很好。但如果在治療過程中,例如出汗、催吐或瀉下等療法使用不當,導致病情惡化,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視力模糊,精神混亂,胡言亂語的情況,這往往是精神散失、氣息脫離的徵兆,這種情況就比較難以救治了。

如果錯誤地讓濕熱或溫熱的人出汗,導致病情急轉直下,嚴重時可能出現精神恍惚,無法說話,聽力下降,聽不到聲音,視力下降,看不見東西,全身皮膚呈現青色,臉色突變,這種情況稱為重暑,預後不良。

如果是感冒發展至少陽階段,出現視力模糊、聽力下降、口苦以及脅痛的症狀,這是正常反應,並非病情惡化的表現,應該使用小柴胡湯進行調理(詳細用法可參考調和療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