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13)

1. 神病六症

六症者,驚悸、怔忡、恍惚、健忘、失志、傷神六名也。此皆因心虛膽弱,諸邪得以乘之,但當審其所兼之症,分別虛實施治,又當按後癲癇、九氣、痰飲等門合症揀方,自有效法之處。

通治驚悸、怔忡、恍惚、健忘、失志、傷神六症,有因心氣熱者,先服安神丸。兼氣怯膽虛,恐怖不能獨臥者,服仁熟散;兼虛煩不眠者,服酸棗仁湯;兼食少不眠,體虛發熱,盜汗者,服歸脾湯;兼心虛血少者,常服養心湯;兼脾肺氣血虛,食少發熱,服人參養榮湯(以上俱見理血門)。再有煩躁、懊憹、諸煩不眠症,詳載二卷傷寒辨大症篇。

白話文:

六種症狀,分別是驚悸、怔忡、恍惚、健忘、失志、傷神。這些症狀都是由於心氣虛弱、膽怯所致,讓邪氣乘虛而入。但要仔細觀察患者伴隨的症狀,區分虛實,對症施治。此外,也要參考癲癇、九氣、痰飲等相關章節的症狀,選擇合適的藥方,自然會有療效。

通治驚悸、怔忡、恍惚、健忘、失志、傷神六症,有因心氣熱者,先服安神丸。兼氣怯膽虛,恐怖不能獨臥者,服仁熟散;兼虛煩不眠者,服酸棗仁湯;兼食少不眠,體虛發熱,盜汗者,服歸脾湯;兼心虛血少者,常服養心湯;兼脾肺氣血虛,食少發熱,服人參養榮湯(以上俱見理血門)。再有煩躁、懊憹、諸煩不眠症,詳載二卷傷寒辨大症篇。

治療這六種症狀,如果是心氣熱引起的,可以先服用安神丸。如果伴隨氣怯膽虛,害怕到不能獨自睡覺,則服用仁熟散;如果伴隨虛煩不眠,則服用酸棗仁湯;如果伴隨食慾不振、失眠、體虛發熱、盜汗,則服用歸脾湯;如果伴隨心氣虛弱、血虛,則長期服用養心湯;如果伴隨脾肺氣血虛弱、食慾不振、發熱,則服用人參養榮湯 (以上藥方都可以在理血門章節中找到)。此外,如果還有煩躁、懊惱、各種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詳細內容請參考傷寒論第二卷辨大症篇。

2. 嘈雜症治

有因內傷飲食,清痰稠飲滯於中州,似飢非飢,似痛非痛,胸中嘈雜,懊憹不安,或兼噯噫噁心,久則呃噎反食,初起治宜南星、法半、陳皮之類以消痰,芩、連、知、柏、石膏、梔子以降火,蒼朮、白朮、炙草、神麯以燥脾消食。

有因血虛嘈雜者,服養血八珍湯(見補養門)。胃氣虛冷,心下嘈雜,口吐冷涎者,服旋覆花湯(見除痰門)。痰火食積,口渴嘈雜,服痰火越鞠丸(見理氣門)。鬱火嘈雜,口苦嗌乾,服三補丸(見瀉火門)。

白話文:

如果因為飲食不當導致內傷,造成痰液積聚在中焦,就會出現似飢非飢、似痛非痛,胸部有雜音,心煩意亂,甚至伴隨打嗝、噁心等症狀,時間久了還會出現打嗝、反胃等情況。初期治療應以南星、法半、陳皮等藥物消痰,芩、連、知、柏、石膏、梔子等藥物降火,蒼朮、白朮、炙草、神麴等藥物燥脾消食。

如果因為血虛導致胸部有雜音,可以服用八珍湯補血。如果胃氣虛寒,心下有雜音,口吐冷涎,可以服用旋覆花湯化痰。如果痰火食積,口渴有雜音,可以服用痰火越鞠丸理氣。如果鬱火上炎導致胸部有雜音,口苦咽乾,可以服用三補丸瀉火。

3. 總括

李時珍曰:經有言癲狂疾者,又言癲疾為狂者,是癲狂為兼病也。邪入於陽者為狂,邪入於陰者為癲疾。癲疾始發,志意不樂,或精神呆癡,言語無倫,臥則安靜,以邪並於陰也。狂疾始發,目直詈罵,不識親疏,或怒叫欲殺,夜不安臥,以邪並於陽也。癇疾始發,吐涎神昏,卒倒無知,口噤牙緊,抽搐之時多少不等,而省後起居、飲食皆如無疾之人,與癲狂為異耳。癇疾雖分為五,曰雞、馬、牛、羊、豬名者,以其病狀、聲音偶相類故也。

其實則痰、火、氣、驚四者而已,所以為治同乎癲狂也。

白話文:

李時珍說:經書中有提到「癲狂疾者」,也有說「癲疾為狂者」,說明癲狂是同時存在的兩種病症。邪氣入侵陽氣就會導致狂,邪氣入侵陰氣就會導致癲疾。

癲疾剛開始時,患者會心情不佳,或精神呆滯,言語胡言亂語,躺下時則安靜,這是因為邪氣侵犯了陰氣。

狂疾剛開始時,患者會眼直口出狂言,不辨親疏,或怒吼叫囂要殺人,晚上睡不安穩,這是因為邪氣侵犯了陽氣。

癇疾剛開始時,患者會流口水、神志昏迷、突然倒地失去意識、嘴巴緊閉牙齒緊咬、抽搐的程度不一,但清醒後起居飲食都和正常人一樣,這與癲狂不同。

癇疾雖然分為雞、馬、牛、羊、豬五種,是根據其病狀、聲音的相似性而命名的。

實際上,癇疾是由痰、火、氣、驚四種因素引起的,所以治療方法與癲狂相同。

4. 治法

通治癲、狂、癇疾,初起多痰者,用三聖散吐之(見湧吐門)。若風盛兼痰,服青洲白丸子、辰砂散。熱盛有痰,服礞石滾痰丸、牛黃丸、清熱化痰湯。痰盛兼氣鬱者,服白金丸。痰盛兼驚者,服控涎丹。氣實,服遂心散。若神輕驚悸,內無痰壅者,服抱龍丸,鎮癇丹(以上俱見除痰門)。

白話文:

治療癲癇、狂躁、癇疾,初期痰多者,可用三聖散將痰吐出(詳見湧吐門)。若風盛且痰多,可服用青洲白丸子、辰砂散。熱盛且痰多,可服用礞石滾痰丸、牛黃丸、清熱化痰湯。痰盛且氣鬱者,可服用白金丸。痰盛且驚恐者,可服用控涎丹。氣盛者,可服用遂心散。若神志不清,驚悸不安,但內無痰阻者,可服用抱龍丸、鎮癇丹(以上藥方請參考除痰門)。

治風邪癲癇初起,用皂角汁灌入鼻內,令風涎從口鼻中唾涕而出,若蘇後流涎不止,服鹽湯自止,次服沉香天麻丸、獨活湯(俱見祛風門)。凡癲狂疾初起,痰壅氣閉者,當用引涎追淚取嚏法(俱按湧吐門)

治陰癇疾初起,手足厥冷,面色青白,僵臥抽搐,口吐涎沫,脈沉遲或細弱者,宜炙百會穴,不拘壯數,以蘇為度,再發再炙,回陽抑陰,內服醒脾湯、妙香散(俱見補養門)。

白話文:

治療風寒癲癇初期

對於風寒引起的癲癇初期,可以用皁角汁灌入鼻腔,讓風寒之邪隨著鼻涕從口鼻中排出。如果患者清醒後仍不斷流口水,可以服用鹽湯止住口水。接著服用沉香天麻丸和獨活湯,這些藥方都屬於祛風類藥物。

一般而言,癲癇初期若有痰阻氣閉的症狀,可以採用引涎追淚取嚏法,這些方法都屬於湧吐類療法。

治療陰癇初期

對於陰癇初期,患者表現為手腳冰冷、面色青白、僵硬臥牀、抽搐、口吐白沫,脈象沉遲或細弱,可以用灸百會穴的方式來治療。灸百會穴的次數不拘,以患者恢復清醒為準,如果再次發作則再次灸百會穴。灸百會穴可以溫陽抑陰。同時配合內服醒脾湯和妙香散,這些藥方都屬於補養類藥物。

5. 總括

經曰九氣,寒氣、炅氣、喜氣、怒氣、勞氣、思氣、悲氣、恐氣、驚氣是也。夫人身一氣流行,不為邪觸,何病之有?若為寒觸,外束皮膚,腠理閉,其氣收矣,即為寒病。炅即火也,若為火觸,熱蒸汗出,腠理開,其氣泄矣,即為暑病。若為喜觸,氣和志達,其氣緩矣,素中虛者,緩則氣散,即為暴脫之病。

若為怒觸,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其氣上矣,上極而下乘脾之虛,即為飧瀉、腸鳴之病。若為思觸,心有所存,氣不流行,其氣結矣,即為鬱結之病。若為勞觸,喘息汗出,其氣耗矣,即為勞倦之病。若為悲觸,心肺氣戚,榮衛不散,其氣消矣,即為怯弱之病。若為恐觸,卻傷精志,其氣下矣,即為遺泄之病。

白話文:

經書上說:「九氣」是指寒氣、炅氣、喜氣、怒氣、勞氣、思氣、悲氣、恐氣、驚氣。

人體內有一股氣在運作,如果沒有受到外邪侵襲,就不會生病。

如果受到寒氣侵襲,寒氣會緊束皮膚,毛孔閉塞,體內的氣就會收縮,這就是寒病。

炅,指的是火。如果受到火氣侵襲,就會發熱出汗,毛孔張開,體內的氣就會外泄,這就是暑病。

如果受到喜氣侵襲,心情愉悅,精神暢達,體內的氣就會放鬆。對於體虛的人來說,氣放鬆就會散失,就會導致暴脫之病。

如果受到怒氣侵襲,怒氣就會逆流,嚴重時還會嘔血,體內的氣就會上衝。氣上衝到極點後會下沉,損害脾臟的虛弱,就會導致飧瀉、腸鳴等病症。

如果受到思氣侵襲,心有所想,氣就會不流通,體內的氣就會鬱結,這就是鬱結之病。

如果受到勞氣侵襲,就會喘息出汗,體內的氣就會耗損,這就是勞倦之病。

如果受到悲氣侵襲,心肺之氣就會悲慼,氣血運行不暢,體內的氣就會消散,這就是怯弱之病。

如果受到恐氣侵襲,就會損傷精氣和意志,體內的氣就會下沉,這就是遺泄之病。

若為驚觸,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其氣亂矣,即為怔忡等病也。九氣養生,壯者得之,氣行而愈,弱者得之,氣著為病矣。

白話文:

如果受到驚嚇觸動,心中無所依靠,精神無處歸宿,憂慮無法安定,那麼氣就會亂了,這就成爲了怔忡等疾病。通過調節九種氣來養生,強壯的人能夠得到好處,隨著氣血運行逐漸恢復健康;虛弱的人則容易讓氣滯留在體內成爲病症。

6. 辨症

短氣者,氣短而不能續息也;少氣者,氣少而不能稱形也,皆屬不足。氣痛者,氣為邪阻,氣道不通,或在經絡,或在臟腑,攻衝走注,時作疼痛也。鬱氣者,或得於名利失志,或得於公私怫情,憂思憤懣,氣漸鬱結而成也。上氣者,濁氣上逆也。穀氣郁在胃者,則上逆呃噎,噫氣吞酸、吐酸之類也。

下氣者,清氣下陷也。然清氣下陷,則失氣不甚臭穢,惟傷食矢氣,其臭甚穢,俗名放臭屁,乃腸胃鬱結,穀氣發內而不宣通於腸胃之外也。

白話文:

呼吸急促的人,呼吸短促,不能連續呼吸;氣虛的人,氣息微弱,不能支撑身體,這兩種情況都屬於氣不足。

氣痛的人,是因為邪氣阻礙氣道,導致氣道不通暢,可能是經絡阻塞,也可能是臟腑阻塞,邪氣衝擊、流注,時而發作疼痛。

鬱氣的人,可能是因為名利失意,或是公私事務不如意,憂愁思慮,憤懣不平,導致氣機鬱結而形成。

上氣的人,是濁氣上逆。如果穀氣停滯在胃部,就會上逆導致呃逆、噯氣、吞酸、吐酸等症狀。

下氣的人,是清氣下陷。清氣下陷,雖然會失氣,但氣味不會太難聞。只有食物積滯、消化不良,導致的放屁,臭味才會很重,俗稱放臭屁,這是因為腸胃鬱結,穀氣在體內無法宣泄,從腸胃中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