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7)

1. 總括

五痿者,心、肝、脾、肺、腎之痿也。痿屬燥病,故皆因肺熱而生,但陽明為臟腑之海,主潤宗筋。陽明無病,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雖有肺熱,不能成痿也。肺熱葉焦,胃腑虛弱,津液不化,筋骨失養,皮毛悴痿,發為痿躄,不能行動。

因而心氣熱,為脈痿,脛節縱而不任地,肺兼心病也;因而腎氣熱,為骨痿,腰脊不能興舉,肺兼腎病也;因而肝氣熱,為筋痿,筋失所養,拘攣不伸,肺兼肝病也;因而脾氣熱,為肉痿,胃燥而渴,肌肉不仁,肺兼脾病也。

2. 治法

痿屬燥病,因何而用治濕熱苦燥之藥,蓋遵《內經》之治法,獨取於陽明胃也。故胃家無病,雖有肺熱,惟病肺而不病痿也。是知病痿者,必胃家有故,或濕熱,或積熱,或濕痰,不論新久,只要胃壯能食,先審症攻之。

治痿病初起,胃壯能食者,先用攻法。如胃有濕痰,服控涎丹(見除痰門;胃有積熱,服六一順氣湯先攻之;胃有濕熱,服小胃丹(均見攻裡門)。

若胃弱食少,氣血津液不足者,當補養脾胃,不可峻攻。至久病留連,或諸燥熱攻下之後,皆當審症調養。

治濕熱成痿,兩足痿軟,發熱如火者,主以加味二妙散(見祛風門)。

治時令濕熱,痿躄喘促,口渴便秘者,服清燥湯及諸湯(見潤燥門)。

治陰虛濕熱成痿,服虎潛丸。筋骨痿軟,日久不愈,服加味金剛丸。痿病日久,氣血俱虛,服十全大補湯(俱見補養門〕。

3. 總括

此因內有濕熱,外感風寒,相合為病,故往來寒熱,狀類傷寒,兩腳腿脛腫,熱如火者,濕熱盛也,名曰濕腳氣;若不腫不熱,內中悶痛,或外乾枯,虛煩微熱者,寒濕盛也,名曰乾腳氣。凡腳氣脈急,少腹頑木,不知痛癢,不過三五日內,其邪必入心間。若入心間,嘔吐喘滿,是為腳氣衝心之症。目額皆黑,恍惚譫妄,則是水來剋火,命難全也。

4. 治法

腳氣初起,毋論干、濕,但審其脈症,表實無汗者,服攢風散汗之。裡實熱盛,便秘燥渴者,服羌活導滯湯下之(俱見利濕門)。

治濕腳氣,濕盛重痛,腫熱如火者,服勝濕餅逐之。形氣實者,再服加味蒼柏散;形氣虛者,常服當歸拈痛湯解之(俱見利濕門)。

治乾腳氣初起,寒濕盛者,用五積散附子溫散之(見表裡門)。若寒虛,形氣弱者,常服獨活寄生湯(見祛風門)。

外敷:濕熱腳氣,用如意金黃散;乾腳氣,敷沖和膏(俱見外科六卷)。

5. 內傷門

《總注》:勞役傷氣,傷元氣也;飲食傷形,傷胃腑也。傷氣宜補,有熱中、濕熱、暑熱、火鬱、寒中之分;傷形宜消,有飲食失節、過於溫涼之別。蓋脾胃元氣一虛,四藏失其調和,所以五臟之脈交相混見,故肝弦、心洪、脾緩之脈反見於上,按之沉澀,肺脈反見於下也。

其形忽肥忽瘦者,火乘土位,上並陽分,血脈上行而上盛,故面紅虛肥;下並陰分,血脈下行而上虛,故面白消瘦,今之虛損病人,早晨面青白瘦而惡寒,午後面紅赤肥而發熱是也。

其症身肢重倦,氣不周也;骨節痠疼,血不榮也;氣少息微,中氣乏也;心中虛煩,心血少也;食入反出,胃虛不納也;口中沃沫,脾不散精也;飲食無味,胃氣傷也;胸膈不快,濁氣滯也;耳鳴耳聾,陰火上衝也;大便時瀉不瀉,小便時利不利,脾濕不分也;飧瀉,完穀不化,脾家虛,濕不化也;大便後或見膿血,脾經濕熱釀成也。此傷氣、傷形所見脈症也。

6. 辨似

內傷外感,脈皆大,內傷之脈,氣口大於人迎,不似外感之脈人迎大於氣口也。內傷外感皆頭痛,內傷之頭痛時痛時不痛,不似外感頭痛常痛不休也。內傷外感皆惡寒,內傷之惡寒得溫暖而即解,不似外感之惡寒雖近烈火而仍寒也。內傷外感皆發熱,內傷之發熱,熱在肌內,以手捫之,覺熱從內泛,不如外感之發熱,熱在皮膚,以手捫之,熱自內輕也。內傷外感皆自汗,內傷之自汗,氣短乏,聲怯弱,不似外感之自汗,氣壯促,語聲高也。

內傷外感手皆熱,內傷則手心發熱,不似外感之手背發熱也。內傷外感皆鼻不和,內傷之鼻息氣乏而喘,不似外感之鼻息氣促而鳴也。內傷外感皆不食,內傷之不食,口中無味,不似外感之不食,聞食則惡也。內傷外感皆口渴,內傷之渴,初病即渴,其飲甚少,不似外傷之渴,三日後始渴,其飲甚多也。此內傷外感之辨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