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回本書目錄

1. 痿病門

2. 總括

五痿者,心、肝、脾、肺、腎之痿也。痿屬燥病,故皆因肺熱而生,但陽明為臟腑之海,主潤宗筋。陽明無病,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雖有肺熱,不能成痿也。肺熱葉焦,胃腑虛弱,津液不化,筋骨失養,皮毛悴痿,發為痿躄,不能行動。

因而心氣熱,為脈痿,脛節縱而不任地,肺兼心病也;因而腎氣熱,為骨痿,腰脊不能興舉,肺兼腎病也;因而肝氣熱,為筋痿,筋失所養,拘攣不伸,肺兼肝病也;因而脾氣熱,為肉痿,胃燥而渴,肌肉不仁,肺兼脾病也。

白話文:

[總結]所謂的五痿,分別是心、肝、脾、肺、腎的萎縮病狀。痿症屬於乾燥類疾病,通常都因為肺部過熱導致,但是陽明經絡就像是身體的海洋,負責滋潤全身的筋脈。如果陽明經絡健康,那麼筋脈就會得到滋潤,能夠穩固骨骼並使關節靈活,即使有肺部過熱的情況,也不會形成痿症。一旦肺熱過盛,肺葉會變得乾枯,胃腑虛弱,身體的水分無法正常轉換,筋骨失去養分,皮膚和毛髮也會憔悴萎縮,進而導致行走困難。

當心臟功能過熱,會造成脈絡痿縮,小腿關節鬆弛,無法承受身體重量,這是由肺部問題牽連到心臟所致;腎臟過熱,會導致骨頭痿縮,腰背無法挺直,這是肺部問題影響到腎臟的結果;肝臟過熱,會造成筋脈痿縮,筋脈失去養分,收縮無法伸展,這也是肺部問題牽涉到肝臟;脾臟過熱,會導致肌肉痿縮,胃部乾燥並且口渴,肌肉失去知覺,這同樣是由肺部問題影響到脾臟造成的。

3. 治法

痿屬燥病,因何而用治濕熱苦燥之藥,蓋遵《內經》之治法,獨取於陽明胃也。故胃家無病,雖有肺熱,惟病肺而不病痿也。是知病痿者,必胃家有故,或濕熱,或積熱,或濕痰,不論新久,只要胃壯能食,先審症攻之。

治痿病初起,胃壯能食者,先用攻法。如胃有濕痰,服控涎丹(見除痰門;胃有積熱,服六一順氣湯先攻之;胃有濕熱,服小胃丹(均見攻裡門)。

若胃弱食少,氣血津液不足者,當補養脾胃,不可峻攻。至久病留連,或諸燥熱攻下之後,皆當審症調養。

治濕熱成痿,兩足痿軟,發熱如火者,主以加味二妙散(見祛風門)。

治時令濕熱,痿躄喘促,口渴便秘者,服清燥湯及諸湯(見潤燥門)。

治陰虛濕熱成痿,服虎潛丸。筋骨痿軟,日久不愈,服加味金剛丸。痿病日久,氣血俱虛,服十全大補湯(俱見補養門〕。

白話文:

[治療方法]

萎縮疾病屬於乾燥病症,但為什麼要用能對抗濕熱、性質苦澀的藥物來治療呢?這主要是遵循《黃帝內經》的治療原則,專注於陽明胃經的調理。因為,如果胃部健康無恙,即使肺部有熱,也只會影響肺部,不會導致萎縮病症。由此可知,患有萎縮疾病的人,必定是胃部出現問題,可能是濕熱、積熱或濕痰所致,無論新舊,只要胃部強壯能進食,應先根據症狀進行治療。

對於萎縮病症初發,且胃部強壯能進食的人,應先採用攻擊性的療法。例如,如果胃部有濕痰,可服用控涎丹(詳見除痰類);如果胃部有積熱,可服用六一順氣湯先攻其病;如果胃部有濕熱,可服用小胃丹(詳見攻裡類)。

然而,如果胃部虛弱,飲食減少,氣血津液不足的人,應當補養脾胃,不能使用猛烈的攻伐方法。對於長期患病,或者在各種燥熱病症後接受過攻下的治療,都應當根據病情進行調養。

對於由濕熱導致的萎縮病症,雙腳無力,像被火燒一樣熱的人,主要治療方式是服用加味二妙散(詳見祛風類)。

對於季節性濕熱導致的腳步無力,呼吸急促,口渴便祕的人,可以服用清燥湯及各類湯劑(詳見潤燥類)。

對於陰虛濕熱導致的萎縮病症,可以服用虎潛丸。如果筋骨無力,長時間未能痊癒,可以服用加味金剛丸。對於萎縮病症持續時間較長,氣血兩虛的人,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詳見補養類)。

4. 腳氣門

5. 總括

此因內有濕熱,外感風寒,相合為病,故往來寒熱,狀類傷寒,兩腳腿脛腫,熱如火者,濕熱盛也,名曰濕腳氣;若不腫不熱,內中悶痛,或外乾枯,虛煩微熱者,寒濕盛也,名曰乾腳氣。凡腳氣脈急,少腹頑木,不知痛癢,不過三五日內,其邪必入心間。若入心間,嘔吐喘滿,是為腳氣衝心之症。目額皆黑,恍惚譫妄,則是水來剋火,命難全也。

白話文:

[總結]這是由於體內有濕熱,再加上外部感受了風寒,兩者結合成為疾病,所以會出現時冷時熱的現象,這種情況類似於感冒,兩腳和小腿會腫脹,感覺像被火燒一樣熱,這是因為濕熱過重,這種病稱為濕腳氣;如果腳部既不腫脹也不發熱,只是內部感到悶痛,或者外表乾燥枯萎,虛弱煩熱,這是因為寒濕過重,這種病稱為乾腳氣。

凡是得了腳氣病,如果脈搏緊張,小腹部僵硬無知覺,無法感受到痛癢,通常在三五天內,病邪勢必會進入心臟區域。一旦病邪進入心臟區域,就會出現嘔吐、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這就是腳氣病影響心臟的病症。如果眼睛和額頭都變黑,精神恍惚,胡言亂語,這就表示水(濕氣)剋制了火(身體元氣),生命可能難以保住。

6. 治法

腳氣初起,毋論干、濕,但審其脈症,表實無汗者,服攢風散汗之。裡實熱盛,便秘燥渴者,服羌活導滯湯下之(俱見利濕門)。

治濕腳氣,濕盛重痛,腫熱如火者,服勝濕餅逐之。形氣實者,再服加味蒼柏散;形氣虛者,常服當歸拈痛湯解之(俱見利濕門)。

治乾腳氣初起,寒濕盛者,用五積散加附子溫散之(見表裡門)。若寒虛,形氣弱者,常服獨活寄生湯(見祛風門)。

外敷:濕熱腳氣,用如意金黃散;乾腳氣,敷沖和膏(俱見外科六卷)。

白話文:

[治療方法]

對於剛開始的腳氣病,不管是乾性還是濕性,都要根據病人的脈象和症狀來判斷。如果表面實證且沒有汗出,可以服用攢風散來發汗。如果裡實熱盛,有便祕、口渴等症狀,則可服用羌活導滯湯來通便(以上兩種藥物均可以在濕熱門中找到)。

對於濕熱型腳氣,濕氣過重,疼痛嚴重,紅腫熱痛如火燒的患者,可以服用勝濕餅來驅除濕氣。如果身體狀況良好,可以再服用加味蒼柏散;若是身體虛弱,則應常服當歸拈痛湯來調理(以上兩種藥物亦在濕熱門中可查到)。

對於初期的乾性腳氣,寒濕過重的患者,可用五積散加附子來溫暖散寒(詳情請參考表裡門)。如果因寒冷導致虛弱,身體狀況差的,則應常服獨活寄生湯(詳情請參閱祛風門)。

外敷治療:對於濕熱型腳氣,可用如意金黃散;對於乾性腳氣,則可以使用沖和膏(以上兩種藥膏的詳細資訊均可在外科六卷中找到)。

7. 內傷門

《總注》:勞役傷氣,傷元氣也;飲食傷形,傷胃腑也。傷氣宜補,有熱中、濕熱、暑熱、火鬱、寒中之分;傷形宜消,有飲食失節、過於溫涼之別。蓋脾胃元氣一虛,四藏失其調和,所以五臟之脈交相混見,故肝弦、心洪、脾緩之脈反見於上,按之沉澀,肺脈反見於下也。

其形忽肥忽瘦者,火乘土位,上並陽分,血脈上行而上盛,故面紅虛肥;下並陰分,血脈下行而上虛,故面白消瘦,今之虛損病人,早晨面青白瘦而惡寒,午後面紅赤肥而發熱是也。

其症身肢重倦,氣不周也;骨節痠疼,血不榮也;氣少息微,中氣乏也;心中虛煩,心血少也;食入反出,胃虛不納也;口中沃沫,脾不散精也;飲食無味,胃氣傷也;胸膈不快,濁氣滯也;耳鳴耳聾,陰火上衝也;大便時瀉不瀉,小便時利不利,脾濕不分也;飧瀉,完穀不化,脾家虛,濕不化也;大便後或見膿血,脾經濕熱釀成也。此傷氣、傷形所見脈症也。

白話文:

【總括說明】:過度勞累會損傷氣力,具體來說是損傷了身體的根本能量;飲食不當則會傷害身體的形體,特別是對胃部造成影響。對於氣力受損的情況,應該採取補充的方式來治療,但需區分熱中、濕熱、暑熱、火鬱、寒中等不同情況;對於形體受損,則應採用消化的方法,需注意到飲食節制與溫涼適度的差異。因為一旦脾胃的元氣衰弱,其他四大器官就無法得到適當的調節,因此五臟的脈象會相互混淆,例如,本應在上方出現的肝臟弦脈、心臟洪脈、脾臟緩脈反而在下方被發現,摸起來感覺沉重且粗糙,肺部脈象則在下方出現。

有些人的體型會突然變胖或變瘦,這是因為火氣過旺,向上侵蝕陽分,導致血液往上流動,使上面的部位顯得過於充血,因而臉色紅潤、體型虛胖;向下侵蝕陰分,導致血液往下流動,使上面的部位缺乏血液供應,因而臉色蒼白、體型消瘦。這在現在的虛弱病患身上很常見,他們往往早上臉色青白、身形消瘦且畏寒,到了下午臉色轉為紅潤、身形肥胖且發燒。

其症狀可能包括:四肢沉重疲倦,這是因為氣血無法順暢循環;骨頭關節痠痛,這是因為血液供應不足;呼吸淺短,這是因為中氣衰弱;心中感到空虛煩躁,這是因為心血不足;吃進去的食物又吐出來,這是因為胃部虛弱無法吸收食物;口中有泡沫,這是因為脾臟無法正常運作;飲食無味,這是因為胃氣受損;胸口悶悶不舒暢,這是因為體內有濁氣阻塞;耳鳴聽力下降,這是因為體內虛火上升;大便時而瀉時而不瀉,小便時而順暢時而不順暢,這是因為脾臟濕氣過重;餐後立即拉肚子,食物未經消化就排出,這是因為脾臟虛弱,無法處理濕氣;大便後偶爾會發現有膿血,這是脾臟經絡中濕熱過重所導致。這些都是因氣力或形體受損而產生的脈象與症狀。

8. 辨似

內傷外感,脈皆大,內傷之脈,氣口大於人迎,不似外感之脈人迎大於氣口也。內傷外感皆頭痛,內傷之頭痛時痛時不痛,不似外感頭痛常痛不休也。內傷外感皆惡寒,內傷之惡寒得溫暖而即解,不似外感之惡寒雖近烈火而仍寒也。內傷外感皆發熱,內傷之發熱,熱在肌內,以手捫之,覺熱從內泛,不如外感之發熱,熱在皮膚,以手捫之,熱自內輕也。內傷外感皆自汗,內傷之自汗,氣短乏,聲怯弱,不似外感之自汗,氣壯促,語聲高也。

內傷外感手皆熱,內傷則手心發熱,不似外感之手背發熱也。內傷外感皆鼻不和,內傷之鼻息氣乏而喘,不似外感之鼻息氣促而鳴也。內傷外感皆不食,內傷之不食,口中無味,不似外感之不食,聞食則惡也。內傷外感皆口渴,內傷之渴,初病即渴,其飲甚少,不似外傷之渴,三日後始渴,其飲甚多也。此內傷外感之辨似也。

白話文:

[區別]內傷與外感的情況下,脈搏都會顯得較大,但內傷的脈象特徵是氣口(寸口)的脈搏比人迎(頸部動脈)更強,這跟外感時人迎脈比氣口脈強的情況不同。兩者都可能出現頭痛,但內傷的頭痛是時好時壞,不像外感那樣頭痛持續不減。兩者都有可能感到寒冷,但內傷的惡寒在得到溫暖後會迅速緩解,而外感的惡寒即使靠近熊熊火焰依舊感覺寒冷。兩者也可能發燒,但內傷的發熱源於肌肉深處,觸摸時能感受到熱量由內而外散發,而外感的發熱集中在皮膚表層,觸摸時會感覺到熱量由外向內輕微傳遞。兩者都可能有自發性出汗,但內傷導致的自汗伴隨著氣短乏力,聲音微弱,而外感導致的自汗則伴有氣壯急促,語音高昂。

兩種情況下手部都可能感到熱,但內傷時是手掌發熱,與外感時手背發熱的情況不同。兩者都可能出現呼吸不順,但內傷時呼吸氣短且喘,而外感時呼吸急促且有呼嚕聲。兩者都可能沒有食慾,但內傷時口腔無味,而外感時一聞到食物就噁心。兩者都可能口渴,但內傷的口渴在疾病初期就出現,喝水量很少,而外感的口渴在三天後才開始,且喝水量很大。這些就是內傷與外感之間的主要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