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7)

回本書目錄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7)

1. 總括

五痿者,心、肝、脾、肺、腎之痿也。痿屬燥病,故皆因肺熱而生,但陽明為臟腑之海,主潤宗筋。陽明無病,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雖有肺熱,不能成痿也。肺熱葉焦,胃腑虛弱,津液不化,筋骨失養,皮毛悴痿,發為痿躄,不能行動。

因而心氣熱,為脈痿,脛節縱而不任地,肺兼心病也;因而腎氣熱,為骨痿,腰脊不能興舉,肺兼腎病也;因而肝氣熱,為筋痿,筋失所養,拘攣不伸,肺兼肝病也;因而脾氣熱,為肉痿,胃燥而渴,肌肉不仁,肺兼脾病也。

白話文:

五痿

,指的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的痿症。痿病屬於燥症,因此都源於肺熱,但陽明臟腑之海,主導著滋潤宗筋的功能。陽明沒有病變,宗筋就會得到滋潤,能束縛骨骼,使關節靈活運作。即使有肺熱,也不會形成痿症。

肺熱導致葉焦胃腑虛弱津液無法化生,筋骨得不到滋養,皮毛枯萎痿縮,就會發展成痿躄,無法行動。

因此:

  • 心氣熱,會導致脈痿,小腿脛骨鬆散無力,無法承重,屬於肺兼心病;
  • 腎氣熱,會導致骨痿,腰脊無法抬舉,屬於肺兼腎病;
  • 肝氣熱,會導致筋痿,筋脈失養,拘攣不能伸展,屬於肺兼肝病;
  • 脾氣熱,會導致肉痿,胃燥口渴,肌肉麻木,屬於肺兼脾病。

2. 治法

痿屬燥病,因何而用治濕熱苦燥之藥,蓋遵《內經》之治法,獨取於陽明胃也。故胃家無病,雖有肺熱,惟病肺而不病痿也。是知病痿者,必胃家有故,或濕熱,或積熱,或濕痰,不論新久,只要胃壯能食,先審症攻之。

治痿病初起,胃壯能食者,先用攻法。如胃有濕痰,服控涎丹(見除痰門;胃有積熱,服六一順氣湯先攻之;胃有濕熱,服小胃丹(均見攻裡門)。

若胃弱食少,氣血津液不足者,當補養脾胃,不可峻攻。至久病留連,或諸燥熱攻下之後,皆當審症調養。

白話文:

痿病屬於燥症,為何要用治療濕熱苦燥的藥物呢?這是遵循《內經》的治療方法,單獨針對陽明胃經來治療。因為胃經沒有病變,即使有肺熱,也只會影響肺部,而不會導致痿病。由此可知,患上痿病,必定是胃經出了問題,可能是濕熱、積熱或濕痰,無論是新發病還是久病,只要胃氣旺盛,能正常進食,就要先根據病情進行攻治。

治療痿病初期,胃氣旺盛,能正常進食的患者,應該先採用攻法。比如胃中有濕痰,就服用控涎丹(見除痰門);胃中有積熱,就服用六一順氣湯先進行攻治;胃中有濕熱,就服用小胃丹(均見攻裡門)。

如果胃氣虛弱,食慾不佳,氣血津液不足,就要補養脾胃,不能猛烈攻治。久病纏綿,或經過燥熱攻下之後,都要根據病情進行調養。

治濕熱成痿,兩足痿軟,發熱如火者,主以加味二妙散(見祛風門)。

治時令濕熱,痿躄喘促,口渴便秘者,服清燥湯及諸湯(見潤燥門)。

治陰虛濕熱成痿,服虎潛丸。筋骨痿軟,日久不愈,服加味金剛丸。痿病日久,氣血俱虛,服十全大補湯(俱見補養門〕。

白話文:

治療因濕熱所導致的肌肉萎縮症狀,雙腳感到疲軟無力,伴有高燒似火的人,可使用加味二妙散(詳見祛風門)。

對於季節性濕熱引起的肌肉萎縮、呼吸困難、口渴便祕的人,可以服用清燥湯以及其他湯藥(詳見潤燥門)。

若是由於陰虛和濕熱所導致的肌肉萎縮症狀,應服用虎潛丸。對於筋骨疲軟,長期未能痊癒的情況,可以使用加味金剛丸。如果肌肉萎縮症狀持續時間長,且出現氣血俱虛的情況,則應服用十全大補湯(以上均詳見補養門)。

3. 總括

此因內有濕熱,外感風寒,相合為病,故往來寒熱,狀類傷寒,兩腳腿脛腫,熱如火者,濕熱盛也,名曰濕腳氣;若不腫不熱,內中悶痛,或外乾枯,虛煩微熱者,寒濕盛也,名曰乾腳氣。凡腳氣脈急,少腹頑木,不知痛癢,不過三五日內,其邪必入心間。若入心間,嘔吐喘滿,是為腳氣衝心之症。目額皆黑,恍惚譫妄,則是水來剋火,命難全也。

白話文:

這是因為體內有濕熱,又受到風寒外邪入侵,兩者結合而發病,所以出現反覆寒熱,症狀類似傷寒,雙腳小腿腫脹,熱得像火一樣,這是濕熱盛行的表現,稱為濕腳氣。

如果沒有腫脹和發熱,但內部悶痛,或外觀乾枯,感到虛弱煩躁,微有發熱,這是寒濕盛行的表現,稱為乾腳氣。

凡是腳氣的病人,脈象急促,小腹僵硬,感覺不到疼痛和癢,如果病程不超過三五天,邪氣就會侵入心臟。

如果邪氣侵入心臟,就會出現嘔吐、呼吸困難、胸悶,這是腳氣衝擊心臟的症狀。

如果眼白和額頭都發黑,神志恍惚、胡言亂語,這是水氣剋制心火,生命難以保全的徵兆。

4. 治法

腳氣初起,毋論干、濕,但審其脈症,表實無汗者,服攢風散汗之。裡實熱盛,便秘燥渴者,服羌活導滯湯下之(俱見利濕門)。

治濕腳氣,濕盛重痛,腫熱如火者,服勝濕餅逐之。形氣實者,再服加味蒼柏散;形氣虛者,常服當歸拈痛湯解之(俱見利濕門)。

治乾腳氣初起,寒濕盛者,用五積散加附子溫散之(見表裡門)。若寒虛,形氣弱者,常服獨活寄生湯(見祛風門)。

白話文:

腳氣初起

,不論是乾性還是濕性,都要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如果患者表證實證,無汗,就應該服用攢風散發汗。如果患者裡證實證,熱盛便祕,口乾舌燥,就應該服用羌活導滯湯瀉下。(以上兩種治療方法都屬於利濕門)

治療濕腳氣

,如果濕氣重,疼痛劇烈,腫脹發熱如火,就應該服用勝濕餅來驅散濕氣。如果患者體質強壯,可以再服用加味蒼柏散;如果患者體質虛弱,則要長期服用當歸拈痛湯來緩解疼痛。(以上兩種治療方法都屬於利濕門)

治療乾腳氣初起

,如果寒濕盛行,可以使用五積散附子溫散寒濕。(此方法屬於表裡門)如果患者寒性虛弱,體質虛弱,則要長期服用獨活寄生湯。(此方法屬於祛風門)

外敷:濕熱腳氣,用如意金黃散;乾腳氣,敷沖和膏(俱見外科六卷)。

白話文:

好的,以下是繁體中文版: 外敷:溼熱腳氣,使用「如意金黃散」;乾腳氣,則塗抹「沖和膏」。 (以上兩種方法都可在《外科全書》第六卷中找到)。

5. 內傷門

《總注》:勞役傷氣,傷元氣也;飲食傷形,傷胃腑也。傷氣宜補,有熱中、濕熱、暑熱、火鬱、寒中之分;傷形宜消,有飲食失節、過於溫涼之別。蓋脾胃元氣一虛,四藏失其調和,所以五臟之脈交相混見,故肝弦、心洪、脾緩之脈反見於上,按之沉澀,肺脈反見於下也。

其形忽肥忽瘦者,火乘土位,上並陽分,血脈上行而上盛,故面紅虛肥;下並陰分,血脈下行而上虛,故面白消瘦,今之虛損病人,早晨面青白瘦而惡寒,午後面紅赤肥而發熱是也。

其症身肢重倦,氣不周也;骨節痠疼,血不榮也;氣少息微,中氣乏也;心中虛煩,心血少也;食入反出,胃虛不納也;口中沃沫,脾不散精也;飲食無味,胃氣傷也;胸膈不快,濁氣滯也;耳鳴耳聾,陰火上衝也;大便時瀉不瀉,小便時利不利,脾濕不分也;飧瀉,完穀不化,脾家虛,濕不化也;大便後或見膿血,脾經濕熱釀成也。此傷氣、傷形所見脈症也。

白話文:

總注:

勞役傷氣,傷元氣也;飲食傷形,傷胃腑也。

意思就是說,過度勞累會損傷人體的元氣,而飲食不節會損傷胃腸。

傷氣宜補,有熱中、濕熱、暑熱、火鬱、寒中之分;傷形宜消,有飲食失節、過於溫涼之別。

傷了元氣就要補,補法要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定,比如熱證、濕熱、暑熱、火鬱、寒證等;傷了形體就要消減,消減也要根據不同的原因而定,比如飲食不節、過於溫涼等。

蓋脾胃元氣一虛,四藏失其調和,所以五臟之脈交相混見,故肝弦、心洪、脾緩之脈反見於上,按之沉澀,肺脈反見於下也。

因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元氣一旦虛弱,就會導致其他臟器失衡,從而出現脈象上的異常。例如,肝臟的弦脈、心臟的洪脈、脾臟的緩脈會反常地出現在上焦,按下去感覺沉澀,而肺部的脈象則會反常地出現在下焦。

其形忽肥忽瘦者,火乘土位,上並陽分,血脈上行而上盛,故面紅虛肥;下並陰分,血脈下行而上虛,故面白消瘦,今之虛損病人,早晨面青白瘦而惡寒,午後面紅赤肥而發熱是也。

有些人忽胖忽瘦,這是因為火氣旺盛,侵犯了脾土,導致陽氣上行,血脈上衝,所以臉色發紅,身體虛胖;另一方面,陰氣下行,血脈下虛,所以臉色蒼白,身體消瘦。現代的虛損病人,早上臉色蒼白瘦弱,畏寒,下午則臉色發紅,身體虛胖,發熱,就是這個道理。

其症身肢重倦,氣不周也;骨節痠疼,血不榮也;氣少息微,中氣乏也;心中虛煩,心血少也;食入反出,胃虛不納也;口中沃沫,脾不散精也;飲食無味,胃氣傷也;胸膈不快,濁氣滯也;耳鳴耳聾,陰火上衝也;大便時瀉不瀉,小便時利不利,脾濕不分也;飧瀉,完穀不化,脾家虛,濕不化也;大便後或見膿血,脾經濕熱釀成也。此傷氣、傷形所見脈症也。

傷氣和傷形所表現出的症狀很多,例如身體沉重、疲倦,這是氣血運行不暢;骨節痠痛,這是血氣不足,無法滋養骨骼;氣息短促,這是中氣不足;心神不安,煩躁,這是心血不足;吃進去的食物馬上就吐出來,這是胃氣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口中流口水,這是脾臟不能正常運化津液;吃飯沒味道,這是胃氣受損;胸悶,這是濁氣阻滯;耳鳴耳聾,這是陰火上炎;大便時瀉時不瀉,小便時利時不利,這是脾臟濕氣重;吃完飯就拉肚子,這是脾胃虛弱,無法消化食物;大便中有膿血,這是脾經濕熱所致。

以上這些都是傷氣和傷形所表現出的脈象和症狀。

6. 辨似

內傷外感,脈皆大,內傷之脈,氣口大於人迎,不似外感之脈人迎大於氣口也。內傷外感皆頭痛,內傷之頭痛時痛時不痛,不似外感頭痛常痛不休也。內傷外感皆惡寒,內傷之惡寒得溫暖而即解,不似外感之惡寒雖近烈火而仍寒也。內傷外感皆發熱,內傷之發熱,熱在肌內,以手捫之,覺熱從內泛,不如外感之發熱,熱在皮膚,以手捫之,熱自內輕也。內傷外感皆自汗,內傷之自汗,氣短乏,聲怯弱,不似外感之自汗,氣壯促,語聲高也。

內傷外感手皆熱,內傷則手心發熱,不似外感之手背發熱也。內傷外感皆鼻不和,內傷之鼻息氣乏而喘,不似外感之鼻息氣促而鳴也。內傷外感皆不食,內傷之不食,口中無味,不似外感之不食,聞食則惡也。內傷外感皆口渴,內傷之渴,初病即渴,其飲甚少,不似外傷之渴,三日後始渴,其飲甚多也。此內傷外感之辨似也。

白話文:

內傷外感之辨:

脈象:

  • 內傷與外感都可能出現脈象增大,但內傷的脈象,氣口(寸脈)比人迎(關脈)強勁,與外感的人迎脈強於氣口脈不同。

頭痛:

  • 內傷和外感都會頭痛,但內傷的頭痛時有時無,不連續,不像外感頭痛持續不斷。

惡寒:

  • 內傷和外感都會有惡寒,但內傷的惡寒只要稍微溫暖就能緩解,不像外感即使靠近火堆,仍然感到寒冷。

發熱:

  • 內傷和外感都會發熱,但內傷的熱在肌肉深處,用手摸起來,感覺熱氣從內部散發出來,不像外感的熱在皮膚表面,用手摸起來,熱氣較輕微。

自汗:

  • 內傷和外感都會自汗,但內傷的自汗,伴隨氣短乏力,聲音低微,不像外感的自汗,精神狀態良好,聲音洪亮。

手熱:

  • 內傷和外感都會手熱,但內傷的手心發熱,不像外感的手背發熱。

鼻塞:

  • 內傷和外感都會鼻塞,但內傷的鼻息氣弱而喘,不像外感鼻息氣促而發出呼呼聲。

不食:

  • 內傷和外感都會不食,但內傷的不食,是因為口中無味,不像外感的不食,是因為聞到食物就想吐。

口渴:

  • 內傷和外感都會口渴,但內傷的口渴,病發初期就出現,且飲水量少,不像外感的口渴,病發三天後纔出現,且飲水量多。

總結:

以上是內傷和外感的一些主要辨別特徵,希望能幫助理解內傷和外感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