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4)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4)
1. 中暑
中暑症,須分陰與陽,如暑中陰邪,則似傷寒,惡寒無汗,頭痛身疼,壯熱心煩,或嘔或瀉,此得之於受暑納涼,寒外暑內,主以二香飲(見祛暑門)。
李時珍曰:有處高堂大夏而中暑者,緣由納涼太過,飲冷太多,陽氣為陰邪所遏,反中入內,故症似傷寒,用前湯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則愈。
暑中陽邪者,亦名中熱,其症蒸蒸自汗,大渴引飲,面垢喘促,頭痛心煩,壯熱脈盛,精神昏憒,此得之於赤日長途,中外皆熱。初中昏憒不省者,宜搗薑蔥,炒熱熨臍,或熨炒鹽,或掬道旁熱土作圈箍臍,內撒熱尿,忌犯寒涼,搗大蒜取汁,溫水調勻,灌之自省。隨服益元散(見清暑門)。
若中熱氣實者,服白虎蒼朮湯;氣虛者,服人參白虎湯(俱見瀉火門)。
《活人書》曰:脈虛身熱,謂之中暑,乃不足之症,頭痛面垢,惡寒無汗,宜溫散;脈盛身熱,謂之中熱,乃有餘之症,頭痛壯熱,渴飲自汗,則宜清涼。
李士材曰:香薷為夏月發汗之藥,其性溫熱,只宜於中暑之人,若中熱之人誤服之,反成大害。
中暑附法
治暑風,由暑熱攻肝,內生風病,手足搐搦,寒熱自汗,口乾煩渴,尿赤便秘,先服香羌防湯祛風,次服玉露散清熱(俱見清暑門)。
治暑厥,由元氣虛,暑熱攻心,或夾痰濕,手足厥冷,昏憒不醒,脈虛者,服清暑益氣湯;夾痰濕者,服二香飲(俱見清暑門)。
治中暑兼濕,停飲夾食,身重無汗,腹痛泄瀉,口渴便秘,主以胃苓湯。傷暑吐瀉,服薷苓湯(俱見利濕門);外傷暑氣,服六和湯(見和解門)。
治伏暑,煩渴發熱,頭痛惡食,服消暑丸。治冒暑伏熱,渴飲,服大順散。暑月酒食所傷,煩渴吐瀉,自汗倦怠,服縮脾飲(俱見清暑門)。治一切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重自汗,肢倦,或煩渴吐瀉,脈症實者,服四味香薷飲,隨症加減(見清暑門),若元氣虛,素犯房勞者,忌服此方。
白話文:
[中暑]
中暑的情況,我們需區分陰性和陽性兩種。如果中了陰性的暑邪,症狀會類似感冒,會感到怕冷不出汗、頭痛、身體痠痛、高燒心煩,甚至可能噁心嘔吐或是拉肚子。這通常是由於在酷熱中吹風或是納涼,導致體外寒冷而體內熱,治療上會使用二香飲(詳細請參考祛暑篇)。
李時珍說:有的人即便待在豪華大樓中也會中暑,這是因為他們過度納涼,喝了太多的冷飲,使得體內的陽氣被陰邪所抑制,反而使暑邪深入體內,所以症狀會類似感冒。使用前述的湯劑可以幫助發散體內的陽氣,散去水氣調理脾胃,病情就能得到改善。
如果是中了陽性的暑邪,也稱作中熱,症狀會是大量出汗、極度口渴、臉色油膩、呼吸急促、頭痛心煩、高燒脈搏強烈、精神恍惚。這是因為在炎熱的日照下長途跋涉,使得體內外都過熱。如果剛開始就出現精神恍惚、失去意識的情況,應該將薑和蔥搗碎,炒熱後敷在肚臍上,或是將熱鹽炒熱後敷在肚臘上,或者在肚臍周圍放上一圈熱的路邊土,並在其中撒上熱尿,千萬不要接觸到冷物,再將大蒜搗成汁,用水溫和調勻後灌下去,人就會醒來。接著服用益元散(詳細請參考清暑篇)。
對於熱氣實足的人,可以服用白虎蒼朮湯;氣血虛弱的人,可以服用人參白虎湯(詳細請參考瀉火篇)。
根據《活人書》所述:脈象虛弱且身體發熱,這就是中暑,屬於氣血不足的情況,會有頭痛、臉色油膩、怕冷不出汗的症狀,適合溫暖發汗的治療方式;脈象強烈且身體發熱,這就是中熱,屬於氣血過剩的情況,會有頭痛、高燒、口渴多汗的症狀,適合清涼的治療方式。
李士材指出:香薷是夏天發汗的藥物,性質溫熱,只適閤中暑的人,如果中熱的人誤服,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中暑附加療法
治療暑風,由於暑熱攻擊肝臟,導致內部產生風病,手腳抽搐,寒熱交錯且自汗,口乾舌燥且口渴,尿液顏色深且便祕,首先服用香羌防湯驅風,再服用玉露散清熱(詳細請參考清暑篇)。
治療暑厥,由於元氣虛弱,暑熱攻擊心臟,或夾帶痰濕,手腳冰冷,精神恍惚且昏迷,脈象虛弱的人服用清暑益氣湯;夾帶痰濕的人服用二香飲(詳細請參考清暑篇)。
治療中暑且夾帶濕氣,飲食滯留且消化不良,身體沉重且不出汗,腹部疼痛且拉肚子,口渴且便祕,應該服用胃苓湯。因暑熱導致的嘔吐和拉肚子,服用薷苓湯(詳細請參考利濕篇);外部受到暑熱影響,服用六和湯(詳細請參考和解篇)。
治療潛伏的暑熱,煩躁口渴且發燒,頭痛且不想吃東西,服用消暑丸。治療冒著暑熱且潛藏的熱氣,口渴且想喝水,服用大順散。暑月因酒食傷身,煩躁口渴且嘔吐拉肚子,自汗且疲倦,服用縮脾飲(詳細請參考清暑篇)。治療所有感冒和暑熱,皮膚發熱,頭部沉重且自汗,四肢疲倦,或是煩躁口渴且嘔吐拉肚子,脈象實的人,服用四味香薷飲,根據症狀調整藥量(詳細請參考清暑篇),如果元氣虛弱,平時有房事勞累的人,禁止服用此方。
2. 中濕
中濕症,即丹溪所云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是也。蓋濕從內生,得之於厚味、醇酒、生冷過節也。其脈洪滑,發熱身重,頭痛煩渴,便秘痰壅,涎滑易出。初中口噤昏死,灌以生薑湯,外用薑蔥熨法(見和解門),旋服滲濕湯(見利濕門),愈後服消導二陳湯(見消導門)。
附法
濕有因外中得者,如天陰淫雨,晴後濕蒸,早晨霧露及久臥濕地,遠行涉水,瘴氣山嵐,皆從外中,頭身重痛,甚則昏冒、泄瀉浮腫,治以除濕湯。如濕氣在表,頭頂、肩背、腰脊重墜強痛者,用羌活勝濕湯,隨症加味。若平常傷濕兼表裡者,用胃苓湯、柴苓湯、五苓散分別治之(俱見利濕門)。
白話文:
[濕邪入侵]
濕邪入侵的病症,正如丹溪先生所說,濕氣會生成痰,痰又會轉化為熱,熱再進一步會引發風症。這是因為濕氣多由體內產生,通常由於過度食用濃厚食物、過量飲酒,或過食生冷食物所導致。患者脈象呈現洪滑,常伴隨發燒、身體沉重、頭痛、煩躁口渴、便祕、痰多等症狀,口水容易分泌。
初期可能出現口部閉合困難,甚至昏迷現象,應立即給予生薑湯灌服,並採用外敷薑蔥的熨貼療法(詳細請參閱和解療法章節),隨後服用滲濕湯(詳細請參閱利濕療法章節),康復後則可服用消導二陳湯(詳細請參閱消導療法章節)。
附錄療法
濕邪也可能由外部侵入,例如天氣潮濕多雨,雨後濕氣蒸騰,早晨霧氣和露水,長時間臥睡於濕地上,或是遠行時趟水,甚至是山間瘴氣,這些都可能使濕邪由外入侵。症狀表現為頭部和身體沉重疼痛,嚴重時會出現昏厥、腹瀉和浮腫。治療上可用除濕湯。
如果濕氣影響到身體表面,如頭頂、肩膀背部、腰脊感到沉重且強烈疼痛,可以使用羌活勝濕湯,並根據具體症狀添加藥材。若一般情況下受到濕氣侵襲,同時影響到表裡,可用胃苓湯、柴苓湯、五苓散等方劑進行治療(以上方劑詳細請參閱利濕療法章節)。
3. 中惡
中惡症,謂中惡毒之氣,由肺入心脾,如古塚敗棺,腐屍枯井,淫祠冷廟,破屋壞溝,皆有一種冷濕糜爛之氣,卒然中之,閉塞肺氣,侵入心脾,致神魂離舍,面黑錯忘,手足握拳,厥逆喘息,甚則昏死。脈緊細者,吉;浮大者,凶。初用霹靂散取嚏,及救急湧吐諸法(俱見湧吐門),主以調氣散(見理氣門)。古用蘇合香丸,苦難卒得(方見幼科補生門)。
附法
又有誤食菌蕈、河豚、溫疫牛馬、自死牲畜、露哺鼠殘之類,亦名中惡。此因腸胃受毒,心腹刺痛,腹皮青黑,悶亂欲死,或面黑甲錯,氣閉昏死,急用霹靂散取嚏,滾茶泡膽礬末一錢,鵝翎蘸掃喉間,探吐惡物,或用雄黃解毒丸下之,或用救急湧吐諸方(俱見湧吐門)。吐下之後,當調脾胃,服調氣散、香砂和中湯(俱見理氣門)。
白話文:
[中惡]這段文字講述的是中惡症狀,是指遭受了惡毒之氣的影響,這種惡氣從肺部進入到心臟和脾臟。這些惡氣可能源自於古墓、廢棄的棺材、腐爛的屍體、乾涸的枯井、荒廢的祠堂或廟宇、破敗的房屋或溝渠,這些地方都存在一種冷濕且腐爛的氣息。一旦突然吸入這種氣息,就會阻塞肺部氣息,侵入心臟和脾臟,導致精神恍惚,面色發黑,記憶錯亂,手腳握拳,氣喘吁吁,嚴重時甚至會陷入昏迷或死亡。如果脈搏緊繃但細微,病情較為樂觀;若脈搏浮動且大,則病情較為嚴重。初期治療可用霹靂散來誘發噴嚏,以及使用各種急救催吐方法(詳情請參考催吐部分),主要治療則是使用調氣散(詳情請參考理氣部分)。古代常用蘇合香丸,但因為製作困難,不易立即取得(其配方可參考幼兒補生部分)。
附加說明
另有一種情況,誤食了毒蘑菇、河豚、瘟疫感染的牛馬肉、自然死亡的牲畜、露天腐爛的食物、被老鼠啃食過的剩餘食物等,也稱為中惡。這是因為腸胃受到了毒素的侵害,導致心腹部劇烈疼痛,腹部皮膚呈現青黑色,感到極度的混亂,有瀕死感,或者臉色發黑,氣息閉塞,陷入昏迷,應立即使用霹靂散來誘發噴嚏,用滾熱的茶水沖泡膽礬末一錢,用鵝毛蘸著掃拭喉嚨,促使吐出有毒物質,或者服用雄黃解毒丸,或者使用其他各種急救催吐方法(詳情請參考催吐部分)。在催吐和排便後,應調整脾胃,服用調氣散和香砂和中湯(詳情請參考理氣部分)。
4. 傷風感冒
5. 總括
經曰:卑下之地,春氣常在。故東南卑濕之區,風氣柔弱,易感風寒濕者為感冒,稍重為傷風,最重為中風,皆邪由鼻入,在於上部,客於皮膚,故無六經形症,惟發熱頭痛諸條,若兼胸滿惡食,則是感冒夾食之疾矣。
白話文:
經典上說:地勢低窪的地方,春天的氣候特徵會比較明顯。因此,在東南這些地勢較低、氣候濕潤的地區,空氣質地較軟弱,人們容易因為風、寒、濕等外因而患上感冒。病情稍微加重一些就是傷風,最嚴重的就是中風,這些疾病都是通過鼻子侵入人體的,主要影響人體的上半部分,並寄生在皮膚上。因此,這些疾病不會呈現出六經的具體症狀,只會有發燒和頭痛等症狀。如果同時伴有胸口悶脹、不想吃飯的情況,那就是感冒併發消化不良的病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