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4)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4)
1. 中暑
中暑症,須分陰與陽,如暑中陰邪,則似傷寒,惡寒無汗,頭痛身疼,壯熱心煩,或嘔或瀉,此得之於受暑納涼,寒外暑內,主以二香飲(見祛暑門)。
李時珍曰:有處高堂大夏而中暑者,緣由納涼太過,飲冷太多,陽氣為陰邪所遏,反中入內,故症似傷寒,用前湯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則愈。
暑中陽邪者,亦名中熱,其症蒸蒸自汗,大渴引飲,面垢喘促,頭痛心煩,壯熱脈盛,精神昏憒,此得之於赤日長途,中外皆熱。初中昏憒不省者,宜搗薑蔥,炒熱熨臍,或熨炒鹽,或掬道旁熱土作圈箍臍,內撒熱尿,忌犯寒涼,搗大蒜取汁,溫水調勻,灌之自省。隨服益元散(見清暑門)。
白話文:
中暑症的陰陽辨證與治療
中暑症,需分為陰暑與陽暑。
陰暑,又稱“傷暑”,症狀類似傷寒,表現為惡寒無汗、頭痛身疼、發熱心煩,可能伴隨嘔吐或腹瀉。此乃因受暑後過於貪涼,寒邪從外入侵,暑邪留於內,導致寒外暑內。治療宜用二香飲(詳見祛暑門)。
李時珍說:有些人身處高堂大廈,卻依然中暑,這是因為過度貪涼,飲用冷飲太多,導致陽氣被陰邪所遏,反中入內,故症狀似傷寒。可用前述二香飲發越陽氣、散寒和脾,則可痊癒。
陽暑,又稱“中熱”,症狀為自汗不止、口渴難忍、面色晦暗、呼吸急促、頭痛心煩、發熱脈盛,精神昏迷。此乃因烈日暴曬或長途跋涉,內外皆熱所致。若初期昏迷不醒,可將薑蔥搗碎,炒熱敷於肚臍,或用炒鹽敷臍,亦可取道旁熱土圍成圈箍於肚臍,再撒入熱尿,忌食寒涼之物。同時,可將大蒜搗碎,用溫水調勻,灌服,以使其甦醒。隨後服用益元散(詳見清暑門)。
若中熱氣實者,服白虎蒼朮湯;氣虛者,服人參白虎湯(俱見瀉火門)。
《活人書》曰:脈虛身熱,謂之中暑,乃不足之症,頭痛面垢,惡寒無汗,宜溫散;脈盛身熱,謂之中熱,乃有餘之症,頭痛壯熱,渴飲自汗,則宜清涼。
李士材曰:香薷為夏月發汗之藥,其性溫熱,只宜於中暑之人,若中熱之人誤服之,反成大害。
中暑附法
治暑風,由暑熱攻肝,內生風病,手足搐搦,寒熱自汗,口乾煩渴,尿赤便秘,先服香羌防湯祛風,次服玉露散清熱(俱見清暑門)。
白話文:
第一部分
若患者內有熱氣且實證,應服用白虎蒼朮湯;若患者氣虛,則應服用人參白虎湯。(詳細內容請參閱「瀉火門」)
第二部分
《活人書》中記載:脈象虛弱而身體發熱,稱為中暑,屬於虛證,症狀為頭痛、面容垢穢、惡寒無汗,應採用溫散的方法治療;脈象旺盛而身體發熱,稱為中熱,屬於實證,症狀為頭痛、高燒、口渴、自汗,則應採用清涼的方法治療。
第三部分
李士材指出:香薷是夏季發汗的藥物,其性溫熱,只適閤中暑患者使用。若中熱患者誤服香薷,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中暑附法
治療暑風:暑熱侵犯肝臟,導致內生風病,出現手足抽搐、寒熱交替、自汗、口乾煩渴、小便赤色、便祕等症狀,應先服用香羌防湯祛除風邪,然後服用玉露散清熱。(詳細內容請參閱「清暑門」)
治暑厥,由元氣虛,暑熱攻心,或夾痰濕,手足厥冷,昏憒不醒,脈虛者,服清暑益氣湯;夾痰濕者,服二香飲(俱見清暑門)。
治中暑兼濕,停飲夾食,身重無汗,腹痛泄瀉,口渴便秘,主以胃苓湯。傷暑吐瀉,服薷苓湯(俱見利濕門);外傷暑氣,服六和湯(見和解門)。
治伏暑,煩渴發熱,頭痛惡食,服消暑丸。治冒暑伏熱,渴飲,服大順散。暑月酒食所傷,煩渴吐瀉,自汗倦怠,服縮脾飲(俱見清暑門)。治一切感冒、暑氣,皮膚蒸熱,頭重自汗,肢倦,或煩渴吐瀉,脈症實者,服四味香薷飲,隨症加減(見清暑門),若元氣虛,素犯房勞者,忌服此方。
白話文:
治療暑厥,是因為元氣虛弱,暑熱侵犯心臟,或伴有痰濕,導致手腳冰冷、昏迷不醒,脈搏虛弱的人,應該服用清暑益氣湯;如果伴有痰濕,則服用二香飲(兩種藥方都在清暑門)。
治療中暑合併濕氣,停滯飲食,身體沉重無汗,腹部疼痛腹瀉,口渴便秘的人,主要服用胃苓湯。傷暑引起嘔吐腹瀉的,服用薷苓湯(都在利濕門);外傷暑氣的,服用六和湯(在和解門)。
治療伏暑,感到煩躁口渴發熱,頭痛不想吃東西的,服用消暑丸。治療冒暑伏熱,口渴想喝水,服用大順散。夏季因酒食傷身,導致煩躁口渴、嘔吐腹瀉、自汗疲倦的,服用縮脾飲(都在清暑門)。治療一切感冒、暑氣,皮膚發熱,頭昏腦脹自汗,肢體乏力,或煩躁口渴嘔吐腹瀉,脈象實證的,服用四味香薷飲,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在清暑門),如果元氣虛弱,平時房事過度的人,禁止服用此方。
2. 中濕
中濕症,即丹溪所云濕生痰、痰生熱、熱生風是也。蓋濕從內生,得之於厚味、醇酒、生冷過節也。其脈洪滑,發熱身重,頭痛煩渴,便秘痰壅,涎滑易出。初中口噤昏死,灌以生薑湯,外用薑蔥熨法(見和解門),旋服滲濕湯(見利濕門),愈後服消導二陳湯(見消導門)。
附法
濕有因外中得者,如天陰淫雨,晴後濕蒸,早晨霧露及久臥濕地,遠行涉水,瘴氣山嵐,皆從外中,頭身重痛,甚則昏冒、泄瀉浮腫,治以除濕湯。如濕氣在表,頭頂、肩背、腰脊重墜強痛者,用羌活勝濕湯,隨症加味。若平常傷濕兼表裡者,用胃苓湯、柴苓湯、五苓散分別治之(俱見利濕門)。
白話文:
中濕症,就是丹溪先生所說濕氣生痰、痰生熱、熱生風的病症。濕氣從內而生,主要來自吃太多肥甘厚味、喝太多濃酒、過度吃生冷食物,以及飲食不節制。患者脈象洪滑,發熱體重,頭痛頭昏口渴,便秘痰多,口水多且稀薄。病情初期可能出現口噤昏迷,甚至昏死。此時可用生薑湯灌服,並用薑蔥熨敷治療(見和解門)。之後再服用滲濕湯(見利濕門)。病癒後可服用消導二陳湯(見消導門)。
另外,濕氣也有來自外界的,例如天氣陰濕多雨,晴天後濕氣蒸騰,早晨的霧露,長時間臥在潮濕的地面上,長途跋涉涉水,瘴氣山嵐等,這些都會從外進入體內,引起頭身重痛,嚴重時會昏沉、腹瀉、水腫。可以用除濕湯治療。如果濕氣停留在表層,頭頂、肩背、腰脊感到沉重疼痛,可以用羌活勝濕湯,根據病情加一些藥材。如果平常就容易受濕氣侵襲,同時表裡都有濕氣,可以用胃苓湯、柴苓湯、五苓散分別治療(以上藥方都在利濕門)。
3. 中惡
中惡症,謂中惡毒之氣,由肺入心脾,如古塚敗棺,腐屍枯井,淫祠冷廟,破屋壞溝,皆有一種冷濕糜爛之氣,卒然中之,閉塞肺氣,侵入心脾,致神魂離舍,面黑錯忘,手足握拳,厥逆喘息,甚則昏死。脈緊細者,吉;浮大者,凶。初用霹靂散取嚏,及救急湧吐諸法(俱見湧吐門),主以調氣散(見理氣門)。古用蘇合香丸,苦難卒得(方見幼科補生門)。
附法
又有誤食菌蕈、河豚、溫疫牛馬、自死牲畜、露哺鼠殘之類,亦名中惡。此因腸胃受毒,心腹刺痛,腹皮青黑,悶亂欲死,或面黑甲錯,氣閉昏死,急用霹靂散取嚏,滾茶泡膽礬末一錢,鵝翎蘸掃喉間,探吐惡物,或用雄黃解毒丸下之,或用救急湧吐諸方(俱見湧吐門)。吐下之後,當調脾胃,服調氣散、香砂和中湯(俱見理氣門)。
白話文:
中惡症
,是指人體受到惡毒之氣侵襲,從肺部侵入心脾,就像古老的墳墓、破敗的棺材、腐爛的屍體、枯井、淫祠冷廟、破敗的房屋、臭水溝等地方,都瀰漫著一種寒冷潮濕、腐爛的氣息,人一旦吸入這種氣息,就會導致肺氣閉塞,進而侵入心脾,造成神魂離散、面色發黑、神志錯亂、手腳握拳、四肢厥冷、呼吸急促,嚴重者甚至昏死過去。
脈象方面
,脈搏緊而細微的,預後較好;脈搏浮大而無力的,預後較差。
治療方面
,初期可用霹靂散促進打噴嚏,並配合救急湧吐法(具體方法見湧吐門),之後主要以調氣散(見理氣門)調治。古代常用蘇合香丸(方見幼科補生門),但效果不一定能迅速顯著。
另外
,誤食毒蘑菇、河豚、患病的牛馬、死去的牲畜、被老鼠啃過的食物等,也可能導致中惡症。這種情況下,腸胃受到毒素侵襲,會出現心腹刺痛、腹部皮膚青黑、胸悶氣短、瀕死感,或面色發黑、神志錯亂、呼吸閉塞、昏死等症狀。
治療方面
,急需使用霹靂散促進打噴嚏,並將一錢膽礬末用滾水泡開,用鵝毛蘸取,掃拭喉嚨,促使嘔吐出毒物。也可以服用雄黃解毒丸,或採用救急湧吐法(具體方法見湧吐門)。嘔吐之後,應當調養脾胃,服用調氣散、香砂和中湯(俱見理氣門)。
4. 總括
經曰:卑下之地,春氣常在。故東南卑濕之區,風氣柔弱,易感風寒濕者為感冒,稍重為傷風,最重為中風,皆邪由鼻入,在於上部,客於皮膚,故無六經形症,惟發熱頭痛諸條,若兼胸滿惡食,則是感冒夾食之疾矣。
白話文:
古文中說道:“低窪潮溼的地方,春天的氣候常常存在。”因此,位於東南部低矮潮溼地區的人們,由於空氣柔和、溼度大,容易感染風寒和溼氣而患上感冒,病情加重後會成為受涼,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中風。這些疾病都是病菌通過鼻子進入人體,在上半身寄居在皮膚裡,所以沒有像《黃帝內經》所描述的那種病症表現,只有發燒和頭痛等症狀。如果同時出現胸部不適和食慾減退的情況,那麼這就是感冒伴隨消化不良的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