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雜病心法集解 卷三 (3)

1. 風痱偏枯

風痱症,四肢不收,身無痛處;偏枯症,半身不遂,身有痛處,皆語言不變,神志不亂,乃輕邪微病,在分腠、營衛之間,治宜補營衛,兼散風邪,當服黃耆五物湯(見祛風門)。

白話文:

風痱症,四肢無法收縮,全身沒有疼痛;偏枯症,半身癱瘓,雖然身體有疼痛感,但都無法說話,神智也沒有混亂,這些都是輕微的病症,病邪停留在肌膚腠理、營氣衛氣之間,治療應該補益營氣衛氣,同時散發風邪,可以服用黃耆五物湯。

2. 喑痱重症

喑痱症,邪已入臟,腎虛內奪,少陰心氣不至,志亂神昏,口不能言,厥逆悶死,急服加味地黃飲(見祛風門)。

此因心脾腎三脈亡血,不能營養舌本,故風痰卒中,即聲啞不能言也。與前舌強、舌軟有輕重之別。

白話文:

這是一種內臟受邪侵的病症,腎虛導致心氣不足,導致神志不清、昏迷、不能言語、呼吸困難,甚至死亡。需服用加味地黃飲緊急治療。

這種病症是因為心、脾、腎三脈失血,無法滋養舌根,導致風痰中風,造成失聲。與舌頭僵硬、舌頭軟弱相比,這是一種更嚴重的病症。

3. 總括

類中風有九症:一曰屍厥,謂形厥而氣不厥也,故口鼻無氣,狀類死屍,但脈自活動,心口微溫也;其他中虛、中氣、中食、中寒、中火、中濕、中暑、中惡,雖皆忽然昏倒,不省人事,類乎真中風病,但不見口眼喎斜、偏廢、偏枯、不仁、不用等症,與真中風為異耳。

白話文:

類中風有九症:

一曰屍厥,指的是身體厥倒,但氣息並未完全斷絕。因此口鼻沒有呼吸,看起來像是死屍,但脈搏仍有跳動,心口也略微溫熱。

除了屍厥之外,還有中虛、中氣、中食、中寒、中火、中濕、中暑、中惡等八種情況,雖然都會突然昏倒,失去意識,表面上看起來很像真正的中風,但並不會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體麻痺、感覺喪失、無法活動等中風的典型症狀。因此,這九種情況雖然類似中風,但與真正的中風病還是有區別的。

4. 集解

汪訒庵曰:西北風氣剛勁,虛人感之,多成真中風,可用風藥下□以治之。南方卑濕,質弱氣虛,雖有中症而實不同,名曰類中風,治宜兼補養。

白話文:

汪訒庵說:西北方的風氣強烈且堅硬,如果身體虛弱的人感染了它,很容易形成真正的中風病狀,可以使用風藥物來治療這種情況。南方低溼度、溫暖潮溼,即使出現與中風相似的病症但實際上是不同的,被稱為「類似中風」,應該同時進行滋補和調理的治療方式。

5. 屍厥

屍厥症,忽然昏倒,口鼻無氣,狀類死屍,卻脈息如常,胸腹不冷,古有數日復甦者,臨時切忌推搖亂叫,當審其脈之虛實,兼寒,兼痰,分別救之。如脈動而有力,其先必二便秘結,腹滿脹痛,面紅唇赤,然後昏死。當用備急丸攻之(見攻裡門)。實症兼痰,用奪命散吐下之(見湧吐門);如脈微細無力,其人必氣血素虛,用獨參湯救之;虛兼寒者,用參附湯,或用十全大補湯加菖蒲、遠志(俱見補養門)。如脈滑無力,其人平日體肥、痰甚者,服星香散,虛加人參(見除痰門)。

白話文:

屍厥症,是指突然昏倒,口鼻沒有呼吸,看起來像死人一樣,但脈搏和呼吸卻仍然正常,胸腹部也不冰冷。古時候曾有昏迷數日後甦醒的案例。遇到這種情況,切忌推搖或大聲呼喊,應該仔細觀察脈象,判斷是虛症還是實症,是寒症還是痰症,再分別施以救治。

如果脈象有力,很有可能是因為便秘、腹脹痛、臉紅唇赤等症狀,最後昏倒。應該使用備急丸攻治。如果是實症兼痰,則應該使用奪命散吐瀉。

如果脈象微弱无力,患者可能是氣血虛弱,應該使用獨參湯救治。如果是虛症兼寒,應該使用參附湯或十全大補湯,並加入菖蒲和遠志。

如果脈象滑而無力,患者可能是平日身體肥胖、痰多的人,應該服用星香散,虛症者可以加入人參。

6. 中虛

中虛症,即李杲所云本氣自病(見後集解)。蓋內傷氣虛之人,煩勞過度,清氣不升,忽然昏死,主以補中益氣湯(見理氣門)。

欲冒症,謂體虛勞碌之人,房勞過度,忽然昏冒,甚或登時卒死,手撤口開,面帶歡容,陰流敗精,此名陰陽脫症,緩則不救。當令所交接之人,扶其口,以熱氣度入腹中,頻頻吸引,不可移動,最要得法,勿顧羞恥。濃煎人參、麥冬、五味子、當歸、熟地、酥炙鹿茸湯,俟稍動息時,灌入下咽,良久必蘇。

白話文:

中虛症是指原本就身體虛弱的人,在疲倦和壓力大的情況下,突然感到頭暈眼花甚至昏迷的情況。治療這種病症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來增強體力和提升精神狀態。

想要冒犯他人的人,通常是因為性生活太過放縱而導致身體虛弱,如果在這個時候又進行了激烈的活動或者運動,可能會出現昏厥甚至是猝死的情況。這時候會有手掌鬆弛、嘴巴張開以及臉色紅潤等現象,並且還有可能流出精子。這種狀況被稱為陰陽脫症,如果不立即救治的話,很難恢復健康。因此,應該讓與患者接觸的人幫助他呼吸,用熱氣吹進他的腹部,並不斷吸氧,不要輕易移動患者的身體,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確的方法去處理,千萬不能害羞或者不好意思。同時也可以煮一些由人參、麥冬、五味子、當歸、熟地和酥烤鹿茸熬製而成的藥物,等到病情稍微好轉的時候再喝下去,這樣就可以慢慢康復了。

李東垣曰:中風,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逾四五旬,氣衰之際,或憂喜憤怒傷其氣者,多患此症,少壯人無有也。若肥盛者,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方致此耳。

白話文:

李東垣說:“中風不是因為外面進來的風邪,而是本身的元氣生病了。一般人在四五十歲之後,元氣開始衰退的時候,如果因為憂慮、喜悅或者生氣而受損的人,很容易得這種病症,年輕力壯的人很少會得到這個疾病。如果是肥胖的人,偶爾也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也是因為身體強健但是元氣已經衰退所導致。”

7. 中氣

中氣症,脈沉,手足冷,不似中風脈浮、手足溫也。如形氣俱實之人,因暴怒氣逆,忽然昏倒,噤急者,服木香流氣飲。形氣素虛之人,中氣昏倒,則當標本兼施、邪正相安之劑,服八味順氣散(俱見理氣門)。

白話文:

中氣症的脈象沉細,手腳冰冷,這和中風的脈象浮大、手腳溫熱不同。如果體質壯實的人,因為暴怒導致氣逆,突然昏倒,並且不省人事,可以服用木香流氣飲。

如果體質虛弱的人,中氣不足導致昏倒,則應該同時治療本虛和標實,服用八味順氣散來調和邪氣與正氣。這兩種藥方都屬於理氣類藥方。

8. 中食

中食症,因貪食過飽,復感寒氣,或食後惱怒,填塞胸中,忽然昏死,四肢不舉,先用鹽湯探吐法。若中食挾痰,當用瓜蒂散吐之(俱見湧吐門)。若中食挾寒,服生薑湯,以指探吐,吐後服平胃散、消導二陳湯(俱見消導門),後服香砂六君子湯(見補養門)。

白話文:

如果因為吃太多、又受寒,或者吃飽後生氣,導致胸口堵塞、突然昏倒、四肢無力,可以先用鹽水催吐。如果吃太多還伴隨痰,就用瓜蒂散來吐。如果吃太多伴隨寒氣,就喝生薑湯,用手指催吐,吐完後喝平胃散和消導二陳湯,最後再喝香砂六君子湯。

9. 中寒

中寒症,忽然昏死,通身厥冷,脈沉而遲,或微細欲絕,甚則腹痛縮陰,如《傷寒·厥陰篇》之臟寒、臟厥,但用附子理中湯,隨症加味(見祛寒門)。

白話文:

當人突然感到寒冷,昏迷不醒時,全身發冷,脈搏深沈且緩慢,或者微弱到快要消失的程度。嚴重的情況下會出現腹部疼痛和生殖器收縮等症狀,這就是所謂的「內寒」、「內厥」,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並根據具體情況添加適當的藥物(詳情請參閱祛寒門)。

10. 中火

中火症,即完素所云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解見後)。蓋七情過極,五志之火內發,令人昏倒無知,筋骨不用也。其先未昏冒時,必見有便秘、譫妄、發斑等症,主以涼膈散(見瀉火門)。

劉河間曰:中風癱瘓,非為肝木之風實甚,亦非外中於風,良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亦有因喜、怒、悲、思、恐五志過極而卒中者,皆為熱甚。俗云風者,言其末而忘其本也。法宜和臟腑,通經絡,便是治風也。

白話文:

中火症,指的是飲食起居不當,心火過盛導致的疾病。這是因為情緒過度,五臟的火氣內燃,讓人昏迷不醒,四肢無力。在昏迷前,患者可能會出現便秘、神志不清、皮膚出現斑點等症狀,可以用涼膈散來治療。

劉河間說,中風癱瘓,並非因為肝氣過盛,也不是因為受到外風侵襲,而是因為飲食起居不當,心火過盛,腎水不足,無法抑制心火,導致陰虛陽實,熱氣鬱積,心神昏迷,四肢無力,最終倒地昏迷不醒。也有一些人因為喜怒哀樂思恐五種情緒過度而突然中風,都是因為心火過盛。俗話說風,只注重表面現象,卻忽略了根本原因。正確的做法是調和臟腑,疏通經絡,這才是治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