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40)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40)

1. 醫方明目門

煎服。

洗肝散,治風熱上攻,暴腫焮赤,目痛難開,隱澀眵淚。

羌活,防風,薄荷,炙草,當歸,川芎,酒炒大黃,梔子(各一錢)

便利不渴,去梔子、大黃。

防風飲子,治倒睫拳毛。

酒炒川連,炙草,防風,葛根(各一錢),北沙參,當歸(各二錢),蔓荊子,北細辛(各三分)

煎湯,熱服。避風寒濕熱。

石膏羌活散,治拳毛倒睫,初起風熱盛者。

羌活,芥穗,白芷,川芎,細辛,藁本,黃芩,石膏,菊花,甘草,木賊,歸尾,胡麻子,蜜蒙花,製蒼朮(等分)

煎服。

菊花通聖散,治暴熱火眼,初起外障痛甚,發熱無汗,便秘口渴,脈浮數,表裡實者。

菊花(二錢),滑石末(三錢),石膏末,黃芩,桔梗(各一錢),防風,芥穗,麻黃,連翹,當歸,川芎,白芍,薄荷,土炒白朮,酒炒大黃,酒炒梔仁,芒硝,甘草(各五分),生薑(三片),蔥白(三寸)

煎湯,熱服。取汗下為度。

洗刀散

前散再加羌活、獨活、蔓荊子、青葙子各五分,治頭風傷目,焮赤腫痛,暴生翳膜,脈症實者。

祛風清熱散,治風熱赤眼,暴腫痛甚。

歸尾,赤芍,生地,川芎,芥穗,防風,羌活,白芷,枳殼,桔梗,薄荷,連翹,酒炒川連,黃芩,梔子,甘草,蔥白(等分)

服。焮赤腫痛,口渴便秘,加芒硝、酒炒大黃;風熱脹痛,加炒研牛子、蔓荊;烏珠脹痛,加天麻、炮川烏;犯眼生翳,加硃砂、製蒼朮;翳障,加蒺藜;撞刺腫痛,瘀血不散,加酒炒大黃、去皮桃仁,血熱赤痛亦加之。

清風散熱湯,治天行赤眼,四時流行。

羌活,防風,歸尾,川芎,連翹,赤芍,甘草,薄荷,炒研牛蒡,炒大黃,梔仁(等分)

熱服。

四物補肝湯,治去血過多,致成內障外障。

熟地(四錢),當歸,夏枯草,酒炒香附(各二錢),炒芍,川芎(各錢半),炙草,芥穗(各五分)

因嗜辛辣厚味,或久患頭風,致成風濕,赤爛久不愈者,倍加夏枯草、川芎、香附、芥穗。

如因思慮哭泣,及竭視勞瞻,致精血內耗,而成障翳者,倍加熟地、當歸。

除風湯,治初患五風有餘之症。

銼羚羊角末,車前子,元參,茯苓(各二錢),酒炒大黃,黃芩,白芍,芒硝,益母子(各一錢),全蠍,蟬蛻(各五分),酒(引)

防風散,治圓翳初起,形氣實者。

防風,知母,桔梗,元參(各錢半),酒炒大黃,黃芩,芒硝,車前子,益母子(各一錢),北細辛,薄荷(各五分),酒(引)

兔矢散

治痘翳日久,及平常昏暗障翳。

取山野兔矢,洗淨,曬灱,研末,茶湯調下一錢,日三服。或用兔矢,茶湯吞下。

點眼方,治陽分風熱,目赤腫痛。

捶破川連,人乳浸透,蘸汁,頻點之。或蒸汁,蘸搽;或加朴硝,或加黃柏、明礬、棗肉,蒸洗。

白話文:

醫方明目門

煎服

  • 洗肝散:治療因風熱向上侵襲,導致眼睛突然紅腫疼痛,睜眼困難,眼睛有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 藥材:羌活、防風、薄荷、炙甘草、當歸、川芎、酒炒大黃、梔子(各一份)。

  • 如果排便順暢且不口渴,則去除梔子、大黃。

  • 防風飲子:治療倒睫毛(睫毛向內生長,刺激眼球)。

  • 藥材:酒炒黃連、炙甘草、防風、葛根(各一份),北沙參、當歸(各兩份),蔓荊子、北細辛(各三分)。

  • 煎湯,趁熱服用。服藥期間避免受風寒濕熱侵擾。

  • 石膏羌活散:治療倒睫毛,初期風熱症狀明顯者。

  • 藥材:羌活、芥穗、白芷、川芎、細辛、藁本、黃芩、石膏、菊花、甘草、木賊、當歸尾、胡麻子、密蒙花、製蒼朮(各等份)。

  • 煎服。

  • 菊花通聖散:治療因突然發熱引起的眼睛紅腫疼痛,初期有眼翳(眼睛表面出現薄膜狀遮蔽物),伴隨發熱無汗、便秘口渴、脈象浮數等表裡皆實的症狀。

  • 藥材:菊花(兩份),滑石末(三份),石膏末、黃芩、桔梗(各一份),防風、芥穗、麻黃、連翹、當歸、川芎、白芍、薄荷、土炒白朮、酒炒大黃、酒炒梔子仁、芒硝、甘草(各五分),生薑(三片),蔥白(三寸)。

  • 煎湯,趁熱服用。以微微發汗、通便為宜。

  • 洗刀散:在前方的藥方基礎上,再加入羌活、獨活、蔓荊子、青葙子各五分,治療因頭風引起的眼睛損傷,紅腫疼痛,突然出現翳膜,且脈象和症狀呈現實證者。

  • 祛風清熱散:治療因風熱引起的眼睛紅腫疼痛,症狀嚴重者。

  • 藥材:當歸尾、赤芍、生地、川芎、芥穗、防風、羌活、白芷、枳殼、桔梗、薄荷、連翹、酒炒黃連、黃芩、梔子、甘草、蔥白(各等份)。

  • 服用。如果紅腫疼痛,口渴便秘,可加芒硝、酒炒大黃;如果風熱導致眼睛脹痛,可加炒過的牛蒡子、蔓荊子;如果眼珠脹痛,可加天麻、炮製過的川烏;如果眼睛出現翳膜,可加硃砂、製蒼朮;如果眼睛有翳障,可加蒺藜;如果撞擊刺傷導致紅腫疼痛,瘀血不散,可加酒炒大黃、去皮桃仁,血熱引起的紅痛也可加入。

  • 清風散熱湯:治療流行性的紅眼病,四季皆有可能發生。

  • 藥材:羌活、防風、當歸尾、川芎、連翹、赤芍、甘草、薄荷、炒過的牛蒡子、炒大黃、梔子仁(各等份)。

  • 趁熱服用。

  • 四物補肝湯:治療因失血過多導致內障或外障(眼睛內部或外部出現問題)。

  • 藥材:熟地(四份),當歸、夏枯草、酒炒香附(各兩份),炒芍藥、川芎(各一份半),炙甘草、芥穗(各五分)。

  • 如果因喜好辛辣油膩食物,或長期患有頭風,導致風濕,眼睛紅爛久不癒者,可加倍夏枯草、川芎、香附、芥穗的用量。

  • 如果因思慮過多、哭泣、用眼過度,導致精血耗損,形成翳障者,可加倍熟地、當歸的用量。

  • 除風湯:治療初期患有風邪引起的眼睛不適。

  • 藥材:羚羊角末、車前子、元參、茯苓(各兩份),酒炒大黃、黃芩、白芍、芒硝、益母子(各一份),全蠍、蟬蛻(各五分),用酒引藥。

  • 防風散:治療圓翳(圓形翳膜)初期,且身體狀況良好者。

  • 藥材:防風、知母、桔梗、元參(各一份半),酒炒大黃、黃芩、芒硝、車前子、益母子(各一份),北細辛、薄荷(各五分),用酒引藥。

  • 兔矢散:治療痘疹後遺留的翳膜,以及平常的眼睛昏暗或翳障。

  • 取山野兔的糞便,洗淨,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用茶水送服一錢,每日三次。或者直接用茶水吞服兔糞。

  • 點眼方:治療陽分風熱引起的眼睛紅腫疼痛。

  • 將黃連搗碎,用人乳浸透,用汁液頻繁點眼。或者將黃連蒸汁後,用汁液塗抹;或者加入朴硝;或者加入黃柏、明礬、棗肉,蒸後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