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35)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35)
1. 醫方補養門
共曬灱,研末。蒸曬熟地四兩,煮紅棗四兩,取肉同搗如泥,拌前藥末,加煉蜜半斤,打糊為丸,梧子大,鹽酒,每下二錢,日三服。
虎潛丸,治精血不足,筋骨痿軟,足不任地,及骨蒸勞熱。
虎足骨(兩半),龜板(四兩,同架炭火上炙黃,米醋淬炙七次),鹽酒炒黃柏,知母(各三兩),酒洗鎖陽,當歸,酒炒牛膝,白芍,鹽水潤陳皮(各二兩)
冬月,加乾薑一兩。共曬灱,研末。羯羊肉二斤,酒煮極爛,搗汁,去渣,再搗,蒸曬熟地四兩,入汁內和勻,拌前藥末,打糊為丸,梧子大。鹽湯或酒,每下二錢,日三服。
天王補心丹,治思慮過度,心血不足,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或秘或溏,口舌生瘡等症。
曬灱生地(四兩),柏子仁(炒研,紙壓去油),去心麥冬,天冬,棗皮,五味子(俱炒灱),茯神,當歸(各一兩),炒元參,丹參,遠志肉,桔梗,人參(各五錢)
研末,蜜為小丸,硃砂滾衣。臨臥,燈心湯下。或加石菖蒲。
大補陰丸,治水虧火炎,耳鳴耳聾,咳逆虛熱,而尺脈洪大,難受峻補者。
鹽酒炒黃柏,知母(各二兩),醋炙龜板(三兩,共研細末),搗爛熟地(四兩),豬脊髓(二兩)
和煉蜜四兩,糊末為小丸。鹽湯下二錢,日三服。
半硫丸,治老幼虛秘、冷秘。
打碎石硫黃八兩
每用,豬大腸一尺裝定,線扎兩頭,水煮極爛,取黃,再換大腸裝煮,如此三次,取黃,洗淨,稱准,兌薑製半夏等分,研末,煉蜜糊為小丸。薑湯下一二錢,日三服。忌食諸血。
黑錫丹,治陰陽不升降,上盛下虛,頭暈目眩。
黑鉛,石硫黃(各四兩)
先將鉛入鍋溶化,次下硫黃,攪令結成塊時傾地上,去火毒,研極細末,米粥糊為小丸。茶湯,每下二三錢,日三服。亦治虛寒白帶。
青蛾丸,治腎虛腰痛。
薑汁炒杜仲(四兩),酒炒故脂(二兩),酒炒牛膝,鹽炒黃柏,童便炒萆薢(各一兩)
共研極細,搗胡桃肉、生薑汁,加煉蜜糊為小丸,鹽湯或酒,每下二錢,日三服。
安腎丸,治腎虛腰痛。
酒炒故脂,川楝肉,川續斷,炒小茴,山藥,茯苓,酒炒胡蘆巴,去皮尖炒灱杏仁(等分)
研末,蜜丸。酒下二錢,日三服。
資生丸,治脾胃虛弱,嘔吐惡食。
炙白朮,炒苡仁,炒蓮肉,炒山藥,炒神麯,炒麥芽,北沙參,茯苓,陳皮(各兩半),炒芡實,炒蓮肉,炒砂仁,炒扁豆,炒山楂肉,藿香,桔梗,炙草(各一兩),炒川連,炒白蔻(各五錢)
共曬灱,研末,煉蜜斤半,糊末為丸,重二錢。空心,米湯化下一丸,日二服。
鎮心丹,治心氣實盛,驚悸疼痛。
龍齒,硃砂(等分)
研極細,取豬心血,糊末為丸,梧子大。每用十丸,臨臥,煎麥冬湯入下。
白話文:
[醫方補養門]
將所有藥材曬乾,磨成粉末。取蒸熟的熟地黃四兩、煮熟的紅棗四兩,取出棗肉一同搗成泥狀,與先前的藥末混合,加入半斤煉製過的蜂蜜,攪拌成糊狀,捏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用鹽水或酒送服,每日三次。
虎潛丸, 用於治療精血不足、筋骨軟弱無力、雙腳難以支撐身體、以及骨蒸潮熱等症狀。
取虎脛骨(兩半)、龜板(四兩,放在炭火上烤黃,用米醋淬火七次)、用鹽酒炒過的黃柏、知母(各三兩)、用酒洗過的鎖陽、當歸、用酒炒過的牛膝、白芍、用鹽水潤過的陳皮(各二兩)。
冬天時,可加入乾薑一兩。將以上藥材曬乾,磨成粉末。取二斤羊肉,用酒煮至極爛,搗成肉汁,去除肉渣,再將四兩蒸熟的熟地黃加入肉汁內攪拌均勻,與先前的藥末混合,攪拌成糊狀,捏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用鹽水或酒送服,每日三次。
天王補心丹, 用於治療因思慮過度、心血不足引起的怔忡、健忘、心口多汗、大便時秘時瀉、口舌生瘡等症狀。
將曬乾的生地黃(四兩)、炒過並研磨,用紙吸去油分的柏子仁、去心的麥冬、天冬、酸棗仁、炒過的五味子、茯神、當歸(各一兩)、炒過的元參、丹參、遠志肉、桔梗、人參(各五錢)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小藥丸,再用硃砂裹上外衣。睡前用燈心草煮的水送服。也可加入石菖蒲。
大補陰丸, 用於治療因腎陰虧虛、虛火上炎引起的耳鳴耳聾、咳嗽、虛熱,以及脈搏洪大、無法承受峻補的患者。
取用鹽酒炒過的黃柏、知母(各二兩)、用醋炙過的龜板(三兩,共同研磨成細末),搗爛熟地黃(四兩)、豬脊髓(二兩),
與四兩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將藥末攪拌成糊狀,製成小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用鹽水送服,每日三次。
半硫丸, 用於治療年老體弱或因寒冷引起的便秘。
將八兩石硫黃打碎,
每次取用豬大腸一尺長,將硫黃裝入腸內,用線扎緊兩端,用水煮至極爛,取出硫黃,再換上新的豬大腸重複煮製,如此三次,取出硫黃,洗淨,秤準重量,加入等量的薑製半夏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藥粉攪拌成糊狀,捏製成小藥丸。每次服用一至二錢,用薑湯送服,每日三次。忌食各種血類食物。
黑錫丹, 用於治療陰陽失調、上盛下虛引起的頭暈目眩等症狀。
取黑鉛、石硫黃(各四兩)。
先將鉛放入鍋中溶化,再加入硫黃,攪拌使其結成塊狀後倒在地上,去除火毒,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米粥將藥粉攪拌成糊狀,捏製成小藥丸。每次服用二至三錢,用茶湯送服,每日三次。也可用於治療因虛寒引起的白帶。
青蛾丸, 用於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腰痛。
取用薑汁炒過的杜仲(四兩)、用酒炒過的補骨脂(二兩)、用酒炒過的牛膝、用鹽炒過的黃柏、用童便炒過的萆薢(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搗爛的核桃肉、生薑汁,以及煉製過的蜂蜜,攪拌成糊狀,捏製成小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用鹽水或酒送服,每日三次。
安腎丸, 用於治療因腎虛引起的腰痛。
取用酒炒過的補骨脂、川楝肉、川續斷、炒過的小茴香、山藥、茯苓、用酒炒過的胡蘆巴、去皮尖炒過的杏仁(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每次服用二錢,用酒送服,每日三次。
資生丸, 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嘔吐、厭食等症狀。
取炙過的白朮、炒過的薏仁、炒過的蓮肉、炒過的山藥、炒過的神麯、炒過的麥芽、北沙參、茯苓、陳皮(各兩半)、炒過的芡實、炒過的蓮子肉、炒過的砂仁、炒過的扁豆、炒過的山楂肉、藿香、桔梗、炙甘草(各一兩)、炒過的川連、炒過的白蔻(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曬乾,磨成粉末,用一斤半煉製過的蜂蜜,將藥粉攪拌成糊狀,捏製成重二錢的藥丸。空腹時,用米湯化開一丸送服,每日二次。
鎮心丹, 用於治療因心氣亢盛引起的驚悸、疼痛。
取龍齒、硃砂(等份)。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取豬心血,將藥粉攪拌成糊狀,捏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睡前用麥冬煮的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