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28)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28)

1. 醫方除痰門

煎服。

滌痰湯,治中風,痰迷心竅,舌強不能言。

法半,膽星(各二錢半),陳皮,茯苓(各二錢),麵炒枳實,石菖蒲,竹茹(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生薑(引)

控涎丹,治飲留於上下內外,凡忽患胸背手足腰項筋骨牽引釣痛,走移不定,或手足冷痹,氣脈不通,此因痰飲留滯胸膈上下,勿誤作癱瘓。

去心甘遂,去皮大戟,白芥子(等分)

曬灱,研末,煮麵糊丸,梧子大。臨臥,薑湯送下七丸,漸加至十丸。痰猛,再加二三丸;熱痰,內加朴硝;驚厥,加硃砂、焙全蠍;氣結癖塊,加醋炙山甲、鱉甲、煨莪朮、元胡索;寒痰,加桂心、乾薑、川椒、丁香。

辰砂散,治風痰癇病顛狂。

辰砂(一兩),淨乳香,炒棗仁(各五錢)

共研極細,熱酒調服三錢,再飲酒至醉,令其靜臥,切勿驚醒。古云:驚醒則難治。

遂心散,治癲癇多痰,形氣實者。

甘遂,硃砂(各五分)

研極細,劈開豬心,去敗血,捺藥末,合攏,以線扎定,蒸至透熟。臨臥,嚼食,白湯呷下。

星香散,治中風痰,體盛不渴者。

九轉膽星(二兩),木香片(三錢)

共研極細。薑湯,每下二錢,或加焙灱全蠍二錢。

青州白丸子,治風痰湧盛,嘔吐涎沫,口眼喎斜,手足癱瘓,及痰盛作瀉,小兒驚癇。

生白附子,生南星(各二兩),生半夏(水浸,生衣曬乾,七兩),生川烏(去皮臍,淨肉,五錢)

共切碎,曬研極細,絹袋盛貯,用水半瓶,盡擺出粉,未盡再研,再擺,以粉盡為度,掠去浮水,將粉糊滿瓶內,日曬夜露,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方刮粉研末,篩細,煮糯米粥糊丸,綠豆大,曬乾。薑湯,每下一錢,日三服。癱瘓,用酒下;驚癇,薄荷湯下。

礞石滾痰丸,治實熱老痰,變生怪症。

打碎青礞石(一兩),拌牙硝(一兩)

入罐內,封口,鹽泥固濟,架炭火上,煅令通紅,取起,待冷,研末。又:酒蒸大黃、酒洗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曬研極細,合前末,篩勻,米湯糊丸,梧子大,硃砂滾衣,磁瓶收貯。每用一二錢,清湯送下,靜臥方效。

蘇葶滾痰丸,治痰喘氣逆。

炒蘇子,炒葶藶子(各一兩),酒炒大黃,黃芩(各四兩),法制礞石(五錢),木香(二錢)

研末,薑汁糊小丸。照前法服。

金鑑牛黃丸,治熱阻關竅,痰壅氣促,壯熱便秘,小兒驚癇,脈症實者。牛黃丸有數種,惟此方平正,故選錄之。

黑牽牛,白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炒大黃(兩半),酒浸曬灱麵炒枳實,薑製半夏,九轉膽星(各五錢),去皮弦牙皂(二錢)

曬研極細,蜜為丸,梧子大。薑湯,每下一錢,小兒服五分。

白金丸,治癲狂失心。

白話文:

[醫方除痰門]

煎服。

滌痰湯:這個藥方用來治療中風,症狀是痰迷心竅,導致舌頭僵硬不能說話。 藥材包括:法半夏、膽星(各二錢半)、陳皮、茯苓(各二錢)、炒過的枳實、石菖蒲、竹茹(各一錢)、人參、甘草(各五分),用生薑作為藥引。

控涎丹: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痰液停留在身體上下內外各處,症狀是突然出現胸背、手足、腰部、頸部的筋骨牽引疼痛,疼痛會遊走不定,或者手足冰冷麻木、氣脈不通。這是因為痰液停留在胸膈上下導致的,不要誤認為是癱瘓。 藥材包括:去除中心的甘遂、去除外皮的大戟、白芥子(等量)。 將以上藥材曬乾,研磨成粉末,用煮好的麵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在睡前用薑湯送服七顆丸子,逐漸增加到十顆。如果痰液很猛烈,可以再加二三顆;如果是熱痰,可以加入芒硝;如果是驚厥,可以加入硃砂、焙乾的蜈蚣;如果是氣結成塊,可以加入用醋炙過的穿山甲、鱉甲、煨過的莪朮、元胡索;如果是寒痰,可以加入桂心、乾薑、川椒、丁香。

辰砂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風痰引起的癲癇和精神錯亂。 藥材包括:辰砂(一兩)、純乳香、炒過的棗仁(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熱酒調服三錢,再飲酒至醉,讓病人安靜躺臥,切記不要驚醒。古人說:驚醒則難以治療。

遂心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癲癇,症狀是痰多且體格壯實的人。 藥材包括:甘遂、硃砂(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將豬心剖開,去除裡面的瘀血,把藥粉放入,再把豬心合攏,用線扎緊,蒸到熟透。在睡前將豬心嚼食,用白開水送服。

星香散:這個藥方用來治療中風痰,症狀是體格壯實但不口渴的人。 藥材包括:九轉膽星(二兩)、木香片(三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薑湯送服,每次二錢,或者加入焙乾的蜈蚣二錢。

青州白丸子:這個藥方用來治療風痰湧盛,症狀是嘔吐涎沫、口眼歪斜、手足癱瘓,以及痰盛導致腹瀉,還有小兒驚癇。 藥材包括:生白附子、生南星(各二兩)、生半夏(用水浸泡、去除外皮曬乾,七兩)、生川烏(去除外皮和中心,只取淨肉,五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切碎,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絹袋裝好,放入半瓶水中,儘量將粉末沖洗出來,如果沒洗乾淨就再研磨再沖洗,直到粉末全部取出為止。將浮在水面的水倒掉,把沉澱在瓶底的粉末均勻地塗抹在瓶內壁,白天曬太陽晚上露天放置,春天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十天,然後刮取瓶壁上的粉末,研磨成細粉,篩去雜質,用糯米粥糊做成丸子,像綠豆般大小,曬乾。用薑湯送服,每次一錢,一天三次。如果是癱瘓,用酒送服;如果是驚癇,用薄荷湯送服。

礞石滾痰丸: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實熱老痰,導致產生各種怪異的疾病。 藥材包括:打碎的青礞石(一兩),與牙硝(一兩)混合。 將混合的藥材放入罐子內,密封罐口,用鹽泥封固,架在炭火上燒紅,取出放涼,研磨成粉末。另外:酒蒸過的大黃、酒洗過的黃芩各八兩,沉香五錢,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與之前的粉末混合,篩勻,用米湯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用硃砂裹上丸子外層,裝入磁瓶中保存。每次服用一二錢,用清湯送服,靜臥才能見效。

蘇葶滾痰丸: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痰喘氣逆。 藥材包括:炒過的蘇子、炒過的葶藶子(各一兩),酒炒過的大黃、黃芩(各四兩),法製過的礞石(五錢),木香(二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小丸。服用方法和之前礞石滾痰丸相同。

金鑑牛黃丸: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熱邪阻礙關竅,導致痰液壅塞、氣喘急促、高熱、便秘,以及小兒驚癇,脈象和症狀都屬於實證的人。牛黃丸有很多種,唯獨這個藥方平和公正,所以選錄下來。 藥材包括:黑牽牛、白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炒的大黃(一兩半),酒浸後曬乾並炒過的枳實,薑製過的半夏,九轉膽星(各五錢),去皮的皂角(二錢)。 將以上藥材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用薑湯送服,每次一錢,小兒服用五分。

白金丸: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癲狂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