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27)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27)
1. 醫方除痰門
薑製半夏,炒麥芽(各錢半),土炒白朮,炒神麯(各一錢),製蒼朮,蜜耆,人參,天麻,茯苓,陳皮,澤瀉(各五分),酒炒黃柏,乾薑(各三分),大棗(二枚)
並治食滯頭痛。
清氣化痰湯,治熱痰變生諸症。
製半夏,膽星(各錢半),去皮尖杏仁,去油栝蔞仁,麵炒枳實,酒炒條芩,陳皮,茯苓(各一錢),生薑(引)
指迷茯苓丸,治痰飲停中脘,兩臂疼痛,脈沉細者。
法半(二兩),茯苓(一兩),炒枳殼(五錢),朴硝(三錢)
研末,薑汁糊為小丸。薑湯,每下二錢。
三仙丸,治中脘停痰滯氣。
法半,膽星,香附(等分)
研末,照前糊丸。服。
百花膏,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帶血。
百合,款冬花(等分)
曬灱,研末,煉蜜為丸,重二錢。臨臥,薑湯化服。或加紫菀、烏梅。
清肺飲,通治濕痰氣逆,咳嗽,隨症加味。
去皮尖杏仁,貝母,茯苓,陳皮,桔梗(各一錢),甘草,五味子(各五分),生薑(三片)
春月傷風,加防風、薄荷、紫蘇、前胡;夏傷暑熱,加桑皮、麥冬、知母、黃芩;秋傷濕熱,加蒼朮、桑皮、枯芩、梔子;冬傷風寒,加麻黃、桂枝、乾薑、法半;凡火嗽,加淨栝蔞仁、海石、青黛;食積痰嗽,加香附、枳實、炒曲、山楂;濕痰嗽,去貝母,加製半夏、膽星;燥痰黏連,加栝蔞、知母、天冬、麥冬;午前嗽,屬胃火,加石膏、炒連;午後,合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天冬、麥冬;黃昏嗽,屬火浮於肺,倍用五味子,加訶子,斂而降之;肺虛,加人參;勞嗽見血,肺有熱邪者,加當歸、白芍、知母、天冬、阿膠、紫菀、款冬花。
金沸草散,治肺經傷風,頭目昏痛,咳嗽多痰。
旋覆花,赤茯苓,前胡(各一錢),芥穗(錢半),北細辛,法半,炙草(各五分),姜,棗(引)
旋覆花湯,治傷風痰嗽,心下嘈雜,口吐冷涎,脈沉遲或弦細。
旋覆花,法半,陳皮,炒芍,桔梗,赤茯苓(各錢半),人參,桂心,乾薑,甘草,細辛(各五分)
順氣消食化痰丸,治酒食生痰,胸膈膨悶,五更眩嗽。
薑製半夏,膽星(各四兩),醋炒青皮,香附,炒神麯,麥芽,炒蘇子,山楂肉,炒去皮尖,杏仁,生萊菔子,葛根,陳皮(各五錢)
曬灱,研極細,薑汁煮麵糊丸,如梧子大。每用二錢,薑湯送下,日三服。腹痛,磨木香湯送下。
清熱化痰湯,治痰火內發。
土炒白朮,炒枳實,炒川連,條芩,去心麥冬,石菖蒲,法半,膽星,陳皮,茯苓,甘草,沙參,木香,竹茹,生薑
竹瀝兌服。
桂苓甘術湯,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四錢),桂枝,土炒焦白朮(各三錢),甘草(一錢)
白話文:
醫方除痰門
薑製半夏麥芽湯 用薑汁炮製過的半夏、炒過的麥芽(各用量為一錢半),用土炒過的白朮、炒過的神麯(各用量為一錢),炮製過的蒼朮、蜜炙黃耆、人參、天麻、茯苓、陳皮、澤瀉(各用量為五分),用酒炒過的黃柏、乾薑(各用量為三分),以及大棗(兩枚)。
這個方子還可以治療因為食物積滯引起的頭痛。
清氣化痰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熱痰引起的各種症狀。 用炮製過的半夏、膽南星(各用量為一錢半),去皮尖的杏仁、去油的栝蔞仁、用麵粉炒過的枳實、用酒炒過的黃芩、陳皮、茯苓(各用量為一錢),以及少許生薑(作為藥引)。
指迷茯苓丸 這個方子治療因痰飲停留在中脘部位,導致兩臂疼痛,脈象沉細的情況。 用製半夏(二兩),茯苓(一兩),炒過的枳殼(五錢),芒硝(三錢)。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和麵糊製成小丸子。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送服。
三仙丸 這個方子治療中脘部位因痰滯而氣不順暢的情況。 用製半夏、膽南星、香附(等量)。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按照之前的製作方法用麵糊製成丸子。服用。
百花膏 這個方子治療久咳不止,或者痰中帶血的情況。 用百合、款冬花(等量)。 將這些藥材曬乾後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製成丸子,每顆重二錢。臨睡前用薑湯化開服用。也可以加入紫菀、烏梅。
清肺飲 這個方子可以廣泛治療因濕痰導致的氣逆、咳嗽等症狀,可以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 用去皮尖的杏仁、貝母、茯苓、陳皮、桔梗(各用量為一錢),甘草、五味子(各用量為五分),以及生薑(三片)。 春天感受風邪,可以加入防風、薄荷、紫蘇、前胡;夏天感受暑熱,可以加入桑白皮、麥冬、知母、黃芩;秋天感受濕熱,可以加入蒼朮、桑白皮、枯黃芩、梔子;冬天感受風寒,可以加入麻黃、桂枝、乾薑、製半夏;如果因火引起的咳嗽,可以加入淨栝蔞仁、海蛤粉、青黛;因食積引起的咳嗽,可以加入香附、枳實、炒麥芽、山楂;濕痰咳嗽,可以去掉貝母,加入製半夏、膽南星;燥痰黏連,可以加入栝蔞、知母、天冬、麥冬;上午咳嗽,屬於胃火,可以加入石膏、炒黃連;下午咳嗽,可以配合四物湯,加入黃柏、知母、天冬、麥冬;黃昏咳嗽,屬於虛火上浮於肺,可以加倍使用五味子,加入訶子,以收斂降火;肺虛,可以加入人參;因勞損引起的咳嗽見血,如果肺有熱邪,可以加入當歸、白芍、知母、天冬、阿膠、紫菀、款冬花。
金沸草散 這個方子治療肺經受風邪,導致頭昏眼花、頭痛、咳嗽多痰的情況。 用旋覆花、赤茯苓、前胡(各用量為一錢),芥穗(用量為一錢半),北細辛、製半夏、炙甘草(各用量為五分),以及生薑、大棗(作為藥引)。
旋覆花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感受風邪引起的咳嗽,同時伴有心下嘈雜、口吐清冷痰涎、脈象沉遲或弦細的情況。 用旋覆花、製半夏、陳皮、炒白芍、桔梗、赤茯苓(各用量為一錢半),人參、桂心、乾薑、甘草、細辛(各用量為五分)。
順氣消食化痰丸 這個方子治療因飲酒或飲食過多導致生痰、胸膈脹滿、五更(凌晨三點至五點)眩暈咳嗽的情況。 用薑汁炮製過的半夏、膽南星(各用量為四兩),醋炒過的青皮、香附、炒過的神麯、麥芽、炒過的蘇子、山楂肉、炒過且去皮尖的杏仁、生萊菔子、葛根、陳皮(各用量為五錢)。 將這些藥材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薑汁煮麵糊製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送服,一天三次。如果出現腹痛,可以用木香湯送服。
清熱化痰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痰火內生而引起的症狀。 用土炒過的白朮、炒過的枳實、炒過的川黃連、黃芩、去心的麥冬、石菖蒲、製半夏、膽南星、陳皮、茯苓、甘草、沙參、木香、竹茹,以及生薑。 服用時用竹瀝兌服。
桂苓甘術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心下有痰飲導致胸脅脹滿、頭暈目眩的情況。 用茯苓(用量為四錢),桂枝、用土炒焦的白朮(各用量為三錢),甘草(用量為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