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29)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29)

1. 醫方除痰門

川鬱金(切片,七兩),白礬(三兩)

曬研極細,搗薄荷汁糊丸,梧子大。薑湯,每下一錢。

定癇丹,治陰癇,服諸藥及病勢已退,常用此調理之。

炒灱遠志肉,薑製半夏,煨天麻,炒白芍,當歸,炙草,琥珀,陳皮,人參(各三錢),土炒白朮,炒棗仁,真膽星,鉤藤勾,茯神(各五錢)

共曬研極細,煉蜜為丸,重二錢。生薑湯化下,日三服。小兒減半服。

四制抱龍丸,治陽癇,痰涎壅塞。

真天竺黃(五錢),九轉膽星(一兩),明雄黃,辰砂(各二錢),麝香(分半)

共研極細,篩取淨末。另切碎甘草、麻黃、款冬花各五錢,封入罐內,水煮濃湯,布濾去渣,漫火再熬成膏,和勻藥末,為丸,重一錢。煎薄荷湯化下。小兒每服半丸。

白話文:

醫方除痰門

將川鬱金(切成薄片,七兩)和白礬(三兩)曬乾後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薄荷汁調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薑湯送服一錢。

定癇丹:治療陰癇,在服用其他藥物後病情有所好轉時,常常用這個方子來調理。

將炒過的遠志肉、用薑汁炮製過的半夏、煨過的天麻、炒過的白芍、當歸、炙甘草、琥珀、陳皮、人參(各三錢)、用土炒過的白朮、炒過的酸棗仁、真膽星、鉤藤、茯神(各五錢)一起曬乾後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搓成每丸重二錢的藥丸。用生薑湯化開後服用,一天三次。小孩子用量減半。

四制抱龍丸:治療陽癇,伴有痰涎阻塞。

將真天竺黃(五錢)、九轉膽星(一兩)、明雄黃、辰砂(各二錢)、麝香(少許)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篩去雜質。另外將切碎的甘草、麻黃、款冬花各五錢,裝入罐中,用水煮成濃湯,用布濾去藥渣,再用小火熬成膏狀,然後將藥粉和膏狀物混合均勻,搓成每丸重一錢的藥丸。用煎好的薄荷湯化開後服用。小孩子每次服用半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