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16)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16)
1. 醫方利濕門
石膏散,治女勞疸,面額黑,少腹急,小便自利,形氣實者。
煅石膏,淨滑石(等分)
研末。每用二錢,大麥湯調,日三服。
羌活勝濕湯,治濕氣在表,頭痛頭重,或腰脊重痛,一身盡痛,微熱昏倦,凡膀胱經氣不通行,風濕鬱結,肩背痛者,皆隨症加味。
羌活,獨活(各二錢),川芎,藁本,炙草,防風(各一錢),蔓荊子(六分),生薑(引)
如身重,腰中沉沉然,中有寒濕也,加酒洗防己、炮附子;肩背常痛不止,氣鬱滯痛也,加木香、香附、陳皮;時痛時止,氣虛郁痛也,加人參、蜜耆、升麻、柴胡;夜痛甚,時或止者,血虛郁痛也,加當歸、炒芍;夜痛不止,血瘀郁痛也,加紅花、薑黃、靈脂;痛則肩項牽強,風氣鬱盛也,加威靈仙;痛則沉重,濕氣鬱盛也,加製蒼朮、白朮;痛則嘔眩,痰風鬱結也,用此湯吞送白丸子(方見痰門)。
羌活除濕湯,治濕因外中,身痛昏冒,便溏浮腫。
羌活,藁本,升麻,柴胡,防風,製蒼朮(等分)
煎服。
升麻除濕湯
即前勝濕湯去川芎,加蒼朮、黃耆、升麻、當歸,治水疝腫大,陰汗不絕。再加炒曲、麥芽、豬苓、澤瀉,去黃耆、當歸,治脾虛風濕瀉痢。
羌活導滯湯,治腳氣裡實,熱盛便秘。
羌活,獨活,防己,當歸,酒炒大黃(各錢半),炒枳實(八分)
煎湯。熱服,取汗下。
勝濕餅子,治腳氣濕盛,腫而重痛。
黑醜,白醜,甘遂(各五錢),蕎麥粉(二兩)
共研極細,水和作餅,每重三錢,蒸熟。每食一餅,茶湯呷下。
攢風散,治腳氣表實無汗。
麻黃,桂枝,炙草,萆薢,炮川烏,制杏仁
煎服。
加味蒼柏散,治濕熱腳氣,脈症實者。
製蒼朮,白朮,酒炒黃柏,知母,羌活,獨活,防己,木瓜,木通,甘草,當歸,生地,牛膝,檳榔,赤芍,生薑
當歸拈痛湯,治濕熱相搏,肢節煩痛,肩背沉重,或遍身痛,腳氣腫痛,腿足生瘡,膿水不絕,及濕熱發黃,脈沉實緊數動滑者。
茵陳,苦參,條芩,知母(俱用酒炒),製蒼朮,炒白朮,當歸,炙草,羌活,防風,升麻,澤瀉,豬苓
每味一錢。煎湯,空心服。
八正散,治濕熱下注,咽乾口渴,少腹急滿,小便不通,或淋痛尿血,或因熱為腫。
木通,瞿麥,扁蓄,大黃,滑石末,甘草梢,車前子,炒梔子(各錢半),燈草(引)
氣滯,加木香;血淋,加生地、鬱金;大便燥結,加牛膝、鬱金;膏淋,加製蒼朮;氣淋,加木香、石韋、烏藥、冬葵子。
木通散
八正內加赤茯苓、枯黃芩、薄荷少許。治大小便秘。
萆薢分清飲,治陽虛白濁,小便頻數,漩白如油,名曰膏淋。
川萆薢,石菖蒲,鹽水炒研益智仁,烏藥,茯苓(各二錢),甘草梢(一錢)
白話文:
石膏散,治療婦女因勞累引起的黃疸病,臉色額頭發黑,小腹急痛,小便卻順暢,身體強壯有力的人。
用煅燒過的石膏和純淨的滑石,等量磨成粉末。每次用二錢,用大麥湯調服,一天服用三次。
羌活勝濕湯,治療濕氣停留在體表,引起的頭痛頭重,或腰背沉重疼痛,全身疼痛,輕微發熱、精神困倦,凡是膀胱經氣不通暢,風濕鬱結,肩背疼痛等症狀,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加減藥材。
使用羌活、獨活各二錢,川芎、藁本、炙甘草、防風各一錢,蔓荊子六分,生薑引藥。
如果身體感覺沉重,腰部有沉重感,這是體內有寒濕,可以加用酒洗過的防己和炮附子;如果肩背常常疼痛不止,這是氣機鬱滯不通,可以加用木香、香附、陳皮;如果疼痛時有時無,這是氣虛鬱痛,可以加用人參、蜜炙黃耆、升麻、柴胡;如果夜間疼痛加劇,有時會停止,這是血虛鬱痛,可以加用當歸、炒白芍;如果夜間疼痛不止,這是血瘀鬱痛,可以加用紅花、薑黃、靈脂;如果疼痛牽引到肩頸,這是風邪鬱盛,可以加用威靈仙;如果疼痛感覺沉重,這是濕氣鬱盛,可以加用製蒼朮、白朮;如果疼痛伴有噁心眩暈,這是痰風鬱結,用這個湯藥送服白丸子(藥方在痰門)。
羌活除濕湯,治療濕邪從外侵入,導致身體疼痛昏沉,大便溏瀉,身體浮腫。
使用羌活、藁本、升麻、柴胡、防風、製蒼朮等量。
用水煎服。
升麻除濕湯,就是在原先的勝濕湯的基礎上,去掉川芎,加入蒼朮、黃耆、升麻、當歸,可以治療睪丸腫大,陰囊潮濕不止的病症。如果再加入炒麥芽、豬苓、澤瀉,去掉黃耆、當歸,則可以治療脾虛引起的風濕性腹瀉。
羌活導滯湯,治療腳氣病,體內實熱,導致大便秘結。
使用羌活、獨活、防己、當歸各錢半,酒炒大黃一錢半,炒枳實八分。
用水煎服,趁熱服用,使身體出汗,排泄積滯。
勝濕餅子,治療腳氣病,濕氣盛導致腫脹且疼痛。
使用黑丑、白丑、甘遂各五錢,蕎麥粉二兩。
將藥物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水調和製成餅狀,每個餅重三錢,蒸熟。每次食用一個餅,用茶水送服。
攢風散,治療腳氣病,體表實證,沒有汗。
使用麻黃、桂枝、炙甘草、萆薢、炮川烏、制杏仁。
用水煎服。
加味蒼柏散,治療濕熱引起的腳氣病,脈象和症狀都屬實證的。
使用製蒼朮、白朮、酒炒黃柏、知母、羌活、獨活、防己、木瓜、木通、甘草、當歸、生地、牛膝、檳榔、赤芍、生薑。
當歸拈痛湯,治療濕熱相搏,導致關節煩躁疼痛,肩背沉重,或全身疼痛,腳氣病腫痛,腿腳生瘡,流膿不止,以及濕熱發黃,脈象沉實而緊數有力的。
使用茵陳、苦參、條黃芩、知母(皆用酒炒),製蒼朮、炒白朮、當歸、炙甘草、羌活、防風、升麻、澤瀉、豬苓。
每味藥材各一錢。用水煎服,空腹服用。
八正散,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咽喉乾燥口渴,小腹急迫脹滿,小便不暢通,或小便疼痛、尿血,或因熱導致腫脹。
使用木通、瞿麥、扁蓄、大黃、滑石粉、甘草梢、車前子、炒梔子各一錢半,燈草引藥。
如果氣滯,可以加入木香;如果是血淋,可以加入生地、鬱金;如果是大便乾燥,可以加入牛膝、鬱金;如果是膏淋,可以加入製蒼朮;如果是氣淋,可以加入木香、石韋、烏藥、冬葵子。
木通散,就是在八正散的基礎上,加入赤茯苓、枯黃芩、少量薄荷。治療大小便秘結。
萆薢分清飲,治療陽虛導致的白濁,小便頻繁,排出像油脂一樣的白色液體,這種病症稱為膏淋。
使用川萆薢、石菖蒲、鹽水炒研的益智仁、烏藥、茯苓各二錢,甘草梢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