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辨證篇 卷二 (9)

回本書目錄

傷寒辨證篇 卷二 (9)

1. 飢不欲食

飢不欲食、吐蛔厥逆,皆厥陰本證也。若傷寒取下後,飢不欲食,則屬陽明。陽明病,則必懊憹,心中煩甚,頭額多汗,是熱在胃中,宜服梔子豉湯吐之。至厥陰病,必兼厥逆吐蛔,其脈必微。若不微反緊,更心煩者,此非裡寒虛邪,是裡寒實邪停蓄胸中也,宜瓜蒂散吐之(見湧吐門)。

白話文:

如果得了傷寒,服用瀉藥後仍然感到肚子餓卻不想吃東西,則屬於陽明病。

陽明病一定會伴隨口乾舌燥、心中煩躁不安,頭額部位出汗,這是熱氣在胃中造成的,應該服用梔子豉湯來引導嘔吐。

至於厥陰病,一定會伴隨厥逆和嘔吐蛔蟲,脈象也一定會微弱。

如果脈象不微弱反而緊,而且心煩躁,這就不是內寒虛邪,而是內寒實邪停留在胸腔,應該服用瓜蒂散來引導嘔吐(詳見湧吐門)。

2. 陰陽咽痛

傷寒咽痛,有熱有寒。如咽乾腫痛,為三陽熱證,宜甘桔、半夏、苦酒、傷寒四湯,分別治之(見瀉火門)。若不幹不腫而咽痛不休,此為三陰寒證,宜四逆湯加桔梗治之(見祛寒門)。平常咽痛,詳見四卷咽喉門。

白話文:

傷寒引起喉嚨痛,有時候是熱症,有時候是寒症。如果喉嚨乾腫疼痛,屬於三陽熱證,可以用甘桔、半夏、苦酒和傷寒四湯分別治療(詳細方法請參考「瀉火門」)。如果喉嚨不乾不腫,但一直疼痛,屬於三陰寒證,可以用四逆湯加桔梗治療(詳細方法請參考「祛寒門」)。平常的喉嚨痛,請參考四卷中的「咽喉門」。

3. 舌色舌胎

舌者,心之外候,正紅滋潤乃為無病。若初感傷寒,內外深紅,則為有熱;外紅內紫,則為熱甚,宜辛涼汗之。舌胎滑白,則為表寒,宜辛溫汗之。其胎漸厚,則為傳少陽半里之熱未成,半表之寒猶在也,宜服小柴胡湯和解之。且舌胎色白,有寒熱之分。如白胎滑厚,與陰經脈證同見者,乃屬藏虛寒結,用理中湯加枳實溫而開之(見祛寒門)。

如白胎干薄,與陽經脈證同見者,乃氣虛液竭,用人參白虎湯清而補之(見瀉火門)。若白胎漸變黃色,此為去表入里,其熱尚淺,表不罷者,服三黃石膏湯(見表裡門);已入里者,服涼膈散。如焦乾黑色,或芒刺裂紋,此為裡熱極深,服梔子金花湯(俱見瀉火門)。舌黑裂紋,更兼腹滿大痛,煩渴便秘者,服大承氣湯下之(見攻裡門)。

白話文:

舌頭是心臟的外部徵象,紅潤光澤表示身體健康。

觀察舌頭顏色和狀態可以瞭解身體狀況:

  • **初感傷寒,舌頭內外深紅:**表示體內有熱,應當使用辛涼藥物發汗。
  • **舌頭外紅內紫:**表示體內熱氣更重,宜用辛涼藥物發汗。
  • **舌頭上覆蓋白色滑膩的舌苔:**表示表寒,應當使用辛溫藥物發汗。
  • **舌苔逐漸變厚:**表示少陽經熱未除,表寒尚未完全退去,應該服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解表。

舌苔顏色與寒熱病症:

  • **白苔滑厚,與陰經脈證狀同時出現:**表示體內虛寒凝結,應該服用理中湯加枳實,溫暖開通經脈。
  • **白苔乾燥薄弱,與陽經脈證狀同時出現:**表示氣虛液竭,應該服用人參白虎湯清熱滋陰。
  • **白苔逐漸變成黃色:**表示寒邪退去,熱邪入裏,如果表寒尚未完全退去,應該服用三黃石膏湯;如果熱邪已經入裏,應該服用涼膈散。
  • **舌苔焦乾呈黑色,或出現芒刺和裂紋:**表示體內熱氣極深,應該服用梔子金花湯。
  • **舌頭發黑有裂紋,伴隨腹脹、劇痛、口渴便祕:**表示熱毒攻入腸胃,應該服用大承氣湯瀉下。

夫紅者,火色也。黑者,水色也。若舌黑與三陽熱證同見者,此為熱極反兼勝己之化,清之、下之,尚未可愈也。若與三陰寒證同見者,則為水來剋火,百無一生。治者,先以生薑捺之,其黑色稍退,急用理中、附子、四逆等湯救之,猶或可活也(俱見祛寒門)。

白話文:

紅色代表火,黑色代表水。如果舌頭發黑同時伴隨三陽熱證,這是熱極反轉克制自身,即使清熱瀉火,也尚未能痊癒。如果舌頭發黑同時伴隨三陰寒證,則代表水克火,性命堪憂。治療時,應先用生薑擦拭舌頭,若黑色稍退,應立即服用理中湯、附子湯、四逆湯等溫陽救逆的方劑,或許還能保住性命。

4. 頤毒

傷寒頤毒,皆因汗下失宜,毒熱挾少陽相火上攻而成。若其人陽氣素盛,則高腫色紅焮痛,易於成膿,順而易治,服連翹解毒湯(見瀉火門)。若其人陽素虛,或服涼藥,或敷涼藥,郁遏毒熱,伏藏在裡,內攻神昏,外毒漫腫,不紅不熱,木硬少疼,則逆而難治矣。蓋毒伏未發之前,往往似三陰亡陽之證,脈伏不見,冷汗如淋,肢冷如冰,但目睛了了,煩渴不大便,指甲紅紫,身輕不重,為異耳。治法當按外科面部。

白話文:

傷寒頤毒的成因與治療

傷寒所致的頤毒,皆因汗下失宜,導致毒熱挾帶少陽相火上攻而起。若患者陽氣本就旺盛,則會出現腫脹、顏色發紅、灼熱疼痛,容易化膿,治療相對容易。可服用連翹解毒湯(詳見瀉火門)。

若患者陽氣虛弱,或服用涼性藥物,或敷用涼性藥物,則會鬱遏毒熱,使其潛藏於體內,導致神志昏迷,毒素漫延腫脹,不紅不熱,硬如木頭,疼痛減輕,治療則變得困難。

因為毒素潛伏未發之前,往往表現出三陰亡陽的症狀,脈象微弱難以觸摸,冷汗淋漓,四肢冰冷,但眼睛明亮,口渴但不排便,指甲紅紫,身體輕飄無力,這些都是與三陰亡陽症狀不同的地方。

治療方法應參照外科面部疾病的治療方法。

5. 目眩耳聾

目眩者,目忽昏黑不明也。耳聾者,耳忽閉塞無所聞也。皆少陽經主證也。凡目明耳聰,神自完整。若因汗吐下三法失宜,致變諸逆,甚者目眩而神昏亂言,乃神散氣脫之候,則難救矣。若因誤發濕家、溫家汗,致變諸逆,甚者神昏不能言,耳聾無聞,目不見物,通身青色,面色乍變,名曰重暍,主死。

若傷寒傳入少陽,目眩耳聾,口苦脅痛,乃應有之證,不與變逆同也,主以小柴胡湯(見和解門)。

白話文:

眼睛看不清楚,突然變得昏黑模糊,這就是目眩。耳朵聽不見,突然變得阻塞,什麼都聽不到,這就是耳聾。這兩種情況都是少陽經的病症。一般來說,眼睛明亮、耳朵靈敏,精神狀態就會完整。如果因為汗、吐、下三種方法使用不當,導致身體產生逆轉,嚴重者會出現目眩、神智昏迷、胡言亂語,這表示元氣散失,情況十分危急,難以治療。如果因為錯誤地使用發汗藥物,導致身體產生逆轉,嚴重者會神智昏迷、無法言語、耳聾、目盲、全身發青、臉色突變,稱為重暍,預後不佳。

如果傷寒傳入少陽經,出現目眩、耳聾、口苦、脅痛,這是正常症狀,不屬於變逆,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6. 發黃

陽明病,應通身有汗,謂之熱越。若頭有汗,身無汗者,是熱不得越也。渴而引飲,小便不利,是停水也。熱與濕瘀,從土而化,外薄肌膚,謂之濕熱發黃。素有寒濕,或表邪遏郁,已經成黃,又經發汗,傳入太陰,從陰而化,謂之濕寒發黃。辨法:陽明屬陽,色必明亮;太陰屬陰,色必晦暗。

此其大概也。治濕熱發黃,初起表實無汗者,服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發之(見發表門)。陽黃裡實,大便閉者,服茵陳蒿湯下之(見利濕門)。若陽黃表裡無證,但熱盛發黃者,服梔子柏皮湯清之(見湧吐門)。凡陽黃身體枯燥如煙燻者,死。治濕寒發黃,初起服茵陳四逆湯溫之(見祛寒門)。

白話文:

陽明病應該全身出汗,稱為熱越。如果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沒有出汗,表示熱氣無法散發。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順暢,代表水氣停滯。熱氣與濕氣瘀積,從脾胃化生,外達肌膚,稱為濕熱發黃。如果原本就體寒濕氣重,或表邪鬱積,已經發黃,又經由發汗,傳入太陰,從陰氣化生,稱為濕寒發黃。辨別方法:陽明屬陽,顏色一定明亮;太陰屬陰,顏色一定暗晦。

以上只是概略說明。治療濕熱發黃,初期表實無汗者,服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發汗。陽黃裡實,大便秘結者,服用茵陳蒿湯通便。如果陽黃表裡無症,只是熱盛發黃,服用梔子柏皮湯清熱。凡陽黃身體乾燥如煙燻者,難以存活。治療濕寒發黃,初期服用茵陳四逆湯溫暖身體。

若陰黃大便溏、小水秘者,服茵陳五苓散利之(見利濕門)。凡陰黃,環口黧黑,冷汗不止者,主死。太陽蓄血亦有發陽黃者,多與發狂同見,當按蓄血治(見前蓄血發狂)。此治傷寒發黃之大法也。平常發黃,見四卷黃疸門。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陰黃(黃疸)症狀,伴隨大便溏瀉、小便不利,可以用茵陳五苓散來治療,因為這是利濕的方劑。

如果陰黃患者出現口脣發黑、冷汗不止的現象,預後大多不佳。

此外,太陽經蓄血也會導致發黃,常常伴隨著發狂,這時應以治療蓄血為主(詳細內容請參閱前文關於蓄血發狂的描述)。

以上這些方法,是治療傷寒發黃的有效手段。

至於平常發黃的症狀,可以參考四卷黃疸門的內容。

7. 發斑痧疹

傷寒汗下失宜,外邪怫鬱,內熱泛出,致發斑、發痧、發疹,其發迂緩,不似瘟斑痧疹,其發迅烈(另見三卷瘟疫門)。要之:發於衛分者為痧。衛主氣,故色白如膚粟。發於榮分者為斑、為疹。榮主血,故色紅。然膚淺者為疹,深重者為斑。斑或如豆,甚則連屬成片也。正紅者輕,紫赤者重,黑色者死。

凡三陽傷寒,斑疹初起,表熱輕者,用升麻葛根湯合消毒犀角飲(見瀉火門)。表熱重者,服三黃石膏湯(見表裡門)。發表已透,服消斑青黛飲(見瀉火門)。凡陽分斑痧疹初起,表裡不清者,即服雙解通聖散解表清裡(見表裡門)。若陰分斑痧疹,其色淡而稀暗,若隱若見,留滯皮肉之間,治法不同也。

白話文:

如果傷寒病人出汗後治療不當,外來的邪氣就會鬱結在體內,內熱就會往外發散,導致出現斑、痧、疹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出現比較緩慢,不像瘟疫引起的斑、痧、疹那麼迅速猛烈。

總而言之,如果病症表現在衛分,就是痧。衛分主氣,所以痧的顏色就像皮膚上的粟粒,呈現白色。如果病症表現在榮分,就是斑或疹。榮分主血,所以斑和疹的顏色偏紅。其中,表淺的叫疹,深重的叫斑。斑的大小有的像豆子,嚴重的還會連成一片。紅色斑比較輕,紫紅色斑比較重,黑色斑則預示著死亡。

對於三陽傷寒,如果斑疹剛出現,表熱輕微的,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合消毒犀角飲治療。如果表熱重的,可以用三黃石膏湯治療。如果已經發散出汗,可以用消斑青黛飲治療。

對於陽分出現斑、痧、疹,如果表裡分不清的,可以用雙解通聖散來解表清裡。如果陰分出現斑、痧、疹,顏色淡而暗,若隱若現,停留於皮膚和肌肉之間,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療了。

有因先在陽經,已成斑疹,邪傳入里,從陰化寒者;有因原屬陽分斑疹,或過服寒涼之藥,冰伏其毒,致內陷而為陰斑、陰痧、陰疹者,法當從陰寒治,按一卷三陰篇審證溫散之。

白話文:

有的是因為先前已經有了陽經的病變,形成斑疹後,邪氣進入身體內部,轉變成寒性病症。有的則是原本就屬於陽性的斑疹,或者服用太多寒冷的藥物,使得毒素被凍住,導致內陷成為陰性的斑、痧和疹子,這種情況應該按照陰寒症來治療,根據第一卷中的三陰篇章進行辨證施用溫熱解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