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3)
傷寒雜病醫方 卷六 (3)
1. 醫方祛風門
加重分量,研末,蜜丸。酒下二錢,日三服最妙。
活絡丹,治中風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經絡有濕痰死血,腿臂間忽有一二點痛者。
炮製川烏,草烏,真膽星(各三兩),焙灱蚯蚓,去油乳香,沒藥(各兩半)
研末,酒糊小丸。酒下一錢,日二服。若兼腰痛,加炒五靈脂。
豨薟丸,治中風喎僻,語言蹇澀,肢軟骨痛,及風痹走痛,十指麻木,肝腎風氣,風濕諸瘡。
五月初五,或六月六、七月七採豨薟草,不拘多少取枝葉花實,用酒浸透,九蒸九曬,研末,蜜為小丸。空心酒下二錢,日三服。
加味地黃飲,治中風舌喑,不能言語,足不能行(解見三卷中風喑痱)。
熟地(二錢),制肉蓯蓉,去心麥冬,茯苓,巴戟(各錢半),遠志肉,炒棗皮,石菖蒲,五味子,金釵石斛(各一錢),炮附子,肉桂,薄荷(各五分),姜,棗(引)
桂枝補血湯,治產後金瘡、大傷血後風襲成痙。
桂枝,生薑,酒洗白芍(各二錢),當歸,炙草(各一錢),蜜炙黃耆(五錢),棗(二枚)
如聖飲,治剛痙、柔痙,面赤項強,頭搖口噤,角弓反張,手足瘛瘲等症。
羌活,防風,白芷,川芎,甘草,法半,柴胡,黃芩,當歸,白芍,烏藥,生薑
煎服時加竹瀝半杯。剛痙無汗,加蒼朮、麻黃;柔痙有汗,加白朮、桂枝;口噤咬牙,大便秘結,加酒炒大黃。
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噤急,角弓反張。
生南星,白附子,天麻,白芷,羌活,防風(等分)
曬研極細。熱酒,每調下二錢。外用:唾津調此散塗敷傷口,干則再塗。若痙風昏死,心口尚溫者,連進三服,可生,有瘀亦愈。外用唾津調敷瘋犬咬傷,最妙。
江鰾丸,治破傷風,風邪在裡,驚悸抽搐。
天麻,雄黃(各一錢),細切魚鰾,炒灱殭蠶,炒鴿子糞,炙焦蜈蚣(各稱足五分)
共研極細末,分作四分:以一分兌巴豆淨霜一分三釐,搗飯糊為丸,梧子大;又將三分搗飯糊為丸,綠豆大,研硃砂末滾衣。每用二十丸,兌前巴豆丸二粒,白湯送下,俟大便利後,只服朱衣丸。
獨活湯,治風虛瘛瘲,昏憒不醒。
獨活,羌活,防風,桂心,當歸,法半,川芎,茯神,淨白薇,石菖蒲,遠志肉(各一錢),人參,炙草,北細辛(各五分),姜,棗(引)
五痹湯,主治諸痹,隨症加味。
麻黃,桂枝,白芷,葛根,防風,防己,羌活,黃耆,紅花,甘草,羚羊角末,炙焦虎骨,炮製附子
水煎,酒引。
行痹走痛,以羌活、防風為主;痛痹苦痛,以麻黃、附子為主;著痹重痛,以羌活、防己為主;皮痹麻癢,以桂枝、黃耆為主;脈痹色變,以桂枝、紅花為主;肌痹頑木,以白芷、葛根為主;筋痹牽強,以羚羊角末為主;骨痹痠痛,以醋炙虎骨為主。
白話文:
醫方祛風門
加重分量,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藥丸。用酒送服,每次兩錢,一天三次,效果最好。
**活絡丹,**治療中風導致的手腳麻木不仁,久治不癒,經絡中有濕痰和瘀血,腿腳手臂之間忽然有一兩處疼痛的症狀。
將炮製過的川烏、草烏、真膽星(各三兩),焙乾的蚯蚓、去除油脂的乳香、沒藥(各兩半)磨成粉末,用酒調和米糊做成小藥丸。用酒送服,每次一錢,一天兩次。如果同時有腰痛,可以加入炒過的五靈脂。
**豨薟丸,**治療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說話困難,肢體軟弱無力,關節疼痛,以及風濕痺痛遊走不定,十指麻木,肝腎風氣,各種風濕瘡瘍。
在農曆五月初五,或六月初六、七月初七採摘豨薟草,不論多少,取枝葉花果,用酒浸透,經過九次蒸煮、九次曬乾,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小藥丸。空腹用酒送服,每次兩錢,一天三次。
**加味地黃飲,**治療中風導致的舌頭僵硬,不能說話,腳不能走路(詳細解釋見第三卷中風喑痱)。
將熟地(二錢)、製過的肉蓯蓉、去除中心的麥冬、茯苓、巴戟(各錢半)、遠志肉、炒過的棗皮、石菖蒲、五味子、金釵石斛(各一錢)、炮製過的附子、肉桂、薄荷(各五分),以及生薑、紅棗(引藥)一起煎煮服用。
**桂枝補血湯,**治療產後金瘡、大出血後遭受風邪侵襲而導致的抽搐痙攣。
將桂枝、生薑、用酒洗過的白芍(各二錢)、當歸、炙甘草(各一錢)、蜜炙黃耆(五錢),以及紅棗(兩枚)一起煎煮服用。
**如聖飲,**治療剛痙、柔痙,症狀為面色潮紅,脖子僵硬,頭部搖晃,牙關緊閉,身體向後彎曲如弓,手腳抽搐等。
將羌活、防風、白芷、川芎、甘草、法半夏、柴胡、黃芩、當歸、白芍、烏藥、生薑一起煎煮服用。
煎藥時加入竹瀝半杯。剛痙無汗,加入蒼朮、麻黃;柔痙有汗,加入白朮、桂枝;口緊咬牙,大便秘結,加入用酒炒過的大黃。
**玉真散,**治療破傷風,牙關緊閉,身體向後彎曲如弓。
將生南星、白附子、天麻、白芷、羌活、防風(等份)曬乾後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熱酒送服,每次兩錢。外用:用唾液調和此散塗抹在傷口,乾燥後再塗。如果痙攣昏迷,但心口尚有溫熱,連續服用三次,可以救活,有瘀血也可以治癒。外用唾液調敷瘋狗咬傷,效果最好。
**江鰾丸,**治療破傷風,風邪在體內,出現驚悸、抽搐的症狀。
將天麻、雄黃(各一錢)、切碎的魚鰾、炒乾的殭蠶、炒過的鴿子糞、炙焦的蜈蚣(各五分)一起磨成極細的粉末,分成四份。取其中一份,加入巴豆淨霜一分三釐,搗成米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再將剩下的三份搗成米糊做成藥丸,大小如綠豆,用朱砂粉裹衣。每次服用二十粒,同時服用之前加入巴豆的藥丸兩粒,用白水送服。等大便通暢後,只需服用朱砂裹衣的藥丸。
**獨活湯,**治療風虛導致的抽搐,昏迷不醒。
將獨活、羌活、防風、桂心、當歸、法半夏、川芎、茯神、淨白薇、石菖蒲、遠志肉(各一錢),以及人參、炙甘草、北細辛(各五分),加上生薑、紅棗(引藥)一起煎煮服用。
**五痹湯,**主要治療各種痹症,可以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物。
將麻黃、桂枝、白芷、葛根、防風、防己、羌活、黃耆、紅花、甘草、羚羊角粉、醋炙的虎骨、炮製過的附子一起用水煎煮,用酒引藥。
痹症遊走不定、疼痛,以羌活、防風為主;痛痹疼痛劇烈,以麻黃、附子為主;著痹疼痛沉重,以羌活、防己為主;皮痹麻木發癢,以桂枝、黃耆為主;脈痹顏色改變,以桂枝、紅花為主;肌痹肌肉僵硬麻木,以白芷、葛根為主;筋痹牽拉僵硬,以羚羊角粉為主;骨痹痠痛,以醋炙虎骨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