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28)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28)
1. 醫方理血門
佛手散,治脈絡受傷,失血諸症。凡胎動不安,子死腹中,產後頭痛,皆可煎服。
當歸(一兩),川芎(五錢)
催生保產,用酒引;子死腹中,加炒黑豆、童便,煎服;交骨不開,橫生產難,加醋炙龜板五錢,煅枯頭髮二錢,名加味芎歸飲;平常血瘀,用佛手散加大黃下之,或加紅花、桃仁破之,或加鬱金、丹皮、苦酒行之。
當歸補血湯,治傷於勞役,肌熱面赤,煩渴引飲,脈大而虛,亡血血脫者。
蜜炙黃耆(一兩),酒洗當歸(二錢)
煎湯,溫服。
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怔忡驚悸,健忘盜汗,發熱體倦,食少不眠,或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及婦女經帶。
蜜炙黃耆,土炒白朮,炒研棗仁,龍眼肉,白茯神(各二錢),酒洗當歸,去骨遠志(各一錢),炙草,木香(各五分),生薑(三片),紅棗(二枚)
酸棗仁湯
前湯去白朮、元肉、木香,加茯苓、陳皮、炒蓮肉。治虛煩不眠。
金匱棗仁湯
炒棗仁,茯苓,川芎,知母(各二錢),甘草(一錢),姜(引)
治同前。
仁熟散,治膽虛氣怯,恐懼不眠。
去油柏子仁,茯神,枸杞(各錢半),熟地(三錢),炒棗皮,五味子,白菊花(各一錢),炒枳殼,桂心,人參(各五分),酒(引)
安神丸,治心熱膽弱,怔忡驚悸。
黃連(一兩),當歸,生地(各五錢),甘草(三錢)
研末,麵糊為小丸,硃砂滾衣。臨臥,鹽湯,每下二錢。
養心湯,治心虛血少,神氣不寧,健忘恍惚。
蜜炙黃耆,酒洗當歸,川芎,法半,茯苓,茯神(各一錢),炒遠志肉,去油柏子仁,炒研棗仁,五味子,炙草,人參,肉桂(各五分)
無肉桂,用桂心;無人參,重用沙參,或萎蕤代之。
人參養榮湯,治脾肺氣虛,榮血不足,驚悸健忘,盜汗發熱,食少無味,身倦肌瘦,色枯氣短,毛髮脫落,小水赤澀。亦治過汗,身振脈搖,筋惕肉瞤。通治瘡瘍潰後,氣血虛者。
人參,蜜耆,炙術,炙草,茯苓,白芍,酒洗當歸,熟地,陳皮(各一錢),遠志肉,五味子,桂心(各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咳血方,治咳嗽痰血。
去油栝蔞仁,炒黑梔仁,淨訶子肉,青黛,海石(等分)
研末,蜜丸,重一錢。噙化,白湯嚥下。嗽血,加去皮炒灱杏仁。
獨聖散,治久嗽肺痿,咳血紅痰,肺葉傷損,常服可愈。
白芨(半斤,切片)
曬灱,研末。每用一二錢,臨臥,用糯米湯調服。
雞蘇丸,治肺有鬱熱,咳血嗽血,衄血便血,熱淋消渴,口苦口臭等症。
雞蘇葉(一名龍腦薄荷,似蘇葉而皺面,尤香者。一兩六錢),生地(曬灱。一兩),去心麥冬(曬灱。五錢),蛤粉炒阿膠,炒黑蒲黃,蜜黃耆,銀柴胡,炙草,木通(各三錢),沙參(四錢)
白話文:
醫方理血門
佛手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脈絡受傷導致的各種出血症狀。像是孕婦胎動不安、胎死腹中、產後頭痛等情況,都可以用這個藥方煎煮服用。 藥材包含:當歸(約37.5克),川芎(約18.75克)。
如果用於催生或保胎,要用酒來引藥;如果是胎死腹中,要加入炒過的黑豆和童便一起煎煮服用;如果遇到難產,胎位不正導致生產困難,則要加入醋炙龜板(約18.75克)和燒成灰的頭髮(約7.5克),這個改良過的方子稱為加味芎歸飲。平常有血瘀的情況,可以使用佛手散,並加入大黃來幫助排泄,或是加入紅花、桃仁來破除血瘀,也可以加入鬱金、丹皮和苦酒來幫助活血。
當歸補血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過度勞累,導致身體發熱、面色發紅、口渴想喝水、脈象大而無力、失血或血虛的狀況。 藥材包含:蜜炙黃耆(約37.5克),用酒洗過的當歸(約7.5克)。 將藥材煎煮後,溫服。
歸脾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思慮過度、勞累傷及心脾,導致心悸、容易受驚、健忘、盜汗、發熱、身體疲倦、食慾不佳、失眠,或是因為脾虛無法控制血液,導致出血,以及婦女的月經或白帶問題。 藥材包含:蜜炙黃耆、用土炒過的白朮、炒過的酸棗仁、龍眼肉、白茯神(各約7.5克),用酒洗過的當歸、去除骨頭的遠志(各約3.75克),炙甘草、木香(各約1.875克),生薑(三片),紅棗(二枚)。
酸棗仁湯: 這個藥方是在歸脾湯的基礎上,去除白朮、龍眼肉和木香,加入茯苓、陳皮和炒過的蓮子肉,用於治療因為虛弱導致的煩躁失眠。
金匱棗仁湯: 藥材包含:炒過的酸棗仁、茯苓、川芎、知母(各約7.5克),甘草(約3.75克),生薑(引藥)。 這個藥方也是用來治療虛弱導致的煩躁失眠。
仁熟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膽虛氣弱導致的容易恐懼、失眠。 藥材包含:去除油脂的柏子仁、茯神、枸杞(各約5.625克),熟地黃(約11.25克),炒過的酸棗皮、五味子、白菊花(各約3.75克),炒過的枳殼、桂心、人參(各約1.875克),用酒引藥。
安神丸: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心熱膽弱導致的心悸、容易受驚。 藥材包含:黃連(約37.5克),當歸、生地黃(各約18.75克),甘草(約11.25克)。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小藥丸,再用硃砂滾過外層,睡前用淡鹽水送服,每次約7.5克。
養心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心虛血少導致的神情不安、健忘恍惚。 藥材包含:蜜炙黃耆、用酒洗過的當歸、川芎、法半夏、茯苓、茯神(各約3.75克),炒過的遠志肉、去除油脂的柏子仁、炒過的酸棗仁、五味子、炙甘草、人參、肉桂(各約1.875克)。 如果沒有肉桂,可以用桂心代替;如果沒有人參,可以用沙參或萎蕤代替,並且加重用量。
人參養榮湯: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因為脾肺氣虛、氣血不足導致的心悸、健忘、盜汗發熱、食慾不振、身體疲倦消瘦、面色憔悴、氣短、毛髮脫落、小便赤澀。也適用於治療因為過度出汗導致的身體顫抖、脈象不穩、肌肉跳動。這個藥方也適用於治療瘡瘍潰爛後,氣血虛弱的患者。 藥材包含:人參、蜜炙黃耆、炙白朮、炙甘草、茯苓、白芍、用酒洗過的當歸、熟地黃、陳皮(各約3.75克),遠志肉、五味子、桂心(各約1.875克),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咳血方: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咳嗽痰中帶血。 藥材包含:去除油脂的栝蔞仁、炒過的黑梔子、乾淨的訶子肉、青黛、海石(各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每顆約3.75克,含在口中慢慢融化,再用開水吞服。如果咳嗽出血,可以加入去皮炒過的杏仁。
獨聖散: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長期咳嗽、肺痿、咳血、痰中帶血,肺部損傷的狀況,長期服用可以治癒。 藥材包含:白芨(約187.5克,切片)。 將白芨曬乾後,研磨成粉末。每次睡前用約3.75-7.5克的粉末,用糯米湯調服。
雞蘇丸: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肺部有鬱熱、咳血、吐血、流鼻血、便血、熱淋、消渴、口苦口臭等症狀。 藥材包含:雞蘇葉(又名龍腦薄荷,類似蘇葉但葉面皺褶,香味更濃。約60克),生地黃(曬乾。約37.5克),去除內心的麥冬(曬乾。約18.75克),蛤粉炒過的阿膠、炒過的黑蒲黃、蜜黃耆、銀柴胡、炙甘草、木通(各約11.25克),沙參(約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