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26)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26)
1. 醫方理氣門
寒痛脹滿方
炮姜,桂心,陳皮,甘草,香附,良薑,炒研砂仁,炮附子,泡吳萸,炒厚朴,枳殼,木香(引)
食滯,加炒神麯、麥芽、山楂。
顛倒木金散,通治氣鬱胸痛。
木香(一兩),鬱金(五錢)
研末。酒下二錢。屬血鬱者,用鬱金一兩,木香五錢。研末。酒調服。
疏肝散,治肝實脅痛。
柴胡,白芍,香附,川芎,陳皮(各錢半),炒青皮,枳殼,甘草(各一錢),木香(引)
痛甚,加膽草。
枳芎散,治左脅痛屬瘀血者。
枳殼,川芎,甘草,鬱金
煎服。
枳橘散,治右脅痛屬痰氣者。
枳殼,陳皮,薑黃,甘草
煎服。
益氣健脾湯,治飧瀉,胃強脾弱(解見三卷虛勞門)。
人參,炙術,茯苓,炙草,陳皮,炒芍,炮姜,訶子,製蒼朮,煨肉蔻,酒炒升麻
腹痛,去升麻,加木香,薑棗引。
復元通氣散,主治乳癰,並治胸脅氣滯脹痛。
酒炒青皮,去白陳皮(各二兩),去油栝蔞仁,焦川山甲(半生半炙),甘草,銀花,連翹(各一兩)
共曬灱,研末,磁瓶收貯。每用一二錢,酒水調服。
白話文:
寒痛脹滿方
將炮製過的乾薑、桂心、陳皮、甘草、香附、良薑、炒過的砂仁粉、炮製過的附子、泡製過的吳茱萸、炒過的厚朴、枳殼、以及少許木香(作為引導藥)混合使用。
如果是由於食物積滯引起的,可以加入炒過的焦神曲、麥芽、山楂。
顛倒木金散,可以治療因氣鬱導致的胸痛。
將木香(一兩)和鬱金(五錢)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如果是因為血鬱引起的,則使用鬱金(一兩)和木香(五錢)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後服用。
疏肝散,可以治療因肝臟實證引起的脅肋疼痛。
使用柴胡、白芍、香附、川芎、陳皮(各一錢半)、炒過的青皮、枳殼、甘草(各一錢),以及少許木香(作為引導藥)混合使用。
如果疼痛劇烈,可以加入龍膽草。
枳芎散,可以治療左側脅肋疼痛,屬於瘀血引起的。
使用枳殼、川芎、甘草、鬱金煎服。
枳橘散,可以治療右側脅肋疼痛,屬於痰氣引起的。
使用枳殼、陳皮、薑黃、甘草煎服。
益氣健脾湯,可以治療因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性腹瀉(具體解釋請參考第三卷的虛勞門)。
使用人參、炙過的白朮、茯苓、炙過的甘草、陳皮、炒過的白芍、炮製過的乾薑、訶子、製過的蒼朮、煨過的肉豆蔻、以及用酒炒過的升麻。
如果腹痛,則去除升麻,加入木香,用生薑、大棗引導藥性。
復元通氣散,主要治療乳癰,同時也能治療因胸脅氣滯引起的脹痛。
將酒炒過的青皮、去白後的陳皮(各二兩)、去油後的栝蔞仁、半生半炙的焦川山甲、甘草、銀花、連翹(各一兩)混合,曬乾後研磨成粉末,用磁瓶裝起來。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酒水調和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