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脈》~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21)

回本書目錄

傷寒雜病醫方 卷五 (21)

1. 醫方和解門

熨臍法,治臍腹氣痛,曲腰不伸。

生薑,豆豉,蔥白(等分)

共搗如泥,加鹽少許,入鍋炒熱,用布二塊,輪流包裹,推熨臍腹。治縮陰最效。

姜熨法,治傷寒、感冒、寒結、痰結、血結、氣結、食結、水結。

切碎生薑(一斤)

搗如泥,略去汁,入鍋炒熱,照前法包熨胸腹。寒結,加蔥白更妙。

鹽熨法,凡霍亂、縮陰、奔豚、疝氣,及平常腹痛,脹硬不消,大小便秘之症。

生鹽(一斤)

入鍋炒熱,用布二塊,輪流包熨胸腹。亦治諸處腫硬。

蔥熨法,治虛冷厥逆,陰毒傷寒,臍腹刺痛,二便不通。

連須生蔥(一斤)

搗如泥,和鹽二兩,加麥麩半升,再同搗勻,入鍋炒熱,用絹二塊,輪流包熨胸腹,良久氣通自愈。

握藥法,治燥結冷秘。

巴豆肉,韭菜子,乾薑,薑黃,甘遂,硫黃,檳榔(各一錢)

共研極細,米湯糊作二丸。先煎花椒湯,洗淨兩手,麻油塗手心,握定兩丸,良久,便自瀉利,欲止洗去。小兒減半。此方神效,世莫知之。

白話文:

**熨臍法:**治療肚臍和腹部因氣滯引起的疼痛,導致腰彎曲無法伸直。

使用等量的生薑、豆豉、蔥白,一起搗成泥狀,加入少許鹽,放入鍋中炒熱。用兩塊布輪流包裹,在肚臍和腹部推壓熨燙。這個方法對於陰部收縮效果最好。

**薑熨法:**治療傷寒、感冒、寒氣凝結、痰液凝結、血瘀、氣滯、消化不良、水腫等病症。

將一斤生薑切碎,搗成泥狀,稍微去掉汁液,放入鍋中炒熱,按照上述方法用布包裹,在胸部和腹部熨燙。如果是寒氣凝結的症狀,加入蔥白效果更好。

**鹽熨法:**治療霍亂、陰部收縮、奔豚氣(腹部有氣向上衝)、疝氣,以及一般的腹痛、腹脹硬不消、大小便不暢等症狀。

將一斤生鹽放入鍋中炒熱,用兩塊布輪流包裹,在胸部和腹部熨燙。也可以治療身體各處的腫硬。

**蔥熨法:**治療虛寒引起的厥逆、陰毒傷寒、肚臍和腹部刺痛、大小便不通等症狀。

將一斤帶鬚的生蔥搗成泥狀,加入二兩鹽,再加入半升麥麩,一起搗勻,放入鍋中炒熱。用兩塊絹布輪流包裹,在胸部和腹部熨燙,過一段時間氣血通暢,病症自然痊癒。

**握藥法:**治療因乾燥引起的便秘。

將巴豆肉、韭菜子、乾薑、薑黃、甘遂、硫磺、檳榔各取一錢,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米湯糊做成兩個藥丸。先煎煮花椒湯,將雙手洗淨,用麻油塗在手心,握住兩個藥丸,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行腹瀉通便,想要停止腹瀉時,將手洗淨即可。兒童用藥量減半。這個方子效果非常好,但世人卻不知道。